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陷入「垃圾暑期」,大多因父母規劃不合理,應避開這些「坑」

2020-12-20 鯨魚奶媽

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暑期已至,孩子們陸陸續續離開校園,開始了漫長的暑假,這對於許多孩子來說,無疑是一大樂事,但大量的調查研究顯示,很多孩子即將或已經陷入"垃圾暑期",而這其中絕大多數是因父母規劃不合理造成的。

什麼是「垃圾暑期"?為什麼會出現「垃圾暑期"?

"垃圾暑期"顧名思義就是缺乏意義的假期,許多孩子在放假期間過度鬆懈,碌碌度日,在漫長的假期時間沒有或少有收穫。那麼,這樣一種現象究竟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父母缺乏合理的規劃我們都知道,家庭是第二課堂,孩子在家中的表現,很大程度上會影響到他在其他場合的表現,這也正是為什麼我們如此強調家庭教育。但是,為人父母難免有惻隱之心,這也正是孩子為什麼會過上"垃圾暑期"的一大原因。

在父母看來,孩子經歷了長時間的學習生活,好不容易放假回到家中,必要的休息是無可厚非的,因此,對於孩子娛樂時間的分配,父母都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其次,父母對孩子的假期學習任務缺乏合理的安排,孩子漫無目的的度日,父母對孩子又起不到督促的作用,任由其自行安排時間完成作業,這樣的結果常常是孩子在假期將盡之時才匆忙趕作業。

再者,是父母沒有為孩子樹立一個好的榜樣。要知道,家庭教育更加注重言傳身教,其中身教尤為重要。在平常的課堂,老師傳授給孩子的知識更多局限於課本,對於其他待人接物、處理問題的方法往往沒有詳述,這方面的教育更多要由父母來完成。父母在孩子的心中是高大的,父母的言行舉止會時刻影響著孩子的發展。

然而,在這個浮華的時代,父母對於放假期間的孩子過於寵溺,更多時候選擇帶孩子進行娛樂活動,而很少進行更加有意義的活動,這會讓孩子的自制力更加薄弱,整個暑期都會被一些無意義的娛樂活動所佔據。

最後,父母對孩子的惻隱之心,讓許多父母即便在假期也捨不得讓孩子去學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這其實並不是一個明智的決定。要知道,在孩子這個年紀,他們的學習能力是最強的,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應該放手讓他們去嘗試,這樣,既能鍛鍊孩子的能力,也能讓孩子培養勤勞的優良品質,放棄如此好的一個學習機會,等到新的學期開始,孩子又將投入新一輪的學習當中,也就更沒有時間學習這些技能了。

孩子自身自制力不強這也是"垃圾暑期"出現的一個原因。孩子心智不成熟、父母疏於管教,都會導致孩子的自制力不夠,沒有良好的自制力,在面對各式各樣的娛樂活動誘惑時,孩子常常會迷失自我,這對於他們完成任務而言是具有相當大的阻礙性的。

交際圈對孩子的影響除開孩子的自制力與父母的管教,孩子自己的交際圈也會造成其度過一個"垃圾暑期"。我們常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孩子的交際圈同樣會對孩子的發展軌跡造成影響,好的朋友可以相互促進,壞的朋友則會相互掣肘,因此,孩子與什麼樣的人交朋友是父母同樣需要把關的一件事情,及時與"壞小孩"保持好距離,才能確保孩子的成長環境較為良好。

「垃圾暑期"對孩子有什麼影響?

正如上文所說,暑期是孩子發展進步的一大好時段,合理規劃、物盡其用,則對孩子的成長有著極好的影響,但如果荒廢了這樣一個時間段,那麼孩子的成長進度就會落後於其他善用時間的孩子,看似無關緊要的一件事,其實也會造成諸多危害。

孩子作息時間紊亂,娛樂活動充斥假期缺乏合理的規劃,孩子的假期生活自然是混亂的,有些孩子甚至日夜顛倒,電子產品、網路遊戲填滿了他們的日常,這對於正在成長階段的孩子來說,是相當有威脅力的。遊戲的成癮性、電子產品對視力、大腦發育的損害等,都是不可忽視的存在。

