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有多牛?一個人貢獻了32個成語,你絕對用過,你都知道嗎?

2021-01-07 一夢文化

蘇軾一共貢獻了32個成語,有很多還是蘇軾的原創哦!

且看:

蘇軾《文與可畫禹簹谷偃竹記》:「與可是日與其妻遊谷中,燒筍晚食,發函得詩,失笑噴飯滿案。」現用來形容事情、行為或說話讓人可笑。

蘇軾寫了《和子由澠池懷舊》詩,內容如下:

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鴻飛那復計東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壞壁無由見舊題。

往日崎嶇還記否,路長人困蹇驢嘶。

後人把前四句概括為「雪泥鴻爪」這一成語,比喻往事遺留的痕跡。

蘇軾在《送劉寺丞赴餘姚》一詩中寫道:「中和堂後石楠樹,與君對床聽夜雨。」

文與可非常擅長畫竹子,蘇軾為之寫過一篇文章,叫《文與可畫篔簹谷偃竹記》。其中有這樣的句子:「畫竹必先得成竹於胸中,執筆熟視,乃見其所欲畫者,急起從之,振筆直遂,以追其所見。如兔起鶻落,少縱則逝矣。」於是就有了「胸有成竹」這個成語,比喻做事之前早有通盤的考慮和謀劃。

蘇東坡寫詩取笑怕老婆的陳季常:

龍丘居士亦可憐,談空說有夜不眠。

忽聞河東獅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

後來這個故事被宋代的洪邁寫進《容齋三筆》中,廣為流傳。河東獅吼的典故從此確立。

蘇軾的《赤壁賦》不僅貢獻了不少耳熟能詳成語,也成為後人鍾愛的繪畫題材,此圖為金代畫家武元直所繪《赤壁賦圖》,現藏於臺北故宮博物院。

出自蘇軾的《後赤壁賦》:「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原指一種自然景象,後多比喻事情終於真相大白。

出自蘇軾的《赤壁賦》:「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取之無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而吾與子之所共適。」形容資源非常豐富。

歐陽修在給大詩人梅堯臣的一封信《與梅聖俞書》中稱讚蘇詩:「老夫當避路,放他出一頭地也。」

出自蘇軾的《南鄉子·重九涵輝樓呈徐君猷》詞:「萬事到頭都是夢,休休,明日黃花蝶也愁。」比喻過時或無意義的事物。後多形容已失去新聞價值的報導或已失去應時作用的事物。

一次,蘇東坡退朝回家,指著自己的腹部問侍婢:「你們有誰知道我這裡面有些什麼?」一答:「文章」。

一說:「見識。」

蘇東坡搖搖頭,王朝雲笑道:「您肚子裡都是不合時宜。」蘇東坡聞言贊道:「知我者,唯有朝雲也。」

出自蘇軾《東坡題跋·書摩詰〈藍田煙雨圖〉》:「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形容長於描寫景物的詩,使讀者如置身圖畫當中。也形容詩的意境非常優美。

北宋時期,蘇軾帶他隨從外出郊遊,他觀賞山崖的金雞菊,隨從在一旁高唱蘇軾的歌詞。蘇軾問他們自己與柳永的詞有什麼不同。隨從說:柳郎中的詞只可借17歲的女孩子執紅牙拍板唱「楊柳外曉風殘月」,您的歌詞得請關西大漢持鐵板唱「大江東去」。後用來形容豪邁激越的文章風格。

明代仇英 《赤壁圖》

出自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詞:「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這是蘇軾對人生的無限感慨,有大徹大悟、超脫塵俗的味道。

語出宋·蘇軾《於潛僧綠筠軒》詩:「無肉令人瘦,無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醫。」比喻人若庸俗,則不可救藥。

出自蘇軾的《飲湖上初晴後雨》:「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指淡雅和濃豔兩種不同的妝。

