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我追尋著你

2021-01-17 清風徐來歲月香

清風徐來歲月香2021-01-11 12:28:09

霍定義

童年,你是一束嫣然的桃花;

童年,你是一條唱著歌謠的小河;

童年,你是一輪冉冉升起的朝陽。

你是如此美好,我把你追尋!於是,那充滿童真童趣的歷歷往事,猶如一位美麗的樓蘭少女,含情脈脈,又笑意盈盈地來到我的眼前。

午後戲水

兒時,雨水多,每年盛夏來臨,孩子們異常興奮,又可以戲水了。戲水的水域,不是村邊不遠那滔滔流淌的渭河水,而是生產隊麥場邊的大水坑。坑的形狀呈不規則的三角形,幾乎和麥場大小無異。夏季到來,發幾場雷雨,那坑就被從山上和村舍流來的水裝得滿滿的。當時排洪渠小,雨水翻越排洪渠埂,流入地勢低洼的坑中,形成積水。坑的一邊是麥場,一邊是高於麥場的村舍,另一邊是通往麥場和村裡吃水井的路,哪一邊都不能將積水排出,於是形成小湖似的坑水。

夏日午後,天似火,約上和我同齡或比我稍大的夥伴,來到坑邊,三把兩把脫去上衣,拔掉褲子,赤條條的,泥鰍似的鑽進銀一樣的水裡戲水了。起初我們都在坑邊淺水處玩,坑水在我們的膝蓋骨以下,身子匍匐下去,浸在水裡,兩隻胳膊撐在坑底淤泥中,兩條小腿和兩隻腳如同敲鼓似的不停地擊打水面,片刻坑水四濺,滿頭滿臉全是水,快樂的我們笑著、叫著。一玩就是一下午,直到落日溶金,才離開。夏日的夜晚,坑水裡蛙聲一片,此起彼伏,我知道,那是唱給我們孩子們的歌。

後來大點的夥伴在更大的孩子的教導下,學會了浮水。我們小一點的孩子,還是那樣在淺水處盡情嬉遊玩樂。母親一樣的坑水,任你在裡面怎樣折騰,它都默默接納,毫無怨言。

又是一個盛夏到了,我們又開始在坑水裡戲水了,就在那年我學會了浮水。一日,一起的一個大男孩說,他教我們學浮水,學會後可以到深水處去遊。開始,教我們最簡單的,也是最基本的一種:刨浮。邊教邊示範,他說爬在水裡,兩隻手和兩隻胳膊同時向胸部下不停地刨水,兩條小腿和兩腳不停地擊打水面,身子就會漂浮在水面,身體在兩種力量的作用下,自然就會向前移動。我們按大夥伴的說法去做,並在他的帶領下,反覆演練,果然,我們小小的身子在水面浮起來了,而且能夠緩緩向前浮去。「我們學會浮水了,我們學會浮水了!」大家高興地喊著,興奮地用雙手擊打水面。吃晚飯的時候,我把這個「喜訊」告知父母,他們嘿嘿一笑,告誡我:「小心點,別淹著,也別嗆水!」

漸漸地我們可以到齊腰深的水域浮了,慢慢地試探著往更深一點的水域浮水。後來當我們能夠在比自己個頭深的水裡自如的浮水時,心裡比吃了蜜還要甜。快活的我們像小魚兒似的,遊過來,遊過去;一會兒鼻子一捏,鑽進水裡,一會兒又鑽出水面,抹著滿頭滿臉的水,嗤嗤地笑著。那坑水就是我們快樂的天堂,是我們每天心繫的地方,更是我們放飛心情的場所。

又是一個微風輕拂、水波曼妙的下午,我們又在那大男孩的教授下學會立浮,大大提高了浮水的速度,也節省了力量,後來又學會了仰浮,能躺在水裡雙腿伸展交叉,雙臂交錯放在胸前,身形扭動,小肚臍眼露在外面做戲水活動,那個開心勁甭提多高興,覺得自己的水性已相當「高」了。隨著立浮、仰浮、刨浮本領也不斷提高,就向水深區進軍了。三種浮水技能也交替運用使自己在深水區盡情暢遊,往返幾十米,不在話下。太陽快要落山了,我們就要回家了,每次離開時總要回首遙望那坑水,心裡充滿了深情的依戀。

