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橋大學南京科技創新中心首次路演

2020-12-17 騰訊網

7月24日,2020國家化創新和成果轉化研討會暨生物醫學與健康醫療項目路演活動在劍橋大學南京科技創新中心舉辦。新區管委會副主任陳潺嵋參加。劍橋大學科研副校長克裡斯·艾貝爾,劍橋大學工程系主任理察·普拉格,先進光電子研究中心(CAPE)主任、劍橋大學南京科技創新中心CEO、學術主任初大平線上參與研討。

活動上,劍橋中心「多模態和混合3-D超聲/光聲成像系統」和「液滴微流控平臺的工程化及其生物應用研究」首次進行項目路演,以具體的科研項目案例為基點切入,探討國際化背景下技術轉移和成果轉化可行路徑。

// 多模態和混合3-D超聲/光聲成像系統

///

據了解,多模態和混合3-D超聲/光聲成像系統項目由劍橋大學理察·普拉格教授領銜,合作研究員阮義以及相關研究人員組成尖端科研團隊,依託劍橋大學南京科技創新中心,與南京大學、東南大學合作,開展具有國際領先水平的研究工作。

項目緊貼健康醫療產業發展,契合南京對國家級江北新區的產業定位,聚焦高端醫療器械的研製和特色檢驗檢測的發展方向。其成果將引領一帶超聲成像系統,為超聲成像中眾所周知的空間解析度和時間解析度之間的權衡提供了一項潛在的解決方案。新的成像系統將首次能夠提供高解析度的解剖、功能圖像,並顯示體內組織機械性能的變化。

項目目標是提升醫學超聲波束成形算法,提高超聲系統成像性能,並設計和開發一種新型醫學圖像掃描儀。項目所設計和開發的下一代醫學超聲成像系統,將在醫學成像領域居於先進地位,極大程度促進臨床醫學試驗的發展,在臨床前神經科學研究以及臨床環境中有著廣闊的應用前景。

// 液滴微流控平臺的工程化及其生物應用研究

///

項目由劍橋大學克裡斯·艾貝爾院士領銜,劍橋大學艾貝爾研究小組副研究員餘子夷和相關研究人員組成尖端科研團隊,依託劍橋大學南京科技創新中心,與南京工業大學材料化學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進行協作,打造一支學科交叉、優勢互補、協同合作的研究團隊。

DropBioApp項目旨在直接面向生物應用和大健康產業,引進英國皇家科學院和醫學院兩院士、劍橋大學副校長Chris Abell教授及其團隊,依託Abell課題組20多年來在微流控領域的研究成果,在將劍橋大學微流控實驗室核心設備整體搬遷至科技創新中心的基礎上,發展生物材料、細胞分析、生物製造等領域的應用。

劍橋大學南京科創中心建成世界頂尖的微流控研究平臺,形成面向液滴微流控開發與應用的微納加工、材料合成、細胞分析的科學研究設施;發展規模化微液滴的精準製備技術,以平行微流體的工藝開發和生物高分子材料開發為突破點,開展面向生物醫藥領域的功能性微球創新研究;實施液滴微流控在大健康產業領域的原創性技術開發,聚焦微凝膠生物材料、單細胞測序系統和高通量篩選儀器三大研究領域。

項目路演後,開展圓桌論壇,通過對科研項目產業化和市場前景的分析,探討國際合作平臺的協同創新,從而更好地促進國際合作項目的落地生根發芽,加速科技成果轉化。

陳潺嵋表示,創新是新區的活力之源。劍橋大學南京科技創新中心是新區貫徹市委「121」戰略,落實「兩落地一融合」的重要成果,是新區打造對外開放合作的重要窗口。希望以此次活動為契機,劍橋大學南京科創中心能夠依託劍橋大學豐富的創新經驗和領先的創新轉化能力,進一步推動科技、人才、資本等創新要素集聚,助力新區全面提升科技創新水平和轉化效率,推動自主創新先導區邁上新的臺階。新區也將持續做好創新「後援團」,打造更加寬容和諧的創新發展生態。

