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太九號衛星填補「海上絲綢之路」通信服務空白

2020-12-20 中國新聞網

亞太九號衛星填補「海上絲綢之路」通信服務空白

2015-10-17 05:48:20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中新社西昌10月17日電 (記者 張素)「亞太九號衛星將覆蓋『海上絲綢之路』,服務『一帶一路』國家戰略,填補在東南亞地區的通信服務空白,促進該地區的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中國長城工業集團有限公司業務副總裁付志恆17日在受訪時說。

  中國當日成功發射亞太九號通信衛星。此次發射是根據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所屬中國長城工業集團有限公司與香港亞太通信衛星有限公司,於2013年籤署的項目合同實施的。該衛星將與亞太公司在軌運行的其它衛星共同為亞洲、歐洲、非洲、澳大利亞等全球約75%人口的地區,提供衛星轉發器服務及廣播、衛星通信、電信港和數據中心服務。

  「在亞太九號衛星發射以前,中國及周邊運營商還沒有完整覆蓋東南亞區域。」亞太通信衛星有限公司副總裁陳珣說,目前在軌運行的亞太系列衛星有亞太五號、亞太六號、亞太七號、亞太9A,此次加入亞太九號,不僅覆蓋範圍「自西向東排開,從印度洋至馬六甲海峽再至南海海域」,基礎設施自主可控,與「一帶一路」國家戰略相契合。

  此前有報導稱,「一帶一路」通信信號有望在2018年實現全覆蓋。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目前已將衛星銷往奈及利亞、委內瑞拉、玻利維亞、巴基斯坦等國,未來還將陸續發射寮國通信衛星、白俄羅斯通信衛星等

  除填補通信服務空白,亞太九號衛星還是目前中國自研民商用通信衛星中有效載荷靈活切換程度最強的通信衛星,包含32路C頻段轉發器和16路Ku頻段轉發器。「工作轉發器好比是電視頻道,更多的頻道能滿足不同時間、地點、用戶的需求」。

  「C頻段覆蓋範圍廣,在東南亞地區還有加強波束覆蓋,已達到市場上最高性能。在Ku頻段上做了海洋覆蓋波束,為海事寬帶通信及機載寬帶通信等設計了良好的性能資源。」陳珣說。

  他解釋,近些年來隨著技術發展,同時意識到航運關乎經濟命脈,業界開始將優質衛星資源部署在海洋,但大多為價格高昂、相對封閉的窄帶通信,制約了海上網際網路經濟的發展。

  「北鬥導航衛星的短報文信息也是窄帶通信,亞太九號的優勢在於寬帶通信,換言之對每條船的帶寬在一兩兆以上,讓用戶有在家上網的感覺。既能提高船員福利,也能把船上大數據及時回傳。」陳珣如此描繪未來。(完)