兒時戲水最愜意的是「絆門扇」:站在距離水面一米多高甚至兩米的麥場邊(麥場邊上到水面坡面很小,幾乎是一刀削)背對水面,右手捏鼻,雙腿向下一蹲,雙腳用力一蹬,身如門扇那樣跌下去,水面頓時被「炸」開,身體扎入水裡,水面蕩起巨大的水暈向遠處漾開去,飛濺的水花,珍珠似的劃著弧散落下,過一會兒身子鑽出水面,深吸一口氣,扭動身形,雙手抹去滿頭滿臉的水,待視線清楚後再向岸邊遊去,如此往復,幾乎整整一個下午。也有小夥伴不敢「絆門扇」,他們只在淺水處戲水,像一隻沒有膽量的小鳥,只能眷戀著巢穴飛,不敢經風雨,翱翔藍天,搏擊長空,無法領略「無限風光在險峰」的快樂。

「絆門扇」最具挑戰性,刺激性,但也有瑕疵,脊背和水面相撞的那一剎那,背撞得生疼,生疼的,但「絆扇門」的夥伴沒有一個叫疼的,沒有一個膽怯的,更沒有一個臨「陣」脫逃的,總覺得不「絆扇門」,不算真正的戲水。就這樣,整整一個夏天,天天泡在水裡,與水為伴,與蛙共舞,在坑水裡渡著爛漫的童年,繪著童年精彩的畫卷。

午後戲水,豐盈了我童年的生活,留下了許多美好的記憶,它不僅歷練了我的戲水本領(此拙技,曾兩次危難時救了自己的生命),鍛鍊了我的膽量,更磨練了我的意志,是童年生活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長大了的我,再沒有去那坑水裡戲水,但每次路過都要和它深情對望,心裡依然充滿了繾綣。

幾十年過去了,幾回回夢裡去戲水,都是在那坑水裡——那坑水裡裝著我一輩子難以割捨的情愫。

看燒汽燈

這是發生在兒時正月裡,我們村唱戲的時候。

那時我們農村沒有電,正月裡晚上唱戲,燒汽燈照亮。年紀大的人都知道,汽燈掛在戲臺口,在漆黑的夜裡,宛如一個小太陽,整個戲院照得亮堂堂的。孩子們晚飯幾口扒下,騰、騰、騰,跑去看燒汽燈。這時汽燈周圍已擠滿了許多小腦袋,摩肩接踵。我好不容易擠到前面,只見汽燈已懸在一根結實的木棍上,像戴著黑色草帽的人頭。燒燈的老人提著煤油,向一個小輪胎狀的儲油箱裡添加煤油,油加到一定程度(不能加滿,油箱還要蓄氣)就抽動活塞打氣,到了額定氣壓停止打氣。然後老人取掉「草帽」下面的玻璃燈罩,除去已經有破洞碳灰色的網狀燈紗,拿出一個像蠶絲製品一樣光滑柔軟新的燈紗,套在燈嘴上,固定好,用手指調整燈紗成圓柱狀,接著開氣,點火,使燈紗燃燒(碳化),待新燈紗變黑色,關燈,用嘴輕輕吹氣,讓燈紗變成白色,或者再次點火,使燈紗完全變成白色。安裝玻璃燈罩時,老人發話,千萬別擠,告知我們,燃燒(碳化)後的燈紗發脆,稍微一碰就會破裂。

這一切準備就緒,最後點火。老人打開煤氣開關,待煤氣噴出來,再拿上點燃的火柴梗,小心翼翼地靠近(火柴梗不能觸碰燈紗)點亮它。有一次,我看到老人用嘴吹碳化後的燈紗,不經意吹猛了,燈紗吹斷了,還有一次,第二次點火時火柴梗觸到了碳化後的燈紗上,破了個洞,這樣又要重新碳化燈紗。有時燒汽燈夠折騰人的。這次碳化燈紗,點火都一次成功。

