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單幾個小遊戲,教你培養孩子各方面能力,孩子自己培養更放心

2020-12-11 騰訊網

  簡單幾個小遊戲,教你培養孩子各方面能力,孩子自己培養更放心

  3-8歲孩子最好的教育方式是什麼?遊戲!愛玩是孩子的天性,在遊戲中教育孩子才是最好的方法,孩子接受度也是最高的。

  家庭教育中,如果你發現某件事情,你跟孩子講道理,他老是不聽,或者記不住,那麼你可以嘗試通過遊戲的方式給他講,可能效果會很好。

  想想你的目的,然後找個遊戲,或者自己設計個遊戲,與孩子玩遊戲,在遊戲中達到你的教育的目的。如果一次不行,你可以經常和孩子玩這個遊戲,遊戲玩的多了,孩子肯定會記住。想想看,有些事情你反覆說教,孩子肯定會煩,甚至產生逆反心理,但是遊戲就不同了,可以天天玩,孩子也不會反感。

  根據家庭教育的目的,可以把家庭遊戲活動分為三大類:

  1、興趣培養。通過遊戲培養孩子的興趣愛好,以及發現孩子的天賦。

  2、培養孩子的學習能力。通過遊戲培養孩子的專注力、思維能力、邏輯能力、智力等能力。

  3、鍛鍊孩子能力,教會孩子道理。通過一些小遊戲可以教會孩子一些重要的道理與知識。鍛鍊孩子的一些能力。

  通過一些家庭互動遊戲培養孩子的學習能力

  1、模仿遊戲。我在實踐中發現,模仿遊戲是最能鍛鍊孩子學習能力的遊戲。模仿是孩子的天性與天賦能力,一個孩子模仿的越好,說明這個孩子的學習能力越強。

  一次我在幼兒園教小朋友做遊戲。我把事先畫好向日葵的白紙,彩色紙屑,分給各個小朋友,然後又在向日葵的花、葉、莖上抹上膠水,然後把黃色、綠色、棕色的各色紙屑貼在向日葵上,這樣一個彩色的向日葵就做好了。

  輪到孩子學做的時候,孩子們做成什麼樣的都有,有的做一半就玩去了的(專注力不太好);有照著做完的,但顏色不對,把葉子用紅色紙屑貼上的(理解上或者模仿上出現誤差);有的把紙屑全都貼到外邊(模仿能力不太好),總之各種各樣,當然也有做得很好的。通過這件事,充分表明孩子的模仿學習能力是有差別的。

  在家庭遊戲活動中,父母也可以找個模仿遊戲讓孩子模仿。父母和孩子一起做,然後立個標杆,與孩子作品對比,讓孩子發現差別,孩子學得像,可以給予獎勵。經常和孩子玩一個模仿遊戲(不要總變,讓孩子看到進步),孩子每一點進步,父母都給與鼓勵與獎勵,慢慢的孩子會越做越好,甚至比父母做的都好,在這個過程中孩子的模仿能力、鑽研能力都能得到開發,而且專注力、思維能力、學習能力都會得到提高。孩子的自信心也會得到提高。

  2、棋類遊戲。對於4-8歲稍微大一點的孩子,棋類遊戲是非常好的一類遊戲,可以培養孩子的專注力、思維能力、邏輯能力等學習能力。

  父母可以做孩子的棋類遊戲啟蒙,鍛鍊孩子的學習能力,可以經常和孩子一起下棋(也可以給孩子報個班),也許很快你就會發現,你已經玩不過孩子了!