出自蘇軾《與潘郭二生出郊尋春》詩:「人似秋鴻來有信,事如春夢了無痕。」比喻世事變幻,如春夜的夢境一樣容易消逝,不留一點痕跡。

蘇軾《東坡志林·三老語》:「嘗有三老人相遇,或問之年……一人曰:『海水變桑田時,吾輒下一籌,爾(邇)來吾籌已滿十間屋。』」

這本是寓言,講三位老人競相誇耀自己的壽命之高。後用「海屋籌添」指增年益壽,常用作祝壽之詞。

形容詩文或書籍寫得非常好,不論讀多少遍也不感到厭倦。出自蘇軾《送安惇秀才失解西歸》:「故書不厭百回讀;熟讀深思子自知。」

用來指隨時的,不是預定時間的需要。

出自蘇軾《後赤壁賦》:「我有鬥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時之須。」

指16歲的美女。

出自蘇軾《李鈴轄座上分題戴花》詩:「二八佳人細馬馱,十千美酒渭城歌。」

烏:虛幻,不存在。變得什麼都沒有。指全部消失或完全落空。

出自蘇軾《章質夫送酒六壺,書至而酒不達,戲作小詩問之》:豈意青州六從事,化為烏有一先生。

燕:漢成帝皇后趙飛燕;環:唐玄宗貴妃楊玉環。形容女子體態不同,各有各好看地方。也借喻藝術作品風格不同,而各有所長。

出自蘇軾《孫莘老求墨妙亭詩》:「杜陵評書貴瘦硬,此論未公吾不憑。短長肥瘦各有態,玉環飛燕誰敢憎。」

謂山川、河流美如畫卷,形容自然風光美麗如圖畫。

出自蘇軾《念如嬌·赤壁懷古》:「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

只有一個,再沒有別的。形容非常稀有。也用來形容人或物非常珍貴。

蘇軾《上皇帝書》:「改過不吝,從善如流,此堯舜禹湯之所勉強而力行,秦漢以來之所絕無而僅有。」

比喻極難得的珍貴食品。

蘇軾《江瑤柱傳》:「方其為席上之珍,風味藹然。雖龍肝鳳髓,有不及者。」

張大千的《廬山觀瀑》,引《題西林壁》一詩入畫。

出自大家小學都背誦過的蘇軾《題西林壁 》詩:「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詞義是比喻微小而沒有作用的名聲,非常微小的利潤。

出自蘇軾《滿庭芳》詞:「蝸角虛名蠅頭微利,算來著甚幹忙。」

意思是世間萬物各有其所屬。

出自每個人中學時都背誦過的蘇軾《前赤壁賦》:「夫天地之間,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

出自蘇軾《晁錯論》:「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韌不拔之志。」形容信念堅定,意志頑強,不可動搖,堅強不屈。

指難以做到 的事情居然做到了,值得珍視。出自蘇軾《荀卿論》:「子路之勇,子貢之辯,冉有之智,此三者,皆天下之所謂難能而可貴者也。」

清風緩緩地吹來,水面不曾泛起一絲波紋。

出自蘇軾的《前赤壁賦》:「清風徐來,水波不興。」

玩弄小聰明反而被聰明耽誤或妨害了。

蘇軾《東坡續集·洗兒》:「人皆養子望聰明,我被聰明誤一生。作者寫《洗兒》詩,目的是借洗兒之事發牢騷。當時,作者雖有才華,聰明過人,卻屢遭打擊,因而胸中多有牢落不平之氣。這首詩即是借題發揮,表達對不合理的杜會現實的不滿。

蘇軾是文學大家,讀他的詩真的可以治癒自己的心。

細細品味他坎坷的人生之後,你更能感受到它的豁達與上進,著實讓人奮發。我讀的這本《蘇軾詞傳》中選取了蘇軾一生中所作的詞和詩。

這本《蘇軾詞傳》中不但收集了蘇軾的詩,還讓我真正了解他的一生,讀懂了他的豁達。只有等我們真正走進他的詩詞才能走進他的人生,進而學會他的心境。

《蘇軾詞傳》還以蘇軾的詞為主題,從當時的社會觀念與時代背景出發,對蘇軾的生平際遇、詩詞藝術、社會活動等進行了深入的分析,再現了蘇軾以文傳世、以官入世的典型宋代文官形象。

