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是你的孩子,財產為什麼只給妹妹」?「你不是親生的」!

2020-12-12 十裡說情

#情感#

所有的遇見,都是久別重逢。點擊上方「關注」,我們做一輩子的朋友!

文:十裡

插圖:來源於網絡

「我也是你的孩子,你們為什麼把財產全都給妹妹,你們讓我怎麼辦?」小區內的羅傑歇斯底裡的對他父母吼道。

準確來說他們並不是他的父母,而是他的養父母,羅傑是他們收養的孩子,5歲之前他一直生活在孤兒院裡面。

那時候的養父母還沒有孩子,所以決定去孤兒院收養一個,他們一直拿羅傑當親生孩子一樣看待,而羅傑也一直管他們叫爸媽。

羅傑5歲那一年,母親突然懷孕,並很快生下一個小妹妹,他們全家人都為此開心。

值得慶幸的是父母對羅傑依然很好,他們並沒有因為妹妹的降生而對他倆區別對待,不管是吃的還是用的,父母都對他們一視同仁。

父母為了讓羅傑受到更好的教育,還特意為他挑選了培訓班,讓他學了很多才藝。

由於父母一直拿他當親生孩子一樣對待,他對父母也非常孝順,大概是因為感恩的緣故,他對妹妹也特別好,他們一家4口一直過著非常幸福的生活,而這種幸福卻在前段時間被徹底打破了。

如今的羅傑已經大學畢業兩年,他就職於一家私人企業,每個月的收入大概6000左右,他的妹妹還在上大學。

雖然父母身體還好,但他們卻想提前將財產的事情處理妥當。父母是做生意的,這些年來他們也賺了不少錢,家裡面有兩套房子,外加一些存款。

就在前不久,父母將兩套房子全部過戶到了妹妹的名下,至於手裡面的存款,他們想留下來供自己支配。

羅傑得知這件事情之後非常生氣,這些年來他一直拿養父母當親生父母一樣對待,他本以為在養父母的心目當中,他與妹妹並無差別。

可現如今輪到分財產了,他們的態度卻如此鮮明,他們將所有的財產都留給了妹妹,而他卻一分都沒有得到。

羅傑交了一個女朋友,他本打算過兩年就結婚的,可如今房價如此之高,他一直期待著養父母可以幫他一把,而如今他們的所作所為卻讓他陷入了絕望當中。

沒有了父母的幫忙,他想憑藉自己的努力購買一套房子自然是不可能的,他跟女朋友結婚的希望也變得渺茫起來,在極度憤怒之下他質問父母為何如此偏心,將所有的財產都留給妹妹。

父母的回答倒也非常乾脆,他們覺得女兒是親生的,兒子是領養的,他們將兒子養育成人,並且努力培養他已經算是盡職盡責了,至於財產他們想留給親生女兒。

關於父母的回答,羅傑根本就聽不進去,他覺得他們的做法非常過分,不僅偏心而且還寒了他的心。

他揚言從此以後都不會再管他們,並表示既然他沒有得到財產,以後就不會盡贍養義務。

好好的一個家庭,竟然因為財產的事情而鬧得不可開交,真是讓人有些無言以對。

十裡有話說:

關於羅傑這件事情,可能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看法,但在我看來他的做法無異於白眼狼,他說養父母的行為寒了他的心,而他的所作所為又何嘗沒有寒養父母的心?

一個不懂感恩的人根本就不配為人,他忘記了父母所有的好,只糾結於眼下的財產,甚至拿養老當威脅,這種行為實在讓人心寒。

大家可以試想一下,如果沒有養父母,他的生活會是一番怎樣的模樣,眾所周知,孤兒院裡面的生活並不像大家所想像的那麼如意。

雖然孤兒院有人看管,孤兒們也有老師照顧,但那畢竟是大群體,根本無法與父母相比。

養父母將他領養回家,不僅對他悉心照顧,而且還讓他享受到了很好的生活水平,除此之外他們還對他進行了最良好的培養,他不僅上了大學,而且還學習了很多才藝,這一切都要多虧養父母的付出。

這要換成其他人早就感恩備至了,而他卻截然不同,他所想到的只是財產,甚至一心一意想要跟妹妹爭平等。

殊不知這原本就是一件不太可能的事情,天下人都有私心,大家在面對孩子時大多更傾向於血親,做父母的都更愛親生孩子,這是人之常情,原本就是可以被理解的。

在這件事情上他犯了兩個錯誤:

面對養父母,他應該先感恩而不是索取。

也許是因為養父母對他太好的緣故吧,這些年來他早已把自己當成了家裡的一份子,養父母對他悉心教育,悉心培養,所以在他的心目當中他們跟自己的親生父母並沒有什麼兩樣。

也許正是因為如此,他才希望能夠得到最公平的對待,但他忘了一件事情,他跟妹妹本就是不同的,妹妹是父母的親生孩子,而他卻不是,父母撫養妹妹是義務,撫養他是恩情。

由於血緣關係的緣故,父母可以在衣食住行上對他們進行相同的照顧,但在財產分配上卻很難做到一致,這也是一個正常人的表現。

他受到了父母的恩澤,理應先感激而不是索取,因為他從父母那裡索取的東西已經夠多了,現在是回報的時候了。

養父母的財產分配,他無權過問。

別說是養子,就算是親生兒子,也沒有權利過問父母的財產分配,對於父母所擁有的一切,他都沒有權利進行安排。

在父母分配財產這件事情上,他應該給予他們相應的尊重,並且學會接受這樣的結果,而不是處處抱怨,甚至拿養老當威脅,他這樣的行為不僅過分,而且讓人寒心。

在現實生活當中,大家也會遇到類似的事情,很多人因為得到的東西多了,索取成習慣了,他們就成了餵不飽的白眼狼。

漸漸的他們覺得父母所給予的一切都是應該的,如果對方不願意給予了,他們就惱羞成怒,甚至開始記恨他們,而對於從前所獲取的一切,他們卻從未想過回報。

——END

今日話題:「你認為對嗎」?