「譁」汽燈亮了,站在汽燈跟前的我們,被燈光刺的眼睛睜不開,連忙用手捂住,站在遠點的孩子一下高興起來,快樂地手舞足蹈。老人提著沉甸甸的汽燈,站上木凳,將它懸掛臺口的鐵鉤上。頓時,那炫目的光將整個戲院照得如同白晝,附近的村舍也潤澤在汽燈的光輝裡。

汽燈亮了,戲院就亮了,孩子們的心也就亮了。我們這些孩子又可以在戲院裡捉迷藏,可以在點煤油燈賣大豆的老人旁邊,看有錢的大人、孩子買大豆了,也可以在戲臺後看演員化妝了,可以看他們身穿鎧甲,脊背戰旗,頭戴盔纓,威風凜凜的樣子了。那是一種怎樣的愜意呀,至今想起來,心都砰砰跳。

看燒汽燈,小小年紀的我心裡一直想著一個問題:汽燈小小的燈芯,長不到三寸,粗一寸過點,為何能發那樣奪目的光?我曾拜問過燒汽燈的老人,他講不出原因,也曾拜問過飽讀詩書的外祖父,他仍講不出緣由,又拜問了曾經演一輩子戲的鄰居家老人,他還是不知其中的道理。這個懸而未決的謎一直困擾著我,也一直是心中的牽掛。

後來一個偶然的機會,我來到新華書店查閱資料得知,汽燈能發出明亮光輝的奧秘在它的燈紗。燈紗稀罕嗎?不!燈絲是普通的亞麻編織的網袋,並不稀罕。關鍵是這網紗浸泡過硝酸釷溶液。硝酸釷是強氧化劑,麻是有機物,亞麻燈紗第一次點火瞬間燃成灰,硝酸釷也變成二氧化釷,但是照燈紗的形狀保留下來。二氧化釷在高溫時發出耀眼白光且熱穩定性能強,熔沸點高,也不能被氧化,是較為理想的焰色物體;汽燈點火,氣化的煤油從油嘴噴到燈紗只是起到加熱的作用,煤油燃燒的絕大部分能量轉化為熱輻射,照明效果並不高,這時候,利用釷的焰色反應把熱能轉化為光能,於是,我們看到汽燈發出強烈的白光。

我終於明白了汽燈發出耀眼光芒的原因,是燈紗上的金屬釷灼燒時的化學反應所發出的強光。

現在回想起兒時正月裡天寒地凍,每晚跺著腳堅持看燒汽燈的那份「憨勁」,想起多次拜問老人,進書店翻閱資料查詢汽燈發光奧秘的那份執著,難免為自己的「愚」好笑的同時,也為自己那種「不見黃河心不死」的「憨勁」與執著感到欣慰。

看接送「秧歌」

這裡說的「秧歌」,是「戲劇秧歌」,接送「秧歌」就是接送唱「戲劇秧歌」的演員。

兒時的正月裡,每年都要接送「秧歌」,據父輩們講,我們霍家川村和南方大山那邊的高家村是世代的友誼,祖上正月裡秧歌互動,用戲劇秧歌傳遞深深的友情,「秧歌」如同一條友誼的紐帶把我們兩村鄉親們的心緊緊地連在了一起。

那是一年正月裡的一日,父母說高家村的「秧歌」要到我們村唱。於是,每家每戶的炊煙在夕陽中早已嫋嫋升起了。父親準備著燈具,把原來糊在燈籠上舊的紙撕掉,將燈籠裡裡外外,刷洗乾淨,重新貼上乾淨雪白的油光紙,換上新的燈芯,燈盞也被擦拭一新,「小油罐」裡注滿油。

晚飯後,人們穿戴工整,在家門前或渠埂上(排洪渠流經村莊)或門前的大路上,等待著接「秧歌」。等呀等,盼呀盼,終於在暮色合圍的時候,從南方大山的現口(山頂的一道幽深巷子口)露出一盞燈,在墨團一樣的夜裡像星星。那盞燈一出現口,就上下晃動著,緊接著第二盞也出來了,也上下晃動,第三盞、第四盞,陸陸續續出來了幾十盞。黑夜似一條線將幾十盞燈籠串成長長的一串,順著彎彎曲曲的山路,緩緩地向山下移動著,遠看似一蟠龍蟄伏而來。這時,我們村的大人一手提著燈籠,一手牽著大的小孩,不約而同潮水般地擁到了南山腳下。人們打著燈籠,有序地沿路邊一字兒排成「長蛇陣」迎接「秧歌」到來。那儀式,那隆重勁兒,好像在等待即將從沙場凱旋而歸的將士,又如在等待即將到來的檢閱。

