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鬼節的這些習俗,你們都知道嗎?

2020-12-22 澤說生活

農曆十月初一,謂之"十月朝"。我國自古以來就有新收時祭奠祖宗的習俗,以示孝敬,不忘本。古人們也在農曆十月初一用黍矐祭祀祖先。

人們怕在冥間的祖先靈魂缺衣少穿,因此,祭祀時除了食物、香燭、紙錢等一般供物外,還有一種不可缺少的供物-冥衣。

四大鬼節:三月三 、清明節、中元節、寒衣節(十月初一)

一、大燒紙,九K白紙,砸上四行元錢,每行五枚

二、冥鈔,這是人間有了洋錢票之後仿製的,上書「天堂銀行」、「冥國銀行」、「地府陰曹銀行」等字樣,並有酆都城的圖案,多系巨額票面,背後印有佛教《往生咒》

三、假洋錢,用硬紙作心,外包銀箔,壓上與當時通行的銀元一樣的圖案 四、用紅色印在黃表紙上的《往生咒》,成一圓錢狀,故又叫「往生錢」 五、用金銀箔疊成的元寶、錁子,有的還要用線穿成串,下邊綴一彩紙穗。舊時,不拘貧富均有燒包袱的舉動。是日,在祠堂或家宅正屋設供案,將包袱放於正中,前設水餃、糕點、水果等供品,燒香秉燭。全家依尊卑長幼行禮後,即可於門外焚化。焚化時,劃一大圈,按墳地方向留一缺口。在圈外燒三五張紙,謂之「打發外祟」。

每年從七月一日起閻王就下令打開地獄之門,讓那些終年受苦受難禁錮在地獄的冤魂厲鬼走出地獄,獲得短期的遊蕩,享受人間血食,所以人們稱七月為鬼月,這個月人們認為是不吉的月份,既不嫁娶,也不搬家。每年農曆七月十五日,便是中國一年一度的「鬼節」中元,佛教中稱為「盂蘭節」。相傳到了這一天,閻羅王就會打開地獄之門「鬼門關」,讓關押的鬼類出來自由活動,直至七月結束才回歸地府。因此,民間便盛行在這段時間對死去的親人進行拜祭招魂,燒冥錢元寶、紙衣蠟燭,放河燈,做法事,以祈求祖宗保佑,消災增福,或超度亡魂,化解怨氣。

一種是惡鬼,就是非正常死亡的鬼,比如殺死、溺死、燒死、吊死等鬼魂,民間稱為枉死鬼。惡鬼是鬼魂思想中出現較早的概念,它是原始人類對死亡恐懼的直接反應。原始人對兇死者的鬼魂是相當恐懼的,往往對其進行不同的喪葬儀式,沿及至今,民間還有兇死者不得輪迴轉世而成孤魂野鬼或打入枉死城永世不得翻身的說法。這類鬼怨氣最重,常常出來為禍人間。人類進入文明社會後,又在惡鬼裡加入了道德觀念,即生前造下罪孽或做過昧心事,死後也要打入惡鬼行列。佛教「盂蘭盆會」主要就是超度這些惡鬼,讓其減輕罪孽,化解怨氣,從而減輕痛苦。

還有一種,就是所謂的「善鬼」,主要是死去的祖宗和親人,這類鬼魂祭祀是祖先崇拜的體現。在原始社會,善鬼的概念與惡鬼是幾乎同時出現的,人們認為,與自己有血緣關係的鬼魂非但不會害自己,而且還會在冥冥之中成為本氏族或後代的保護力量。 燒紙禁忌 1.買燒紙時,不要買那種成摞的印刷品,一張就好幾億,那錢不實,都不如舊盧布、越南盾值錢。一摞下在下面連根冰棍兒都買不了。太毛了。不過在燒大錢的同時,多少燒點兒這樣的也未嘗不可,下面有不少討債鬼,死皮賴臉地跟你要錢,不給就磨你,那就得這種小錢兒答對他們 2.要買黃草紙,鋪開後拿一張一百元的真錢在紙上壓,要感覺這一百元是個戳子,由右至左,由上至下,一排一排的蓋上去,直到把整張紙鋪滿。這樣的燒紙在下面才是硬通貨。錢才實成,揣在兜裡才有面子。 3.疊好燒紙,一刀燒紙分成七八份,分別以對角線折兩次,不然一摞紙想要它燃燒起來是很費事的。疊起來燒會很方便。 4.準備去燒紙前,你最好預備好火機(最好是防風的,七月十五陰氣重,風大)和一根小棍。這樣方便你在燒紙的時候拔起壓在一起的燒紙,讓空氣流通,方便燃燒,家裡用廢的拖

