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身上這五個部位很脆弱,再髒也不能亂洗,媽媽別傻傻害了娃

2020-12-22 Doer熊媽咪

文/糖媽原創,抄襲必究。歡迎個人分享與關注

十月懷胎,一朝分娩,全家人終於盼來了自己的小寶寶,一開始見到寶寶時,你可能會覺得跟自己想像的不太一樣,大多數的寶寶剛出生時都是醜醜的,看上去就像個「外星人」,小胳膊,腿可能看上去短得奇怪,鼻子扁平,兩頰可能不對稱,其實,這是因為寶寶剛脫離媽媽的子宮來到這個世界上,還沒張開而已,接下來的幾周,小寶貝就會「蛻變」成為爸爸媽媽心目中可愛的寶寶啦。

但由於小寶寶剛出生,身體還比較柔弱,抵抗力較低下,這時就需要準爸爸,準媽媽的悉心照料與呵護了,尤其是孩子身上的這幾個部門很脆弱,就算再髒爸爸媽媽也不能亂洗、亂摳,不然會傷害到小寶寶的。

1. 囟門

囟門,也就是寶寶頭部前後各有一個地方頭骨沒有合攏,摸上去軟軟的部分,就跟人的脈搏一樣會跳動,且寶寶的頭骨還是開放的,沒有閉合,這是由於在出生時頭骨可以適當收縮,以便順利通過產道,不過沒關係,正常發育的寶寶頭後部的囟門大約4個月左右閉合,而前部的囟門則會在9-18個月閉合。給寶寶洗澡時,媽媽一定要注意動作輕柔,不能用力抓撓,如果發現寶寶頭頂上要是有黃色分泌物(這種痂皮被稱為「乳痂」),媽媽們千萬不能用手指甲去硬摳,更不要用梳子去刮,以免損傷寶寶頭皮而引起感染,可以先在寶寶的頭上塗點嬰兒油,等痂皮軟化後再輕輕揉洗便可。

2. 鼻腔

有些強迫症的媽媽就見不得寶寶鼻腔裡有鼻屎,以為會妨礙寶寶的呼吸,於是就會用手指去摳,去挖,要知道你的手指那麼大個,寶寶的鼻孔那麼小,而且新生兒鼻骨尚未發育完全,鼻道較短,容易受感染,如果媽媽隨意摳挖,萬一力度掌握不好,加上寶寶隨時會亂動彈,一不小心就有可能導致寶寶鼻腔紅腫出血,或損傷鼻黏膜,很多時候寶寶鼻屎會隨著噴嚏一起打出來的,媽媽們不必過於擔心。

3. 耳朵

很多寶媽在給孩子洗澡時,都會清理寶寶耳朵裡的分泌物,或者還會給寶寶掏耳屎,寶寶還小,如果媽媽強行用鑷子、耳勺或棉籤幫寶寶掏的話,容易誤傷外耳道皮膚、鼓膜,甚至會增加感染風險。平時只要注意寶寶耳後和耳外部的清潔即可,若發現寶寶耳屎多,老愛抓耳朵的話,建議去醫院讓醫生取出更安全。

4. 肚臍

新生兒的臍帶被剪斷後,一開始的頭幾天可能會有些腫脹,之後會逐漸變幹、萎縮,通常3-7天左右會變乾燥並且自行脫落,有的小寶寶可能需要2周左右。在臍帶還沒有脫落前,媽媽給寶寶洗澡時,一定要注意不能讓臍部沾到水,更不能去摳挖寶寶肚臍裡的分泌物,很容易造成細菌滋生,引起感染或出血的,媽媽們只需要用幹棉籤蘸75%濃度的酒精,從臍窩根部由內向外環形消毒,每天消毒1-2次就可以,直到小寶寶的臍帶脫落。

5. 私處

媽媽給女寶寶洗澡時,要用柔軟的小毛巾從上到下,從前到後進行輕輕的擦洗,如果媽媽們發現女寶的私處有透明或白色的分泌物,不要隨意清除乾淨,或用力擦拭深挖,這種分泌物具有保護私處作用,防止糞漬之類的東西進入陰道。

