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6日上午10點
米拉山隧道正式雙向通行
標誌著拉林高等級公路全線通車
「拉林高速」是川藏高速公路的重要組成部分,嚴格來講,它應該被稱為「高等級公路」,因為高速公路必須是全封閉的,但西藏的高速由於不收費,很多匝道是敞開的,所以叫高等級公路,只是人們習慣稱之為「拉林高速」。
米拉山隧道是其中最難攻克的難題之一,自2015年4月1號開工建設,隧道左線長5727米、右線長5720米、斜井長1045米,隧道進口海拔4752米,出口海拔4774米,斜井井口海拔4889.6米,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公路特長隧道,歷經4年多時間終於通車。
通車後使翻越米拉山的18公裡路程縮短至5.7公裡,拉薩至林芝的路程可以縮短至不到5個小時。
隧道通行,我們一邊感嘆祖國基建之強大、承認確實改善交通運輸環境的同時,也一邊惋惜終將消失的埡口,那些美景是不是很難再見到?
回想去年7月份自駕從成都到拉薩,不好走的路都有著絕美的風景,最後一天在林芝上了林拉公路之後,路是好走了卻感覺非常乏味。
當時的米拉山隧道還在施工中,我們爬上了這個進拉薩前最後的5000米以上埡口,上面的藍天白雲和綠色植被讓我至今難忘!
米拉山埡口橫亙於東西向的雅魯藏布江谷地之中,是川藏南線的最高點,也是最後一道天然屏障,過了這個埡口,便一路下坡,只需驅車三小時便到拉薩了。
想想如果現在去就直接是從隧道穿過,看不見這番美景是不是很可惜呢!雖然為了出行更便利的趨勢不可擋,但我們卻面臨一個又一個埡口美景的消失,你還記得川藏南線上曾經的絕美埡口嗎?
在這之前,我們先弄清楚什麼是埡口?
這是高原上最常講的一個詞,在地理意義上指的是山脊上呈馬鞍狀的明顯下凹處,翻過埡口,即最短和最省力的路途進山和出山,換句話說,埡口就是翻山越嶺的捷徑。
川藏南線上自東向西依次要翻越約14個高山埡口,其中海拔4000米以上的埡口有12個。這些埡口有著不可取代的作用:
1、作為中途休息站
不管是自駕、騎行還是徒步,長途跋涉後都需要在埡口休整,檢修裝備,補充物資。
2、作為觀景平臺
埡口的地勢一般都非常開闊,不管是觀景還是拍攝都有比較好的視角,也是地標的打卡點。
3、藏民在此向神山祈福
幾乎每一個埡口都有經幡,藏民用來表達對於神山的敬畏和祈福。
只是隨著318國道的不斷修建,那一個個等著被翻越的埡口,已經有一部分面臨著被遺棄的命運:
二郎山埡口(3437米)
二郎山埡口是川藏線上第一道咽喉險關,多年以前還沒有二郎山隧道時,只能從老盤山公路翻過山高路陡的二郎山,那裡松柏林立、駿馬閒遛,草甸翠綠,一切原始而壯麗。
但過於危險,2001年1月11日,二郎山隧道工程全面建成通車,無需再翻山越嶺,行車時間減少了3小時。
高爾寺山埡口(4412米)
高爾寺山位於新都橋與雅江之間,山頂為康定與雅江兩縣的天然屏障,半山腰上是看山看水的好地方,也是拍攝貢嘎雪山的最佳位置。但隨著2015年12月30日高爾寺隧正式通車,這個埡口在川藏線上已經消失。
剪子彎山埡口(4659米)
剪子彎山又叫羊子山,因為羊兒累了經常在這休息,還相傳三世達賴在此停留過,因此被方圓百裡藏民奉為神山。站在埡口上看路曲折得很有規律,彎一個連一個,絕對是名副其實的「天路十八彎」。
2014年12月24日,G318線東海路剪子灣隧道正式對社會車輛開放通行,隧道全長2230米,至此剪子灣埡口消失。
理塘埡口(4014米)
曾經的盤山公路不好走還經常堵車,2015年7月20日理塘隧道正式通車,全長2830米。
幸好,還有一些埡口仍存在著:
折多山埡口(4298米)
折多山埡口是川藏線上第一個需要翻越的海拔超4000米的高山埡口,有「康巴第一關」之稱。
「折多」在藏語中是彎曲的意思,這條盤山公路來回盤繞像「多」字一樣一個彎接另一個彎,不過當你翻過折多山埡口,你會驚嘆雲海就停在你面前。(隧道已經在修建中,埡口不久也會消失了)
卡子拉山埡口(4718米)
卡子拉山是屹立在草原上的高山,鋪滿了一望無際的草甸,在這裡看山,層巒疊嶂,一層比一層更遠,一層比一層顏色更淺。
海子山埡口(4685米)
海子山上沒有樹木,蠻荒得像是火星表面,但湖泊星羅棋布,1145個大小海子如上帝失手撒下的鑽石般閃爍在山間。
宗拉山埡口(4150米)
宗拉山的埡口是進入西藏地域的第一個埡口,紅土滿山,松林鑲嵌,甚是好看。
拉烏山埡口(4376米)
這裡是金沙江與瀾滄江的分水嶺,過了埡口下山之後就是瀾滄江大橋。
覺巴山埡口(3911米)
海拔雖不算高,但是由於瀾滄江千百年來的深深下切,使得江岸壁立千仞,一派荒涼與堅硬,一邊是懸崖,另一邊是峭壁,既沒有護欄也沒有路標,以險著稱。(隧道已經在修建中,埡口不久也會消失了)
東達山埡口(5008米)
東達山一年中有11個月在下雪,高海拔、低氧、寒冷,就算夏天也可能是皚皚白雪。
業拉山埡口(4658米)
業拉山是西藏八大神山之一,其中的怒江72道拐,短短十幾裡的山路,落差高達2000米,180°的大拐彎就有50多個。
安久拉山埡口(4475米)
安久拉山是怒江和雅魯藏布江的天然分水嶺,翻過之後可看到夢幻般的然烏湖。
色季拉山埡口(4720米)
色季拉山屬念青唐古拉山脈,是尼洋河流域與帕龍藏布江的分水嶺,埡口上可觀日出、雲海,幸運的話能遠眺南迦巴瓦峰峻美雄姿。
天塹變通途,川藏南線的路況越來越好,進藏時間越來越短了,代價是隨著埡口的消失而消失的沿途美景,可是容易到達的地方還是遠方嗎?自駕川藏線的樂趣還剩多少呢?
而且對於很多人來說,都不是純粹為了到達拉薩,他們更享受的是沿途所見所聞:通麥天險、帕隆藏布的咆哮、竹巴龍金沙江翻滾的河水、理塘沿途隨手一拍都是電腦桌面壁紙的風光……儘管艱險,可都是屬於川藏南線的傳奇呀!
所以呀,有些地方越早體驗才越有味道,趁很多埡口還沒有消失之前趕緊出發,別等到若干年後它們都不復存在了才後悔,錯過可就是永遠的遺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