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康熙皇帝
在中國曆朝歷代中,清代對子弟教育最為嚴格。皇子們每天要讀書10小時,一年只能休息5天。他們不僅要學習漢文經典,還要學習滿文、騎射、武功。晚清光緒年間雖無皇子,但亦注重對貴胄的培養,雖形式有改變,但仍然十分嚴格。
據記載:「我朝家法,皇子、皇孫六歲,即就外傅讀書。」意思是皇子虛歲滿6歲便開始讀書,早5點到下午3點,共10小時。一年只能休息5天,即元旦、端午、中秋、皇帝生日、自己生日,此外連除夕都不能放假。
雖然是凌晨5點開始上課,但皇子需凌晨4點到書房複習前天的功課,夏天雖熱,皇子讀書時卻不允許使用扇子祛暑,每學一個字,即要寫100遍,一段課文,要朗誦120遍。
康熙皇帝年幼讀書,自己曾累得咳血,故四書五經能倒背如流,而乾隆皇帝14歲就能做到這一點,故深得康熙喜愛。
皇子們除了學習漢文經典外,12歲以後還要學習滿文,14歲開始學習騎馬、射箭,教習由滿蒙諳達充任,他們無師傅之稱號,見皇子時須下跪請安,自稱奴才。皇子長大後,還有武功課,包括拳術、鳥槍、刀劍、火器等。西方傳教士張誠曾說,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的夏天,康熙帶著7個皇子巡視塞外,整整一個月裡,這些皇子終日躍馬揚鞭,搭弓射箭,不亦樂乎。
2.萬曆皇帝
明朝萬曆皇帝登基的時候只有9歲,雖然貴為天子,但是首要任務還是學習。其實,萬曆皇帝除上朝外,學習時間分為經筵和日講。
萬曆皇帝每日天不亮就需起床,早飯後即赴文華殿聽日講。先從語文課開始,十幾歲的萬曆要先讀《大學》十遍,再讀《尚書》,然後由講官們陸續進講。而課間休息的娛樂方式一般是學習處理奏摺。
第二堂是歷史課,學習歷代王朝興衰的典故。課程還安排了互動,為了保證皇帝上課不放空,皇帝必須要提問題,由講官解答。此外,還有練習書法的課程。
根據不完全統計,從隆慶六年八月十八日第一次日講開始,到萬曆十七年二月二日最後一次日講截止,萬曆皇帝參加的經筵是99次,日講是601次,共計700次。
萬曆皇帝都讀了什麼書呢?書單如下:
第一類:敘君臣之義、上下之位、父母之道、長幼有序。
《周禮》《禮記》《孝經》《論語》
第二類:述歷代治亂興衰,成敗得失之理。
《尚書》《春秋》《漢書》《資治通鑑》
第三類:記國君御天下之術,治國用兵之道。
《老子》《六韜》《管子》《商君書》
《韓非子》《申子》
第四類:因材施教,私人專門編制的教材。
《帝鑑圖說》:張居正是萬曆皇帝的輔導老師,他深知責任重大,因為小皇帝年紀小,於是他親自編訂教材,專門挑選了81個榜樣,36個反面教材畫成連環畫,講述歷代帝王治國經驗。
《皇陵碑》:在知識教育之餘,張居正時不時搞個憶苦思甜,讓萬曆學習太祖朱元璋的《皇陵碑》。
看完皇帝小時候的書單,大家現在心理是不是平衡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