相關焦點

  • 「媽媽,你給我生個妹妹吧?」,你聽懂孩子的話外音了嗎?
    媽媽,你給我生個妹妹吧出去玩耍看到一個可愛的小嬰兒,女兒會說:「媽媽,你也給我生一個可愛的妹妹吧。」某天,從幼兒園放學回家,忽閃著兩個大眼睛對我說:「媽媽,你給我生個妹妹吧。」就是一個人玩玩具的時候,也能讓她「借題發揮」:「媽媽,你看我把妹妹(洋娃娃)照顧得多好,你給我生個妹妹吧,我可以照顧好她。」
  • 「不同意你妹妹回家坐月子,就是我錯了?」老公一番話讓人心酸
    讀者和老公結婚3-4年,現在有一個2歲多的孩子。前段時間,老公跟她說,妹妹生產後想回娘家坐月子,反正她不上班,就希望她照顧妹妹。讀者表示拒絕,因為她家孩子還小,沒有精力照顧妹妹。而且小姑子既然已經結婚,應該會在婆家坐月子,回娘家坐啥月子。所以不願意讓小姑子回來,更不願意照顧她。老公就說她自私,只為自己考慮。
  • 《步步驚心》同是親生兒子,德妃為什麼只偏愛十四爺?真相太殘酷
    很多觀眾不明白,明明都是自己的親生兒子,為什麼德妃如此偏心呢。而且,四阿哥從小是皇后帶大的,德妃沒有帶過,應該更有愧疚感,對得更好才對呀,為什麼偏偏跟仇人似的。其實,仇人倒不至於,如果有外人陷害,德妃肯定會幫四阿哥的。
  • 父母的坦白局:媽媽有天說我不是爸爸親生的
    「我們並不是你的親生父母,你原來……」剛吃完蛋糕的我,被這一句定在椅子上不能動。「你可能一時半會兒接受不了。」父親繼續說著,母親就一直看著我。 不知道怎麼的,我的眼淚就一直流啊流,像是很委屈。我原本的家裡父母一直想生兒子,結果第三胎的我還是個女兒,父母就把我送人了,留下了兩個姐姐。
  • 你有弟弟/妹妹了,你媽媽不要你了
    身邊不乏這樣的例子,有了二胎,就有人告訴老大:「你有弟弟/妹妹了,你媽媽不要你了。」也經常有這樣的情景,抱著別的孩子來試探自己的孩子是否會嫉妒而生氣,當孩子傷心和生氣的時候,大人卻樂的合不攏嘴。包括我們小時候也有這樣的經歷,就是有人說我們不是爸媽親生的,大部分人都相信過。其實相信自己不是爸媽親生的那種心情,真的不好受。有人說,逗逗孩子怎麼了?他那麼小懂什麼?可我記得我小的時候,雖然小,但是也有自己的心情和感知,也會相信,會傷心,會真的很難過的。
  • 離婚後發現孩子不是親生的 可以拒絕繼續支付撫養費嗎?
    阿扁離婚多年後,偶然間得知孩子可能不是自己的,遂偷偷做了親子鑑定,結果正如其所料:他與孩子之間不具有生物學上的父子關係。但阿扁與前妻的離婚判決書上寫的明明白白:離婚後孩子歸女方撫養,阿扁每年支付孩子撫養費八萬元。
  • 放假回家多了個弟弟,她和爸爸大吵一架,爸爸:財產一分也不給你
    日子就這樣一天天過去,期間小慧的父親曾經跟小慧商量,想要再給她生一個弟弟或妹妹,可是小慧十分乾脆的拒絕了。並且直言說:這個家有我沒他。這個時候的小慧十分的叛逆,小慧的爸爸和繼母害怕這個時候要孩子,會刺激到小慧,就將這個計劃一直拖延到小慧考上大學。兩人想著小慧已經長大了,會比以前懂事了。
  • 哥哥說:媽媽你不愛我,你只愛妹妹
    早知道是現在這種情況,就只生一個了,悔不當初啊!」早上抱著孩子去廣場散步,遇到經常一起散步的可樂媽媽,就一起聊了起來。可樂還有一個哥哥,下學期上三年級,但成績特差,每次考試十幾分,可樂媽媽焦慮的不知如何是好。這不暑假到了,又開始利用暑假來開小灶。可樂媽媽說從一年級開始,每次放假都上補習班,他累,我也煩。
  • 「你為什麼生氣」「你妹妹在開我玩笑的時候,你也笑了」
    小蔓和阿健在一起兩年多了,交往前阿健追求小蔓也將近兩年的時間,感情一直都挺不錯的,不過小吵小鬧也是不少。小蔓是一個比較細膩的女生,脾氣有點急,而阿健則粗枝大葉,還是個慢性子,兩個人互補是互補了,但卻不是很正面的那種互補,反而經常吵架。
  • 「你是姐姐,應該讓著妹妹」,接下來孩子的回答,讓寶媽自愧不如
    「你是姐姐,應該讓著妹妹」,接下來孩子的回答,讓寶媽自愧不如在和孩子的相處當中,家長們總會犯一種錯誤,如果家裡面是兩個孩子,他們總希望是年齡大的要讓著年齡小的。不管是誰犯了錯或者有些東西該屬於誰家長都會用自己公平的思維去對待兩個孩子,這也是很多二胎家庭容易發生矛盾的一個問題所在。有的孩子之間差了幾歲的距離,可是有的卻只相差幾分鐘而已。
  • 老婆,你是當嫂子的,咋好意思問我弟弟妹妹要生活費?