  可以提高孩子學習能力的遊戲有很多,家長可以自行尋找。

  通過家庭互動遊戲鍛鍊孩子能力,教會孩子道理

  1、培養孩子能力的家庭互動遊戲。

  例如,培養孩子情商的小遊戲。家長拿出許多紙牌,並且在上面寫上買玩具、買糖、買冰激凌、看電視等孩子經常參與和想做的事情,外加家長經常不想孩子做的事,然後孩子和家長輪流抽牌,每抽出一張紙牌,孩子和家長都要做出一個表情,讓對方猜意思。

  比如,孩子抽出一個「買冰激凌」的紙牌,家長做一個生氣或者微笑的表情,讓孩子猜家長是同意還是不同意。反之如果孩子抽出一個打掃衛生的紙牌,做出一個生氣的表情,家長也可以猜孩子的心思。

  這個遊戲可以鍛鍊孩子的情商,猜測家長的心思,理解他人的情緒,在家裡有助於家長管理孩子,在外邊有助於孩子和小朋友或者同學關係的融洽。

  可以培養孩子各方面能力的遊戲有很多,家長可以自行尋找。

  2、旅遊或者去農村遊玩

  旅遊遊玩是個好事情,孩子們都喜歡,孩子們的天性就是無拘無束,樂意在外面玩。家長可以借著出去遊玩的機會培養孩子能力,教會孩子一些道理和知識。

  旅遊是孩子一個探索世界的機會,接觸社會,博物館,動物園,歷史遺蹟和文化活動,如戲劇,歌劇,芭蕾舞和音樂會是教導和娛樂孩子的好方法,孩子們會發現這些冒險比在學校裡更有趣。另外,他們可以拓寬視野,並可能激發興趣愛好和激情。

  我建議父母帶孩子旅遊遊玩的時候,可以考慮帶孩子去清華北大等大學,讓孩子對大學產生直接的認知,激發孩子學習動力。

  我還有個建議,家長可以多帶孩子去農村旅遊,農家樂什麼的,讓孩子去農村體驗生活,如果有農村親戚最好,可以在農村住幾天。農村生活可以鍛鍊孩子品質,讓孩子們挖土豆、種菜、除蟲雜草。上山挖野菜、採摘水果,下田抓魚抓泥鰍。既有快樂,又可以體驗到艱辛。讓孩子們從思想上真正意識到農村生活的艱辛,讓他們更加珍惜現在的生活。

  通過一些家庭互動遊戲,可以培養孩子的興趣愛好,發現孩子的天賦。

  這個比較好理解,家長可以跟孩子玩畫畫遊戲,看看孩子有沒有這方面天賦。同樣還有音樂,歌唱等互動遊戲。還可以通過一些遊戲看看孩子的口才天賦,書法天賦等。

  一些想法的家長,還可以看看孩子在足球、桌球、遊泳等體育項目上的愛好與天賦。

  其實只要家長有些耐心、有想法,想通過家庭互動遊戲的方式,培養孩子更方面能力與天賦,效果都會很不錯的,而且還省錢。通過家庭活動培養孩子更方面能力,有三方面,其一是通過家務活動培養(昨天文章內容),其二是通過家庭互動遊戲培養(今天文章內容),其三是通過父母對孩子家教,培養孩子的禮貌與教養等方面內容。

