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旦大學國際卓越中心正式啟動 聚焦全球重大發展議題

2021-01-15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上海1月12日電 (記者 陳靜)復旦大學國際災害風險綜合研究計劃(IRDR)國際卓越中心——「極端天氣氣候與健康風險互聯和治理」(簡稱:復旦大學國際卓越中心)12日正式啟動。

復旦大學國際卓越中心是IRDR在中國大陸設立的首個卓越中心,也是IRDR國際卓越中心體系下唯一的跨氣候變化應對、大氣環境災害風險響應、公共衛生治理等諸多領域、多學科交叉融合的大(跨)專業中心。該卓越中心的設立是實施聯合國仙臺減輕災害風險框架、氣候變化應對巴黎協定、可持續發展議程等全球重大發展議題的重要舉措。

復旦大學國際卓越中心將整合全校有關資源,加強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的結合,建立集大氣科學、氣候變化、大氣與海洋環境、公共衛生、大數據、全球治理研究等為依託的大(跨)專業創新支柱平臺,充分利用人工智慧、大數據分析、信息流分析等新手段新工具,重點開展氣候變化、大氣環境汙染風險與公共健康治理,以及多災種風險互聯等方面的研究,推動融合創新,積極引導復旦相關學科師生參與國家發展和全球治理實踐。

據了解,國際災害風險綜合研究計劃(IRDR)是由國際科學理事會(ISC)和聯合國減災署(UNDRR)共同建立的一項國際綜合研究計劃。2020年10月26日,IRDR科學委員會審議通過了復旦大學國際卓越中心的建設方案,批准在復旦大學設立IRDR國際卓越中心(International Center of Excellence-ICoE)。

依託大學和科研機構,在全球建立大(跨)專業卓越中心體系是IRDR推動災害風險綜合研究的集成創新、知識輻射及其在全球治理中的科技支撐與實踐的重要舉措。

復旦大學方面介紹,復旦大學國際卓越中心由該校大氣與海洋科學系/大氣科學研究院牽頭,公共衛生學院、環境科學與工程系等院系聯合共建的國際創新合作平臺,該中心將加強與國內外研究機構以及相關國際組織、國際研究計劃的深入合作大力提升多災種大氣環境災害及公共衛生安全風險應對和治理領域的科技研究等六大能力與基礎設施水平。(完)

