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這幾個地方再髒也不能洗,易傷害寶寶,很多新手媽媽不知道

2020-09-05 向上呀寶貝

提起給寶寶洗澡這件事,細心的媽媽們很容易想到,新生兒每次被護士帶出去洗完澡後,身上還是有一層白白的東西沒洗乾淨。一定會有媽媽心裡犯嘀咕:這護士是不是太不負責了?不過,提前做過功課的媽媽們就知道,這白白的東西其實是寶寶為了維持體溫的胎脂。

護士不洗掉這層白白的東西才是專業的,如果追求完全的乾乾淨淨把它洗掉了,不知道會有什麼後果呢!鑑於新手媽媽們對於洗澡有這樣的知識盲區,今天我就來給新手媽媽們科普下給寶寶洗澡時需要忽略掉的三個部位以及如何科學地給寶寶洗澡。

1、 囟門

囟門指的是寶寶的頭頂,它是寶寶腦袋前後顱骨之間開著的「門」。由於新生兒頭骨發育不完善,所以前後之間會有間隙。這個間隙一般會在寶寶六個月至一歲時逐漸消失。這個部位是寶寶與生俱來的「盔甲」,在很多時候都有意想不到的作用。

不過,新生兒囟門處容易會有黃黃的細屑狀物質,新手媽媽們不要著急去清洗。試圖搓掉那些髒東西,對寶寶來說是不小的傷害呢!正確的做法是,在寶寶囟門癒合後,用消毒棉籤蘸取茶油輕輕擦拭,等軟化後這些東西很容易就脫落了,注意動作一定要輕噢!

2、 肚臍

肚臍是寶寶出生前從母體獲取營養的通道,連接著臍帶。出生後,臍帶被剪斷了,自然就會留下結痂。在未脫落時,家長們儘量不要去洗這裡,不用擔心會藏有汙垢,只需要保持肚臍乾爽就行了,一般在出生一周時這個結痂會自然脫落。不過,如果結痂退去後寶寶的肚臍還是臭臭的或者過了兩個月結痂都沒有脫落,家長們就要帶著孩子及時就醫了,千萬不能自己處理。

3、 耳朵

嬰兒在母體裡呆了十個月,出生後耳朵裡很容易積累有耳屎,但是即便已經很明顯了,媽媽們也別主動去清理。因為嬰兒的器官十分嬌嫩,一不小心很容易戳破。何況耳屎,作為保護外耳道皮膚的黏性物質,會隨著寶寶打哈欠或者其他幅度較大的面部活動自然脫落的,不必擔心它會影響寶寶的聽力。在給寶寶洗澡時,一定要注意保持耳部的乾燥,及時地用棉籤擦乾,避免耳道進水。

以上就是新手媽媽在給寶寶洗澡時需要自動忽略的三個地方,下次家長們給寶寶洗澡時一定要注意,接下來咱們一起來看看如何給寶寶科學的洗澡吧!

給寶寶洗澡前,家長們要先收拾好自己的指甲,保證不會劃傷寶寶,不要「藏汙納垢」。然後準備好更換的包被,換洗的衣服,柔軟的毛巾,浴巾,大小合適的浴盆,防滑墊等可能用到的物品。最後調整浴室溫度在26℃左右,用自己的手調好水溫(37℃左右為宜)再給寶寶洗澡。

洗澡時,先從孩子的頭和臉開始,穩當地託住孩子的頭部,防止孩子後仰頸椎出意外。保護好耳部,避免耳道進水。洗完後開始洗上半身,注意避開肚臍,直接用溫水清洗即可。不必使用額外的酸鹼性的清洗劑,這對於寶寶的皮膚都是一種傷害。上半身洗完後,用毛巾吸乾寶寶身上的水分,裹好後再開始洗下半身,一定注意不能用力揉搓。

洗完之後,及時給寶寶擦乾,擦的時候也要注意頭部囟門位置,輕輕的掠過吸乾水分即可。檢查肚臍和耳朵是否乾爽,確認沒有水後可以給寶寶擦適量的爽身粉防止皮膚皸裂,擦完包好後及時抱到溫暖的地方。

以上就是給寶寶洗澡時需要注意的地方了,不知道新手媽媽們都記住了嗎?實際操作過程中,想一個人完成這些工作還真是會耗費不少體力呢!如果有別人幫你給寶寶洗澡,一定記得把這些注意事項囑託到位哈!