相關焦點

  • 幾個小遊戲,教你在家培養孩子的思維能力
    思維是智力的核心,參與支配了一切智力活動,思維能力也是未來學習能力的核心,一個人聰明不聰明、有沒有智慧,主要看他的思維能力強不強,要使孩子聰明起來,最根本的辦法就是培養思維能力。(一)兒童思維的發展規律是具體向抽象發展。
  • 3 類免費小遊戲,培養孩子邏輯思維能力
    「好,既然你的黑魔神這麼厲害,為什麼我們從來都沒聽說過呢?」我再度拋出了問題。「這還不簡單嗎?」小萌眨著眼睛對我說,「你見過哪個厲害的壞人自己動手的?黑魔神早就偷偷地藏了起來,讓佛祖抓不到他,這才是最厲害的!」
  • 培養孩子的動手能力
    針對孩子動手能力差,家長要改變觀念,除了注重對孩子心智的訓練,同樣也要重視對孩子實踐能力尤其是動手能力的培養,改變孩子「手、腦」發展嚴重失衡的狀態。那麼做為家長,我們應該應如何培養孩子的動手能力呢?遵循孩子的心理特點和動手規律,選擇一些結構性強、操作性強,能引起孩子持久注意力的玩具。可以教孩子拼圖、搭積木、玩橡皮泥、摺紙、剪紙、穿珠子、繪畫、彈鋼琴等。
  • 強烈推薦, 簡單有效的培養孩子數學邏輯的9款小遊戲
    強烈推薦, 簡單有效的培養孩子數學邏輯的9款小遊戲大家知道,人類對於世界和自身的了解,都是通過主動的探索和實踐來進行的。有些學習只要人活著就會自動進行,但許多學習則在遊戲中發生。所以人類的童年期之所以越來越長,就是為了使人擁有更多的遊戲時間,即學習時間。
  • 司蒂姆:注重孩子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讓孩子更優秀
    而擁有邏輯思維能力的人喜歡用邏輯慣性解決問題,這種理性的解決問題的方法也提高了自己的做事效率。這樣看來想讓孩子更加優秀,從小培養孩子的邏輯就變得至關重要起來。想要解決您說的這個問題,應該先從這三個方面入手。」老闆對他點了點頭。你聽完以後感覺就像是一塊抹布堵在了自己的嘴裡,腦子裡雖然想說的跟這位同事一樣但嘴裡就是說不出來。你沒有將碎片化想法整理成結構化思維的能力導致了你徒有一腦子想法而表達不出來。這就是邏輯思維分析能力的缺失所導致的處理問題的差距。
  • 看似簡單的小遊戲,竟能培養寶寶這麼多能力
    在經過前幾篇文章的相應訓練以後,寶寶們對感知力、想像力、觀察力等等都已經建立了初期的培養,為接下來開展的鍛鍊做好了準備。而所有的遊戲都是根據這些需要培養的方面,為不同年齡段的寶寶們有針對性的進行協助。如果錯過了之前的時機,家長們可以在接下來推薦的遊戲中適當的降低難度,循序漸進的培養孩子。
  •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如何培養孩子的勞動觀念與能力?
    老師分配任務一人種10棵樹,全班分了幾個大組,大家挖坑栽樹一起合作。坑必須至少要挖1米,同學們見小宇拿著鐵鍬鏟一下,就剷出一粒小石子,搖著頭大笑,說「你別鏟了,給我們當尺子測量坑的深度吧!」於是有人挖好了坑就大叫一聲:「小宇,過來量一下。」他立刻跑過去,往坑裡一跳,見到坑的邊緣到他胸部,就說「好了!」
  • 培養孩子「受歡迎」的能力
    很多家長非常重視孩子的教育,在提高孩子學習成績和鼓勵他們參加課外興趣班上不遺餘力,投入巨大。但是孩子社交能力的培養卻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性格是天生的。父母性格內向,孩子也是,怎麼推都推不動,後天能改進嗎?
  • 三招教你培養孩子的家務能力,會做家務的孩子,將來更優秀
    文/阿凱媽媽在父母的心裡,孩子永遠都是小朋友,需要家長幫助和照顧。不忍心讓孩子受到一點點的勞累,所以把所有的家務活動都由自己承擔。其實培養孩子的家務能力,讓孩子適當地參加到家務勞動當中,對孩子的成長有著極大的好處,會做家務的孩子將來會更加的優秀。
  •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巧用這4種小遊戲,培養孩子「抗幹擾」能力
    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或許你家裡也經常出現這樣的場面:當孩子在玩玩具或者寫寫畫畫的時候,旁邊有幾個大人圍著孩子,不停地在問:「寶寶你在幹什麼啊?」、「你畫的是什麼呢?」、「寶寶你想不想上廁所?」陳女士的家裡就是這樣,由於平時工作忙,把孩子交給老人帶。
