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十五才是中元節,臨桂人為什麼都提前一天過?

2020-12-20 騰訊網

關注[掌上臨桂],與新區齊足並馳!

7月14!一個在壯族同胞眼中僅次於春節的節日,不僅全家人都要團聚在一起吃飯,還要進行祭祖、吃鴨等一堆習俗,那麼重大的節日按理來說應該全國同步慶祝,但你知道為啥咱們要提前一天過嗎?

網絡圖片

中元節的說法是怎麼來的呢?

每年農曆七月十五日,便是中國一年一度的「鬼節」中元,中元節俗稱鬼節、七月半,佛教稱為盂蘭盆節。傳說該日地府放出全部鬼魂,民間會在這天進行祭祀鬼魂的活動,系中國民間最大的祭祀節日之一。

7月15才是中元節,廣西人為啥要提前一天過?

總有人問:「為什麼廣西人的中元節是農曆七月十四,而其它省份卻是農曆七月十五呢?」作為廣西人,你除了知道那天要吃鴨,你知道正確答案嗎?

在廣西,中元節一般提前一天,也就是在農曆七月十四過,又叫「七月半」「七月節」。傳說,以前廣西老百姓也在農曆七月十五過節。到宋朝末年,南方戰亂,廣西老百姓正準備過中元節,聽聞元軍大舉進攻嶺南,為避戰亂,只好提前一天過節了,後來便一直延續下來。

為何中元節,全國唯獨廣西最隆重呢?

主要原因是因為廣西人的中元節和其他省份的中元節是兩個不同的概念,漢族在中元節主要是「祭鬼」,「祭鬼」也會涉及到祭祖,但是對於壯族而言,節日當天則偏重於祭祖,我們在「祭祖」之餘,還把中元節作為宴請、闔家團圓的好日子。

因此在這一天,很多有良心的公司,都會「人性化」地提前下班,讓員工回家過節,包括南寧在內的許多地方的壯家,無論家境如何,都要割肉宰鴨、隆重祭拜祖宗。

為什麼中元節一定會吃鴨子呢?

根據民俗史專家的說法是,因為在廣西農村種稻穀前,每戶人家都會買上一些鴨子回來養;在割完稻穀後,他們通常把鴨子放到稻田裡,讓鴨子吃掉田裡的穀子和蚯蚓。種晚稻時,農民為了犒勞自己,開始殺鴨子過節。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們就習慣在這天吃鴨子。

7月14,廣西人都有這些習俗

1、祭祖

農曆七月十三之前,家家戶戶都搞大掃除,注意言行禮節,備好供品,一是表達對祖宗的敬重,二是展現子孫的治家本事;七月初八開始「接祖」,七月十二以前要把祖宗接回家,一日三餐點香供祭;七月十四、十五,全家停止一切農事,置辦豐盛的祭品,舉行祭拜儀式、聚餐等。

2、潑水飯

七月十四晚潑水飯給野鬼的習慣至今在廣西也是家家戶戶知曉的。即入夜時,各家在門口燒幾支香,燒幾張紙錢,燒紙錢時還要灑些水飯。

3、放柚子燈祭河神

農曆七月十四、十五兩日,有一個祭河神的習俗(晚上點了柚子燈放到河裡),儀式大概進行2-3小時。為了祭祀河神,人們用木板木條製作一個兩米長、一米多寬、一米高五色紙糊成的裝飾精美的小屋。在小紙屋裡面插上蠟燭香之類的東西。

4、吃鴨子

在這個日子裡,吃鴨子成了廣西人約定俗成的風俗習慣。據說,廣西人的祖先認為,每年農曆七月中旬的鴨子,正是它們長大成熟的時期,肉肥而美。而七月半這一天,鬼門大開,許多的鬼魂湧入陽間,為了防止孤魂餓鬼傷害生者,肥美的鴨子就成了最好的祭品。