布杆就是不錯的選擇,但注意,用完之後就不要再拿回來,直接扔掉好了。 5.要天黑透才去燒,天沒有黑誰敢出來取錢?去燒紙的來迴路上,遇到燒紙儘量繞開,不要踩到,有時候一個路口排滿了紙灰堆,想繞都繞不開,那隻好請你小心地穿插過去,有時候還可能需要大跨步一下,過去之前你要先說一句,對不起,借過。 6.要燒紙前,在要燒的地面畫個圈,注意,不要把自己圈到裡面,西北角要留個缺口,方便下面的親人進來拿錢。 7.燒紙時要表情嚴肅,不要嘻笑打鬧,既然來都來了,你就恭敬點。 8.給親人燒紙前先點燃兩張扔到圈外,答對一下沒有親人送錢的孤魂野鬼。 9.燒紙時要念念有詞,如:XXX,給您送錢花來了。今天孫男弟女都來看您來了XXX。 10.一定要堅持看著把紙燃盡才可以走,這樣既可以防止火災,又能防止風把紙吹出來,被其他路過的拾去,惹老人不高興。

一般認為七月十五是鬼節的正日,亦是鬼門大開的日子,這時侯陰氣最重,所以當晚最好不要出街,以免撞鬼,另外,最好亦不要到河邊或海邊等地,以免不小心失足,就成了水鬼的替身。除此之外,最好不要亂說一些不吉利或得罪靈界的說話,以免招惹陰靈

七月半燒包袱|7月半鬼節禁忌|七月半怎麼燒紙。

鬼節禁忌:避免帶紅繩、鈴鐺、風鈴等招鬼物,儘量避免出門。若遇到鬼壓身、鬼打牆等靈異事件,不要慌張,集中一切注意力,睜開眼睛。 1.床頭掛風鈴 風鈴容易招來好兄弟,而睡覺的時候是最容易被」入侵〃的時刻 2.夜遊 八字輕的人千萬不要夜遊,否則只會自找麻煩 3.非特定場合燒冥紙 冥紙是燒給好兄弟的,金紙是燒給神的,燒冥紙的結果只會招來更多的好兄弟 4.偷吃祭品 這些是屬於好兄弟的食物,未經過他們的同意就動用,只會替自己招來難以解決的厄運 5.晚上曬衣服 當好兄弟覺得你的衣服好看,他就會借去穿,順便在衣服上留下他的味道 6.喊名字 夜遊的時候千萬不要叫出名字,儘量都以代號相稱,以免被好兄弟記住你的名字 7.遊泳 此時好兄弟會和你玩鬼抬腳的遊戲,一不小心,命就被抬走了 8.亂看 好兄弟喜歡躲起來嚇人,萬一亂看被嚇到了,就是他們入侵你最好的時候 9.榕樹放在家門口 因為榕樹是聚陰的植物,同時也是好兄弟的最 愛,除非你希望好兄弟來家裡坐坐 10.熬夜 人氣最虛的時候是在深夜,鬼氣最旺的時候也是在深夜,相較之下,誰會贏 11.靠牆 好兄弟平時喜歡依附在冰涼的牆上休息,此舉很容易引起鬼上身 12.撿路邊的錢 這些錢是用來買通牛頭馬面的,如果侵犯了他們東西,就很容易被他們教訓 13.輕易的回頭

當走在荒郊野外或人煙稀少的地方時,覺得『好像』有人叫你,不要輕易回頭,那可能是好兄弟 14.不能隨地勾肩搭背 人的身上有3把火,頭頂一把,左右肩膀各一把,只要滅了其中1把,就容易被好兄弟」上身〃 15.拖鞋頭朝床的方向 好兄弟會看鞋頭的方向來判斷生人在哪裡,如果鞋頭朝床頭擺,那麼好兄弟就會上床和你一起睡 16.筷子插在飯中央 這是祭拜的模式,就好比香插在香爐上,此舉只會招來好兄弟來與你分享食物 17.一個人 一個人容易引起好兄弟的覬覦,是真的 18.晚上拍照 此舉動容易將靈界的朋友一起拍進來,然後帶回家 19.玩碟仙 平常時刻玩碟仙就很容易發生事情,更何況在這鬼節時分 20.拖鞋整齊的放床邊 在外旅行時,拖鞋整齊的放在床邊,會招來靈界朋友的好奇,造成他們的鬧床 21.吹口哨 大街上歷朝歷代的鬼都有.晚上吹口哨的時候天知道你叫誰.如果好兄弟們一起回頭看你...蛋碎一地 鬼節禁忌 額頭要露出來 額頭有正氣之光,不要讓頭髮遮住額頭,否則會影響你的運氣,尤其是在中元節這天,更要露出來為好。