給男寶寶洗澡時,媽媽則需要輕輕用水衝洗外面即可,且在男寶3歲前不要清洗包皮,過早翻動容易造成生殖器的損傷。另外,在給寶寶清洗時媽媽們不要使用洗護產品,清洗後也不要在寶寶的私處使用爽身粉,以免寶寶的私處受到感染。

新生兒以上的幾個部位還是比較脆弱的,哪怕再髒媽媽們也不能隨意洗,有些時候並不是洗得乾淨越好,太乾淨了小寶寶反而更容易生病,媽媽們可要注意了。(圖片來源於網絡參考)

-END-

本文原創,抄襲必究。關注本號,一起來學習更多實用的母嬰知識,歡迎大家留言,點讚與分享。

相關焦點

  • 男寶寶這4個部位很脆弱,再髒也不能隨意洗,媽媽別太勤快
    但是有些時候並不是越乾淨越好,洗太乾淨反而會生病,家有男寶寶的媽媽們要注意了,孩子身上這4個部位,再髒也別隨意洗,情願懶一點也別傻傻害了娃。1. 肚臍很多媽媽在給寶寶洗澡時,看到寶寶肚臍裡一層髒髒的灰,就犯了強迫症想要把灰摳下來。
  • 給寶寶洗澡,這4個部位再「髒」也不能洗,不然後悔都來不及
    嬰兒身上白色的膜,不能強行洗掉嬰兒剛出生,就會由醫生護士清理孩子身上的髒東西,當媽媽自己回家照顧嬰兒孩子的時候難免手忙腳亂。偉偉媽媽回家坐月子覺得身上難受想洗澡,覺得寶寶身上有一層白色的膜,看起來髒兮兮的,就也想幫他洗一下。
  • 「髒」點更安全!娃有幾個部位很脆弱,禁亂洗
    小寶寶一定不能洗太乾淨的幾個地方滷門:寶寶出生後,我們會看到寶寶頭頂和後腦有兩個地方隨著寶寶呼吸在忽閃忽閃的動,上面還長滿了髒髒的汙垢,強迫症的新任爸媽會不會總想給他洗掉,甚至手賤想摳摳啊?pia~打手!注意啦!
  • 髒髒更健康!寶寶身上這5個部位,再髒也別隨便洗
    「洗洗更健康」這句廣告語簡直太洗腦了,想必所有媽媽都聽過。但寶寶身上的一些部位,可不是洗的越勤、越乾淨越好,反而過度清理可能會給寶寶帶來傷害!>摳肚臍,會把腸子摳出來……聽過、記得的媽媽們,文末點個「在看」哦~肚臍眼真的那麼髒嗎?
  • 髒髒更健康?寶寶身上這5個部位,再髒也別隨便洗
    「洗洗更健康」這句廣告語簡直太洗腦了,想必所有媽媽都聽過。但寶寶身上的一些部位,可不是洗的越勤、越乾淨越好,反而過度清理可能會給寶寶帶來傷害!肚臍眼能不能摳、怎麼清理呢?其實,從科學的角度來講,肚臍只是胎兒出生後,臍帶自然脫落所留下來的疤痕。所以,那些說臍帶連著腸子、內臟的話,都是在騙人。肚臍裡的髒東西更不是屎,而是皮膚表層脫落的細胞,與汗液、灰塵等雜質所形成的混合物。跟洗澡時身上搓下的泥兒成分差不多。雖然肚臍不跟腸子相連,但不能隨便摳是真的!
  • 寶寶身上3個地方越「髒」越健康,寶媽別亂洗,再愛乾淨也不行
    回了家之後,很多愛乾淨的寶媽們看著「埋汰」的寶寶,就忍不了了。但新生兒洗澡有很多講究,其中就有3個部位,再髒也不能洗。>珊珊生孩子後回家後,第一件事就想給寶寶洗澡,她本身就特別愛乾淨,看著寶寶身上髒髒的,忍不住要大展身手給寶寶洗澡。
  • 孩子身上幾個部位別亂洗,髒一點更健康
