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1日,講述上海錦江飯店創始人董竹君世紀傳奇的話劇《錦江傳奇·董竹君》在江蘇大劇院歌劇廳上演。作為2020紫金文化藝術節新創舞臺劇目,該劇採用講述與扮演相結合的方式,短短兩小時的時間,濃縮了董竹君最傳奇的前半生,情節跌宕起伏,劇情感人至深。謝幕時,現場觀眾以熱烈的掌聲致敬了話劇演員。我們也收到了一位資深劇迷的紫金閃評——
【觀眾閃評】
作者:尚宇軒
第二次看《錦江傳奇·董竹君》,因為有了之前的觀看做基礎,所以更可以把注意力放在演員的表演及對該劇的整體性感受上。最值得稱道的,還是該劇的行篇結構、敘事方式的精巧構思。以老年董竹君獨白為主線,讓青年、中年、老年三個董竹君在時空閃回中交談、對話、碰撞,用三個自己的碰撞、相爭與言和,來體現人物的層次感和豐滿度,也把主人公人生歷程中幾個重要故事片段交織起來,顯得很有張力和層次感,結構技法相當高明。敘事方式順敘、插敘、倒敘運用的恰到好處,充滿蒙太奇效果。
第二值得稱道的,是舞美。舞臺並沒有很複雜繁複的搭建,就以幾部分錦江飯店彩色玻璃的半圓形歐式建築作為主體,形成環中環,隨著劇情發展不斷旋轉,用不同的開合變換成不同的場景。不僅不覺得單調,反而突出了主體視覺,用主體建築的運動來配合場景的變換和情節的推進,可謂「簡約而不簡單」。
第三,是配樂十分動聽,與劇情推進、氣氛渲染、人物情緒、主題表達相得益彰。期間化用《國際歌》的抒情樂段反覆出現,有力地表達了主旨而又不突兀、不生硬。
第四,是經典橋段文本精彩、亮點頻出。「初識陳先生」「陳先生之死」「再遇夏之時」等部分,以及引用項羽、徐志摩的詩,皆文本優美、語言典雅、極具文學性。或者可以說,整部劇的劇本是抒情的、具有較高文學性的本子。
該劇可圈可點之處很多,但較之先前觀看的版本,也有若干遺憾過或不過癮之處。比如,三位董竹君的服裝,從旗袍改成了現代連衣裙,失去了本應有的韻致和年代感,老年董竹君把原本酒紅色天鵝絨旗袍換成了藍色,削減了雍容之度,鎮不住臺子,也缺少了美感。另外的遺憾,就是男演員的臺詞普遍顯弱,表演流於表面,在舞臺語言用聲的虛實之間還需要多加磨鍊。
另外,還有一些劇本上的細節特別是結尾處,可以再做刪減和提升。總之,瑕不掩瑜,這部話劇的演出,著實是讓人驚豔的,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好主題、好立意、好製作的話劇作品,人物立住了。值得一看再看,反覆品嘖。期待打磨提升之後再次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