忌說「鬼」字 中元普渡這一天,鬼魂幾乎傾巢而出,無所不在,尤其是普渡法會的現場,肯定是「鬼」滿為患。所以在中元普渡時,最好謹言慎行,除了忌說「鬼」字之外,也別口不擇言胡亂說話,小心鬼魂就在你身邊! 不要亂踩 無論是祭品或是其他,在燒的時候不可亂踩亂跳,否則難保不會阻礙到它們的行動,其生氣之餘,自然會對你不利。

忌半夜洗晾衣服 洗後的衣服因潮溼容易讓游離電波黏著在上面,不容易脫身,在鬼魂四處出沒的鬼月裡,半夜晾衣服就像在設陷阱抓鬼,它不找你麻煩找誰? 中元節這天不要隨意亂拍他人肩頭 此禁忌跟民俗有關,民間認為每個人身上都有三把火,聚在頭頂與兩肩,會讓鬼魂等不敢近身。因此,在鬼魂最多的中元普渡時隨意亂拍他人肩頭,豈不是想拍熄對方的火,讓鬼魂找他的麻煩? 女性的禁忌 民間認為女人在某個期間身體生理原因等,諸如動工、祭祀等事情都不宜在場觀看,以免觸

犯神靈,導致不幸,或使得工事無法順利進行。這期間女人氣場比較弱,容易受到影響,所以還是要多謹慎。 忌晚上聚會等 七月生的人有點可憐,在晚上聚會時多半會出現一些不認識的「人」一起唱生日快樂歌,還是改到白天慶祝比較好。 不要捉蜻蜓及螽斯 民間認為這兩種昆蟲是鬼魂的化身,胡亂捕捉它們,小心引其上門。

