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飛:學生數學思維的差異與培養——張梅玲

2020-12-15 北晚新視覺網

人和人之間是有差異的,這一點毋庸置疑。孩子學習上也存在各種差異,不然就不會出現那麼多「別人家的孩子」。今天和大家分享的這篇文章,是張梅玲教授在培飛思維數學微課堂中講到的關於「學生數學思維的差異與培養」方面的內容,孩子在學習上、尤其在數學學習上的差異在主要表現在哪些方面?父母應該如何正確面對這些差異,而不是盲目羨慕「別人家的孩子」?父母能夠在提高孩子數學思維方面提供哪些力所能及的幫助呢?

一、什麼是差異?

人和人之間是存在差異的,孩子在學習方面的差異,表現在幾個方面:遺傳差異、智慧差異、學習素質上的差異、學習能力上的差異。

從一般學習的差異再到數學學習差異,最明顯的就是成績上的差異,一般家長就會拿分數來看差異,你的孩子考90分,我的孩子考60分,這個的確也是一個差異。但是在數學學習上方法上的差異家長關注就比較少,方法上的差異體現在孩子的解題的過程上有差異,有的孩子解決方法特別多,有的孩子解決方法就是特別少,老師怎麼講他就怎麼做。第三個就是興趣上的差異,有的孩子特別愛做數學,有的孩子一看數學就頭疼;有的孩子計算能力特別好,但遇到空間解題就比較困難,二維到三維的轉換比較差,等等。

從數學學習再進入到更高的層次,我們所關注的數學思維上的差異究竟體現在什麼地方?我認為主要是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思維的過程上有差異,思維是認知過程中的高級階段,它一般的過程有分析、綜合、比較、抽象、概括等等,有的孩子分析能力特別強,有些孩子就不太好,這就是思維過程上的差異。第二個是思維品質上的差異,比如說有的孩子思維特別深刻,有的孩子的思維就比較表面,有廣度沒有深度;有的孩子思維發散,能夠多元能夠創造,有的孩子思維缺少獨創性。

二、面對差異,家長該怎麼做?

有的家長跟我說:「我的孩子語文還可以,數學就是不喜歡,每次考試都是六七十分,該怎麼辦啊?」我非常理解家長這種擔心。對於孩子的學習出現這種差異,家長雖然要引起足夠重視,但也不必太過焦慮,因為現在國家的中考和高考正在改革,今年上海跟浙江地區的中考和高考分兩個方面了,一個技術路線,一個學術路線。比如說你的孩子數學不是特別好,但文科很好,那就可以搞學術路線的話對數學要求不會太高了,達到國家的最低標準就可以。數學的要求一定要根據孩子實際的情況來確定,不要都規定90分,100分。但是不管做文科還是做理科,走技術還是走學術,數學還是一定要考的,家長一定要幫助來自達到最基本的要求。

家長在看待孩子的數學學習不能單純的從成績來判斷,要像醫生看病一樣,找到「病因」。什麼意思呢?醫生看病首先要診斷,那麼我們家長對孩子的學習第一步也是診斷,從數學思維發展的角度來診斷,不能完全看分數。有的孩子成績不錯,八九十分,但是從他的數學思維角度來說並不是很好,家長也要引起注意,因為這很有可能是憑機械記憶得來的分數,將來孩子不能把這個數學知識轉化為智慧,不可能去解決問題,不可能成為一個智慧的人才,現在社會不需要書呆子。