新聞連連看

【來源】 家在桂林 網絡

相關焦點

  • 農曆七月十五為什麼是鬼節 七月十五中元節鬼節要注意什麼
    農曆七月十五為什麼是鬼節因為中國古代認為農曆七月十五這一天是一年中陰氣最重的一天,鬼門zhi大開,已故祖先可回家團圓,所以稱為鬼節。相傳,每年從七月一日起,閻王就下令打開地獄之門,讓那些終年受苦受難並被囚禁在地獄中的悲慘鬼魂出地獄,短期流浪,享受人間鮮血和美食。因此,人們叫七月鬼月。
  • 七月十五中元節的由來
    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七月十五中元節的由來,希望對您有所幫助。歡迎大家閱讀參考學習!2020年中元節是哪一天:9月2日,星期四中元節又稱「七月節"或盂蘭盆會",為三大鬼節之一。中元節是道教的說法,"中元"之名起於北魏,有些地方俗稱"鬼節"、"施孤",又稱亡人節、七月半。
  • 七月十五中元節 鬼門開第三
    據說每年從七月一日起閻王就下令大開地獄之門,讓那些終年受苦受難禁錮在地獄的冤魂厲鬼走出地獄,獲得短期的遊蕩,享受人間血食,一直到七月三十日才關上鬼門。這個月人們認為是不吉的月份,既不嫁娶,也不搬家。為了讓陰陽二界的人鬼都平安,我國自古以來,便有在七月設醮普渡的習俗。民間在七月鬼月的第一天、第二天、第十五天和最後一天都要進行拜祭。
  • 為什麼廣西過中元節要提前一天,還把鬼節叫「七月十四」呢
    《沾福七月半》·桂臨塞上中元八桂景勝春,七月十四度亡魂。若問何處尋美食,不妨杯酒呡嘴唇~~今天中元節!想好吃啥喝啥了沒?農曆七月十五,是中國民間傳統的中元節。然而,廣西桂東南地區的「鬼節」卻不是農曆七月十五,而是比之早一天的農曆七月十四,這是為什麼呢?神話說:有關七月十四的傳說很多,最主要的傳說是,閻羅王於每年農曆七月初一,打開鬼門關,放出一批無人奉祀的孤魂野鬼到陽間來享受人們的供祭。七月十四時(也有說是後一天),重關鬼門之前,這批孤魂野鬼又得返回陰間。所以七月又稱「鬼月」。
  • 農曆七月十四,廣西人過「鬼節」,為什麼一定要吃鴨子?
    農曆七月十五是傳統的中元節,中元節是本是祭祀地官的節日。古人以七月十五為地官生日,故定為中元節。到後來,民間又流傳七月十五地府開們放鬼魂的傳說,於是,中元節漸漸就有了「鬼節」的意味。每當到中元節的時候,全國各地的人們都會以不同的方式來過中元節,因為不同地方都會有不同的風俗習慣,那麼,廣西的人們一般都會怎麼慶贊這個中元節呢?廣西過的「鬼節」不是在農曆七月十五,而是在農曆七月十四,為什麼要提前一天呢?這裡有一個傳說——以前廣西老百姓也在農曆七月十五過節。
  • 七月十五中元節真是中國的「鬼節」嗎
    雖然東西方文化對於死亡定義各有不同,但人死為鬼是全世界的普遍認知。在中國就有很多與鬼有關的節日,因為各地風俗不同,分別有七月十五中元節,清明節(公曆四月初),三月三,十月初一等。除了眾所周知的清明節,其他鬼節以農曆七月十五中元節最為有名。陰曆七月十五為什麼是鬼節?
  • 七月十五中元節,中元節是怎麼由來的?中元節有什麼傳統習俗
    地官清虛大帝赦罪,誕於七月十五,稱中元節。水官洞陰大帝解厄,誕於十月十五,稱下元節。我們熟悉的元宵節即上元節,或稱上元燈節。三元節時,三官下界巡遊,履行職務。它們法力無邊,中元地官清虛大帝於七月十五中元時普渡孤魂野鬼,有罪的人也可向其祈求赦罪。《修行記》雲,「中元日 ,地官大官降聖下人間,定人間善惡,道士於是夜誦經,餓節囚徒亦得解脫。」