初大平就與會嘉賓對中心發展的支持表示感謝。他表示,中心將以應用研究為導向,以成果產業化為目標,以開放姿態深度嵌入全球創新協作網絡,建立國際一流的科研轉化平臺。

文末彩蛋

想了解劍橋大學南京科技創新中心最新進展

相關焦點

  • 南京多了一座「橋」!劍橋大學南京科技創新中心來了
    9月10日上午,劍橋大學南京科技創新中心長期基地奠基儀式在南京江北新區舉行。據介紹,劍橋大學南京科技創新中心的成立和建設,是劍橋大學實質性走進新時代中國的第一步,也是南京與世界科技創新攜手同行的重要標誌。省委常委、市委書記張敬華出席儀式並致辭。
  • 今天,南京多了一座「橋」!劍橋大學南京科技創新中心來了……
    今天,南京多了一座「橋」劍橋大學南京科技創新中心來了它是一座攜手發展、共贏未來的合作之橋,將打造成為科學探索之橋、成果轉化之橋、交流連結之橋……9月10日上午,劍橋大學南京科技創新中心長期基地奠基儀式在國家級江北新區舉行。
  • 劍橋大學南京科技創新中心來了!連結世界,南京又多一座「橋」
    江蘇省委常委、南京市委書記張敬華,劍橋大學校長史蒂芬·託普,江蘇省副省長馬秋林,劍橋大學副校長艾莉斯·費倫,復旦大學校長許寧生,南京大學校長呂建,東南大學校長張廣軍,清華大學副校長尤政,北京大學副校長田剛,浙江大學副校長何蓮珍等出席。 劍橋大學南京科技創新中心是該校首次在英國境外設立的合作研究機構,也是劍橋大學在中國唯一冠名的科技創新中心。
  • 南京—劍橋大學深化合作夥伴關係發展大會舉行
    南京的朋友,下午好!」北京時間9月25日下午3點,倫敦時間9月25日上午8點,一場跨越萬裡的交流「無時差」進行——南京—劍橋大學深化合作夥伴關係發展大會舉辦。一年前,劍橋大學在海外唯一一個以劍橋大學命名的創新中心,劍橋大學—南京科技創新中心長期基地在江北新區舉行奠基儀式。目前,劍橋南京中心已開展兩批次科研項目,今年年底,劍橋南京中心的一期主體建築將全面竣工。
  • 劍橋大學在英國境外的首個合作研究機構於南京奠基
    江蘇省委常委、南京市委書記張敬華,劍橋大學校長史蒂芬·託普,江蘇省副省長馬秋林,劍橋大學副校長艾莉斯·費倫,復旦大學校長許寧生,南京大學校長呂建,東南大學校長張廣軍,清華大學副校長尤政,北京大學副校長田剛,浙江大學副校長何蓮珍等出席。劍橋大學南京科技創新中心是該校首次在英國境外設立的合作研究機構,也是劍橋大學在中國唯一冠名的科技創新中心。
  • 江北新區中央商務區,打造科技創新服務生態「高地」
    11月23日,國際技術系列路演——新型電子光電子技術專場在劍橋大學南京科創中心如期舉行,再一次將全球新型光電子領域的科技創新人才的目光牽引在一起。新型光調製晶片、新型抬頭顯示等項目先後路演,來自劍橋大學的終身講席教授、博士生導師等與路演項目代表、企業家、投資人共同就項目的市場前景、產品轉化等開展線上研討。
  • 南京-劍橋大學深化合作夥伴關係發展大會共話創新
    他表示,面對新一輪科技革命、產業變革和百年未遇的新冠肺炎疫情挑戰,加強國際創新和科技交流合作,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迫切。 張敬華指出,創新是南京與劍橋大學的共同追求,劍橋大學南京科創中心是建設創新名城的重大項目,是南京與劍橋共同搭建的一座攜手創新、共贏未來的合作之橋。希望依託中心,雙方能夠在原始創新、產業創新、項目建設、資源聚集四個方面深化合作。
  • 淮海經濟區創新創業大學聯盟科技項目路演舉行
    12月18日下午,淮海經濟區創新創業大學聯盟科技項目路演在中國礦業大學科技園舉行。本次路演活動指導單位為共青團江蘇省委高校部與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創新創業分會,主辦單位為徐州市人民政府與中國礦業大學,承辦單位為共青團中國礦業大學委員會、徐州市人才辦、中國礦業大學學生工作處、中國礦業大學教務部、中國礦業大學國家大學科技園,支持單位為徐州市人力資源部與社會保障部、徐州市科技園。
  • 南京金洽會遇到倫敦科技周「南京經開區英國海外協同創新中心...
    在國際合作方面,園區始終秉承創新、開放與合作的發展理念,園區將藉助倫敦科技周這一平臺向全球展示「經開製造、新港創造、中國智谷、數字之城」的閃亮名片。本次活動中,位於倫敦Hereast的「南京經開區英國海外協同創新中心」正式掛牌運營,將為南京經開區擴大國際影響、聚集國際資源、增強國際合作提供更加重要的平臺支撐。
  • 劍橋大學在國內首個科創中心落戶江北新區
    推動全球最新技術及應用成果落地劍橋大學在國內首個科創中心落戶江北新區南報網訊(記者 朱曉露)今天(3月27日),英國劍橋大學與江北新區在北京籤署合作協議,劍橋大學—南京科技創新中心落戶江北新區。