相關焦點

  • 「亞太九號」正式在軌交付香港衛星運營商
    「亞太九號」衛星設計有6個波束,可以實現波束間切換,並裝載32路C波段和14路Ku波段共計46路衛星轉發器,其在進一步提升亞太系列衛星通信服務功能的同時,也將為國家的海洋戰略及「一帶一路」建設提供更多支持,市場前景廣闊。  「亞太九號」是香港亞太公司首次採購基於「東方紅四號」衛星平臺建造的通信衛星,也是中國航天首次向國際成熟衛星運營商提供通信衛星在軌交付服務。
  • 中國電信天通衛星業務商用 填補國內自主衛星移動通信系統空白
    1月10日,中國電信天通衛星業務商用發布會在北京舉行,天通衛星移動通信系統正式面向社會各界投入使用。 中國電信副總經理陳忠嶽表示,天通衛星移動通信系統的正式商用,填補了國內自主衛星移動通信系統的空白,可為廣大客戶提供全天候、全領域穩定可靠的移動通信服務,有力保障了國家網絡和通信信息安全。
  • 中國電信正式面向社會各界提供天通衛星通信服務
    2020年1月10日,中國電信舉辦天通衛星業務發布會,正式面向社會各界提供天通衛星通信服務。天通衛星移動通信系統是我國自主建設的首個衛星移動通信系統,具有廣域覆蓋、全天候通信等特點,實現了衛星、晶片、終端、信關站的國內研發和生產,保障了用戶的通信安全擺脫了長期對國外衛星移動通信服務的依賴,填補了國內自主衛星移動通信系統的空白。
  • 中國自己的衛星電話!天通衛星通信服務正式商用
    天通衛星通信服務正式商用   1月11日起,我國首個自我建造設計的衛星移動通信系統-天通系統正式面向全目前,天通衛星移動通信系統已經實現對我國領土、領海的全面覆蓋,為用戶提供全天候、全天時、穩定可靠移動通信服務。用戶使用天通衛星手機或終端在衛星服務區內,可進行話音、簡訊、數據通信及位置服務。
  • 亞太九號通信衛星整流罩砸斷遂川民用電線 現已通電(圖)
    亞太九號通信衛星整流罩飄落江西遂川亞太九號通信衛星整流罩(遂川縣宣傳部供圖)  中國江西網訊 李建平、記者謝子玥報導:10月17日00時30分,「亞太九號」通信衛星成功送入順利預定軌道後15分鐘,江西遂川縣一村民聽到兩聲「轟」的巨響,並在早上發現降落在山間的衛星整流罩部分殘骸。
  • 遠望7號船精準測控亞太6C通信衛星
    新華網南京5月5日電(魏龍、楊林海)我國4日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亞太6C通信衛星後,遠望7號船在南太平洋某海域圓滿完成海上測控任務,為衛星準確入軌運行提供了重要測控支撐。據介紹,火箭升空飛離祖國陸基測控視線後,天鏈中繼衛星和遠望7號船在太平洋上空搭接海上測控弧段,遠望7號船及時捕獲跟蹤,並利用測控數據計算相關飛行參數,同時完成了各類信息交換傳輸,圓滿完成入軌段火箭測量和星箭分離後衛星測控任務。測量船上的雷達天線。
  • 中國首個自主建設衛星通信系統上線:電信運營 1000塊包年
    1月11日,據媒體報導, 中國首個自主建設的衛星移動通信系統正式上線,這套系統名為天通系統,由中國電信運營,號段為1740 ,用戶可以在線上或者部分線下營業廳辦理此業務。據悉,天通衛星從2018年3月份試運行以來,中國電信已經為水利、消防、林業、武警、電力、海洋、漁業等多個領域的3萬多行業客戶,提供了基於天通衛星系統的語音、簡訊和數據服務,同時也為超過300萬的航空旅客、1500艘的海洋船隻提供了衛星、寬帶通信的服務。
  • 填補空白,長徵八號首飛成功
    新華社記者 蒲曉旭攝12月22日12時37分,北緯19度,東經110度,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長徵八號首次飛行試驗圓滿成功。這是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所屬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研製的新型中型運載火箭,本次飛行任務為一箭五星,其中包括航天科技集團公司五院的新技術驗證七號衛星。
  • 走向赤道 海上發射衛星助力我國大戰略
    原標題:走向赤道,海上發射衛星助力我國大戰略  今天(5日)正午,我國長徵-11火箭在黃海海域發射,將7顆衛星送入預定軌道。這標誌著我國首次海上火箭發射取得成功,填補了這一領域的空白、驗證了相關技術。  那麼這次註定載入史冊的發射有何特殊之處?
  • 中國電信天通衛星業務商用 覆蓋我國全部領土領海
    來源:新京報網原標題:中國電信天通衛星業務正式商用,覆蓋我國全部領土領海 新京報訊(記者 許諾)2020年1月10日,中國電信舉辦天通衛星業務發布會,正式面向社會各界提供天通衛星通信服務。天通衛星移動通信系統實現了我國領土、領海的全面覆蓋,用戶使用天通衛星手機或終端在衛星服務區內,可進行話音、簡訊、數據通信及位置服務。天通衛星業務使用1740號段的手機號碼作為業務號碼,已經實現與國內、外通信運營商通信網絡的互聯互通,實現「在國內任何地點、任何時間與任何人的通信」。
  • AC313填補國產大型直升機海上執法搜救領域空白