  • 傳統節日-中元節(農曆七月十五)
    中元節又稱「七月節或盂蘭盆會」,為三大鬼節之一。中元節是道教的說法,中元之名起於北魏,有些地方俗稱鬼節、施孤,又稱亡人節、七月半。根據古書記載:道經以正月十五日為上元,七月十五日為中元,十月十五日為下元。
  • 農曆七月十五中元節祝福語簡訊,中元節祝福語
    1七月十五正值中元,恐怖簡訊到你身邊,開心鬼陪你一整天,好運鬼彩票幫你選,調皮鬼令你笑開顏,健康鬼保你體康健,可愛鬼讓你落魚燕,滑頭鬼使你幸福連,機靈鬼祝你好夢圓。祝:中元節快樂如願!
  • 為什麼七月十四是鬼節 民間關於中元節有兩個日子
    在很多地方鬼節是在農曆七月十五這一天,其實關於鬼節,還有一些地方是過七月十四的,為什麼七月十四是鬼節呢?   據查,南方人過的節是七月十四,北方人過的節是七月十五,都叫中元節,即鬼節。   南方人之所以在七月十四過節,是因為以前外敵入侵,為了避免因過節而被敵人一網打盡,先人們就把節日提前了一天。   陰曆七月十五是鬼節,但是七月十四是最兇的,七月十五到了晚上鬼門就要關,農曆七月是鬼月,有的地方七月初一到十五都可燒紙,但七月十五是正日子。
  • 不正經研究:中元節到底是哪一天?
    我們只過農曆七月十四,家鄉有一句歌謠「七月十四鬼出門,七月十五鬼跳舞」。到了七月十四那一天,很多人都會去廟裡燒香,給去世親人燒一些紙衣服、紙錢,當然,還有紙蘋果手機。我們這裡是七月十五,原來中元節的日子還有不一樣的……北方人表示,我們都管這個節叫鬼節,都不叫中元節,是十五號。華南是七月十四,而且華南人民對這個節日的重視程度也遠遠高於嶺北人民。
  • 農曆七月十五中元節,「中元」是什麼?為何有「鬼節」之稱
    據說農曆七月十五是中國傳統的中元節,很多人都說這一天是鬼門大開的日子,所以也有鬼節之稱,為什麼中元節被稱為鬼節呢?這個節日究竟是怎麼來的呢?主要風俗又是什麼呢?今天小編就跟大家具體說一說,中元說法來自於道教,道教分為天地水三官,三官又稱三元以農曆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和十月十五月為三官神誕,在古書中記載,天官賜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
  • 明天就是中元節了,農民卻在七月十四這一天燒包祭祖,為什麼呢
    明天就是中元節了,在這一天很多人都會通過燒紙的方式來寄託相思。雖然農曆的七月十五才是中元節,但是很多人都會在七月十四這一天來燒包祭祖,這是為什麼呢?說到燒包相信很多人不懂是什麼意思,其實燒包和燒紙比較類似,只是燒包要比燒紙多一道程序,那就是將冥幣裝在一個很大的袋子中,並在袋子上寫上寄送的地址,這是湖南省的傳統。在湖南省中元節是很重要的一個節日,遠在外地打工的打工族,在中元節前都要趕回老家。人們將冥幣放到紙袋子中必須要寫上地址,只有這樣人們才會覺得這些寄託著相思之情的冥幣才能順利到達先人的手中。
  • 農曆七月十五中元節上香祈福
