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現從農田到餐桌的全鏈條監管 四川將完善四大體系

2020-12-11 閃電新聞

封面新聞記者 吳冰清

四川省現有100餘萬家食品生產經營主體,9000餘萬消費人群,每天消費的食品要達到14萬噸,如何確保舌尖上的安全?

12月10日,四川省市場監督管理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周傳軍在四川省人民政府網站在線訪談欄目中,就「提升食品安全檢驗檢測質量與發展 助推食品安全監管」主題與廣大網友進行在線交流。他透露,接下來,四川著力在完善監管體系上下功夫,進一步強化措施,堅持源頭嚴防、過程嚴管、風險嚴控,不斷完善從農田到餐桌的全鏈條監管。

具體來說,四川將完善四大體系——完善源頭治理體系、完善制度標準體系、完善產品追溯體系、完善風險預警體系。

推進食品安全監管關口前移,從源頭保證食品安全可靠,四川將抓緊分期分批淘汰高毒農藥,紮實推進化肥農藥減量增效,加強養殖業濫用獸藥抗菌藥治理,加快退出重金屬汙染區食用農產品種植,積極推進農業標準化生產,切實加強農產品種養環節的安全監管。

記者注意到,在加快推進食品信息化追溯體系建設、加強食用農產品集中交易市場規範化建設和「智慧農貿市場」建設的同時,四川還將綜合運用大數據、雲計算、物聯網、區塊鏈等現代技術,加大風險監測力度,加強風險信息研判,推進精準監管、智慧監管,讓監管跑在風險前面。