    該型機投入運營,填補了國產大型民用直升機在海上執法搜救領域的空白,支撐我國水上執法、應急救援體系的建設, 解決國家海上領域急需大型直升機的問題,具有重大的社會和軍事效益。 AC313首開國產直升機應急漂浮試飛先河,填補了國產大型直升機應急漂浮系統研製的空白。這標誌著AC313直升機不僅能陸地起飛,還能「水上著陸」,應用範圍可覆蓋我國全疆域。「空中應急漂浮系統充氣試驗」要求,AC313直升機以140千米/時的速度前飛時,飛行員啟動應急漂浮系統,對直升機兩側的4個氣囊進行充氣,以此確定應急漂浮系統待命狀態下的最大速度限制,並確保氣囊充氣過程中姿態變化可控。
  • 中國電信天通衛星業務正式商用:國內任何地點都可通話
    2020年1月10日,中國電信舉辦天通衛星業務發布會,正式面向社會各界提供天通衛星通信服務。  天通衛星移動通信系統是我國自主建設的首個衛星移動通信系統,具有廣域覆蓋、全天候通信等特點,實現了衛星、晶片、終端、信關站的國內研發和生產,保障了用戶的通信安全擺脫了長期對國外衛星移動通信服務的依賴,填補了國內自主衛星移動通信系統的空白
  • 支持北鬥產業發展,幾米星聯為用戶貢獻「海上力量」
    例如,「銀河號」事件之時,1993 年,美國宣稱駛往伊朗阿巴斯港的中國「銀河」號貨船載有製造化學武器的前體化學品,在印度洋公海海域攔截,要求上船檢查。甚至在中方尚未做出回應時,美方就已直接切斷貨輪的 GPS 信號。一時間,「銀河號」在海上失去方向,寸步難行。拒絕被檢查,中國要背黑鍋;讓美國上船檢查,顯得我們窩囊。
  • 亞太7號通信衛星發射成功 為多地提供通信服務
    昨天18時27分,西昌衛星發射中心。「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將法國泰雷茲阿萊尼亞宇航公司製造的「亞太7號」通信衛星成功送入預定軌道。本報記者現場目擊了此次發射,親身體會到了火箭騰空而起直衝雲霄的震撼,感受到航天人目睹發射任務後圓滿完成後的自豪。  昨天下午,記者從西昌市區出發,趕往60公裡外的西昌衛星發射中心。
  • 中國成功發射亞太九號通信衛星
    ,成功將亞太九號通信衛星發射升空。    10月17日0時16分,中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將亞太九號通信衛星發射升空。圖為火箭升空瞬間。     10月17日0時16分,中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將亞太九號通信衛星發射升空。圖為發射前倒數計時。
  • 我國成功發射亞太九號通信衛星
    我國成功發射亞太九號通信衛星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5-10-17 07:11 來源: 新華社新華社西昌10月17日電(記者 許晟)10月17日0時16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將亞太九號通信衛星發射升空。
  • 通信行業:衛星網際網路首次納入新基建
    目前國際電聯正在研究引入「裡程碑」規定,即必須在規定時限內部署一定數量的衛星才能獲得相應的國際規則地位,進一步加速各國建設星鏈衛星的進程。  3.衛星產業逐步成熟,市場空間廣闊  我國衛星產業鏈逐步發展成熟,實現了衛星、晶片、終端、信關站的國內研發和生產,保障了用戶的通信安全擺脫了長期對國外衛星移動通信服務的依賴,填補了國內自主衛星移動通信系統的空白。
  • 填補太陽同步軌道衛星發射能力空白 為火箭重複使用探路 長徵八號...
    主要發射3噸到5噸級太陽同步軌道衛星,兼顧近地軌道和地球同步轉移軌道發射,填補我國在太陽同步軌道的運載能力空白,正是長徵八號的使命。  填補太陽同步軌道衛星發射能力空白,滿足中低軌高密度發射需求  太陽同步軌道,又稱近極地太陽同步衛星軌道,其軌道平面可繞地軸旋轉,旋轉周期與地球公轉周期一致。
  • 中國成功發射「亞太7號」通信衛星
    簡介:  北京時間3月31日18時27分,中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將法國泰雷茲阿萊尼亞宇航公司製造的「亞太7號」通信衛星成功送入太空預定軌道。  火箭升空約26分鐘後,西安衛星測控中心傳來的數據表明,星箭分離正常,衛星準確進入地球同步轉移軌道,發射任務獲得圓滿成功。
  • 我國「低軌衛星網際網路+5G+物聯網海上融合組網通信」在岱山海域首...
    近日,中國航天科工集團聯合中國聯通,在岱山海域圓滿完成低軌衛星網際網路+5G+物聯網海上融合組網通信試驗。此次融合組網試驗是首次把衛星網際網路、5G和物聯網結合在一起的海上綜合試驗,具有裡程碑意義。在海上沒有地面行動網路信號覆蓋的情況下,航天科工與中國聯通利用我國首套低軌寬帶通信技術驗證系統在海上構建起5G天基回傳通道,通過低軌衛星網際網路、5G網絡的深度融合,成功在海上通過5G手機實現視頻通訊、與聯通用戶進行常規撥號通話等功能。低軌通信衛星通過星座組網,可實現全球覆蓋。5G將「人與人」之間的連接擴展至「人與人+人與物+物與物」的廣泛連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