孩子養成惰性,生活技能了解甚少對孩子過度的縱容與放任,會讓他們養成惰性,這是當今社會最應當被摒棄的一大惡習。許多孩子在家中養尊處優,回到學校,甚至連最基本的日常值日都難以獨立完成,這是具有一定弊端的。父母應該明白,孩子並不只是為了學習知識而存在,生活技能的涉獵同樣舉足輕重。同時,我並不認為一個孩子一旦惰性養成,就只是對日常事務疏於打點,在學習上也會呈現出一定程度的懈怠,畢竟這兩者對於孩子來說,都不是他們所喜聞樂見的。

孩子對學習產生厭倦感長時間的娛樂,會讓人沉迷其中,何況是本身自制力就有所欠缺的孩子,沒有合理的規劃,孩子一旦深陷其中,就會難以自拔,網癮、厭學、逃課等現象也就開始接踵而至,到那時,問題就沒有一開始那麼好解決了。面對假期作業,父母的督促是對孩子的一種負責,同時也是對他們自制力的一大培養,這是一個過程,父母需要做的就是不斷的重複自己對孩子的引導。

學習是一件相對枯燥的事情,父母要對孩子多加引導,而不是以大量的娛樂活動讓孩子更加排斥枯燥乏味的學習。

如何避開「垃圾暑期"?

常言道,"解鈴還須繫鈴人",既然父母疏於規劃孩子的假期,導致孩子過上"垃圾暑期",那麼,擺脫這一現狀的方法自然也是落在了父母的身上。

以多樣的有意義活動取代娛樂活動父母對孩子的成長有著重大的影響,什麼事可以做,什麼事不可以做,這些大多數是父母以口述或者實際行動告知孩子的,因此,父母應該多帶孩子參加一些有意義的活動,以豐富他們的假期,讓孩子告別"垃圾暑期"。看一場話劇、覽一方山水、讀一冊好書,這些都是父母可以帶著孩子一同去做的,讓孩子行有所感,觀有所思,不但能收穫良多,而且讓孩子明白,有時候學習並沒有自己想像之中那麼枯燥乏味。

以合理的時間規劃調整孩子的生物鐘孩子正處於生長發育階段,這一階段的孩子對於合理的作息時間有著較為苛刻的要求,而父母則是他們最好的監督人。一份合理的作息時間表可以讓孩子告別疾病、告別熬夜,即便是在假期,也能有著充沛的精神,這不論是對假期精彩生活的開展,亦或者是此後學習生活的進行都具有良好的作用。

走近孩子,了解孩子,及時排除"潛在威脅"孩子對於社會鮮有涉獵,對於善惡對錯更是沒有較為準確的判斷力,所以難免會結實一些不良的朋友,染上惡習,這是父母應該重視的。關於這一點,最好的方法就是父母更多的走進孩子,了解孩子的交際圈,及時讓孩子與這些不良的朋友保持好距離,父母自己也要做好榜樣,不將一些惡習在無形之中傳遞給孩子。

我是鯨魚媽媽,也是3歲寶寶的媽媽,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我們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長!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讚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相關焦點

