-
微藻和動物性生物餌料在水產養殖中的應用研究
微藻和動物性生物餌料在水產養殖中的應用研究出處:《海洋與漁業》雜誌 作者:劉梅 朱曦露 蘇豔秋 羅國強 水產養殖網 2016-04-28 15:32:00 ■ 成都通威水產科技有限公司 劉梅 朱曦露 蘇豔秋 羅國強/文生物餌料是指經過人工篩選和優化培育,以活體作為水產養殖動物幼體食用的專門餌料
-
貴州龍灘水庫收糞網箱養殖區域浮遊生物調查
貴州龍灘水庫收糞網箱養殖區域浮遊生物調查2014-01-14 09:59: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中國水產頻道 瀏覽量: 2449 次 我要評論 吳宗文與試驗工作人員採用人力手段拉起魚糞 文/圖 通威股份有限公司 吳宗文 蔣禮平&
-
水產養殖中的「水」有什麼用?
PH值在低於4或高於10.5時,魚蝦不能存活。海水養殖PH值一般應控制在7.5~8.5之間,淡水養殖PH值一般應保持在6.5~9.0之間。水中生物的光合作用和各種化學變化均能引起PH值的變化,PH值的變化對魚蝦和水質均有很大影響。
-
微生物對水產養殖環境的生物修復作用
這些微生物直接或間接地作用水產養殖對象和養殖環境,很好地分解養殖生物排洩物,殘餌以及浮遊植物殘體等有機物,淨化了環境,同時微生物鏈在水質淨化中通過氧化,還原,光合,同化,異化把有機物轉變為簡單的化合物,保證水質的正常功能,從而維持水生生態系統中水生生物,病原,水質間的平衡。
-
微藻在水產養殖和特種飼料中的應用
2.水產飼料:水產養殖中,包括水產育苗、調水劑和飼料行業,如餌料行業主要是為魚、蝦、蟹和貝類提供開口餌料,所謂的開口是在動物的卵孵化出後,首先要吃的食物,像嬰兒母乳,再長大點就像嬰兒一樣加一些米糊、乳粉、米羹之類的食物,對於苗種來說就是次級餌料,如輪蟲、橈足類、枝角類的這些次級餌料的食物來源是餌料微藻,所以說其是生物餌料體系,使用非常廣泛。
-
新概念英語美文背誦短文:浮遊生物(雙語)
數十億噸的被稱為"浮遊生物"的小動物、植物散布在世界的海洋中。這些小的動、植物大多太小而難以被人眼看到。它們隨波逐流,為許多較大的動物提供了基本的食物。 浮遊生物曾被描述為生長在大陸陸地上的各種草類的海洋對應物。這種比喻是恰當的。然而就潛在的食物價值而言,浮遊生物遠勝於草類。一位科學家曾經估計,世界上的草類每年生產大約490億噸有用的碳水化合物,而海洋裡的浮遊生物每年生產的碳水化合物多於此數的兩倍。
-
水產綠色健康養殖多營養層次綜合養殖技術模式
水產綠色健康養殖多營養層次綜合養殖技術模式陳學洲一、技術模式概述傳統多品種混養是基於立體利用養殖水體,按照養殖動物生活空間不同進行搭配,如淡水池塘養殖按照上層魚、中層魚、底層魚進行搭配,達到充分利用養殖水體空間提高養殖產量的目的。
-
水產養殖過程中藍藻「水華」有哪些常見危害?如何防控?
使養殖水體中的絲狀藻類和浮遊藻類等不能合成本身所需要的營養物質而死亡,致使養殖水體生物多樣性急劇降低。其中大部分化能異養細菌對水產養殖動物來說並不是有益菌,而是致病菌從而進一步導致繼發感染細菌性疾病的發生。
-
海洋中的浮遊幼蟲,多毛類和軟體動物
浮遊幼蟲分為兩種,一種是終生營浮遊生活的,;另一種則是階段性的,幼體隨波逐流,成體營底棲生活,兩者皆沒有發達的遊泳器官。除原生動物外,幾乎所有各類無頸椎動物在發育過程中都經過浮遊幼蟲階段,甚至連某些仔魚也是浮遊幼蟲。
-
水產養殖中什麼水質指標最重要?溶氧!!!