    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一個乾乾淨淨的孩子,所以很多的家長給自己的孩子洗的乾乾淨淨的。但是,家長不知道的是,有的部位是不能亂洗的。正好遇到梅梅給自己孩子洗澡,梅梅發現自己孩子的頭上有一塊髒髒的東西,剛想要把它洗掉。梅梅就被朋友給制止了,朋友對梅梅說:」這是孩子的乳痂,你不能用力的把它洗掉的,這會讓孩子受傷的。你的潔癖可不能用在孩子的身上,因為對於孩子來說,有些地方髒髒更健康。」
  • 寶寶這3個部位「太髒」怎麼辦?再髒也要忍著,不能給洗太乾淨
    這大概就是老一輩說的孩子要髒著養,不要過於矯情和潔癖。寶寶這3個部位「太髒」怎麼辦?再髒也要忍著,不能給洗太乾淨肚臍首先,這個部位真的是很多寶媽都無法忍受的部位,尤其是新生寶寶的肚臍眼更加髒臭,但是一般醫生都會告訴寶媽們後期就不要給孩子扣肚臍眼了。
  • 新生兒洗澡時有3個地方不能碰,再髒也不能洗,小心害了自家娃
    回了家之後,很多愛乾淨的寶媽們看著「埋汰」的寶寶,就忍不了了。但新生兒洗澡有很多講究,其中就有3個部位,再髒也不能洗。看不慣「髒」小孩的寶媽珊珊生孩子後回家後,第一件事就想給寶寶洗澡,她本身就特別愛乾淨,看著寶寶身上髒髒的,忍不住要大展身手給寶寶洗澡。
  • 寶寶的這4個部位,再髒也不要洗太乾淨!
    一般情況下寶寶都是很不喜歡洗澡的,但又不可能不洗,因為寶寶不洗澡的話,身上就會滋生很多細菌。於是很多寶媽們每次給寶寶洗澡時都十分認真,直到把寶寶身上的每一個地方都搓洗得一乾二淨才肯罷休。可是你知道嗎?寶寶身上的有些部位,洗得太乾淨反而對寶寶不好。有時候適度的「髒」,反而有益於寶寶的身體健康。
  • 寶寶身上這幾個部位,「髒」才更健康,家長洗「乾淨」就是坑娃
    剛剛出生的新生兒,不論是什麼部位都是十分脆弱的,也難怪很多新手爸爸會不敢抱娃「放在手裡怕碎了,含在嘴裡怕化了」,怕自己毛手毛腳會傷害到孩子。新生寶寶很嫩嫩,孩子的這四個地方,再髒也不要洗,髒點更健康,別因無知害了娃1、肚臍新生兒出生後,肚臍眼總是顯得髒兮兮的,這個時候在給寶寶洗澡的時候,很多寶媽都會想著去用手幫忙搓洗乾淨。
  • 新生兒到家後,6個部位再髒也別過度清潔,別讓娃受傷影響健康
    接新生兒回家是一個家庭中最大的喜訊,但剛出生會髒髒的,愛乾淨的寶媽總想把寶寶洗得白白淨淨,但對於新生兒,有時候過度清潔反而不是一件好事,寶媽需謹記。把新生兒接回家,6個部位再髒也別過度清潔,否則會傷了娃愛乾淨雖然是一個好習慣,但對於剛出生的寶寶來說,太過乾淨可能會造成傷害,尤其是這6個部位,一定不要過度清洗,寶媽們要注意。
  • 媽媽給孩子洗完頭,晚上娃就被送進了醫院,這幾個部位不能隨便洗
    ,甚至更有過分的是,孩子出去玩一次回來或者孩子身上髒了一點點,媽媽都要把孩子身上洗的乾乾淨淨,最近,就有一位有強迫症的媽媽,再給孩子洗澡是,犯下一個傷害孩子的錯誤。可是,小秦有一個很非常壞的習慣,就是自己的強迫症很重,無論看到什麼樣的髒東西,小秦都要把它洗乾淨,最近,小妻又發現自己的孩子頭頂滷門部位出現了頭垢,讓她看著很不舒服。