  • 低層次的父母,大多喜歡用這些方法教育孩子,苦了孩子坑了自己
    現如今社會如此開放,男女早已平等,一個家庭需要父母互相配合才能夠教育好一個孩子。大多的父親加入了孩子的教育中往往覺得無從下手,而且喜歡用一些自己喜歡的方法教育孩子,殊不知這樣錯誤的方法只能是哭了孩子坑了自己。
  • 低層次的父母,大多喜歡用這些方法教育孩子,苦了孩子坑了自己
    現如今社會如此開放,男女早已平等,一個家庭需要父母互相配合才能夠教育好一個孩子。大多的父親加入了孩子的教育中往往覺得無從下手,而且喜歡用一些自己喜歡的方法教育孩子,殊不知這樣錯誤的方法只能是哭了孩子坑了自己。
  • 人資專家教您如何避開面試中的那些「坑」
    求職者虛報原單位薪資 當場被面試官揭穿面試中的那些「坑」 你想過咋避開沒?「金三銀四」的求職季來了,每年這個時期,應屆畢業生都要面對求職這個現實又帶有挑戰性的問題。瀋陽晚報求職故事匯與讀者見面後,吸引了大量求職者的關注。
  • 父母給孩子選幼兒園時,注意4個細節,能成功避開這些「坑」
    因此家長在給小孩挑選幼兒園的時候,大多都非常謹慎,甚至要提前一年的時間進行挑選,生怕選了一個不適合自家寶寶的幼兒園。閨蜜小雲在她寶寶上幼兒園前,就是千挑萬選的。用她的話來說,為了寶寶能夠上一個滿意的幼兒園,她把片區裡面大大小小的公立,和私立幼兒園看了個遍,而且三番五次的去幼兒園實地考察,才選了孩子正在就讀的幼兒園。
  • 父母給孩子選幼兒園時,注意4個細節,能成功避開這些「坑」
    因此家長在給小孩挑選幼兒園的時候,大多都非常謹慎,甚至要提前一年的時間進行挑選,生怕選了一個不適合自家寶寶的幼兒園。選擇對了的話,孩子的學習生活會非常有意思,但如果選擇的不太合適,那麼就容易耽誤孩子,因此要引起注意。其實在挑選幼兒園的時候,家長只要留意一些「坑」不要踩,同時注意一些細節,通常就能替寶寶選到合適的幼兒園。
  • 大學生暑期兼職應做好「職業規劃」
    原標題:大學生暑期兼職應做好「職業規劃」家裡弟弟妹妹都在上學,經濟負擔很重,想做點事情為父母減輕負擔。我又是學新聞的,但是自己普通話不好臉皮又薄,不好意思跟別人說話,所以也想通過兼職鍛鍊自己。」曾悅說:「幫忙發傳單、投遞、幫學校招生、禮儀、家教、輔導班,都幹過。」
  • 避開這些坑 媽媽再也不糾結孩子看動畫片了
    給不給孩子看動畫片相信很多媽媽都糾結過,對其是「又愛又恨」啊。愛呢孩子看了動畫片媽媽暫時可以解脫了,恨呢又怕孩子經常看動畫片對成長不利。今天朝聖精靈就給大家細數那些孩子看動畫片踩過的坑。有了避坑指南,媽媽再也不用糾結孩子看動畫片了。
  • 又到水果盛產季,給孩子吃,要避開這些坑!
    又到水果盛產季,給孩子吃,要避開這些坑! 秋季是盛產水果的季節,橘子、梨、獼猴桃等各種水果紛紛上市,很多寶媽都會買一些給孩子吃。不過,對於孩子來說,吃水果也是有很多講究的,下面這些坑請一定要避開:
  • 孩子耐挫力低,如何培養孩子的韌性,家長需要避開這兩大坑
    6月4日,小學生廖可馨墜亡事件,應引起我們的反思,現在的孩子真的是太脆弱嗎?一點點小事就輕易地放棄了自己的生命。但在我們身邊,也有很多的孩子面對挫折,越挫越勇,把挫折當做成長的養料,最後成為學習和生活中的佼佼者。人生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無論是大人還是孩子,我們在現實生活中都會遇到這樣或者那樣的困難和挫折。為什麼有人好像能夠更好地應對生活的困境?
  • 孩子太瘦像個「紙片人」,注意避開2個坑,父母不用憂心給娃加餐
    文/麗麗育兒達人孩子太胖容易得糖尿病、高血壓,孩子太瘦又會影響正常發育。父母表示:我可太難了。在父母或者長輩眼裡,孩子的「瘦」就是一種不健康。但確實,過於肥胖和過瘦都是不健康的。比如王姨的小孫子,像個「紙片人」那就有點過分了,但孩子的「瘦」可真跟吃多少沒有太大關係,主要注意避開這2個坑。不得不說,一天5頓,別說胖了,要是女兒吃沒準都得催吐。
  • 母乳餵養,這些「坑」要避開
    【母乳餵養,這些「坑」要避開】民生視角媽媽的乳汁是最適合寶寶的食物,母乳中含有豐富的生物活性因子,是配方粉無法替代的。不過,聽起來簡單的母乳餵養,實操起來卻讓有的新手媽媽「壓力山大」。@健康浙江 提醒你,這些母乳餵養的「坑」,一定要避開
