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復旦大學國際災害風險綜合研究計劃(IRDR)國際卓越中心「極端天氣氣候與健康風險互聯和治理」正式啟動。該卓越中心的設立是實施聯合國仙臺減輕災害風險框架、氣候變化應對巴黎協定、可持續發展議程等全球重大發展議程的重要舉措。
國際災害風險綜合研究計劃(IRDR)是由國際科學理事會(ISC)和聯合國減災署(UNDRR)共同建立的一項國際綜合研究計劃。2020年10月26日,IRDR科學委員會審議通過了復旦大學「極端天氣氣候與人體健康風險互聯和治理國際卓越中心」(簡稱復旦大學國際卓越中心)的建設方案,批准在復旦大學設立IRDR國際卓越中心(International Center of Excellence - ICoE)。
依託大學和科研機構,在全球建立大(跨)專業卓越中心體系是IRDR推動災害風險綜合研究的集成創新、知識輻射及其在全球治理中的科技支撐與實踐的重要舉措。復旦大學國際卓越中心是IRDR在中國大陸設立的首個卓越中心,也是IRDR國際卓越中心體系下唯一的跨氣候變化應對、大氣環境災害風險響應、公共衛生治理等諸多領域的多學科交叉融合的大(跨)專業中心。
該卓越中心所屬的全球變暖與健康風險預警與治理創新團隊、極端天氣氣候與健康風險預警與治理創新團隊、大氣環境與健康風險預警與治理創新團隊、風險互聯大數據分析與建模創新團隊、多風險互聯與一體化健康治理集成創新團隊分別由復旦公共衛生學院副院長闞海東、大氣與海洋科學系副系主任溫之平、大氣科學研究院常務副院長陳建民、大數據學院院長馮建峰以及湯緒擔任負責人。
作為由復旦大學大氣與海洋科學系/大氣科學研究院牽頭,公共衛生學院、環境科學與工程系、大數據學院、發展研究院等院系參與聯合共建的國際創新合作平臺,復旦大學國際卓越中心將加強與國內外研究機構以及相關國際組織、國際研究計劃的深入合作,聚焦集成創新平臺和國際合作網絡建設,把科研教學能力及其成果轉化為應用於國際治理實踐的實際能力,大力提升多災種大氣環境災害及公共衛生安全風險應對和治理領域的科技研究、專業支持、決策諮詢(公共治理)、最佳實踐、組織領導和技能培訓等六大能力與基礎設施水平。
復旦大學國際卓越中心將整合全校有關資源,加強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的結合,建立集大氣科學、氣候變化、大氣與海洋環境、公共衛生、大數據、全球治理研究等為依託的大(跨)專業創新支柱平臺,充分利用人工智慧、大數據分析、信息流分析等新手段新工具,重點開展氣候變化、極端天氣/氣候變化、大氣環境汙染風險與公共健康治理,以及多災種風險互聯、群症識別與一體化健康治理等方面的研究,推動融合創新,強化認知與把握全球風險及其互聯群侯特徵的能力。
新民晚報記者 張炯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