相關焦點

  • 新生兒哪幾個地方不能洗,新手爸媽別讓你的愛乾淨,坑了自家娃
    準媽媽們歷經千辛萬苦重要熬到孩子降生那一天,新生兒的到來給每個家庭增添了喜悅,但新手爸媽們不一定真正做好準備了。新生兒出生的時候一般都是紅彤彤的,還皺皺巴巴的,很多爹媽都會嫌棄長得醜。小張的孩子出生後,就被寶寶的親爹嫌棄了,不僅皺皺巴巴的,身上還有一層白膜。
  • 「夏天洗澡皮膚好好」,新生兒這三個地方再髒也不能洗,小心坑娃
    女兒剛出生的時候身上有一層白膜,看起來髒兮兮,準備了熱水,想要給寶寶洗澡。結果被來查房的護士給批評了,「那是寶寶用來保護自己體溫的,不能洗不知道嗎!」小小被嚇的手一抖,差點把孩子扔盆裡,嚇得臉都變了顏色。
  • 新生兒護理,寶寶這3個部位,再髒也別洗,否則可能影響寶寶健康
    新生兒護理,寶寶這3個部位,再髒也別洗,否則可能影響寶寶健康!一個小生命來到這個世界上,最為欣喜的就要屬,孩子的父母了,因此,對於寶寶也是呵護備至,生怕一個地方照顧不好,就讓寶寶受到傷害。因此,在給寶寶洗澡的時候,除了小心翼翼之外,還有就是格外認真,比給自己洗澡,都要仔細。但是很多新手寶媽卻不知道,新生兒有三個地方,是不能清洗的,不然可能對寶寶造成傷害,你知道麼?滷門滷門也就是指寶寶的天靈蓋。對於新生兒寶寶來說,這裡是需要分外小心保護的一個地方。新生兒的滷門是沒有完全閉合的,這裡感覺有點凹陷的感覺。
  • 新生兒洗澡時有3個地方不能碰,再髒也不能洗,小心害了自家娃
    回了家之後,很多愛乾淨的寶媽們看著「埋汰」的寶寶,就忍不了了。但新生兒洗澡有很多講究,其中就有3個部位,再髒也不能洗。看不慣「髒」小孩的寶媽珊珊生孩子後回家後,第一件事就想給寶寶洗澡,她本身就特別愛乾淨,看著寶寶身上髒髒的,忍不住要大展身手給寶寶洗澡。
  • 新生兒不能勤洗澡,尤其3個地方不能亂洗,媽媽不要好心辦壞事
    在寶寶出生之後,很多媽媽都會注意寶寶的個人衛生,擔心孩子身上髒可能會給寶寶帶來不好的影響,於是忍不住給寶寶做清理,但是,寶寶身上有幾個部位是不能太乾淨的,過度清潔反而會讓寶寶的健康受到影響。今天我們就來聊聊新生兒不能亂洗的3個地方,媽媽注意,不要好心辦壞事。
  • 新生兒寶寶多久洗一次澡?70%的媽媽搞不清楚真相,別再錯了
    孩子出生後,很多問題就變得更細更現實了,比如給寶寶洗澡的問題,寶媽們也有好多疑問。新生兒寶寶多久洗一次澡?70%的媽媽搞不清楚真相,別再錯了新生兒洗澡這件事對於新手寶媽們來說,除了難操作難完成以外,怎麼洗,何時洗也是讓人頭疼的問題。最近就有網友小朱投稿了自己給寶寶洗澡洗出問題的經歷。
  • 你知道嗎?新生兒身上有「四不洗」,越「髒」越健康
    文/ 養娃女神Miss劉(原創文章/歡迎轉載評論)相信有不少愛乾淨的寶媽都會給寶寶洗澡,不論是炎熱的夏季還是寒冷的冬季,短則三五天長則一周的時間,都喜歡給自家的寶寶洗得乾乾淨淨。可是你知道嗎?剛出生的新生兒身上有的地方是不能洗的。