不僅如此,書中用唯美深情的妙筆將蘇軾的一生娓娓道來,既豐富了文章內容,又能從東坡的生平中體會到他作詞時的心情,從而更加了解這位詩詞大家的超脫心境。

當然與之一起的還有《李清照詞傳》《李煜詞傳》《納蘭容若詞傳》《倉央嘉措詩傳》《辛棄疾詞傳》,六本書現在搞活動,一共只需88.8元。

兩包煙的價錢,就能讓你品讀到這麼多文學經典,並能從中感悟到大家風範的人生哲理,實在是個機會呀!點擊以下領取正版蘇軾詞傳↓↓↓

相關焦點

  • 原來蘇軾貢獻了那麼多成語,你都知道嗎?
    蘇軾作為北宋第一大V,大文學家蘇軾除了是段子手、吃貨、技術宅、時尚先鋒外,還是成語的高產者,不數不知道,一查才發現那麼多成語都出自他的詩詞。 今天咱們就歷數一下蘇軾貢獻的成語。
  • 原來蘇軾貢獻了那麼多成語
    成語,是中華優秀文化的凝鍊,堪稱中華文化的「活化石」。成語大多出自於古代經典或著作、歷史故事和人們的口頭故事。你知道嗎?北宋「第一大V」蘇軾除了是段子手、吃貨、技術宅、時尚先鋒外,最重要的是還是成語的高產者,不數不知道,一查才發現那麼多成語都出自他的詩詞,或與他有關!今天咱們就細數一下蘇軾貢獻的成語。
  • 蘇軾貢獻出這麼多成語,膜拜!
    蘇軾貢獻出這麼多成語,膜拜!在小編眼裡,作為北宋「第一大V」,大文學家蘇軾除了是著名文學家、書法家、畫家外,最重要的是還是成語的高產者,不數不知道,一查才發現那麼多成語都出自他的詩詞,今天咱們就歷數一下蘇軾貢獻的成語。
  • 出人頭地、明日黃花……和蘇軾有關的成語,你知道幾個?
    蘇軾作為大宋朝的標杆人物,詩詞書畫無一不通,五一不絕,他的作品流傳千古,經久不息,跟他有關的成語自然也不少,那麼,你又知道哪幾個呢?今天,我們就來說說和蘇軾有關的成語以及這些成語背後的故事。出人頭地出人頭地是個常用的成語,意思是高人一等,一般是形容某個人德才超眾或者成就突出。出自《歐陽文忠公文集卷一四九與梅聖俞書》:「讀蘇軾書,不覺汗出,快哉快哉;老夫當避路,放他出一頭地也」。
  • 【薦讀】這些特別的成語你都知道嗎?
    一提到成語,大家的第一反應一定是四個字,而且結構嚴謹、語意精煉。幼時初學啟蒙,我們都學過「守株待兔」「掩耳盜鈴」「刻舟求劍」「揠苗助長」等等趣味無窮、發人深省的故事成語。其他的諸如「親密無間」「間不容髮」「發指眥裂」「裂土分茅」「茅塞頓開」「開路先鋒」「鋒芒所向」等還可以接龍的成語。
  • 河北有個「成語之都」,內有1500多條成語典故,你絕對知道
    「紙上談兵」「毛遂自薦」「背水一戰」等都是我們耳熟能詳的成語,但你知道這些成語典故的來源嗎?今天要跟大家介紹的這個城市,它以成語出名,大街小巷中隨處可見到成語典故,這個城市就是河北邯鄲。出自邯鄲的成語典故,從邊塞到中原,從歷史文化到哲理內涵,多種多樣,應有盡有。
  • 十個常被誤用的成語,有文化的你,用對了嗎?
    當然我們日常生活中,不會這麼咬文嚼字,但是偶爾能用上幾個成語,還是能顯出一些「文學氣息」,不過據官方統計,我國有10個成語成語常被人誤用,你用錯過嗎?第四個成語:目無全牛目無全牛是指,指一個人看到一頭牛時,就能看到牛的骨架、器官分布、經絡走向,說明一個人對某樣事物的掌握,已經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但是很多都將目無全牛,誤認為是「管中窺豹」的意思,還用來批評別人缺乏大局觀。完全將意思搞反了。
  • 這32個熟悉的成語,竟然都出自蘇軾!北宋第一大V太牛了吧!
    北宋第一大V蘇軾,除了是段子手、吃貨、技術宅外,還是成語的高產者。
  • 五個常被誤用的成語,三人成虎,目無全牛,知道什麼意思嗎?
    成語是我國千年歷史的文化積澱,雖然大多數成語只有四個字,其背後往往都含有一個或幾個典故,能表達出豐富的含義,言簡意賅。我們的漢字與其他的語言很大的一個不同,就是它不是表音的,而是表意的,在精深的漢語體系中,有一個獨樹一幟的瑰寶。
  • 溧陽話中的成語,你都知道嗎?
    溧陽話中有俗語、諺語、歇後語,而且還有成語,今天,就讓小編帶你來認識一下~不稂不莠:溧陽話中有一句「稂不稂,莠不莠」的語言,我曾一直不知其詳及寫法含義。近讀《詩經》,在《小雅大田》中有「既方既卓(皂),既堅既好,不稂不莠」的詩句。
  • 小學課本裡的成語故事,看到這些圖片,你都知道是哪個成語嗎?