孩子數學學習不好,爸爸媽媽也要自問一下自己當年數學成績怎麼樣?可能你自己本身數學就不太好,所以本身遺傳方面就不是特別好,對孩子數學不太理想的成績請家長要有一份寬容。這樣的話你的態度跟孩子溝通的時候會比較好。拿了考卷以後,診斷錯誤的原因是什麼,錯在什麼地方?如果你診斷下來他的計算都不錯,就是碰到幾何圖形的時候錯了,那麼你可以診斷孩子在數學上主要是空間觀念的問題;比如說你診斷下來有一道題是比較綜合性應用的,結果你的孩子這道題錯了,錯了你問他你怎麼錯的?孩子如果說這個題真的不會,那麼說明在數學學習上他的整合能力比較差;又比如說有一個題他丟分了,這個題要求拿數學來解決實際問題的,孩子不會做,那說明他數學的學習停留在知識,沒有停留在解決問題上;另外有的孩子可能好幾次都錯在同一個地方,那說明他學習習慣不好……總而言之,數學不好家長的診斷要跟醫生一樣,要耐心,要細心,脈摸對了,錯在什麼地方。

診斷好了,第二步要開藥方。這個藥方就要根據之前你的診斷,他學習習慣不好,那麼我要怎麼來培養他的學習習慣,他哪一方面知識的弱點,知識的弱點從什麼時候開始的,如果他已經到了小學中、高年級,他不會一開始就不好的,歸根到底就是他這個知識點是哪一步沒有學好?那麼我們要從最原始的這一步開始。因為知識都是有結構的,都是有層次的。這個藥方開得好不好,決定你診斷的仔細不仔細,有沒有針對性。

第三步,開了藥方,孩子要吃你的藥方。對學習來說孩子要按照你講的一些要求去做,做的過程中家長一定要有思想準備,孩子不可能一下子什麼都做好了。他做的時候可能有的時候又犯錯誤了,可能又錯了。這是孩子在改掉這一個錯誤時必然會經過的,有的孩子可能反覆多一點,有的孩子可能反覆少一點,這個是有差異的。但是一般來說改正一個錯誤的問題不是那麼快的直線上升,如果孩子有些反覆,家長不要灰心。在孩子「吃藥」過程中家長還要給他加油,讓孩子能夠堅持。因為一個改正錯誤,培養一個好的習慣都不是那麼容易的,需要家長鼓勵。

第四步,也許在某些情況下可能我們給孩子開的藥吃下來效果都不是特別好,這個時候家長總結一下是不是用另外一種方法。經過家長的鼓勵,孩子成績有提高,在提高的過程中也請家長不要停留在分數提高了,更要關注他解題的過程,要關注到策略問題,思維上的提高是提高數學成績最基本的保證。

三、父母對提高孩子的數學思維能提供哪些幫助?

今天我們跟大家分享的最後一個問題是面對孩子在數學思維上的差異,如何提高孩子的數學思維的問題。這裡我有四點要告訴家長,孩子數學思維的提高一要啟發興趣,二要啟發責任,三要差異要求,四要小步子向前走。這四點應該說是家長培養孩子的數學思維能力的一個原則性的參考。

引發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對數學成績比較不理想的孩子家長起碼第一步要引發他的興趣。低年級的孩子引發他興趣的時候可能更多的要讓他猜一猜,讓他在變化當中感覺數學很有趣,在玩一玩中對數學產生興趣。比如說二十以內的加減法,在家裡完全可以通過玩撲克牌的形式進行,你出幾,我出幾,加起來是幾,孩子因為喜歡玩嘛。高年級孩子更多的要從思維讓他感覺到數學是有滋有味的,所以引發興趣年齡不一樣,家長用的手段可能也會不一樣。

低年級和高年級孩子共通的一點是,一定要讓孩子感覺數學是在生活中,數學是有用的,這一點是引發興趣很重要的。家長要告訴孩子儘管你將來考文科,但是數學也要考,當然數學可以要求達到標準就可以。但是將來很多的工作都要用上數學,數學是一個工具,除了興趣還要啟發他的責任。

啟發責任

我們大人做事情不可能做什麼事情都是很有興趣的。但是我們的責任,我們的擔當,要求我們要做好,所以隨著孩子年齡的長大,要更多的跟孩子滲透,從日常生活當中滲透數多重要,比如說政府工作報告,報告當中這個提高了多少,這個增長了多少。你跟孩子說你看政府工作報告用了多少數學啊?你每天聽新聞聯播都有很多增長。那麼這種讓孩子知道數學是非常重要的,既然非常重要今天儘管不是很喜歡,但是也要學好。