  • 如何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
    孩子生活自理能力的形成,有助於培養幼兒的責任感、自信心以及自己處理問題的能力,對幼兒今後的生活也會產生深遠的影響。但現在的大部分孩子,依賴性強,生活自理能力差,以至於不能很好地適應新的環境。一.家長一定要有培養孩子自理能力的意識。家長愛孩子,這是無可厚非的,但要用正確的方法來愛孩子,不要溺愛。
  • 編程培養什麼能力?
    ,體現在3個方面: 一、編程學習能力學習編程首先能讓孩子了解編程的基礎概念、基本語法和學科知識,讓孩子對編程學習有一個基本的認知。同時,根據這些編程知識製作出一些趣味小遊戲、精美小動畫及解決問題的工具等等。隨著課程的深入,孩子的作品從簡單到複雜,從抽象到精美。
  • 如何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家長可以從這幾個方面出發
    《綱要》中也明確指出:要培養幼兒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因此,幼兒教育作為孩子一生的起始站,家長們應該要多注重孩子生活自理能力的培養。生活自理能力的培養能夠促進幼兒獨立性、自信心的增強,並為其一生奠定良好的基礎。說了這麼多,那麼家長們究竟應該如何有效的培養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呢?
  • 李玫瑾:孩子上小學前,這三個方面能力培養,比上幼小銜接更關鍵
    李玫瑾教授在講座中提到,孩子在不同年齡段,培養的側重點不同,0-3歲是情感培養、3-6歲是性格培養,小學開始是能力培養,包括學習習慣、自我管理能力、培養自信等等。之前跟一位資深班主任聊天提到,現在的家長,在孩子上小學前,都在給孩子報各種班,生怕孩子落人一步,雖然剛開始上學的確會有點優勢,但之後這點微弱的優勢很快就會消失,其實比起給孩子上幼小銜接,更重要的是注重這3個方面的培養。
  • 孩子的思維能力要從這四個方面來培養
    前面我們說過很多次,孩子的思維能力要著重培養以下四個度。第一個是思維的精度、準確度問題;第二個是思維的角度,看的角度不同;第三個是思維的速度,就是思維快還是慢;第四個是思維的深度。其實,好的思維就這四個方面:想得準,想的角度不同,會順著想也會倒著想,想得快還深。
  • 幾個陪娃的小遊戲,讓孩子玩得不捨得睡
    比如「光亮」,倒過來是「亮光」,「大人」倒過來是「人大」,漢語的博大精深,在語詞的顛倒中,孩子既能感受到語詞的韻律,又能發現出新詞的誕生。而這個「語詞倒裝」的遊戲過程,也是讓孩子學會打破常規,逆向思維的由頭,讓孩子更能激發出自己的創造力。
  • 萌娃養成,三招教你培養語言能力,讓孩子更會「說話」
    王女士這才意識到女兒的不足,發覺了自己在孩子語言教育上的缺失。其實0-6歲,同樣是孩子培養語言能力的關鍵時期,孩子的語言能力很大程度上是在這個時期打下基礎。所以家長不可以忽視孩子的語言教育,應該給予足夠的重視,幫助孩子提高語言能力。
  • 孩子自理能力差?很可能是家長忽略這一能力的培養,別錯怪孩子!
    上個周末和我去參加一個媽媽座談會,其實也就是幾個媽媽圍繞孩子分享一下育兒經。期間有一個媽媽就問道關於孩子自理能力的培養問題,"我家孩子今年6歲了,其他方面對挺好的,就是自理能力不太好,你們有什麼好的辦法嗎?""是啊,我家孩子也是這樣,不願意自己動手,很多同齡的小夥伴都可以做的很好,他偏偏就要依賴你的幫助,更過分的還是他根本就不動手就像交給你完成。"
  • 如何培養孩子的閱讀能力?
    每個人都有一筆隱藏的寶藏等待你去發掘,這筆寶藏名字叫閱讀。猶太人是世界上公認聰明的人。猶太人也是世界公認閱讀率最高一個國家,平均每人一年閱讀12.3本書。那猶太人如何培養孩子閱讀習慣,這是每位父母都想知道的答案。
  • 【遊戲教育】培養孩子注意力的15個經典小遊戲,超實用!
    你不妨從下面幾個方面入手:從遊戲入手,培養注意力1、拼圖、下棋讓孩子儘早學會拼圖,並逐漸增加拼圖的塊數;學習簡單棋類的玩法。2、猜物把幾種不同形狀、輪廓鮮明的東西放在袋子中,讓孩子去摸,然後提問孩子:「一共有幾樣東西?都是些什麼?你是怎麼知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