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經常會聊起身邊的女性朋友有娃前後的發生了怎樣翻天覆地的變化,也會說起,為什麼有時候我們能一眼看出一個女人的所處的人生階段,這種區別就在於當媽之後,臉上都會多了幾分顯而易見的焦慮。
我們的媽媽之所以會焦慮啊,在孩子剛一出生之後就變形了,孩子出生前你也許還會有一點詩和遠方,可是有了孩子之後,很多媽媽們都會有這樣的感覺,生活只剩眼前的養娃,從此脫胎換骨開啟全新生活模式,你的微博微信不再是簡單的旅行和八卦,而是轉移到了育兒大軍中。
縱觀親子界,焦慮的媽媽大概有這麼幾個問題:第1種就是緊張話癆型,當你執著於對著別人滔滔不絕的談論對孩子的擔憂時,就類似我們家的孩子,長牙怎麼那麼慢呀?這種話也不管對方是不是感興趣,其實你也知道,你只是不想自己一個人的腦袋承受這樣的焦慮,第2種叫做百度隨身行,還有一種媽媽大事,小事就打開搜尋引擎,沒有一件育兒的事情是她不了解的,不過但願你搜索的信息都是真的,第三類,臍帶型媽媽,希望自己能夠隨時給予孩子養分,往往貼身而行,在內心深處,這樣的媽媽總擔心自己做的不夠好,最後一種就是跟風型的媽媽,這樣的媽媽也不在少數,親子班興趣班學區房,都是他們最關心的話題,這些無疑都是一場場軍備競賽跟風行。
母親的焦慮會對家庭呢? 如果你在以上類型中發現了自己一點點影子你已經教育了臺灣心理學洪蘭說,母親是家庭的靈魂,母親快樂則全家快樂,母親焦慮則全家焦慮。說到母親我很佩服,一位女人就是梅伊,年近70還能做模特登上雜誌封,不要覺得這個女人很作,她可以養出的兒子,被人們視為賈伯斯之後,美國矽谷的精神領袖埃隆·馬斯克,他也是男孩子喜歡的漫威裡面那個狂拽酷炫的霸道總裁的原型。她還同時也打造了自己的人設,出版了一本單親母親的逆襲育兒經。
那麼,你的焦慮從何而來?如果你一直對你自己的人生根本就沒有一個宏觀的把握和明確的目標,而是把自己對人生的遺憾和期望都寄托在孩子身上,那麼,你對孩子的教育自然也就沒了篤定和確信,這樣是不能解決問題,誰都會焦慮的,那就意味著成長的重擔要扛在孩子身上,孩子就會變成人生最大的創可貼,一個孩子很難擔負兩個人的成長任務啊,這樣的狀態註定會出問題的。那麼媽媽就會問,我怎麼擺脫焦慮呢?別擔心,世間最美的花朵都開在最艱辛的枝頭,成長就是一個破繭成蝶的過程,世上沒有不操心的媽媽,我們教育孩子拼的是父母,那麼你就該轉變你教育孩子的態度了,教育孩子這回事你得自己先成長,先成長再教育。
今天就先聊到這裡,下一次,我們再講講中國式育兒中的缺席老爸。想了解更多的育兒知識,想和我一起踐行正面管教, 做迷茫時代不焦慮的父母,關注我,我們一起輕鬆育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