差異要求

差異要求是什麼意思呢?就是說我的孩子數學能力比較低,那麼你的責任是讓他提高一點,但是前面我們講過了,數學智慧是有差異的,所以在幫助孩子數學思維提高過程中請家長務必一定要實事求是,一定不要離開孩子的原有水平。

小步子向前走

為什麼要小步子向前走呢?因為孩子在向前走的過程中心理上是相信自己:「我是能向前走的」,這種心態是他能夠提高的一個必須的心理素質。如果在向前走的時候說我走這裡又不行,走到那裡又不行,都不行的話他就不敢往前走了,這種心理素質實際上跟數學思維能力就有關係,一個是能力的問題,一個是我們的心理素質的問題。任何能力的高和低和心理素質是很難分的。能力強必然他的心理素質方面比較有自信,都有關係。

小步子可以讓孩子感覺到我可以,我能行,那麼這麼一步一步走,也許地現在的小步子可能帶來以後的大步。如果現在馬上一步非常大,他很自卑,也許以後可能步子越來越小,最後他都不敢走了。

相關焦點

  • 培飛:數學思維能力對孩子核心素養發展的關鍵作用
    核心素養與數學思維、與孩子的數學學習之間又有什麼關係?培飛研究院首席名譽院長張梅玲教授在做客培飛微課堂時,就上述問題進行了詳細解答。數學是思維的體操,智力發展中數學起了很大的作用,要解決問題先找到條件;比如兩腰相等是等腰三解形,三個邊相等是等邊三角形等。數學能很好的培養孩子思維的邏輯性。科學精神中的批判質疑和勇於探究屬於老師教學方法範籌。要做到如何讓學生探究書中的知識,如何讓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孩子是成長中的人,教育是把一個自然的人變成社會的人。
  • 培飛思維數學:教你玩轉數學
    近年來,許多科學研究已經充分證實,數學是思維的體操,對兒童創造力提升更有著不可取代的作用。因此,很多教育專家都呼籲,應從小培養兒童進行數學學習;然而,數學學習枯燥、乏味,很多家長擔心孩子年紀太小,無法順利完成數學知識的學習,創造力也就無從提升。
  • 培飛思維數學接受美國《紐約時報》記者專訪
    培飛思維數學鍾丹總經理在培飛金源校區接受了《紐約時報》記者的訪問,就培飛的教育理念與課程理念、兒童教育創新在國內的發展、新式教育與傳統教育的區別、家長期待培飛能夠帶來哪些改變等問題做了深度交流。記者還採訪了金源校區的部分學員家長,向家長了解為什麼會選擇培飛,就家長對新教育理念與傳統中國教育理念自身的感受和對孩子所接受的教育理念的期望與期待等問題進行交流。
  • 培養孩子數學邏輯思維,培飛PlayFACTO讓大腦運動起來
    所以科學地學習一種數學思維模式是非常重要的,培飛PlayFACTO專注於兒童數學思維模式的培養,尤其是對於三歲以上的小朋友,以有趣的數學競爭遊戲來吸引,融入豐富且極具創意性的教具做輔助,更適合中國孩子的認知習慣。
  • 探索數學學習新模式,培飛思維館讓數學走入生活
    數學是培養學生邏輯思維能力和科學探究能力的重要學科,但審視當前低年齡段數學課堂教學,教的多、玩的少、考的難、重結果、輕思維的問題依舊存在;與此同時,在家庭和社會認知中,對數學的認識仍舊局限在計算方面。這導致了孩子沒有辦法真正喜愛數學、學好數學,提升思維。
  • 遇到培飛,發現改變(三)培飛給孩子開啟的,是一座數學花園
    作者:Kay,培飛思維數學特邀專欄作家,對教育有深刻研究,尤其在兒童數學啟蒙、思維建構領域見解獨到、新穎。家有4歲半女兒一枚。北京大學本科畢業,牛津大學碩士畢業,現供職於國內某著名媒體。被採訪者:譚佳大兒子陳佳泰,今年6歲半,就讀於府學小學,曾是培飛的「明星」學生;小兒子陳佳壹,今年4歲,現在在培飛學習。譚佳說培飛不僅讓佳泰愛上了數學、重拾了自信,也讓她這個「知子莫若母」的母親重新審視自己,改變了以往的想法與判斷,看到兒子的閃光之處。「上帝關上一扇門,就會打開一扇窗?」說起大兒子佳泰的成長經歷,譚佳也是說來話長。
  • 培飛兔喚醒寶貝的數學腦|滿滿與培飛的故事
    通過這股力量培養出能夠獨立思考、行動的人,並解決社會面臨的各種問題」。 在這個早已邁入國際化、信息化社會的時代,想要達到不說話就「心有靈犀一點通」的境界,幾乎是一種幻想。當一群成長環境不同、想法不同的人聚在一起,試圖解決各種以往未曾碰到過的問題時,自然必須具備理解他人想法、用自己的想法說服他人,以及在任何情況下都能將問題抽絲剝繭、解釋凝結的能力。
