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三薪」和年終獎,是一回事嗎?你年底能發多少?
每到年底,年終獎又成了忙碌一整年的上班族唯一關切和敏感的話題。有人說,拿年終獎來個海外旅行。有人說,一次年終獎超過工作一整年的工資。據調查顯示,有近七成的員工都沒有年終獎,每到年末總是有人歡喜有人愁啊。也有公司不發年終獎,而是發「十三薪」。提到十三薪和年終獎,估計很多人說:這兩個難道不一樣嗎?注意了!十三薪跟年終獎,是不一樣的!
-
年底雙薪和年終獎的區別?年底雙薪和年終獎扣稅一樣嗎
發放年終獎是用人單位的一種自主行為,目前的法律、法規並無要求用人單位發放年終獎的具體規定。那年底雙薪和年終獎的區別詳細介紹,年終獎為什麼要交稅?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
年底紅包,你滿意嗎? (民生視線·說說「年終獎」(上))
——編 者 經濟增速放緩,部分行業「年終獎」縮水 「好幾年沒有年終獎了,去年有13薪,今年還沒說法呢」 年底將至,年終獎成為辛苦打拼了一年的人們最大的盼頭。 「公司今年效益不錯,收入比去年增長10%左右,年終獎預計也能增長5%左右。」在一家裝飾工程公司做技術工的黃謀發樂呵呵地對記者說。
-
年終獎,熬到年底就能妥妥拿到嗎?不一定哦
畢竟很多人是沒有年終獎的只有年底雙薪……這兩者可是不一樣的~!接下來進入正題小編跟大家科普一下年終雙薪跟年終獎哦!年底雙薪也指「十三薪」,即第十三個月發的工資。年底雙薪早在上世紀80年代就有,主要是外資企業在實行。因為當時的政策允許外企可以不比照國有企業發放各類餐補、交通補貼等等,以年終加發一個月工資來代替。所以當時的年底雙薪比較偏向於全年各類補貼的綜合發放。現在,年底雙薪的意義,就比較偏向於年終獎勵了。年底雙薪和年終獎的區別,說直白一點。
-
年底了,很多人等著拿完年終獎再跳槽,這是不厚道還是職場智慧?
01 我:拿到年終獎就辭職是不是不太厚道?網友:不用為公司著想每年年終的時候,都有一批職場人猶豫:到底什麼時候才是離職的節點?因為年終有很多公司有人事變動,就自然有很多機會可以應聘。但是要拿了年終獎再走,還是趁早入職新公司,就成為了現代職場人很關心的問題之一。
-
年終獎不是用人單位想不發就不發
然而,現實往往給他們潑了一瓢冷水,用人單位以虧損、員工重大失職或辭職等種種理由,拒絕發放本該屬於員工的年終獎。浙江高院官方微信通報幾起與年終獎相關勞動糾紛案件,就是一個個鮮活的例子。年終獎不該成為又一個年終「討薪」難題,用人單位不是想不發就不發,一些拒發年終獎的違法行為,應當受到制裁和約束,以維護廣大員工的合法利益。
-
怎樣主張可得利益損失
主張可得利益損失時,具體包括以下幾點: 1、因信賴合同有效成立而放棄的獲利機會損失,其實就是放棄跟其他人訂立合同的機會蒙受的損失,比如本可以跟其他人訂立合同,但因為信賴締約方造成的損失。 如果發現締約方有不正當訂立合同的行為的,比如惡意磋商,涉及到不正當競爭的,掌握相關證據後,可以選擇及時投訴舉報。
-
可得利益損失賠償不因合同解除而免除
因合同不能正常履行,A公司提出解除合同,B公司亦同意解除合同。合同解除後,A公司又投入巨資購買新設備,及時減損。A公司因B公司違約造成的損失主要體現在氣價之間的差別上。從設備損壞到合同解除之前的氣價差價賠償,B公司同意賠償,不持異議;但拒絕賠償合同解除之後的違約賠償,主要抗辯理由為合同已解除,違約賠償即應終止。同時,A公司購買新設備及時減損了,沒有什麼損失。
-
年底離職員工感慨:公司怎麼樣,看它如何發年終獎就知道了
又到一年年末,對職場人來說,拿到一份「豐厚」的年終獎,是對一年辛苦工作的最好獎賞。年終獎,往大了說,不僅能看出一個公司的格局,也是檢驗老闆是否體恤員工的考題。往小了說,不僅是企業對員工能力的認可,也是實實在在的物質激勵手段。
-
臨近年底,年終獎和十三薪快要到帳啦,你的公司有這些福利嗎?
每年臨近年底,大家都會開始關心公司給多少年終獎,這個時間大家拼的就是公司的福利了,有些公司不僅有年終獎,還有十三薪。所謂 「十三薪」也是大家平常所說的年底雙薪,就是我們第十三個月的工資,有很多朋友不清楚十三薪是如何計算的,如果公司並沒有明文規定如何計算十三薪的話,那一般都是按照我們員工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來作為十三薪的計算基數,所以大家只要各自計算一下自己一年下來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就能估計到自己那的十三薪金額了
-
企業發年終獎沒有硬性規定,中途辭職還有嗎?