「秧歌來了,秧歌來了!」在小孩的歡呼雀躍中,「秧歌」隊下山了。站在隊伍最前邊的都是兩個村的莊老和一些德高望重之人,接著就是戲團團長、演員。大家一陣熱烈親切地寒暄後,兩村的莊老、鄉賢和高家村的「秧歌」隊走在前邊,我們村的人跟在後邊,大家向著戲院前行。數不清的燈籠,像螢火蟲排著長長的隊在夜行。燈光映照著人們喜悅、祥和的臉,大家的說笑聲此起彼伏,在夜風中氤氳飄蕩,驅逐著深深的寒意。

三個小時的「秧歌」唱結束了,要送「秧歌」了。人們打著燈籠,浩浩蕩蕩的送行隊和秧歌隊依然和接「秧歌」時的一樣井然有序,只是和接「秧歌」的話語不同,是讚嘆聲,是褒獎聲,是感謝言,是挽留意,是眷戀情。不多一會兒,隊伍已達南山腳下,人們在依依惜別中分開了,在「來年見」的聲音裡告別了,在搖曳的燈影裡揮手了!一會兒功夫,「秧歌」隊似一條彳亍而行的橘黃色的龍,逶迤在山道上。

我們送秧歌的村人,都各自回到家門口,但未進家門,打著燈籠目送盤旋在山路上的「秧歌」隊。大約過了半小時,「秧歌」隊終於爬上了山頂。山頂有一條長長的阡陌,只見他們走馬燈似的一字兒排開,幾十盞燈籠整齊地舉起來,又慢慢地落下去,連續做了五六次,那燈姿似乎在虔誠地合手作揖,說著深深地感謝,繼而是幾十盞燈次第地由高到低,再由低到高,綿延起伏的情景,遠遠望去,似一條金黃色的龍在黑魆魆的山間蜿蜒舞動,又像一條友誼的紐帶,訴說著代代相傳的情誼,接下來幾十盞燈籠從左到右,從上而下劃著圓圈,宛若行進中的列車車輪,似在告訴人們「秧歌」演出的圓滿成功,最後幾十盞燈籠山上下下,起起落落,再次演繹著誠摯的謝意,表達著心中的繾綣,我們村人也照樣回應著,傾訴者內心的情感。

舞燈儀式差不多進行了二十分鐘的時間,最後「秧歌」隊穿過現口,帶著無比的眷戀消失在大山那邊了。但那美輪美奐的場景,那依依惜別的鄉情,那此時無聲勝有聲的燈姿,深深地嵌入了我童年的記憶裡,雕刻在童心之上,難以釋懷。

時光易逝,幾十載過去,彈指一揮間。童年,我追尋著你,原來你就是那一坑蕩漾著漣漪的水,就是那專注地看燒汽燈的眼神,就是那接送「秧歌」的一盞忽閃忽閃的煤油燈,就是那我想回去又無法回去的美好年華!

喲,我逝去的童年,我把你追尋!