  • 時代培飛明星寶貝:從興趣到熱愛——張禹鐸的數學「進階」
    作為在時代培飛混跡了3年多的元老級會員,張禹鐸對數學的痴迷和對時代培飛的喜愛是有目共睹的,而他的成績也穩步走高。在去年10月舉辦的首屆時代培飛思維數學節上,他獲得5.6—6.5年齡組的全國第四名;而在今年時代培飛啟動的「會飛的思維」比拼中,他得到季度勳章,並在第二季度又獲得6—7歲年齡組,北京賽區總冠軍。
  • 時代培飛「明星寶貝」| 鄧志霖:「玩」會的數學才經得起檢驗
    鄧志霖,6歲半的帥氣小男生,自2016年4月起就在時代培飛上海虹梅校區學習,至今已有近3年的時間。從不滿4歲時數數都不利落的萌寶,到如今時代培飛首屆思維數學節的5.6-6.5歲組的全國總亞軍,這期間,小志霖不僅收穫了成績,更把數學當作了自己的愛好、特長。
  • 臨港||小眾精品的培飛數學開班了!免費試聽,還有迪斯尼門票等你來拿!
    兒童期是人類從具象思維到抽象思維過渡的關鍵時期,隨著大腦科學和認知心理學研發的不斷深入,具有前瞻意識、寓教於樂的數學遊戲式教學,已經滲透入孩子們的學習生活中。讓孩子動手參與遊戲,他們就更樂於思考、創造,學習熱情和效率也大大增加。而「培飛思維數學」就是這類型思維的典型代表。
  • 如何培養小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
    如何在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養成良好思維品質是教學改革的一個重要課題。孔子說:「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在數學學習中要使學生思維活躍,就要教會學生分析問題的基本方法,這樣有利於培養學生的正確思維方式。要學生善於思維,必須重視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學習,沒有紮實的雙基,思維能力是得不到提高的。
  • 數學思維啟蒙,不僅需要起跑早,還要姿勢好
    >,怎麼學這個問題,最近半年我讀了大量數學思維啟蒙的書,和培飛創始人Anna的不斷溝通後,對自己之前的想法有點汗顏。培飛是少有的專注於學前數學領域的機構,通過豐富的數學遊戲鍛鍊孩子的思維能力。在這個過程中,孩子得到了數學與思維的雙重能力發展。真正的數學學習,並不是簡單的20以內加減法,也不是不斷的刷題練習,而是建立數學思維。
  • 教師如何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
    數學思維是用數學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思維活動形式。實際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呢?培養學生數學思維就是數學教師在數學教學活動過程中,引導學生根據數學素材進行具體化的數學構思,進行數學運算,形成數學感知,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數感」,是一種動態的數學思維活動。應試教育背景下,教師教學中往往為了講課而講課,忽略了學生思維的過程,直接將抽象的概念和公式拿出來講,讓學生感覺數學成了空中樓閣,「看不見」也「摸不到」,並認為數學是根本沒用的知識。
  • 「我在培飛,愛上數學」第一彈:美味漢堡中的幾何奧秘
    在遊戲中啟蒙思考,這是培飛一貫的教育理念。很多家長對於這個理念非常熟悉,但是卻並不了解究竟如何貫徹。為滿足各位家長對這個「秘密」一探究竟的願望,培飛推出了一系列以「我在培飛,愛上數學」為主題的探班校區課堂的文章,看看培飛的老師究竟如何帶著孩子們快樂地學習數學。
  • 培飛做到了!
