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健康一直都是父母最關心的問題,從他們出生那一刻,父母就有著操不完的心,特別是對新生兒的照料,更是讓不少新手父母小心翼翼,但因為經驗的缺乏很多時候又會不知所措。
要想孩子體質好,運動健身少不了。哪怕是才出生的寶寶,也要有一定的鍛鍊,這不僅會對他們的身體發育有利,更是能夠提高孩子的免疫力,讓他們少受病痛困擾。
01家長應該如何幫助新生兒鍛鍊呢?
對於新手父母而言,他們很多時候連抱都不敢抱寶寶,生怕弄疼了他們嬌嫩的皮膚,更不要提幫他們健身了。
其實幫助新生兒運動並不難,這幾個生活小細節如果能夠注意到,寶寶才能健康又聰明。
抱新生兒對父母特別是媽媽的依戀是非常強烈的,他們希望自己的哭鬧能夠得到父母的回應和安慰,也希望和父母進行肢體間的親密接觸。
父母應該嘗試多抱抱孩子,這樣不僅能夠讓孩子更有安全感,也會對他們的身心發育有利。
逗寶寶特別喜歡大人逗他們玩,比如和他們做鬼臉,或者發出一些讓他們感興趣的聲音,這時寶寶會笑的特別開心,有的時候還會手舞足蹈。
經常和寶寶互動,會讓他們的語言能力得到明顯的發展,同時也能讓寶寶的反應力增強,對他們的智力發育都是有好處的。
按父母可以時常為寶寶做一些按摩活動,從背部到臀部,到四肢,然後按摩胸部,腹部,小腳,這能讓寶寶全身血液得到更好的循環,增強他們的消化系統功能。
需要注意的是按摩是循環漸進的過程,起初時間不宜過長,力度一定要把握分寸,否則會讓寶寶反感,甚至不願意接受。
捏捏和按有著異曲同工之處,但是力度可以適當重一些,順序可以由四肢到肩部,再到胸部和腹部,這對寶寶的消化功能會有一定的改善作用,讓寶寶的吸收更好,脾胃更健康。
在這樣的情況下,寶寶自然能夠發育的更健康,擁有更強健的體格。
02不同的月齡有不同的運動方法
三到五個月這時父母可以有意識的幫助寶寶練習翻身,因為很多寶寶在四個月左右的時候會有翻身的意識,但是能力卻有所欠缺。
所以父母可以適當的給予幫助,用手抓住寶寶的腳腕讓他們翻身,只要寶寶願意配合,翻身動作便會順利完成。
六到九個月這時寶寶應該有一定的腰腹部力量,因為他們要漸漸學習怎樣長時間不依靠物體坐在床上。
父母可以在寶寶的小腳上掛著鈴鐺等對他們有吸引力的物品,讓寶寶主動的抬腳,用手去抓,這對他們的腹部力量是很有幫助的。
六到八個月獨立坐起
寶寶能夠獨立坐著並不代表他們可以自己調整姿勢,獨立的坐起來,很多時候還需要父母的幫助。
這時父母可以藉助瑜伽球,或者幫助寶寶感受由躺著到坐著,或者由趴著到坐著的轉變,讓寶寶漸漸能夠自己坐起來。
八到十一個月俗話說七坐八爬,一般在八個月左右,寶寶會嘗試學爬,只是最初他們並不是往前爬,而是往後退。
這時父母可以幫助寶寶多訓練他們的上肢力量,讓寶寶學習用上肢撐地,然後做出往前爬的姿勢。只要多試幾次,寶寶很快就能夠學會如何向前爬。
十一個月左右這時寶寶會想要站起來,他們會藉助身邊的物品,比如小桌子或者小椅子,當然父母也可以在上面放一些玩具引導寶寶慢慢站起來。
需要注意的是父母千萬不能強迫孩子,如果他們願意站,自己會摸索著嘗試,反之也不要進行幹涉。
一歲到一歲半一歲之後,寶寶會開始邁出他們的第一步,嘗試著學習走路。這個階段需要父母多陪伴和照看,因為最初寶寶走路不穩,會磕磕絆絆,很容易弄傷自己。
所以可以讓寶寶推著小紙箱往前走,也可以使用學步帶,這樣能夠讓他們更安全。
每個寶寶的發育都有著自身的規律性,但是也會有相似之處,一般情況下寶寶掌握技能的能力前後相差不會太大。
如果寶寶的運動能力明顯遲緩,比如六七個月不會翻身,一歲還不會坐,快兩歲還不會走,就需要引起父母重視了。
只要父母在孩子身上多花點心思和精力,多陪伴孩子,他們一定能夠健康成長,擁有好的體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