  • 新生兒不能勤洗澡,尤其3個地方不能亂洗,媽媽不要好心辦壞事
    在寶寶出生之後,很多媽媽都會注意寶寶的個人衛生,擔心孩子身上髒可能會給寶寶帶來不好的影響,於是忍不住給寶寶做清理,但是,寶寶身上有幾個部位是不能太乾淨的,過度清潔反而會讓寶寶的健康受到影響。今天我們就來聊聊新生兒不能亂洗的3個地方,媽媽注意,不要好心辦壞事。
  • 孩子這4個部位,再髒也不能洗得太乾淨!媽媽請牢記
    不少疾病,都是通過細菌和病毒來傳播的,養成好的衛生習慣,能讓寶寶少生病。但是,養個孩子,真的不是越乾淨就越好,有時候媽媽們太愛乾淨了,反而不利於寶寶免疫系統的發育。特別是過分清潔寶寶的某些身體部位,有時還會影響到寶寶的健康!01給寶寶清理鼻子?小心弄傷鼻黏膜好看的孩子,都必須有一張乾淨的小臉。
  • 寶寶身上這些部位不能太乾淨,否則會傷了娃
    前兩天,我和幾位同事一起吃飯,大家都聊起了家裡娃的那些事。其中,一個同事說: 「每次看到我寶頭上那「黃黃的痂」,我就忍不住去扣它」。因為她自小有潔癖,看見什麼鼻屎、耳屎、肚臍泥這些礙眼的東西,總是忍不住給娃摳摳摳!當時,我聽她說起這事的時候,嚇到直冒汗。
  • 給剛出生的娃洗澡,這三個地方洗得太乾淨,對寶寶身體是一種傷害
    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夏天的時候,孩子會經常的出汗,媽媽們就會增加給娃洗澡的次數,有的媽媽平時給孩子洗澡洗的面面俱到,任何部位都不放過,但是卻不知道孩子身上有很多地方是不能洗的那麼乾淨的,洗的太乾淨反而會降低孩子的免疫力
  • 「夏天洗澡皮膚好好」,新生兒這三個地方再髒也不能洗,小心坑娃
    女兒剛出生的時候身上有一層白膜,看起來髒兮兮,準備了熱水,想要給寶寶洗澡。結果被來查房的護士給批評了,「那是寶寶用來保護自己體溫的,不能洗不知道嗎!」小小被嚇的手一抖,差點把孩子扔盆裡,嚇得臉都變了顏色。
  • 「懶」媽媽養出健康娃!寶寶這5個部位,不用洗得太乾淨
    比如↓↓ 鼻子:別亂摳這個季節呀,很多小寶寶鼻子經常發出「呼哧呼哧」的聲音,不太像感冒,但聽起來又像堵住了。這讓很多老媽子備受煎熬,幫娃挖鼻屎簡直成了好多麻麻的日常。一般情況下,如果鼻屎沒有影響寶寶的喝奶、睡覺,媽媽們別太在意寶寶的鼻屎。即使鼻屎真的壯大到對娃吃奶睡覺產生了影響,一天也最多挖兩到三次,不!可!以!再!多!了!耳屎:別亂掏當媽的都有強迫症,看到寶寶有耳屎就想趕緊動手弄乾淨。
  • 嬰兒的這3個部位,再髒也不要隨便清洗,洗錯影響寶寶健康
    寶媽蕊蕊看寶寶皮膚白白嫩嫩,可肚臍上看起來髒髒的,她就每天給孩子用溫水清洗,一周後,寶媽蕊蕊發現寶寶的肚臍不但有股臭臭的味道,而且有化膿的跡象,她趕緊把孩子抱到醫院去檢查,才知道這源於她的潔癖,都是頻繁清理肚臍惹得禍。寶媽愛乾淨本是一件好事,若是寶媽的無知差點傷害到寶寶,那真的是後悔都來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