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新能源市場佔有率的提高,電動車型的銷售額逐年遞增,在政策的加持下,電動車市場可謂是如日中天,這讓相當大一部分的燃油車忠實粉絲有了這個擔憂,電動車真的可以和燃油車同臺競技了嗎?
我先說一個被忽略的事實,2019年1-12月份,我國汽車產銷分別為2572.1萬輛和2576.9萬輛,新能源車型產銷分別為124.2萬輛和120.6萬輛,在這其中,純電動汽車產量略有增長,但銷量略有下滑,插混類產銷數據明顯下滑(數據來源於央視財經),純電動車和燃油車的銷售比接近1:20,這個差距不可謂不大,我們不能因為倖存者偏差而認定現階段純電汽車可以叫板傳統燃油車。
那燃油車的發展是否還需要政策的支持呢,現階段來看,答案是肯定的,由於對環保的要求,低碳要求緊迫,不少國家開始「斷臂求生」,例如宣布2025年禁售燃油車的挪威,2030年禁售燃油車的荷蘭,乃至2030年禁售燃油車的海南省,這也側面說明了,真到了那個時候,汽車市場布局才會發生改變,而這一切的源頭,是政策使然,否則純靠市場自發發展,純電動汽車取代傳統燃油車怕是要等到海枯石爛了。
不過有一說一,目前自主品牌新能源做的確實不錯,不論是研發投入還是市場表現都可圈可點,但是別忘了上述客觀事實,消費者對燃油車的信任感、忠誠度,以至於所謂的「信仰」,都會很大程度上的阻止新能源車未來幾年和燃油車的競爭。
所以還是這個觀點,電動車自身擁有很多優勢和良好的開發前景,但最難的是如何「馴化」市場,改變消費者習慣,獲得消費者認可,燃油車在這個領域奮鬥了百年之久,電動車現在想要叫板燃油車,為時過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