相關焦點

  • 復旦大學國際災害風險綜合研究計劃國際卓越中心啟動
    今天,復旦大學國際災害風險綜合研究計劃(IRDR)國際卓越中心「極端天氣氣候與健康風險互聯和治理」正式啟動。該卓越中心的設立是實施聯合國仙臺減輕災害風險框架、氣候變化應對巴黎協定、可持續發展議程等全球重大發展議程的重要舉措。
  • 劍橋大學中英全球議題對話中心訪問國際合作中心
    7月23日下午,國際合作中心主任黃勇、副主任常皓與來訪的劍橋大學中英全球議題對話中心主席、高級院士彼得•威廉姆森教授一行舉行會談。
  • 復旦大學泛海國際金融學院:打造中國金融的全球頂級金融學院!
    復旦大學泛海國際金融學院是按照國際一流商學院管理模式和標準創辦,專注於高端金融人才培養和金融領域智庫研究的金融學院。學院於2017年6月正式開辦,初生的學院,肩負著「立足國際金融視野、服務國家金融戰略、塑造頂級金融人才、成就頂級金融智庫」的辦學使命,堅守著「學術研究和學科建設一流、教學項目和高端人才培養一流、智庫研究和社會影響力一流」的辦學目標。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功能介孔材料基礎科學中心」在復旦大學啟動
    央廣網上海1月9日消息(記者傅聞捷)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功能介孔材料基礎科學中心」啟動會今天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在復旦大學召開。不久前,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功能介孔材料」基礎科學中心項目正式獲批立項。該項目由復旦大學牽頭,聯合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承擔,是復旦大學首個牽頭承擔的科學基金基礎科學中心項目,也是上海市獲批的第一個化學領域基礎科學中心項目。現場,中國科學院院士張人禾與中國科學院院士何鳴元共同為科學中心揭牌,張人禾為科學中心戰略諮詢委員會主任何鳴元及委員頒發聘書。項目負責人、中國科學院院士趙東元院士匯報了項目的基本情況及具體實施方案。
  • 復旦大學六屆七次教代會暨十七屆七次工代會開幕
    拓展國際交流合作,深化「復旦學者」交流計劃,兩年共吸引116位海外學者參與其中;新設2個海外中國研究中心,正式啟動復旦—拉美大學聯盟合作「種子基金」,復旦大學布達佩斯校區開啟建設;新籤校際協議25項、續籤校際協議21項。提高支撐保障能力,2019年全年收入再創新高;校園5G赫茲無線網絡已基本實現全覆蓋;2020年將落實整體租賃公租房、租賃房合計700餘套。各項數據表明,學校各項事業取得明顯進步。
  • 砥礪奮進 持續發展 復旦兩年多來碩果纍纍
    ·2019年12月6日,張江復旦國際創新中心正式揭牌·年內開工一期工程三個科研樓項目,規劃總體建築面積約65.3萬平方米,近期正按容積率3.0深化基建計劃·預計有7500位科研人員入駐·先期以「人類表型組」國際大科學計劃、微納電子與量子國際創新中心、腦與類腦智能國際創新中心為核心,與張江實驗室和張江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的內涵形成緊密對接
  • 「一帶一路」人類表型組聯合研究中心在復旦大學揭牌
    央廣網上海12月13日消息(記者傅聞捷)2020復旦科技創新論壇今天在上海舉行。在下午的人類表型組分論壇上,中國科協「一帶一路」國際科技組織合作平臺——「一帶一路」人類表型組聯合研究中心正式揭牌。該中心由復旦大學牽頭髮起,得到來自哈薩克斯坦、加納、新加坡、菲律賓、馬來西亞、蒙古、俄羅斯、匈牙利、衣索比亞、智利等9個「一帶一路」區域國家的10家高校與科研機構積極響應與參與。該聯合中心的主體部分將設立在位於張江復旦國際創新中心內的復旦大學人類表型組研究院。未來3—5年內,研究中心將在「一帶一路」區域相關夥伴機構設立5家分中心。
  • 四大議題全面聚焦高質量發展
    本次論壇由中國貿促會、全國工商聯、廣東省人民政府、世界貿易中心協會共同主辦,以「攜手應對挑戰,合作促進共贏」為主題,論壇將全面展現我國上市公司在疫情防控期間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經貿合作成效,也為企業打造了經驗交流互鑑、了解海外前沿信息的國際平臺。 聚焦高質量發展是本屆論壇的主要方向。
  • 共建上海市重大傳染病和生物安全研究院 上海市人民政府與復旦大學...
    為加快提升戰略科技力量,面向未來不確定因素主動做好技術和人才儲備,11月30日,上海市重大傳染病和生物安全研究院(以下簡稱「研究院」)、上海市傳染病與生物安全應急響應重點實驗室(以下簡稱「重點實驗室」)在復旦大學揭牌成立。上海市人民政府與復旦大學籤署協議,共建上海市重大傳染病和生物安全研究院。研究院院長由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副院長吳凡擔任,重點實驗室主任由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擔任。
  • 聚焦變革時代的金融人才培養:復旦泛海國金FMBA 2021級招生啟動會...
    2020年4月18日,復旦大學泛海國際金融學院FMBA 2021級招生啟動會通過雲直播的形式正式發布。點擊圖片或閱讀原文,查看完整視頻回放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不僅對經濟造成衝擊,也給現有的國際金融體系帶來嚴峻挑戰。經濟金融領域的創新與變革正在悄然到來。