    老婆,你是當嫂子的,咋好意思問我弟弟妹妹要生活費?我收三千塊包帶繼孫子和和三人生活費應該不貴吧?(我以後應該不會有自己的小孩)這三千塊應該不多吧多是不多,儘量不帶,距離產生美,給錢也可以,實在需要你才帶,但最好不要他的錢,希望你的付出娃能感受到是嫂子最親的人嗎,嫂子最多孝敬父母,怎麼還要孝敬姑子弟弟了,況且還是同父異母的弟弟妹妹,有眼力的人,嫂子在家帶孩子做飯,就該幫幫忙搭把手,就又是一個看法了,要是從老家過來住一段時間,看看哥哥嫂子也沒啥,關鍵這是來找工作呢,來了嫌熱就不工作了,冬天還冷呢,
  • 「繼父,我對你已經仁至義盡了,你別再來破壞我的婚姻了」
    阿南的父親不是她的親生父親,是繼父,她的親生父親死了,後來母親改嫁,又生了3個孩子。阿南讀書的時候,成績不錯,但卻初中輟了學。讀書的時候,她的繼父半年沒給她打生活費,她實在是不好意思找同學借錢了。於是,打電話給繼父,說「我不讀書了。」她的繼父二話沒說,就把去廣州的車票錢打了回來。那個時候,她繼父和母親在廣州打工。
  • 孩子是誰到底重要嗎?如果親子鑑定,孩子不是親生的你會怎麼做?
    從戴維口中得知,在他11年的親子鑑定生涯裡,經手的案子超過一萬八千多起,其中平均每四個案例中就有一個不是親生的,會對平均四千五百個家庭造成糾紛。作為鑑定師,將結果如實告示家屬是最基本的,但是後果卻是每個鑑定師最為難的。中國人是講究血緣關係的,古代的滴血認親,雖然是閒扯的毫無依據的親子鑑定,和三國時期的滴骨認親,所以,自古以來,中國人就特別在意血脈這件事。
  • 「我A型血,你O型血,孩子為什麼是B型血」「對不起,離婚吧」
    不瞞您說,從她懷孕到生孩子這段時間,我查過很多資料,都是關於「怎樣判斷孩子是不是親生的」之類的資料,其中就提到了血型。我是A型血,她是O型血,我們的孩子只可能是A型血或O型血,認準了這一點之後,我知道等孩子出生之後,答案就揭曉了。
  • 比後媽更讓孩子畏懼的,是「親生的後媽」,但願你不是這樣的媽媽
    第二天,媽媽去幼兒園接嬌嬌的時候,主班老師悄悄把媽媽拉到一邊,對她說:「今天嬌嬌在幼兒園一直說媽媽對她不好,不給她吃飯,是後媽,我看著你也不像後媽啊。」媽媽聽完,感到哭笑不得,就把頭天晚上發生的事告訴了老師。老師點點頭:「明白了,孩子是在說氣話呢,我還以為我們班也有傳說中的親生後媽了呢。」
  • 親生母親窺視了我28年
    當我知道弟弟不是自己媽媽的親生後,我就很照顧他,擔當起做姐姐的責任。儘管按實際出生年齡,弟弟才比我小半歲。每年暑假,我最喜歡與弟弟隨媽媽到二姨家玩,二姨在小學旁邊開了個小賣部,二姨夫在學校食堂煮飯。我總感覺他們家裡有吃不完的零食,和二姨夫做的香噴噴的飯菜。二姨家的兩個孩子,表哥卓輝和表姐小麗,也對我們格外好。
  • 媽媽,你為什麼要生妹妹
    他們平常的玩樂,常常就是在地上爬呀爬、在沙發上跳呀跳、在床上蹦呀蹦、在窗簾後面躲貓貓,在家裡你追我趕跑來跑去,搶著玩同一個玩具、搶著翻同一本書、搶著看不同的動畫片等等,他們盡情地笑著、鬧著,整個家都幾乎要被他們的笑聲給掀翻了。
  • 「寧舍懷中親生子,不舍娘家後代人」我媽說:你弟的孩子才是根
    後來小莫陸陸續續有了妹妹、弟弟,但是兩個妹妹都送人了,在農村,常常會覺得男孩是家裡的頂梁柱,所以多少小莫的弟弟會得到更多的偏愛。小莫對此也沒有太多的怨言,但從小卻被父母和身邊的人灌輸一種思想就是:「家裡的一切都是兒子的。」
  • 突然發現孩子不是我親生的!我憑什麼要做接盤俠
    我們做了一個話題調研:突然間發現孩子不是親生的咋辦?一起來看看網友們是怎麼說的:@偽裝者:我有一個朋友的哥哥,比我們大六七歲的樣子,他孩子出生後長得跟他不像,有朋友還和他開玩笑說你兒子怎麼不像你,一開始他沒在意,後來孩子長大點了,差不多兩三歲吧,又有人跟他說他兒子跟他長得不像,因為說的人多了
  • 在婦產科遇到的奇葩事情,提醒大家買賣親生孩子也是違法的行為
    我婆婆是個善良的好心人,看到這個女人沒人照顧,沒有吃沒有喝的,也沒有什麼隨身物品,婆婆就拿著我們的一袋紅糖和煮好的雞蛋給她送過去。婆婆並且給她倒好開水,並且加上紅糖,還給她剝了兩個熱乎乎的雞蛋,婆婆問她那些是你的親人嗎?女人眼含熱淚,也不說話,只是緊緊地握了握我婆婆的雙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