  • 寶寶身上這幾個部位,「髒」才更健康,家長洗「乾淨」就是坑娃
    剛剛出生的新生兒,不論是什麼部位都是十分脆弱的,也難怪很多新手爸爸會不敢抱娃「放在手裡怕碎了,含在嘴裡怕化了」,怕自己毛手毛腳會傷害到孩子。新生寶寶很嫩嫩,孩子的這四個地方,再髒也不要洗,髒點更健康,別因無知害了娃1、肚臍新生兒出生後,肚臍眼總是顯得髒兮兮的,這個時候在給寶寶洗澡的時候,很多寶媽都會想著去用手幫忙搓洗乾淨。
  • 寶寶身上這五個部位很脆弱,再髒也不能亂洗,媽媽別傻傻害了娃
    歡迎個人分享與關注十月懷胎,一朝分娩,全家人終於盼來了自己的小寶寶,一開始見到寶寶時,你可能會覺得跟自己想像的不太一樣,大多數的寶寶剛出生時都是醜醜的,看上去就像個「外星人」,小胳膊,腿可能看上去短得奇怪,鼻子扁平,兩頰可能不對稱,其實,這是因為寶寶剛脫離媽媽的子宮來到這個世界上,還沒張開而已,接下來的幾周,小寶貝就會「蛻變」成為爸爸媽媽心目中可愛的寶寶啦
  • 寶寶的這4個部位,再髒也不要洗太乾淨!
    一般情況下寶寶都是很不喜歡洗澡的,但又不可能不洗,因為寶寶不洗澡的話,身上就會滋生很多細菌。於是很多寶媽們每次給寶寶洗澡時都十分認真,直到把寶寶身上的每一個地方都搓洗得一乾二淨才肯罷休。可是你知道嗎?寶寶身上的有些部位,洗得太乾淨反而對寶寶不好。有時候適度的「髒」,反而有益於寶寶的身體健康。
  • 給寶寶洗澡,這4個部位再「髒」也不能洗,不然後悔都來不及
    嬰兒身上這4個部位,再「髒」也不能洗,不然會害了孩子.1、寶寶的鼻腔孩子經常流鼻涕媽媽怕給人一種髒兮兮的感覺,關鍵是,寶寶們的鼻腔經常會有鼻屎,有時候還會堵塞鼻孔影響孩子的正常呼吸,所以媽媽會經常幫他們清理。
  • 寶寶身上3個地方越「髒」越健康,寶媽別亂洗,再愛乾淨也不行
    回了家之後,很多愛乾淨的寶媽們看著「埋汰」的寶寶,就忍不了了。但新生兒洗澡有很多講究,其中就有3個部位,再髒也不能洗。寶寶身上3個地方越「髒」越健康,寶媽別亂洗的狀態,絕對不能洗。但其實這很可能會傷害到寶寶。正確的做法應該是,用一些弱鹼性的嬰兒洗髮劑,洗到囟門處也應該輕柔的搓洗,不能用力刮撓。平時也要注意保護好寶寶的囟門,如果不小心擦破,一定要及時消毒。
  • 髒髒更健康!寶寶身上這5個部位,再髒也別隨便洗
    「洗洗更健康」這句廣告語簡直太洗腦了,想必所有媽媽都聽過。但寶寶身上的一些部位,可不是洗的越勤、越乾淨越好,反而過度清理可能會給寶寶帶來傷害!2肚臍別用指甲摳真的會拉肚子,還可能化膿感染不知道大家是不是有和我一樣的童年回憶,小時候,媽媽總說:別摳肚臍眼,摳肚臍眼拉稀;肚臍眼的泥兒,就是腸子裡滲出來的屎,可髒了;
  • 髒髒更健康?寶寶身上這5個部位,再髒也別隨便洗
    「洗洗更健康」這句廣告語簡直太洗腦了,想必所有媽媽都聽過。但寶寶身上的一些部位,可不是洗的越勤、越乾淨越好,反而過度清理可能會給寶寶帶來傷害!2.肚臍別用指甲摳真的會拉肚子,還可能化膿感染不知道大家是不是有和我一樣的童年回憶,小時候,媽媽總說:別摳肚臍眼,摳肚臍眼拉稀;肚臍眼的泥兒,就是腸子裡滲出來的屎,可髒了;摳肚臍,會把腸子摳出來……肚臍眼真的那麼髒嗎