  • 不僅「坑」了孩子自己也內疚,父母該如何避開這些育兒誤區
    你有沒有試過在帶娃過程中因為經驗不足,犯了錯誤,把孩子坑了?特別是網絡信息大爆炸的時代,各類育兒信息真真假假,加上老人家的傳統育兒方式,有時真的很容易相信而犯錯,把寶寶坑了,把自己也坑了。說起來也有些內疚,作為孩子的父母,我在帶娃的過程中把孩子坑了不少回
  • 父母教育孩子的錯誤方式有哪些?家庭教育中的這些坑不要踩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庭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但在現實生活中,父母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總是容易犯一些錯誤,踩到一些坑。父母教育孩子的錯誤方式有哪些?希望以下這些坑家長們都儘量避開,不要去踩。每個父母都愛著自己的孩子,但對孩子不能過於溺愛,這是很多家長都容易犯的錯誤。對於孩子提出的任何需求都無條件的去滿足,一切都慣著孩子、由著孩子的性子來,這些都是典型的溺愛孩子的表現。
  • 避開婚姻中的這些坑
    也許是重婚,也許是惡意舉債形成共同債務,也許是「假離婚」弄假成真,儘管未必關涉生死,但婚姻中的確可能遭遇一些坑,令人防不勝防。各種坑,在經驗豐富的婚姻律師眼裡,早已司空見慣、見怪不怪。但對於平時鮮少接觸相應知識的公眾來說,哪怕跌入其中一個,也足以令生活陷入困境,甚至改變人生軌跡。婚姻中有哪些坑需要注意?讓我們跟隨有著多年從業經驗的婚姻律師一探究竟。
  • 長高路上,請避開這些「坑」
    孩子的長高路上,請各位家長避開這些坑~011、喝點牛奶、補點鈣、多運動,這樣就能長個嗎?當人們發現孩子矮於同齡人,會像周圍人「取經」,很多人會告訴你「多喝牛奶」、「補鈣」、「多運動」和「吃人參」等等;或者會告訴你,「不用擔心啦,以前我家小孩也很矮,初中後體重蹭蹭往上長」,那麼,這些措施有用嗎?我們知道,營養、運動和睡眠等對身高增長有很大影響,是長高不可忽視的因素。
  • 曾仕強:教養孩子,最容易陷入這3個「坑」,一定要避開
    父母教養的觀念不正確,不僅影響子女一生的幸福,更加對整個社會都有不良的破壞力。當然,教養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內容。今天我們分享3個要修正的錯誤觀念。這3個觀念,最要不得。因為一個人有了這3種觀念,一生會痛苦不堪,而且人見人厭。父母教養孩子,一定要避開這3個坑。
  • 洗奶瓶學問大,這些坑你都避開了嗎
    洗奶瓶學問大,這些坑你都避開了嗎 寶寶出生後,有許多瑣碎的小事都需要媽媽們忙碌,而有些事情雖然看起來挺簡單的,但其實裡面的學問大著呢,比如洗奶瓶,並不是所有的方式都是正確的哦~洗奶瓶的這些坑你都避開了嗎?
  • 父母應儘量避開這幾類
    看著超市裡的零食個個包裝精美,還有好看可愛的圖案,連大人看著都忍不住心動想買,更何況孩子呢?可我們也知道,這些零食雖然好看,實質上卻並不利於孩子的身體發育,也可以算是「美味的炸彈」,孩子如果養成了吃「垃圾零食」的習慣,就很難再戒掉了。為避免此情況發生,我們應當在選購的環節,就進行把關。
  • 老人的「土方法」卻害了孩子,4個偏方,父母趕緊避開這些坑
    在寶寶出生以後,很多家庭的父母沒什麼帶孩子的經驗,加上工作都很忙,大多選擇讓老人來幫忙照顧,而老人在面對寶寶的很多問題時,總是依靠&34;來解決,不僅對小寶寶身體沒有好處,還可能危害其健康。,還在家偷偷摸摸的進行,也不告訴你,也不和你商量,雖是一片好意,但是往往這些方法都非常沒有科學依據,甚至可能是違背科學的、有害的方法。
  • 李玫瑾:給孩子報「書法班」,要避開這3個坑,花錢多沒效果!
    李玫瑾:給孩子報「書法班」,要避開這3個坑,花錢多沒效果!書寫字跡一直就是家長關注的一個重點,生怕書寫的字跡影響到學生的成績,大多家長都會從小學就給孩子報書法班,可是,卻忽略了一個問題,這個班到底能不能幫到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