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巨頭「折戟」中國,曾「壟斷」國內30年,佔據中國100%市場

2020-12-16 騰訊網

文:聞道

雖然我國在改革開放後發展得很快,但有一點需要承認,我國在科技領域的實力還不是很強,遠遠落後於其他國家,尤其是超級大國美國,我國與美國的差距仍然在不斷地縮小。但是差距仍然很大。最近因為抖音國際版,美國一家科技巨頭再次映入老百姓的眼帘,這家公司就是甲骨文。

甲骨文,從字面意思來看,我們都不陌生,代表我國的悠久歷史。過去在沒有紙張的年代,中國人的祖先在記錄文字的時候,用的是竹簡,但是很久遠的年代裡,老祖宗卻是在甲骨上面記錄歷史和一切。甲骨文代表著我國的歷史悠久。但同時,甲骨文也是美國一家科技公司,還是一家科技巨頭公司。

這家公司位於美國矽谷,矽谷有很多網際網路科技公司,實力雄厚,響徹世界的公司品牌很多。很多美國科技公司,中國人都了解,比如蘋果,微軟,亞馬遜等等。但是近年來甲骨文在國內的知名度不是很高,但事實上,甲骨文在國內的知名度還是很高的,一度佔據我國100%的市場,壟斷國內市場長達30年。原因就在於甲骨文在數據處理上面具有很大的實力。

成立於1977年的甲骨文,在1989年進入中國市場,因為在數據處理方面具有非凡的實力,甲骨文是僅次於微軟的科技軟體公司,在世界500強榜單中位居前40行列。因為甲骨文擁有強大的數據處理能力,而過去我們科技公司在這方面的能力非常弱,所以那個時候國內數據處理市場是甲骨文的天下。

甲骨文佔據了全國100%的市場份額,壟斷國內市場長達30年,還揚言拒絕培養中國員工。可以說那個時候想要進行數據處理方面的業務,必須要和甲骨文合作。雖然甲骨文態度傲慢,但是沒有辦法,在數據處理方面沒有太強實力的我們,只能聽憑甲骨文的處理。

現在我們都知道在數據處理也就是網際網路計算方面,阿里巴巴擁有強大的雲計算,但是在甲骨文「壟斷」國內市場,發展達到了巔峰時期,阿里巴巴也要依靠甲骨文的技術。但是大家都知道國人都有血性,決定一個網際網路公司發展關鍵的領域,我們怎麼可能任憑外國公司的「壟斷」,所以在一方面需要和甲骨文合作的同時,國內公司也開始進行了數據處理方面的研發,其中投入最大的就是阿里巴巴。

眾所周知,現在阿里巴巴已經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績,現在的阿里巴巴雲計算已經是全球範圍內有名的數據處理。但是在馬雲想要研發雲計算的時候,很多人都不看好,尤其是馬雲在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後,雲計算仍然沒有取得太好的成績。這時候不管是外界還是阿里巴巴集團內部,對馬雲研發雲計算的措施都有很大的意見。但是馬雲頂住了所有的壓力,仍然一如既往地支持雲計算的研發,最後功夫不負有心人,雲計算成功了。

根據相關數據顯示,阿里雲在全球同行業公司中,排名第二,在雲計算大類中,以92.3%的得分率打敗甲骨文保持九年的記錄,成為行業第一的存在。現在阿里雲不但擺脫了甲骨文對中國市場的壟斷,同時為不少的中國公司提供數據處理服務。阿里雲取得今日的成績,或許很多人覺得生活中沒有太大的改善,但舉個很簡單的例子,阿里巴巴作為雙十一的推廣者,每年的雙十一,阿里巴巴都擁有很多的訪問量,尤其是今年雙十一,當天訪問人數更是突破一個量級。

而大量的訪問人數對阿里巴巴的數據處理能力是一個非常的考驗,但是阿里巴巴憑藉阿里雲的實力,使得今年的消費者在阿里巴巴的購物體驗非常好,阿里巴巴等各種網站沒有因為人數激增而產生各種不穩定的現象。這一切都是因為阿里雲的成功。這樣說,可能很多人感覺不到阿里雲的強大,舉個數據吧,在今年雙十一,阿里雲數據處理速度達到了每秒完成58.3萬筆訂單,足見阿里雲的實力非常強大。

所以在阿里雲的強大實力下,曾經拒絕培養中國員工,壟斷了國內市場30年的科技巨頭甲骨文無奈退場,輝煌落寞。誰能想到曾經強大的甲骨文有一天也會折戟中國。而甲骨文離開中國,並不是因為甲骨文的實力落後了,事實上甲骨文的實力今天仍然很強,只不過是因為我國科技公司強大了,以阿里巴巴和華為為首的科技公司,正在強勢崛起,所以甲骨文雖然強大,仍不得不退出中國。