霍定義,男,出生甘肅天水,小學退休教師,一個文字功底淺薄、文思愚鈍卻又執著喜歡的人。

相關焦點

  • 今天,小布帶你穿越時光,追尋童年
    今天,小布帶你穿越時光,追尋童年 2020-06-02 05:4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我不要追尋月亮了,我想要成為月亮
    剛開始,我是不敢放肆的,我總是默默的發著呆,打著盹。而他總是聚精會神地聽著課。關係發生改變是陰沉的下午,我無聊的玩弄著手裡的筆,班主任突然走了進來,看著我們班萎靡不振的風氣,突然大發雷霆,說:「每天都是這樣,你看看你們班,再看看其他班,初三了!你們已經初三了知道嗎!如果進不了好高中,你們這輩子就完了!我上午讓你們拿字典,都拿了嗎!
  • 第九宮 我追尋
    這個信念小到」這道題我能做出來」,大到」尋找宇宙真理」,第九宮站在高處,眺望著未來,心中對遠方抱有憧憬,他們覺得未來是可期的,美好的,所以他們很勇敢,敢冒險追求這個心中嚮往的未來。可能是遠處的國家,亦或是高聳的山峰,都是這種未來的體現。他們對知識如饑似渴,他們需要掌握高等的知識。把零細知識總結歸納為自己相信的類型,他們不斷學習,追求著未來的更好的事務,所以第九宮的幸運往往來自於這種樂觀和郭達。
  • 無憂無慮的童年已去,剩下的只是奔波的生活,不見我的童年
    旋轉的車輪,夾雜著我複雜的心緒,開啟了一段段童年往事。閉上眼,故鄉就在心裡,我數著天上那些熟悉的星星,安然入睡。可我總覺得應該醒來,匆匆歲月正在雕琢著我的容貌,改變著我的生活。似乎已經遲了,就像那場遲來的秋雨,溼潤了我的雙眼,帶走了我的童年。童年一去不復返,我所能帶走的,也許只是一片失落的雲彩。
  • 學英文歌丨《Wolves》,「我曾披荊斬棘,只為追尋你」
    the wolves  我曾與狼共舞To get to you, to get to you  只為追尋你 前往你身旁I've been down the darkest alleys  我一路沿著墨色濃重的小徑前行Saw the dark side of the moon  抬頭遙望月球的背面
  • 你的童年,我的童年,好像都一樣
    畢竟,誰沒有擁有過童年呢?童年,是瀰漫著汽水味的夏天;是放學後最期待的動畫片;是小夥伴們最愛玩的遊戲;是不想長大的單純願望。每一代人都有各自的時代印記和追求。這些童年回憶,你有同款嗎?吳不不 《童年》錄像截屏 2014 《童年》是系列錄像作品吳不不 《NOW》 2017-2018吳不不:小時候放風箏、捉蜻蜓,聽猴子叫我小的時候,這裡還是一塊坪,我在坪裡放風箏、捉蜻蜓...現在,這裡變成了一條大馬路,沒有人在馬路中間放風箏、捉蜻蜓...
  • 小學四年級《延安,我把你追尋》,看課文重點批註,弘揚延安精神
    今天我們講解的是四年級上冊第24課《延安,我把你追尋》,這是一首現代詩,詩人主要是看到了延安日新月異的變化,想到了延安的過去,也憧憬著延安的未來。因為是略讀文章,所以大家不用太緊張,考試不作為重點。之前有小朋友和我提過,想把二類字的組詞也加上,這篇文章大家可以看一下,部首已經用紅筆圈出來啦,不要再來問我漢字的偏旁是什麼了,我相信這些大家都可以快速找到!文章重點分析1.文章一共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是1-2小節,寫對延安精神的追尋。
  • 《童年》56個孩子的故事:童年的紙飛機,最終會飛回到你的手裡
    兒童文學作家冰心在散文集《我的童年》中寫道:「提到童年,總使人有些嚮往,不論童年生活是快樂,是悲哀,人們總覺得都是生命中最深刻的一段;有許多印象,許多習慣,深固的刻劃在他的人格及氣質上,而影響他的一生。」
  • 童年是我內體燦爛的腫瘤
    例如小說在最開始描述童年時所提到的: 「本人這才恍然大悟,才終於第一次認識到,童年是我內體燦爛的腫瘤,是我屢遭敗壞的繁星萬花筒,是我落往煉獄的伊甸園,是我從未消逝、永存於心的灰暗世界……」 這一連串奇絕瑰麗的比喻,使得作品從一開始就進入了一種酣暢淋漓的強勁表達之中。