  • 上海首個化學領域基礎科學中心項目在復旦大學啟動
    1月9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功能介孔材料基礎科學中心」在復旦大學啟動。這是復旦大學首個牽頭承擔的科學基金基礎科學中心項目,也是上海市獲批的第一個化學領域基礎科學中心項目。揭牌之時,線上線下20多位院士共同見證。
  • 「新」火相「傳」,復旦大學信息與傳播研究中心20周年華誕
    此前,本年度由復旦大學信息與傳播研究中心、復旦大學新聞學院主辦的「數字媒介:城市感知、交往和生活」——傳播與中國·復旦論壇(2020)已於11月21日正式開幕。這一學術盛會吸引了來自全國35個高校及研究機構的參與,在短短的兩天時間裡,共舉辦了17場學術研討會議。
  • 浙江大學杭州國際科創中心,給蕭山帶來了什麼?
    杭州向南,蕭山向北   建設三路733號信息港五期,一隻鋼結構銀白色的「求是鷹」正展翅欲飛,隨著啟動杆的拉動,浙江大學杭州國際科創中心啟動區塊正式開園;幾乎同時,11公裡外的蕭山科技城順壩一組,挖掘機開動、工程車鳴笛,驚起一行白鷺上青天,意味著浙江大學杭州國際科創中心一期工程開工。
  • 國家放射與治療臨床醫學研究中心落戶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 聚焦...
    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是我國介入診療的主要發源機構和專業人才搖籃,介入學科發展全面,長期致力於心臟、血管和腫瘤介入診療技術的創新轉化研究、臨床循證研究及示範推廣,產生國內及國際多項「第一」或「首例」。12月5日,從國家放射與治療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啟動大會暨第一次學術研討會上傳來消息,落戶於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的「國家放射與治療臨床醫學研究中心」正式啟動,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心內科主任葛均波院士任國家放射與治療臨床醫學研究中心主任。
  • 打造全球頂尖科技創新中心 浙江大學杭州國際科創中心首期開園
    昨天,由杭州市和浙江大學全面深化市校戰略合作共建的重大科技創新平臺——浙江大學杭州國際科創中心(下稱浙大杭州科創中心)舉行首期開園活動,市校共鑄硬核科技新引擎邁出關鍵一步。  浙大杭州科創中心定位為「新型大學校區、開放科技園區和卓越創新特區」,將打造成世界一流水平、引領未來發展的全球頂尖科技創新中心。通過搭建一批解決產業痛點的前沿技術平臺,吸引一批擅長產學研協同的戰略科學家、掌握前沿技術的創業家和面向核心科技的投資家,讓科研和產業在同一個園區無縫對接,讓更多的科研成果順利轉化、走向市場。
  • 上海市人民政府、復旦大學共建「上海市重大傳染病和生物安全...
    上海市重大傳染病和生物安全研究院、上海市傳染病與生物安全應急響應重點實驗室今天在復旦大學揭牌成立。上海市人民政府與復旦大學籤署協議共建上海市重大傳染病和生物安全研究院。
  • 復旦大學日本研究中心舉辦「新時代的中日關係:課題與展望」國際...
    人民網北京11月25日電 11月21日,復旦大學日本研究中心舉辦第30屆國際學術研討會暨中心成立30周年慶典,來自中國社會科學院、北京大學、復旦大學、日本東京大學、韓國首爾大學等80餘名專家學者出席。在紀念慶典上,復旦大學領導對30年來支持學校日本研究中心事業發展的日本國際交流基金會等社會團體、企業及個人頒發了感謝狀。國務院新聞辦原主任、第十一屆全國政協外事委員會副主任趙啟正發表了「籤訂RCEP後對中日關係的展望」特別紀念演講。
  • 復旦大學上海新媒體實驗中心正式面向海內外開放啟用
    復旦大學上海新媒體實驗中心正式面向海內外、特別是業界開放啟用。該中心擁有全媒體內容實踐區、大數據採集匯聚分析區、可視化傳播實驗區、創新展示體驗區、無界教學空間、新媒體創新工作室等多個功能平臺。芊燁 攝據介紹,中心依託復旦大學新聞學院雄厚的師資力量,啟動了中國第一套新媒體系列教材的編撰工作,現已出版《網絡空間概論》等教材。據悉,本次院長論壇以「時代變革中的新聞傳播人才培養」為主題,通過多種形式探討時代變革中的媒介融合的理論與實踐等主題。
  • 復旦大學2020年新年賀詞發布,喜迎1.2萬新生,各項事業發展強勁!
    聞玉梅院士獲首屆傑出教學獎,吳曉明教授獲評全國模範教師,黃榮華老師獲評全國優秀教師,全年420人次學生在挑戰杯、國際大學生程序設計競賽、全國大學生數學競賽等各類國內外重大賽事中獲獎,充分展現了當代復旦師生的精神風採。3800名校友及家屬共同返校相聚、情真意切,校友伉儷地鐵出行捐資助學、善舉感人。
  • 明起,復旦33個院系邀你「雲中漫步」!交大設立「卓越醫學試驗班」
    來一場復旦院系的雲中漫步在這個特殊的時期,復旦大學以力量與未來的名義,相約雲端。4月8日明天起,33個院系大團圓,院長、系主任親自為你開講!今年 1月,教育部發布了《關於在部分高校開展基礎學科招生改革試點工作的意見》,聚焦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從2020年起實施「強基計劃」。上海交大作為試點,將以致遠學院為依託,積極打造「厚植基礎+使命推動+好奇心驅動」的強基人才培養體系。致遠學院在2018年教育部「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計劃」實施十年評估總結中獲全國第一的全優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