相關焦點

  • 中元節是「鬼節」嗎 閩南的習俗你知道多少
    閩南人都有哪些習俗?一起來看看吧~什麼是中元節呢?中元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俗稱「七月半」、「鬼節」。中元節來源於佛教,與佛家的盂蘭盆會有著緊密的關係,是中國民間最大的祭祀節日之一。每到中元節,家家戶戶都要祭祀祖先,供奉時行禮如儀。福建省旅遊學會執行會長彭一萬說,說農曆七月是鬼月,是比較迷信的說法,其實中元節是和普渡聯繫在一起的。
  • 這些習俗你都知道嗎?
    這些習俗你都知道嗎?每到中元節(鬼節),媽媽總會叮囑:不要在水邊走,不要披頭散髮睡覺,不要亂拍他人肩頭,不要半夜晾衣服。並且每年中元節,都會煮的一些奇怪的食物。鴨子「鴨」就是「壓」,喻為壓住鬼魂鴨是一種水、陸兩棲動物。鴨爪呈耙狀,易把鬼的衣服抓掉。傳說去世的祖先會在中元節這一天回家探親,要過奈何橋,但沒有船過不了。
  • 七月半為鬼節,關於鬼節的來由,大家都知道嗎
    因此某些地區在這一天會有普渡的習俗,稱為「中元普渡」,後來更發展為盛大的祭典,稱為「盂蘭會」、「盂蘭勝會」 。除了中元和盂蘭盆節之外,民間還稱七月十五為鬼節,與清明、十月一合為三鬼節。民間的鬼節與佛教的中元節、盂蘭盆節有著密切的關係,又有自己獨特的色彩。就這樣,僧、道、俗三流合一,構成了農曆七月十五豐富的節俗活動。
  • 農村的這些節日你們都知道嗎?這些節日很流行,是傳統節日
    時間每天都在流逝,一年四季不斷更替著。要知道,一年中我們會歷經很多個節日,比如:教師節,兒童節,國慶節。在農村有一些節日被人們看作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不知道你聽說過沒?在農村有被人們過的、人節和神節,並且這些節日很流行,你知道這些節日嗎?每當這些節日來臨時,我們應該做些什麼呢?
  • 中元節又叫鬼節?中元節由來和習俗你知道嗎?中國傳統節日習俗匯總
    今天是農曆七月十五,是中國傳統的「中元節」,民間有在這一天祭奠已故親人的習俗。其實,中元節可不止燒紙這麼簡單,在中國傳統文化裡,它也並不是陰氣森森的「鬼節」這麼一個文化氛圍。 這是一個有著豐富文化內涵的節日,今天,我們就講一講關於它的由來和習俗,以及其他傳統文化的知識。
  • 別把外國節日記得那麼清楚,中國的三大「鬼節」你確定都知道嗎?
    (千年風霜·第178期·文化史 文案/沐小瞳 圖片/沐小瞳)說起鬼節,顧名思義,就是跟鬼有關的節日。在中國的傳統節日中,跟鬼相關的節日有很多,而真正能稱得上「鬼節」的卻只有三個。雖然「鬼節」看起來不切實際,虛無縹緲,但是它也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部分,今天我們就來聊聊中國這三大鬼節。一、祭祖踏青—清明節基本每個中國人都知道有這麼個節日,這一天幾乎家家都要祭祖,現在已經成為法定節假日了。經過歷史的不斷發展演變,清明節融合了寒食節與上巳節的習俗,具有豐富的文化內涵。
  • 鬼節是什麼時候開始的 中元節的習俗由來已久
    農曆的七月十五這一天是中元節,也被稱為是鬼節,按照民間的習俗,這一天是非常重要的祭祀節日,但是你知道這個節日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嗎?   中元節起源於北魏。俗稱鬼節、七月半,佛教稱為盂蘭盆節。   中元節俗稱鬼節。民間傳統節日。時在農曆七月十五日,也有在七月十四日的。這天,家家祭祀祖先,有些還要舉行家宴,供奉時行禮如儀。
  • 2018年七夕節幾月幾號到,七夕節習俗有哪些,七夕節後是鬼節嗎?
    七夕節馬上就要來臨了,作為咱傳統民俗的一種節日,今天小編帶您立體式解讀「七夕節」,在農村,有不少人不知道,七夕節的來歷及習俗,今天我們詳細解讀。七夕節有哪些習俗婦女穿針乞巧:七夕節又稱「乞巧節」,因此在過去農村婦女通過各種儀式,祈求自己心靈手巧。其中,在不少的農村,婦女通過穿針引線來驗證。
  • 清明節又被稱之為「鬼節」,我國的3大鬼節,都是哪些節日?
    清明節又被大家稱之為「鬼節」,其實在我國有3大鬼節,大家知道這3大鬼節都是哪些嗎?今天小編就來和大家簡單聊聊有關於「鬼節」的那些事兒。其一,清明節。清明節是3大「鬼節」之一,也是國人最為注重的「鬼節」,在這一天人們會為已經故去親人掃墓,祭奠故去的人。
  • 為什麼隆回人過鬼節要吃鴨子?這些禁忌好多人都曉不得!