相關焦點

  • 不讓中國科技進步,壟斷中國30年的美國人被馬雲擊敗,曾年入百億
    文:唐俟「如果我們讓中國經濟以這種方式超過我們,讓中國培養比我們更多的工程師,讓中國的科技公司打敗我們的科技公司,那我們離軍事技術落後的日子就不遠了。在中美兩國的激烈競爭中,我是美國隊的一員。」這就是甲骨文創始人接受採訪說的話,但是不順應時代的人總有一天會被時代拋棄,背離時代的企業最終會被時代淘汰。
  • 曾是罐頭廠,如今成為壟斷市場的飲料「巨頭」,年收入超過40億
    在眾多的品牌飲料中,有大部分都是有大公司作為靠山,因此它們研發生產都是非常的快速的,不過在如此多的飲料品牌中,有一種飲料,它的前身曾是罐頭廠,經過了一系列的改革發展,如今已經成為壟斷市場的飲料「巨頭」。
  • 中國科技巨頭,連續10年霸佔全球第一,卻被誤認為是外國品牌
    像在我國的外國品牌大金空調一直被國人認為是本土品牌,因為它的名字非常中國化,所以大金空調在國內撈金20多年後,才被大眾知道原來大金空調是日本的巨頭品牌。而在我國科技界一巨頭,連續霸佔10年全球第一,卻因它的名稱一直被誤認為是外國品牌。
  • 中國國產八大吸油煙機品牌佔據國內廚電市場半壁江山
    第四個是萬和,萬和是國內A股上市公司,在國內多地擁有七大生產製造基地,公司創建於1993年,萬和熱水器在全國及全球市場有著較大的影響力,是國內廚衛電器品牌的巨頭之一,也是國內為數不多的廚衛電器行業上市企業之一。
  • 明明是中國科技巨頭,卻取了一個英文名字,銷量超越華為再拿第一
    提及中國科技巨頭,華為、中興必須榜上有名,而且這兩大科技巨頭在命名上就極具中國特色。但要知道,多年前,中國科技在國際上的競爭力並不強,因此有不少中國科技巨頭,為了擴大知名度,取了一個英文名字。
  • 低調的中國科技巨頭,連續10年世界第一,卻被誤以為是外國品牌
    隨著網際網路科技的高速發展,國內許多科技品牌相繼走向世界,像華為、OPPO、VIVO這些品牌都被認為是國貨的驕傲。其實OPPO和VIVO剛進入市場時,也曾因為英文名一度被認為是國外品牌。但近些年來通過鋪天蓋地的營銷,它們早已為自己「正名」。
  • 中國唯一的蝕刻機巨頭,打敗西方的技術壟斷,一年進帳超過19億
    不過,不同於光刻機製造領域,全球幾乎被ASML一家壟斷,雖然目前蝕刻機市場的份額佔比依舊是西方廠商優勢明顯,但在諸多蝕刻機製造廠中,有一家中國蝕刻機製造企業,已經成功打破西方技術壟斷。這家中國企業當屬中微半導體,其不僅是中國半導體行業領軍者,更是中國唯一的蝕刻機巨頭。
  • 中國廚衛電器行業20強品牌佔據國內市場半壁江山
    2020年開始,中國廚衛電器市場,競爭升級到品類之間的競爭,升級到集成灶與傳統廚電之間的競爭,升級到創新產品與傳統產品之間的競爭。2020年對於所有廚衛電器品牌而言,是機遇也是挑戰,下面由家電熱點資訊從數以千計的廚衛電器品牌中,盤點出20強廚衛電器品牌佔據國內市場半壁江山,排名不分先後,不作為商業宣傳使用。
  • 美國2大牙膏巨頭深藏中國,拿下30%市場份額,很多人卻以為是國貨
    美國2大牙膏巨頭深藏中國,拿下30%市場份額,很多人卻以為是國貨推薦語:70年來,中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人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民族自信也越來越強。但在早年間,由於國內物資匱乏,洋品牌卻一度成為了「香餑餑」,那時候能用得起洋貨甚至代表了一個家庭的生活水平高低,國人的崇洋思想也比較嚴重,對國外的品牌非常傾心和嚮往。雖然在改革開放後,中國製造在世界範圍內打響了名氣,但即使是這樣,依舊有很多的洋品牌成功地紮根在了中國市場,並且還發展得如火如荼,有的甚至到了「被國人認為是國貨」的地步,可見他們隱藏得有多深了。
  • 全球第三的中國光纖巨頭,打破國外的壟斷,年入千億卻不知名
    不過,華為雖然發展全面,綜合實力強勁,但並不是在每個領域都能成為中國企業的代表。像是在海底電纜市場,華為關聯企業華為海洋,市場份額只能排在全球第四。並且,最近還有消息傳出,華為海洋51%的權益即將被收購。
  • 合眾國訴微軟 :如何才能打破科技巨頭的壟斷呢