  • 南京徐莊高新區成功舉行「新消費」路演 清科創業中心持續助力「四...
    自今年4月南京市委市政府舉行「戰疫情擴內需穩增長四新行動動員發布會」,發布了新基建、新消費、新產業、新都市四個行動計劃以來,玄武區徐莊高新區積極響應,通過優化消費環境、刺激消費需求、持續開展覆蓋多個領域的系列創新創業項目路演活動等舉措,助力南京社會經濟復甦。
  • 相隔8900公裡,劍橋的「橋」無縫對接
    南報融媒體記者 崔曉 攝張敬華代表市委市政府對劍橋大學給予南京創新發展的支持表示感謝,對線上線下的各位嘉賓表示歡迎,對劍橋大學南京科技創新中心建設取得的成果表示祝賀。他說,劍橋南京中心是南京與劍橋共同搭建的一座攜手創新、共贏未來的合作之橋。
  • 2020營養健康產業科技創新發展大會暨「科創中國」系列路演活動...
    2020年11月7日,由中國營養學會和中國科協企業創新服務中心共同主辦,中營華堂教育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承辦的「2020營養健康產業科技創新發展大會暨『科創中國』系列路演活動—營養健康專場」在蘇州召開。
  • 「路演」中英科技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在創業板上市網上路演成功舉辦
    全景網1月8日訊 中英科技(300936)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在創業板上市網上路演1月8日上午在全景網舉辦。中英科技董事長、總經理俞衛忠等公司管理層主要成員和本次發行的保薦機構(主承銷商)海通證券相關人員作為嘉賓出席本次路演活動,並在線回答投資者提問。
  • 採訪錄|劍橋校長:合作創新,四海一家
    「輕輕」的他來了,留下「四海一家」的願景「悄悄」的他走了,帶走了夢想逐步變為現實的滿足劍橋大學南京科技創新中心中心未來的發展方向是什麼?A:劍橋大學非常高興加入江北新區創新發展中,我們認為江北新區持續關注創新,極具創新潛力,這樣的特質會吸引到來自全國和全球的合作夥伴。成為江北新區創新發展的一部分,意味著我們可以高效地合作,去應對我們共同的挑戰,這個挑戰就是,面對未來,我們怎麼建設更好的城市。
  • 助力智慧南京規模化建設,銀土科技進駐阿里中心
    2019年11月13日下午,阿里中心路演活動在南京建鄴舉行。  建鄴區區委書記沈書記,阿里雲智能戰略與合作部總經理,阿里巴巴智慧建築事業部總監等應邀作為路演嘉賓,圍繞智慧生活、智慧醫療、刷臉支付、大數據、人工智慧等議題展開分享與探討,為南京建鄴築造中新城市示範區發展探路。
  • 軍民融合專題研討會暨國防科技大學校友企業項目路演會在寧成功舉辦
    為了積極響應十九屆中央軍民融合發展委員會提出「真抓實幹堅定實施軍民融合發展戰略,開創新時代軍民融合深度發展新局面」的號召,3月3日,由江蘇軍民融合產業技術研究院(籌)主辦、並聯合江蘇省產業技術研究院技術交易市場、和訊江蘇共同承辦的「軍民融合專題研討會暨國防科技大學校友企業項目路演會」在南京成功舉行,本次活動圍繞「攜手軍民融合•推進科技創新」主題展開專題研討和項目路演。
  • 創合匯新商學聯合劍橋成功舉辦中英全球創新論壇
    12月12日至13日,跨越疫情阻礙,「2020中英全球創新論壇」在線上舉行。來自劍橋大學、牛津大學、北京大學與浙江大學的著名專家學者聚焦商業創新,對企業管理創新方向、跨境技術合作、創新創業服務、中英科創園發展等議題進行了深入地探討。
  • 加強科技創新體系建設,全面提高科技創新能力(南京大學)
    制定了南京大學科技創新「2223計劃」,即到2010年,爭取培養200名有能力主持國家基礎研究項目和重大項目的學術帶頭人和骨幹;建設20個優秀創新群體;建設20個國家級科技創新基地;建設國家實驗室、國家遺傳工程小鼠資源庫、國家大學科技園等3大科技創新平臺。會議決定實施我校國家重點實驗室創新體系建設和專利戰略。設立了校內優秀創新群體預研基金等5種預研基金,批准啟動了一批預研項目。
  • 挪威科技大學創新研究中心落戶江寧
    4月19日上午,南京江寧高新區舉行「『攜手國際名校、共建創新名城』——挪威科技大學(中國)創新研究中心籤約儀式暨挪威科技大學創新發展論壇」活動,挪威科技大學在中國建立的首個創新研究中心落戶江寧高新區。挪威科技大學是挪威歷史悠久、技術頂尖的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也是歐洲頂尖的理工科大學,在歐洲享有極高的聲譽。此次設立的創新研究中心,將致力於把挪威科技大學的成果在中國轉化落地,打造成為中挪創新合作的橋梁和典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