    上周末,50名小朋友在培飛思維數學上海地區老師的帶領下,走進了上海公安博物館。為了增加活動的趣味性、提升孩子的參與感,培飛還特別為每一個孩子準備了適合活動主題的小警服。這也是培飛要在本次課程中安排參觀的意義所在——這既是一次和數學思維關係密切的參觀,也是一次難得的啟發孩子好奇心的過程。培飛的老師講解的目的,並不是要求孩子們記住這些隨處可以查到的細碎的知識點,而是要通過老師安排、設計、講解,激發出孩子的靈感和探索欲望,讓孩子回到家後,可能會因為對於某一樣東西的興趣開始翻閱大量的書籍、自己查找資料完成知識體系的構建和拓展。
  • 小學數學教師培養學生數學思維的教學準備
    「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要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毫無疑問,應該是小學數學教育的應有之義,也應是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應然追求。那麼,什麼是數學思維呢?小學數學教師又需要做好哪些功課或準備工作呢?由此可見,「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要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這一應然追求並非易事。因此,小學數學教師要想在課堂教學中真正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而不是僅僅傳授數學知識與技巧,就應該至少要做好以下幾項功課或準備工作,其中深刻領會「數學課標」中的課程目標,應該是開展「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要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活動的首要任務。
  • 中科院張梅玲:家長應從三大維度著手
    小專鼠「創藝BUS」對孩子的培養,不單單是做成了一個作品,而是在做成一個手工作品的同時,產生了很多一生有用的心理素質。其是從肌肉協作能力、思維能力、想像能力、審美能力、創新能力以及交往能力等多方面對孩子進行的綜合能力的培養。
  • 小學數學教學中,重視數學思維的培養,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
    數學思維是學生運用數學的觀點去解決問題,這是學生在學習數學過程中所形成的一種能力。學習數學實際上就是在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讓學生能夠將複雜的問題用數學的方式簡化和解決。數學思維包含逆向思維、發散思維、數形結合等,這些思維能力不僅在數學上至關重要,在其他學科的學習上也有觸類旁通的作用。數學作為一門重要的基礎學科,在小學學習中起到舉足輕重的地位,重視數學思維的培養,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是當前數學教師的重要研究方向。
  • 在小學數學課堂中培養學生思維能力與核心素養,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創新意識是新課程標準明確要求的小學數學教學目標,也是新世紀學生促進社會事業長遠發展,繼續人類文明的核心能力。這主要體現在學生可以根據現有知識基礎和生活現實情況對數學知識進行新的猜測,推論和驗證,並通過思維的差異對數學知識進行推論。
  • 2017培飛再擴版圖,杭州、深圳、太原多家校區相繼開業
    (培飛思維數學教具)【免費預約試聽課】挑戰思維,玩轉數學!培飛邀你來聽課!【點擊文末「閱讀原文」即可預約】2016年,培飛思維數學進入了快速發展期:知識測評體系上線,完成第二次課程全面升級,入選國家十三五課題兒童早期綜合認知項目,培飛教育研究院成立……與此同時,培飛還與諸多國際學校、公立學校、大型營地等達成合作,課程被引入學校課外課及營地項目中,品牌知名度迅速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