    六一兒童節剛過,很多成年人也都過了把「兒童」癮,每個人都很懷念小時候,因為那時候沒有多大的壓力,除了學習就是玩耍。那麼,你還記得小學時候的語文課本嗎?很多同學在小學的時候最喜歡的就是翻看課本裡面的故事,尤其是小學課本裡的成語故事,看到這些圖片,你都知道是哪個成語嗎?
  • 縱觀十二生肖中鼠、牛、虎,的成語,你知道到有什麼典故?
    漢南帝見不遠處有隻兔子,就叫劉備射,說是要看看皇叔的箭法。劉備連忙彎弓射箭,正好命中兔子,獻帝連誇好箭法。 南帝又看見一隻大鹿,連射三箭不中,就叫曹操射。曹操拿過南帝的金比箭,一箭就射中了鹿。將士們見射中鹿的是金比箭,以為是獻帝射的,都高呼「萬歲」,曹操得意地站到獻帝前接受歡呼。
  • 這6個成語的意思你真的了解嗎?來看看是不是和你想的南轅北轍!
    我們中國的文化博大精深,尤其是中國的漢字文化更是源遠流長几千年,可以說它的一橫一豎一撇一捺都有其特定的含義。漢字據記載最早成熟與商代,就目前所了解的殷商文字資料來說,文字載體的門類在當時已經有很多。當時的文字除了用毛筆書寫在簡冊上之外,其他的主要手段就是刻寫在龜甲獸骨、陶器、玉石上以及陶鑄在青銅器上。
  • 十個容易誤解的成語,你用對了嗎?
    我們漢語詞彙特別豐富,成語也特別多,大多成語也都有他的典故,但我們上學的時候,很少有老師專門去給我們講成語,所以導致我們對很多成語的理解,只停留在字面意思,卻並不了解它的來歷和典故,因此經常被誤用,甚至鬧出笑話,今天我們就先學習十個比較容易被誤解的常用成語。一,洛陽紙貴。
  • 河東獅吼、夜雨對床,原來這些成語都來自蘇軾!
    多首。1101年8月24日,蘇軾逝世。「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那麼多膾炙人口的詩句是他留給我們寶貴的財富。那你知道,這些耳熟能詳的成語也與他有關嗎?夜雨對床唐代韋應物有「寧知風雪夜,復此對床眠」,蘇軾讀後感觸良深,與蘇轍約定「夜雨對床」,但一直未實現。「夜雨對床」便流傳下來,本不單指兄弟之間,經此也成了兄弟之事。
  • 成語「目無全牛」是什麼意思?它的正確理解,跟你想的一樣嗎?
    但是假如你用錯了成語,可能你文章想表達的意思,也就與你想要表達的意思南轅北轍了。比如說,一些小學生總愛用錯成語,就拿分道揚鑣這個成語來說吧!一名小學生就用錯了它的意思,結果不少網友都因此笑開了花。這名小學生用分道揚鑣這個成語的時候,錯把分道揚鑣這個成語的意思用成了分別行動的意思。
  • 「行走的成語製造機」蘇軾:我的產量,超乎你想像
    作為中國古代最聲名顯赫的一代文豪,蘇軾既有創造力,又有影響力,他的詩詞文章家喻戶曉,他的典故趣聞婦孺皆知,於是,一大批與他有關的成語應運而生。不過,是蘇軾與朝雲的故事,賦予了這個成語以靈魂。河東獅吼——蘇軾與好友陳季常(《河東獅吼》陳季常與柳飄飄劇照)蘇軾有個好友,名叫陳慥【zào】,字季常,此人之所以名垂青史,正是拜蘇軾所賜。
  • 這些冷門成語知識,你知道幾個?
    這五個看著不像成語的成語,哪一個顛覆了你的三觀?最後一個你一定想不到。第五名:冬日可愛出自《左傳》,比喻人態度溫和慈愛,像冬天的太陽,值得人們去喜愛。第一名:令人噴飯出自蘇軾《文與可畫篔簹谷偃竹記》,形容事情或者說話,十分地可笑。冷門知識需要多看多學,成語的作用在於言簡意賅的表達,太普通反而會有就不像成語的既視感。這一次知識分享你記住了嗎?
  • 蘇軾:我不要面子嗎?憤然寫詩帶火一成語
    這些詩細細品味一下,就知道蘇軾這個人有多喜歡開玩笑了,這些詩看了之後總是會讓人臉紅。有一次蘇軾找陳季常喝酒,但妻子柳氏最不喜歡丈夫出去喝酒,迫於有蘇軾在,也沒有說什麼,但陳季常向妻子保證,絕對早回家,更不會找歌姬!可是事實正好相反,幾個人一塊喝了幾杯後,就完全把這事忘了,不僅找了歌姬,很晚才回到家!
  • 厲害了蘇東坡,這20個成語都是他貢獻的
    他就是蘇東坡,自古才子故事多,而這20個成語竟都與他有關! ……」 「雪泥鴻爪」就被概括為眾所周知的成語了。 夜雨對床 唐代韋應物有「寧知風雪夜,復此對床眠」,蘇軾讀後感觸良深,與蘇轍約定「夜雨對床」,但一直未實現。 「夜雨對床」便流傳下來,本不單指兄弟之間,經此也成了兄弟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