  • 新生兒寶寶多久洗一次澡合適?媽媽們別搞錯了!
    雖然很多只能買,在懷孕期間就已經多了很多的功課,但是面對新生兒,很多家長依然是手忙腳亂,寶寶出生之後很多問題就變得更細更現實了,比如說給寶寶洗澡的問題,很多寶媽就有非常多的疑惑。新生兒寶寶多久洗一次澡?
  • 新生兒身體三個地方柔弱,新手爸媽最易做錯,尤其這點很重要
    導讀:新生兒身體三個地方柔弱,新手爸媽最易做錯,尤其這點很重要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新生兒身體三個地方柔弱,新手爸媽最易做錯,尤其這點很重要!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為啥剛出生的寶寶,護士不給洗澡?寶寶這樣「髒」有很多好處
    為啥剛出生的寶寶,不建議立刻洗澡?可能很多新手媽媽跟小如有著同樣的疑問,看電視上,新生兒都是白白淨淨的呢,為啥現實中的孩子都是髒兮兮的?難道護士都不給孩子洗澡的嗎?其實,這可不是護士犯懶,幾乎所有的新生兒都不會在出生後立刻洗澡,通常是要在出生後的6-24小時後才能進行清洗,這也是世界衛生組織的建議,不建議給寶寶洗澡,但是可以擦拭。
  • 給剛出生的娃洗澡,這三個地方洗得太乾淨,對寶寶身體是一種傷害
    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夏天的時候,孩子會經常的出汗,媽媽們就會增加給娃洗澡的次數,有的媽媽平時給孩子洗澡洗的面面俱到,任何部位都不放過,但是卻不知道孩子身上有很多地方是不能洗的那麼乾淨的,洗的太乾淨反而會降低孩子的免疫力
  • 新手媽媽給寶寶洗乾淨澡,腦門搓紅汙垢沒掉,反而導致寶寶發燒
    給新生兒洗澡是個技術活兒,那麼小的肉糰子怎樣才能把握好度讓寶寶享受一個舒適的沐浴呢?有的父母覺得,給寶寶洗乾乾淨淨,不乾淨的搓搓都能搓掉。不,給寶寶洗澡不要盲目追求乾淨。曾經有個新聞,有位寶媽給2個月大的嬰兒洗澡時看寶寶腦門上有一塊黃色的汙垢,就想洗掉它,擦了好久擦不掉,寶媽就上手搓,搓到寶寶腦門都紅了汙垢還沒掉。第二天,寶寶就發起了高燒。
  • 90後寶媽給娃洗澡,沒想到洗出大問題,寶寶這3地方再髒也不能碰
    很多寶媽們為了不讓孩子們起汗疹,每天都會給孩子洗澡,但到母嬰店找專業兒童洗澡師給孩子洗一次澡動輒就要幾十上百元,更多的寶媽選擇自己在家給寶寶洗澡。子萱是一名愛追趕潮流的90後辣媽,愛美的她每天都要洗澡打扮好再出門,把家裡收拾的也井井有條。有了孩子小沐沐後,她更是每天的心思都花在了孩子身上,滿月後的小沐沐便開始參加各種早教課、遊泳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