相關焦點

  • 卡奧斯COSMOPlat以工業思維打造互聯農場,實現農田到餐桌零距離
    按照《規劃》部署,我國農業將在2025年經歷科技轉型;2035年農業生產將全面實現數位化;2050年農業信息化將滲透到農業全過程、全要素、全系統,實現鄉村全面振興。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發布的《中國數字經濟發展與就業白皮書(2019)》顯示,數字經濟在工業、服務領域佔比已分別達到18.3%和35.9%,而農業僅達到7.3%。
  • 推動四川食品安全監管工作高質量發展 「一老一小兩大」是「重中之...
    四川在線記者 劉佳「食品安全工作點多面廣,各級各有關部門在確保重點工作全面完成的基礎上,將突出重點,著力抓好『一老一小兩大』的監管工作。」周傳軍表示,四川將進一步加大治理力度,督促企業嚴格落實保健食品標籤標註警示用語規定,特別是要嚴厲打擊以「抗疫」為噱頭,虛假宣稱保健功能等問題,讓消費者明明白白消費。校園食品安全關係到未成年人的生命健康,將繼續堅持更高的標準、更嚴的要求、更實的舉措。「兩大」是指大宗食品安全監管和大型食品生產企業監管。
  • 山西省做好「從農田到餐桌」全過程全鏈條食品安全監管
    摘要:今年以來,山西省強化食品安全源頭治理,全面加強監管,偵辦食品類刑事案件305起、抓獲犯罪嫌疑人660人,主要農產品質量安全監測合格率達到98.7%,築牢群眾舌尖安全的防火牆。
  • 「輝煌「十三五」 潮湧山海間」從農田到餐桌 安全到舌尖
    五年來,我區深入實施食品安全戰略,在全省率先實施農村大集食品抽檢和食品流通電子溯源體系建設,著力打造明廚亮灶、電子地圖等智慧監管模式,不斷建立健全具有嶗山特色的食品安全現代化治理體系,讓食品更安全,居民生活品質更有保障。
  • 簡陽市市場監管致力提升食品安全整體水平構建全鏈條監管
    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和市級分管負責同志多次到一線開展食品安全檢查調研,督促指導食品安全工作。簡陽市加強考核和保障力度,強化食品安全責任落實。將食品安全工作納入鎮(街道)和全市所有市級部門(單位)的工作考核內容,市食安辦、市政府督查室組織年中和年末對各鎮(街道)和相關市級部門開展工作督查和考核測評。
  • 山東:食品、化妝品等重點領域將實行全主體全品種全鏈條監管
    ,意見指出,2021年年底前,實現監管法治化、制度化、智慧化。2025年年底前,建成具有山東特色的事中事後監管體系機制。實施信用監管,完善信用信息歸集機制,以省政務信息資源共享交換平臺為樞紐,統一數據共享出入口。利用省公共信用信息平臺、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山東)數據資源,建立市場主體信用記錄。推行信用承諾制度、信用分級分類監管,規範黑名單制度。
  • 忻州制定出臺《食品安全監管事權清單》
    本報訊 沈賡前 記者黃永建 發自山西 近日,山西省忻州市制定印發《忻州市食品安全監管事權清單》,進一步壓實各部門在食品安全工作中的行業管理責任,築牢食品安全防線。 《食品安全監管事權清單》的出臺,是適應忻州市食品安全監管形勢任務需要,落實食品安全監管責任,提高食品安全監管效能的重要舉措。
  • 國土資源部辦公廳關於切實做好永久基本農田資料庫更新完善和匯交...
    (五)完成永久基本農田資料庫覆核。部將會同農業部,以各級永久基本農田劃定方案和土地利用變更調查等成果為依據,對各地報送的永久基本農田資料庫進行覆核,兩部將按照一定比例組織開展實地抽查,確保數據真實、準確、完整。覆核未通過的,各地要及時整改,重新報部。經覆核後的永久基本農田資料庫納入國土資源遙感監測「一張圖」和綜合監管平臺,作為土地審批、衛片執法、土地督察、檢查考核等工作的重要依據。
  • 構建四大體系 完善五大機制
    近年來,德州全面構建四大體系,完善五大機制,建成覆蓋全市高速公路、國省道、主要縣鄉道和城區道路的智能交通安全管理系統,有力提升了全市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水平,受到公安部、省委等領導高度評價和充分肯定。    一、高標準規劃,統籌推進交通安全防控體系建設。
  • 完善特色金融服務體系 生物醫藥專業險種將在西部(重慶)科學城啟動
    近日,重慶高新區管委會攜手中國太平洋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四川分公司籤訂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在推廣生物醫藥特色專業險種、構建生物醫藥產業全鏈條全周期保險服務體系方面通力合作。這一項目填補重慶市生物醫藥產業保險服務領域空白,完善了科學城生物醫藥產業特色金融服務體系。
  • 福州校園團餐全鏈條可追溯!
    線下加大巡查力度 深入企業進行抽檢、調研 線上啟用智慧監管平臺 ……
  • 2022年四川將建成5000萬畝高標準農田
    四川高標準農田建設2020年、2022年和2035年分別有什麼目標?這些目標任務對保障糧食安全來說會發揮什麼作用?隨著近幾年各地大規模開展高標準農田建設,建設難度和成本持續增加,建設資金如何保障?《實施意見》明確到2020年,四川會建成4430萬畝高標準農田;到2022年,四川將建成5000萬畝高標準農田,穩定保障全省糧食產量達700億斤以上;到2035年,全省高標準農田保有量進一步提高,權責明確、主體多元、保障有力的長效管護機制基本形成。
  • 陝西寶雞:市畜牧獸醫中心在全國動物衛生監督全鏈條監管培訓班上...
    11月17日-20日,全國動物衛生監督全鏈條監管培訓班在吉林長春舉辦。平臺涵蓋了養殖場戶動物入欄、免疫、檢疫、出欄、運輸、屠宰動物產品檢疫、銷售、畜產品溯源查詢等全程動態監管和追蹤溯源,真正實現了從養殖到餐桌全程溯源,有效地提升了我市動物防疫和畜產品安全監管水平。  該平臺為全省首創,在全國處於領先地位,榮獲2020年數字陝西建設優秀成果和最佳實踐案例,被寶雞市列為智慧城市建設十大實踐案例,被經濟日報、寶雞市電視臺、寶雞廣播電臺等新聞媒體相繼報導。
  • 芬蘭 食品監管「從田間到餐桌」 - 經濟日報多媒體數字報刊
    其實,芬蘭的農業也很發達,其耕地面積約為230萬公頃,從事農業的勞動力佔總勞力的4.4%左右,儘管芬蘭三分之一的國土位於北極圈之內,但通過發展現代農業,實現了糧食、畜產品等多數農產品自給有餘。與此同時,芬蘭的食品安全管理也形成了嚴密的體系。
  • 唐佑君:堅定初心 做引領時代的監管信息工作者
    摘要:12月6日,第七屆全國食品安全監管信息工作交流會在四川眉山舉行。四川省市場監管局二級巡視員唐佑君在會上表示,要堅定初心做引領時代的監管信息工作者。
  • 最嚴謹的標準 最嚴格的監管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緊緊圍繞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新發展理念,遵循「四個最嚴」要求,建立食品安全現代化治理體系,提高從農田到餐桌全過程監管能力,提升食品全鏈條質量安全保障水平,增強廣大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 我國將全鏈條為改革完善短缺藥品供應保障...
    我國將全鏈條為改革完善短缺藥品供應保障開出「藥方」  新華社記者王賓、毛振華  針對近日兒童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患兒臨床必需用藥國產巰嘌呤片在多地遭遇短缺,國家衛生計生委相關負責人21日表示,按照此前重點監測情況,20日已完成應急生產檢驗首批295萬片巰嘌呤並已陸續發貨。各地將抓緊協調組織做好採購配送工作,直接掛網採購,確保供應。
  • 全程陽光監管 走出基層治理新模式
    今年以來,蓮都區聚焦深化清廉村居建設,探索村級事務監督制約機制,制訂《蓮都區「陽光村務」監督平臺建設實施方案》,通過事前陽光決策、事中陽光監管、事後陽光評價,全面規範村級事務監管,實現集成式全鏈條閉環監督,走出清廉村居陽光治理新模式。陽光決策,村事交給村民定碧水灣項目要拆除幾十幢舊民房,項目要不要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