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講:七月初一鬼門開,七月十四鬼亂竄。相傳這天鬼門關大開,百鬼夜行,所以七月十四鬼節,這些禁忌你應該知道!
為什麼隆回人喜歡過七月十四?
農曆七月十四被叫做「鬼節」,農曆七月十五則是我們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中元節」。
但是捏,不知道小夥伴們有沒發現,隆回過「鬼節」不是在農曆七月十五,而是在農曆七月十四。為什麼要提前一天呢?
這裡有一個傳說:以前隆回老百姓也在農曆七月十五過節。到宋朝末年,南方戰亂,隆回老百姓正準備過中元節,聽聞元軍大舉進攻嶺南,為避戰亂,只好提前一天過節了。
如此習俗後來便一直延續下來,這就是隆回人七月十四過「鬼節」的由來。
這才是隆回人過鬼節的正確方式
鬼節在隆回,是暑假期間最為重要的傳統節日,每到這一天,一家人都會聚在一起吃飯、過節。
在隆回,鬼節的那天晚上,有些人會買一些紙錢,然後到路邊或者是找一個空曠的地方,在地上畫個圈圈,倒水飯,為死去的先人燒紙錢,以表祭奠(當然這種汙染環境的行為今年已經被禁止了)。
沒有美食的節日不算個好節日。鬼節吃鴨子,是隆回的傳統習慣,所以鬼節也被稱為「鴨子節」。七月十四這天,賣鴨子的小販都忙得要死克。
有些小孩會好奇地問大人,為什麼這天要吃鴨子,而不能吃雞?這時大人一般會說,鴨子會遊泳,燒給老祖宗的紙錢、衣物得靠鴨子馱過奈何橋去。
而且「鴨」和「壓」同音,大約也只有這一天能鎮住孤魂野鬼的意味。人們認為亡靈可以站在鴨子上,通過鴨子的運載在陽間和陰間自由穿梭。
鴨子的吃法有很多種,荷葉蒸鴨,子姜炒子鴨,黃燜板慄鴨,啤酒鴨等等,每家每戶的吃法都各不相同。
子姜炒鴨,滿滿的都是家鄉的味道。
荷葉蒸鴨,帶著荷葉香味的鴨肉,要流口水了有木有!
現在板慄也成熟了,新鮮板慄黃燜鴨,簡直是絕配好嘛!
這兩天這些事情千萬別做
俗話說「七月半,鬼上岸」,在隆回過七月半,老人們都會告訴我們一些禁忌,比如不要下河遊泳、晚上不要出門、不要輕易回頭、不要說「鬼」字……
當然,這些民俗說法,信則有,不信則百無禁忌,我們應當時刻保持一顆尊重與敬畏之心。
其實,如今的「鬼節」早已不是古時候封建迷信的存在了,正在逐漸成為一個家庭團圓的重要日子!你們家過十四還是十五?過節會吃鴨子的請在文末點個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