  • 《追風箏的人》:人終其一生,都在追尋心中的風箏
    我抬起頭,望見兩隻紅色的風箏,帶著長長的藍色尾巴,在天空中冉冉升起。他們舞動著,飛越公園西邊的樹林,飛越風車,並排漂浮著,如同一雙眼睛俯視著舊金山,這個我現在當成家園的城市。突然間,哈桑的聲音在我腦中響起:為你,千千萬萬遍。
  • 有關童年時光的句子,童年的小人書還在,可我們已經長大了
    5、童年的每一天都是充滿了樂趣的,那個時候,我不知道煩惱是什麼,也不知道人生除了甜味也會有苦味。童年的生活給了我無限美好的想像,那樣的生活真的是讓人流連忘返。6、如果你要問我我的童年是什麼顏色,我一定會回答金色。金色的童年光芒萬丈,耀眼極了。
  • 你的童年我的童年好像都一樣?不,我想給孩子更特別一點的
    我們和別人聊天的時候經常說「這個吃的你小時候吃過沒」「那個遊戲你小時候玩過沒」,於是,大家就會七嘴八舌的討論起各自的童年。最後就會發現,大家的童年都是大同小異,還真像歌詞裡唱的「你的童年我的童年好像都一樣」。不過,到了自己孩子的身上,我就有了不一樣的想法,想給他最特別的童年。
  • 追尋紅色足跡 情系蘇區振興
    央廣網贛州7月27日消息(記者謝元森 通訊員沐陽 李冰姿)7月20至25日,贛南師範大學商學院「知行」志願服務隊聯合南開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蘇區振興調研團,身著紅軍服,頂著烈日暖陽,深入原中央蘇區核心縣、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西部大開發政策延伸縣——江西省寧都縣,圍繞「追尋紅色足跡
  • 臨洮面孔——童年照相館!我的童年我來秀
    六一兒童節我的童年我來秀~一起進入臨洮寶寶的「童年照相館」翻開記憶的相冊不同年代的童年珍貴記憶所以,猜猜我是男孩兒還是女孩兒呀?答案揭曉!我可是個陽光boy~小時候的我特別喜歡照相,你看看我雙手叉腰的樣子是不是很囂張?
  • 幹了這一杯,你的童年我的童年好像都一樣
    邊聊邊chuachua下單,第二天就收到了一大堆童年懷舊飲品。有你眼熟的嗎?來吧,現在就讓我們回首童年,展開一場冬日懷舊暖飲大賞,盤點一下當年把我們迷到神魂顛倒的冬季暖飲們!不是那種燕麥片,是「那種」燕麥片這個是櫻桃點名要的。後來經盤問,工作室小夥伴們的童年,一半有它一半無它。
  • 你第一眼看到圖中什麼細節?測出你童年所缺失的東西
    也因此有人說,我們的一生似乎都在追尋童年所缺失的部分。這種說法雖然感性,但不得不說童年的缺失,對我們的成長影響是很深遠的。那麼,就根據下面的測試,來看看你童年所缺失的是什麼吧!測試開始:題目:觀察下面的圖片,你第一眼看到的細節是什麼?
  • 玩家:它彌補了我失去的童年
    大家好我是喵叔,今天我們來聊一款遊戲,這款遊戲體積不大,畫風還是卡通風格,看起來有點呆頭呆腦的,很多玩家對此有些不屑一顧,但是玩過這款遊戲的玩家,卻一致好評,大多數玩家在遊戲裡面都找回了當年失去的「童年」時光,它真的有這麼神奇嗎?
  • 王源新歌《我的童年》完整歌詞 我的童年歌詞什麼意思
    王源新歌《我的童年》完整歌詞  微風在輕輕的吹著  渡船也緩緩的晃著  我幼時的夢啊  像細碎的雨滴  在降落  小小的火車在走著  無聲的汽笛低語著  說著怎麼了  怎麼你好久都  不來看我
  • 童年的作文400字,我的童年作文
    小學我的童年作文400字一  我的童年,是一條歡樂的小河;童年,是一縷金黃的陽光
  • 《童年》:每一個獨特的童年,都是一段關於生命成長的啟示
    —— 尼爾·波茲曼當我讀完這本《童年》時,一邊輕輕地合上書頁,一邊陷入到沉思之中…… 法國兒童文學巨匠瑪麗和克勞德夫婦攜手出版的兒童故事書《童年》,用56個如此不同的人的童年往事,講述著他們生命中的那些重要時刻,人生的豐富與參差多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