當然是年終獎!每年歲末,業績排名令人揪心,年終總結讓人心煩,唯有這年終獎才會令人怦然心動,翹首期待。這幾天,年終獎又成為上班族們討論的熱點話題。在準備發放年終獎的企業中,有近半數的公司年終獎額度相比2017年有所提升,四成公司持平,不到兩成的公司呈現下降趨勢。2018年,年終獎發放水平同比下降的企業為數不少。從所在行業分布來看,製造、汽車、網際網路、金融、房地產行業佔比高於其他行業,有的企業甚至因業績目標未完成而取消年終獎。此外,個別企業由於薪酬結構調整,年終獎調整為季度獎金發放。
-
年底了,公司不給你發年底雙薪和年終獎?看完就懂了
又臨近年底,不少勞動者紛紛打探今年年底公司會不會發年底雙薪,有的勞動者就疑問難道不是發年終獎嗎?年底雙薪和年終獎一樣嗎?關於年底雙薪的相關問題,看完下面就懂了。 什麼是年底雙薪 年底雙薪,是指每到年底,用人單位多向員工發放一個月的薪水。
-
「年底前離職不能獲得年終獎」合法嗎?聽聽律師怎麼說
讀創/深圳商報記者 張瑋瑋新年將至,年終獎的發放成為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共同關心的話題。老闆不發年終獎怎麼辦?公司規定「年底前離職不能獲得年終獎」合法嗎?年終獎具有非標準工資的屬性,其支付形式包括貨幣、物質或公司股權獎勵等。陳律師介紹,是否發放年終獎由用人單位根據公司的經營情況,結合勞動者個人表現決定是否發放。這是用人單位的經營管理自主權,並非其法定義務。
-
每到年底總有員工商量,熬到拿年終獎就離職,作為領導該怎麼做
很快又到年底,員工心底萌生的「拿完年終獎就離職」的想法又蠢蠢欲動。面對新年後員工流失以及招工難的問題,企業往往陷入困局。想盡一切手法來防止員工離職,有些企業將年終獎分成幾個階段來發,有些則用制度約束等等。
-
13薪、年會抽獎都不等於年終獎!@上班族,當心這些「花招」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實踐中,因年終獎發放引發的爭議並不少見。法律沒有強制規定企業必須向員工支付年終獎,企業可自主決定發放與否。但是,如果企業的規章制度或勞動合同中明確約定了年終獎,就應按照其規定或約定發放。在雙方沒有明確約定的情形下,應當結合獎金支付的初衷及獎金性質綜合進行判斷。
-
年底離職還能拿年終獎嗎?
□ 馬哲一通常而言,年終獎既包含了公司對員工過去一整年的工作評價,又有對其之後工作的激勵,故年終獎的發放對象往往是在職員工。對於那些在年底離職的勞動者來說,就會產生這樣一個疑問:是否有權要求公司發放該年度的年終獎呢?
-
今年「尾牙」 年終獎縮水
但是,普通上班族紛紛表示,今年的「尾牙」難言期待,經濟不景氣,年終獎縮水早已註定。 「尾牙」是什麼? 類似於企業年會 在臺灣,每逢農曆的初一、十五或初二、十六,許多企業都會祭拜土地公,稱作「做牙」,或者「牙祭」。農曆臘月十六日,是一年當中最後一次「做牙」,因此也被稱為「尾牙」。 為了酬謝土地公一年來的照顧,這一天的祭品會比平時多許多。
-
年終獎,熬到年底就能妥妥拿到嗎?不一定哦!這篇科普帖,求職季不要錯過哦!
年終獎,是指機關、企事業單位根據經濟效益和員工年度考核情況,給員工發放的一次性獎金。年底雙薪也指「十三薪」,即第十三個月發的工資。年底雙薪早在上世紀80年代就有,主要是外資企業在實行。因為當時的政策允許外企可以不比照國有企業發放各類餐補、交通補貼等等,以年終加發一個月工資來代替。所以當時的年底雙薪比較偏向於全年各類補貼的綜合發放。
-
可得利益損失的賠償與限制
這種損失通常分成兩種:直接損失(有的稱作積極損失)和可得利益損失(有的稱作間接損失、消極損失)。關於直接損失,一般認為指債權人現有的財產或利益,因債務人違反合同而發生的減少,如包括作為債權人財產的合同標的物的損壞、滅失;債權人為履行合同支出的各種費用,如差旅費、通訊費用、準備費用;如果屬於連環合同還應當包括守約方由於另一方違約使其無法履行與其他當事人所籤訂的合同而承擔的違約責任。
-
公司格局如何,看看年終獎就明白了
2018的年終獎,你發了嗎?年底最扎心的話題,估摸歸年終獎莫屬於了,總讓人在忐忑不安中等待著。雖然2019年,我們逃不開失業潮,但是更多的時候有能力的人會去尋找更多的機會與機遇,找到給予自己能力相符待遇的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