    當司法部與微軟達成和解,微軟逃脫被拆分的命運的時候,很多人認為政府在科技強權面前妥協了。但其實這種說法低估了這個跨世紀訴訟的歷史意義。   事實上,在幹掉網景之後,IE瀏覽器曾一度佔領98%的市場份額。年輕的谷歌曾經十分擔心網景的厄運發生在自己身上。
  • 中國礦機晶片壟斷全球近90%的市場,中國礦機晶片令人振奮的十年
    也許很多人會嘲笑涉及加密貨幣的採礦機晶片,但是與該國花費大量資金來支持但在過去三十年中仍然疲軟的半導體行業相比,國內的採礦機晶片製造商擊敗了外國失敗率。十多年來,許多製造商壟斷了全球市場份額。還有什麼可以嘲笑這個孤獨的軍隊?在某些人群中,中國採礦機晶片的成功發展絕不低,否則為什麼國外採礦機製造商被淘汰?
  • 擊敗美國兩大牙膏巨頭,國產品牌成為第一,佔據國內20%市場
    再比如,黑人牙膏是是土生土長的中國品牌,就因為是外國人的形象,至今很多人還以為是外國品牌。當然,黑人牙膏也有外資成分,上世紀80年代高露潔公司收購了好來集團50%的股份,不過黑人牙膏依然由好來集團完全掌控。目前在國內市場上,有兩大美國牙膏巨頭,分別是:高露潔、佳潔士。
  • 中國最低調科技企業,連續10年全球第一,卻被誤認為是國外品牌!
    導讀:中國最低調科技企業,連續10年全球第一,卻被誤認為是國外品牌!實際上,在國內市場上,還有很多因為名字像是英文名而被人誤認為是國外品牌的企業,TP-LINK無線路由器也是其中之一,一說到TP-LINK無線路由器相信大家都並不陌生,因為它在國內的市場份額非常的高,而且在國際市場上也深受人們的歡迎,可以說TP-LINK路由器就是整個路由器市場的王者,曾連續10年銷量全球第一;但因為名字的原因卻常常被人誤認為是國外品牌!
  • 國產大飛機入編三大航空,中國商飛挑戰巨頭壟斷格局
    作為首家飛行ARJ21飛機的航空公司,成都航空董事長湯勁曾透露,目前該公司的20架ARJ21飛機已安全飛行近2.8萬小時,運送旅客83萬餘人,並在成都、哈爾濱、嶽陽、泉州、威海、銀川等6座城市建立了運營基地,先後開通46條國際國內航線,平均客座率也從最初的60%提升到目前的75.6%。
  • 外資品牌壟斷中國香水市場份額前十 香奈兒第一
    外資品牌壟斷中國香水市場份額前十 香奈兒第一來源:聯商網2014-04-04 13:25  和其他護膚彩妝領域一樣,在中國香水市場上,外資巨頭已佔據主要的市場份額。來自歐睿信息諮詢公司(Euromonitor International Ltd.)的數據顯示,2013年,佔據中國香水市場份額前10名的公司都是外資公司,而這10家公司的市場份額約為整個中國香水市場的48.8%。
  • 中國最神秘「隱形」科技巨頭,拿下許多世界第一,名字卻不為人知
    中國最神秘「隱形」科技巨頭,拿下許多世界第一,名字卻不為人知近幾年,中國的科技領域可謂是突飛猛進。雖然我國的科學技術起步較晚,但隨著我國各個科技企業的不斷努力和創新,如今我們的許多科技領域都走到了世界的前列。
  • 蘋果、谷歌等四大巨頭壟斷?為啥美國狠起來連自己人都不放過?
    早在10月7日,美國國會公布了一份針對四大科技巨頭的反壟斷調查報告。報告認定,谷歌、蘋果、亞馬遜和 Facebook在關鍵業務領域擁有「壟斷權」,確實濫用了其在市場上的主導地位。這是一份長達440頁的調查報告,其中描述了多個公司濫用市場壟斷權力的例子,建議對反壟斷法進行廣泛地修改。眾議員立法者為了完成這份調查報告,共耗費了16個月時間。
  • 中信證券:監管不足以影響科技巨頭長周期壟斷優勢,但亦會推動科技...
    科技巨頭諸多業務具有天然的規模效應,邊際成本較低,業務增長天花板亦顯著高於傳統行業企業,同時目前歐美反壟斷立法,亦更多關注壟斷帶來的不公平競爭,而非壟斷本身。科技巨頭藉助壟斷優勢形成的非公平定價、用戶數據使用、捆綁銷售、業務排斥等潛在問題仍需關注,同時科技巨頭亦在通過主動創新、開放透明等方式積極應對政府監管。
  • 十大國產家電品牌佔據中國家用電器市場半壁江山
    家電產品已成為我們居家生活中的必須品,產品更新迭代不斷變化,從優勝劣汰到如今的家電市場格局,幾十年的時間裡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然而我國國產十大家電品牌卻佔據了家電市場的半壁江山,給國產家電業在中國乃至國際舞臺奠定了具有絕對價值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