    農曆七月十五中元節上香祈福2020年9月2日,陰曆七月十五,為中國民間傳統節日,俗稱鬼節,道教稱為中元節,佛教稱為盂蘭盆節。中元節是儒、釋、道三教一源的華夏民族傳統的節日。中元節的來歷與道教有關。道家有三官,天官、地官、水官、謂天官賜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
  • 祭祖、團聚:漫話七月十五中元節習俗
    相傳, 在七月十五這一天裡,地獄之門大開,鬼魂四出,民間有「七月半,鬼亂串」的謠諺。俗謂人死後靈魂不滅,有祀者回家接受子孫的祭拜,無祀者容易飄蕩為害。據說,如果親人死去不足一年,他的家人在這一天把兩片綠葉放在眼睛上,就有可能看到自己已故的親人。   在中國古代習俗中,人死後升天為神,下地為鬼。
  • 七月十五鬼節(中元節)九大禁忌
    七月十五鬼節(中元節)九大禁忌七月十五鬼節與除夕、清明節、重陽節三節是中國傳統的祭祖大節,也是流行於漢字文化圈諸國的傳統文化節日。中元節有放河燈、焚紙錠的習俗。相傳,每年從七月一日起閻王就下令大開地獄之門,讓那些終年受苦受難禁錮在地獄的冤魂厲鬼走出地獄,獲得短期的遊蕩,享受人間氣息。過去,人們在這天晚上除拜祭自己的祖先外,還準備一些菜餚、酒、飯、金銀衣紙之類到路口去祭祀鬼神,所以人們稱農曆七月為鬼月,七月十五日為鬼節,佛教稱為盂蘭盆節,同時又被定為道家的中元節,是我國三大冥界重要節日之一。
  • 中元節是什麼節中元節為什麼又叫鬼節?中元節的習俗禁忌盤點(4)
    中元節是什麼節?中元節為什麼又叫鬼節?2019年8月15日農曆七月十五,星期四,可能很多人都會覺得這是平常的一天,但也會有少數人在這一天告誡子女、孩童晚上不要出門,甚至會有燒紙祭祀祖先的現象。這一天稱之為七月半中元節。那麼,中元節是什麼節了,關於中元節有哪些傳統習俗和禁忌呢?
  • 七月十五中元節,農村老人:「七月半」禁忌多,有道理嗎?
    在民俗,每一年農曆七月十五為中元節,是一年一度的四大拜祖傳統民族節日之一,其他三個傳統節日各自為除夕夜、清明節、重陽節。中元節,又被稱作「鬼節」、「七月半」、「七月十五」、「孟蘭盆會」等。流傳中元節這一天陰曹地府會開啟大門口,便於先人到世間找尋親人。健在的後代會提早到先人墳前燒紙叩頭;一來是為給先人指引方向,二來是為祈禱庇護子孫後代,以添福免災;三來是為防止先人急需用錢而找美女屍體不便。就算是忙得不相往來,很多人都不容易忘掉中元節前拜祖一事,確實走不開必須在向著先人墳上的方位燒些冥幣。
  • 中元節是什麼節日哪一天?中元節的來歷七月半鬼節30條禁忌
    中元節是什麼節日是哪一天?每年夏曆七月十五這天,是中國傳統中的重要節日——中元節,但是,「中元節」是中國道教的叫法;夏曆七月十五這天,佛教稱之為「盂蘭盆節」。關於中元節在中國的民間還有一個說法叫七月半鬼節。你們知道中元節的來歷禁忌嗎?
  • 中元節的來歷20字50字簡短介紹 七月十五中元節由來傳說
    中元節的來歷20字  中元節是道教的說法,中國古代以一、七、十月之十五日分稱上元、中元、下元:上元是天官賜福日,中元為地官赦罪日,下元為水官解厄日。所以會在中元時普渡孤魂野鬼。  》》中元節是什麼節日  》》中元節是哪一天幾月幾日中元節的來歷50字簡短介紹  漢代時,中元節是初秋慶賀豐收、酬謝大地的節日,有若干農作物成熟,民間按例要祀祖,用新米等祭供,向祖先報告秋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