    為什麼隆回人喜歡過七月十四? 農曆七月十四被叫做「鬼節」,農曆七月十五則是我們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中元節」。 但是捏,不知道小夥伴們有沒發現,隆回過「鬼節」不是在農曆七月十五,而是在農曆七月十四。為什麼要提前一天呢?
  • 鬼節是中國傳統節日嗎 它是我國傳統祭祖節日
    大家都清楚,每年農曆七月十五日是中元節,也就是民間所稱呼的鬼節,在這個節日期間有很多傳統活動大家要記住。   中元節與除夕、清明節、重陽節並稱中國傳統四大祭祖節日,因此鬼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在佛教中,中元節又被稱為「盂蘭盆會」。
  • 細數「七月半」中元節習俗 「鬼節」禁忌要小心
    安徽商報 合肥網訊 2013年8月21日是「中元節」,中元節也俗稱鬼節、七月半,佛教稱為盂蘭盆節。農曆七月,是民俗上的「鬼月」,在一般人眼中總有幾分神秘色彩,今天小編就為大家細數中元節的習俗和「鬼節」的一些禁忌。傳說在這一天,地府放出全部鬼魂,這天陰氣較重,那麼你知道中元節有哪些習俗嗎?你知道在中元節,有哪些禁忌嗎?
  • 七月十五「鬼節」因何由來,你們小區有人燒紙嗎?
    我走進一看才知道燒的儘是黃紙、金銀元寶等冥錢。頓時恍然,今天已是「鬼節」前夜了。在桶中燃燒的金元寶農曆七月十五是「中元節」,又稱「鬼節」、「七月半」等。人們常說的是「鬼節」。至於為什麼會被人們稱為「鬼節」,文末我們會提到。鬼節作為三大冥節可有著超然的地位在今天不僅要祭祖、上墳還要點荷花燈為亡魂照回家的路。隨著時代變遷,荷花燈已不是必然的了。
  • 萬聖節真如中國「鬼節」嗎?其中道道,十人中九不懂,你知道嗎
    中國三大鬼節,我國北方一些地方將傳統節日裡祭祖的清明節、中元節、寒衣節三個節日,合稱為「三大鬼節」。清明節清明節,又稱祭祖節,節期在仲春與暮春之交,也是傳統節日,在公曆4月5日前後。這一時節,陰衰陽盛,大地呈現春和景明之象,正是郊外踏青春遊與行清墓祭的好時節。
  • 為何中元節又叫做鬼節?農曆7月15有哪些習俗禁忌?1分鐘就懂了
    離現在最近的一個節日肯定是中元節了,在農曆的七月半,所以在民間裡面的傳統習俗裡,七月半又可以叫做鬼節還有中元節,有的地方的習俗就是會在七月半島額晚上用彩紙剪成不一樣的衣服,燒給去世的親人。並且在全國範圍內的地方都有這樣的傳統,並且這個鬼節的來歷也算是歷史悠久。
  • 農曆七月十五日的鬼節,究竟是怎麼回事你知道嗎?
    在我們國家有一個專門給鬼過的節日,估計很多人是知道的。每年的農曆七月十五日就是鬼節了,這一天是道教的中元節也是佛教舉行盂蘭盆會的日子。那麼鬼節究竟是個什麼樣的節,你知道嗎?盂蘭盆會是佛教每年都要舉行的一場超度歷代宗親亡靈的法會,盂蘭盆三個字都是梵語的音譯,意思是救倒懸。根據《盂蘭盆經》的描述,我們可以知道,佛陀有位名叫目連的弟子,他開了天眼。目連利用自己的天眼神通看到他去世的母親墮入了餓鬼道,瘦的皮骨相連,不能進食,日夜痛苦不堪。
  • 中元節是鬼節嗎? 中元節和鬼節的區別
    中元節又稱鬼節、七月半,在每年的農曆七月十五,中元節還與寒食節、清明節和重陽節三節,並稱中國傳統祭祖大節,是一個充滿神秘色彩的傳統節日。那麼中元節和鬼節有什麼區別呢?中元節是鬼節嗎?
  • 中元鬼節,你知道「鬼」怎麼吃飯嗎?哪些美食是屬於鬼的最愛?
    還有在水面上放燈的習俗,意為招水中孤鬼來享祭。兒童們玩著紙紮的荷花燈,大的有七八尺,引人注目。到城外去祭墓的,絡繹不絕,較之清明節尤勝。中元鬼節中元節的另一個稱呼叫「鬼節」。中元節放河燈說到中元鬼節,你知道「鬼」怎麼吃飯嗎?可能很多人會直接想到了《千與千尋》裡面的無臉男,或者是《聊齋》裡面挖人心肝的那些童年陰影。
  • 「祭祖」「插柳」「踏青」 這些清明節習俗你都知道嗎?
    清明節祭掃先人墓由來已久  據《舊唐書·玄宗紀》記載,「寒食墓 祭 」大 約 在 南 北 朝 時 就 已 形 成 習俗。唐玄宗在開元二十年,將寒食墓祭作為國家禮俗確定下來。不久,寒食與清明混為一體,清明節祭祀遂成習俗。清明節祭掃先人墓地,百姓歷來十分看重。
  • 中元節是什麼節中元節為什麼又叫鬼節?中元節的習俗禁忌盤點(4)
    中元節為什麼又叫鬼節?2019年8月15日農曆七月十五,星期四,可能很多人都會覺得這是平常的一天,但也會有少數人在這一天告誡子女、孩童晚上不要出門,甚至會有燒紙祭祀祖先的現象。這一天稱之為七月半中元節。那麼,中元節是什麼節了,關於中元節有哪些傳統習俗和禁忌呢?小編整理中元節的由來起源,以及中元節的別名等。中元節為什麼又叫鬼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