養水不外乎就是控制養殖水體中的各種理化指標在合理範圍內給水產養殖動物提供舒適的環境,然而養殖水體中的理化指標那麼多,比如:氨氮、亞硝酸鹽、pH值、硫化氫、溶解氧、溫度等等,究竟哪個才是最重要的呢?有人說氨氮,有人說是亞硝酸鹽,我認為最重要的是溶解氧。試想一下在養殖池塘中氨氮、亞硝酸鹽超標了的危害有缺氧的危害大嗎?答案當然是沒有。
-
太陽魚人工繁殖及養殖技術_淡水養殖(水產養殖百科)_水產養殖網
      藍綠鱗鰓太陽魚是一種攻擊性攝食魚類,以動物性餌料為主要食物,幼魚以枝角類,橈足類 ,搖蚊幼蟲等水生物為食物。小魚攝食植物莖葉、鞘藻、小雜魚、小蝦、軟體動物和輪蟲等 。人工養殖可大量投餵冰鮮魚等動物飼料和人工配合飼料。
-
...為您詳解白對蝦習性特點,育苗技術,幼體培育以及後期養殖技術
南美白對蝦懷卵量較中國對蝦少得多。 一般雌蝦一次產卵只有5萬~ 20萬粒左右。但其繁殖期較長。雌蝦產卵後,將其撈出。 經洗卵後,再加大充氣量,約經12 ~ 14小時,即可孵出無節幼體。利用幼體趨光特性,將幼體撈入培育池進行培育。
-
池塘浮遊藻類培養關鍵技術節點
培藻能夠提高池塘溶氧、吸收絡合重金屬等有害物質、同化氨氮、亞硝酸鹽和硫化氫、調節酸鹼度、培育枝角類、橈足類、輪蟲等浮遊動物,為苗種提供優良餌料、增強養殖動物抗病力、抑制有害藻類、底生絲藻繁殖、營造良好水色和合適透明度等等。培藻的目的是將有益藻類培養成優勢種群,構建一個平衡穩定的藻相。影響培藻效果的因素主要包括藻種、光照、營養、溫度、酸鹼度、水體硬度等等。
-
八爪魚育苗攻克世界難題,水產養殖業將迎來新品種
3日,在莆田南日島上的海水網箱裡,1000多隻真蛸在海水中遊動,個頭大的已經達1500克以上。「再過一個月,它們的體重即可增至2千克,進入市場流通。」養殖戶張金水介紹,從事真蛸養殖近二十年,這次他看到了新的希望。
-
海藻專題 - 綠色浮遊植物
「綠色藻類」是最多樣化的藻類組合,有7000多個物種。在綠色植物的兩大主要譜系中,一大部分被認為是綠色藻類,包括微觀和較大的綠色海藻。其他譜系包括幾組與陸地植物密切相關的綠藻。在同形世代交替中,我無法區分配子體和孢子體。無性繁殖是通過營養性碎裂和孢子形成4個遊動孢子和不動孢子。有性生殖是通過運動配子(同形配子、異形配子、卵子和精子)。生命周期是單倍體、二倍體或雙單倍體。草坪式綠藻是水族箱中最令人頭疼的「問題藻類」。
-
水產養殖貼士:養魚池水中的溶解氧作用及增氧方法
:中國水產養殖網 瀏覽量: 8530 次 我要評論 養魚池塘水中的溶解氧高低是水質好壞的主要指標,所有地球陸生動物、海洋水產動物都必須在有氧的條件下才能生存繁衍
-
養殖對蝦的氣泡病和防控措施_蝦類專題(南美白對蝦養殖)_水產養殖網
高位池又定期排汙,池塘中有機質少,缺乏浮遊動物的餌料,所以高位池水體中浮遊動物少,藻類因為缺少浮遊動物的濾食而容易大量繁殖,特別是容易被浮遊動物濾食的小型藻類容易大量繁殖起來,這樣高位池中水體藻類容易小型化,以小型藻類為主的肥水池塘,水色嫩綠、漂亮,既缺乏浮遊動物和細菌耗氧,小型藻類產氧能力又強,因此高位池塘氣泡病發病率很高。尤其養殖前期水中生物種類更少,水質不穩定。
-
水產養殖知識,泥鰍的培育方法,怎樣養泥鰍
由於泥鰍苗活動性差,易捕,不需要專門設置防逃生設施和漁坑,但如果是土池,需要夯實進出口應有封堵設施。水泥池底部應覆蓋30釐米厚的粘土,以促進浮遊生物的生長。此外,還可以利用孵化池和孵化池培育泥鰍夏花。2、清塘:泥鰍苗下塘前10-15天,對泥鰍苗塘進行消毒。當池塘消毒後,先把水抽出來檢查是否有漏洞。
-
水產幼苗的生物餌料培育
大多數水產動物幼苗開始攝食時,只能攝取到幾微米到幾十微米大小的餌料。生物餌料是指可進行人工培養並適合養殖對象幼苗食用的優質活餌料。生物餌料可分為植物性餌料和生物性餌料。植物性餌料有單細胞藻類和光合細菌,動物性餌料有輪蟲 滷蟲 枝角類等。
-
河蟹養殖,水草和它最需要我們用心管理,你知道它是什麼嗎?
水質管理的重要性就生物學而言,每一種水產動物都需要有適合其生存的水質條件,水質若能滿足要求,養殖動物就能順利生長發育; 如果水質的某些指標超出生物的適應和忍耐範圍,輕者動物不能正常生長,重者可能造成養殖動物的大批死亡,引起經濟損失,養殖生產中由於水質惡化造成損失的事例非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