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員問題:怎樣訓練快速覺察到自己的情緒,了解內在世界的真實想法?有時候脾氣上來了很容易失控,不知不覺地就發脾氣了,發完才會去想我為什麼發脾氣。
李軍老師:昨天晚上我在課程聽了是嗎?
提問學員:聽了
李軍老師:有什麼感覺?
提問學員:感覺有點彆扭,要使勁控制自己的脾氣,但是結果要比發脾氣好。
李軍老師:怎麼個彆扭,能說一說嗎?
提問學員:溝通的時候還是會有點要發脾氣,然後又想了想,發脾氣不能解決問題。
李軍老師:說個具體事件,A是什麼?C是什麼?
提問學員:A是今天孩子課堂測試,很簡單的字寫錯了,C是心裡生氣,沒發脾氣。
李軍老師:心裡生氣、沒發脾氣,我猜你是忍住了,是嗎?
提問學員:對
李軍老師:孩子多大?幾年級?
提問學員:9周歲,4年級。
李軍老師:好的,我們就先來看這件事,為何忍住了?這就是一個B(信念),我猜這是一個學習後新建立的B(信念)——發脾氣只會傷害孩子,打壓孩子。
提問學員:嗯嗯,是的。
李軍老師:非常好,你已經有進步了。
提問學員:謝謝老師,因為之前的小問題對孩子發火,傷了孩子的自信心。
李軍老師:是的,孩子很多自信的建立,都是來自於爸爸媽媽對他做的事情的態度和看法。所以,你想透過今天的問題,想讓自己以後遇到類似的事,能做的更好是嗎?
提問學員:對。
李軍老師:你做的非常好!!
提問學員:我就是不想因為自己的強勢,讓孩子沒有自我。
李軍老師:我理解你,也懂你。所以,我想了解一下,當你看到孩子寫錯字的那一刻,心裡是怎麼想的?(也就是原來的B)才會讓你生氣的呢?
提問學員:這麼簡單都能寫錯,生氣,著急,丟人!
李軍老師:讓你生氣的是什麼?
提問學員:我覺得丟人!
李軍老師:為何「這麼簡單都能寫錯」你會覺得「丟人」呢?慢慢想一下,想到什麼就是什麼,沒有對錯。
提問學員:面子,我的面子。
李軍老師:嗯嗯,是你的面子,丟你什麼面子了?孩子不已經是老師同學們的眼中的好學生了嗎?
提問學員:好學生就不能總犯錯。又是我的面子,強勢。
李軍老師:其實這就是我們的內在世界,是實際就存在的,雖然不被看見,卻在無形中影響著我們,而我們卻不知道的部分。
提問學員:嗯,就是平時學習很好,是老師和同學們的眼中的好學生,但總是犯小錯誤,就感覺很丟人。
也不積極的反思自己,對他的做法我內心很急,覺得他應該自覺。還總急迫的強加給他我的想法,讓孩子沒了自我思想,所以丟了自信。
李軍老師:好學生就不能總犯錯——小的時候,有誰這樣說過你嗎?
提問學員:我媽總把我跟我哥哥比,他學習好,就各種說我。
李軍老師:說過你什麼?願意說說嗎?看看你有什麼信念(B)是影響到你孩子的?
提問學員:天天不好好學習,懶,笨。剛上一年級的時候學拼音,怎麼也學不好。印象最深的就是,這麼簡單都不會,你怎麼這麼笨!我媽還貼了一張圖在我們家的牆上,拿棍子敲著字,我就是讀不好,我媽就急。
李軍老師:這麼簡單都不會,你怎麼這麼笨——這就是你嚴格要求孩子的一個創傷性信念B,所以也就總想讓孩子啥也會,啥也學,還都得學好。
提問學員:明白了,老師。
李軍老師:所以,你很怕孩子成為你擔心的那樣是嗎?
提問學員:對,特別害怕。
李軍老師:嗯嗯,我理解你的心情,同時你要把你小時候被媽媽要求的「你」,和現在「你」,以及你要求孩子的事一定要分開。
「我媽貼了一張圖在我們家的牆上,拿棍子敲著字,我就是讀不好,我媽就急」——你現在想像這個畫面,我引導你對著畫面裡的媽媽說兩句話試試,願意嗎?
提問學員:嗯,願意。
李軍老師/學員:媽媽,我害怕,你嚇到我了。媽媽,不是我不會,我害怕你著急生氣,嚇到我了,我一直在努力,努力學好讓您看到,為您爭光,可是,我一害怕,啥都忘了……媽媽,您抱抱我,我很害怕您不愛我、不要我,抱抱我,您消消氣,我慢慢念給您……
提問學員:突然想到兒子被我嚇到的樣子,我哭了(片刻沉默)。
李軍老師,我突然覺得跟媽媽的距離近了,她不再那麼讓我討厭,我也不再那麼恨她,但我從心裡還有些埋怨她。
李軍老師:把自己當時的恐懼表達出來,對你會有些好處。內在的恐懼最初是為了保護你,但是孩子的思維容易在恐懼下凝固,所以媽媽越著急,你就越念不出來。
現在你明白原來是自己內在的一個這樣的信念,對孩子有一些偏差的或者是過激的要求,導致孩子也特別害怕恐懼。
當你小的時候,不斷的被媽媽比較和著急,你就慢慢變得沒有自信,就覺得自己好像不如哥哥,或者是產生了別的不自信,覺得媽媽怎麼老那麼著急啊,也會有自責的現象,那現在知道原來是自己內在的這樣子的信念,創化了這樣一個外在的事情。
假如你沒有內在這樣的信念,就不會有對孩子這個外在過激的要求。
我們的孩子都愛媽媽,就很想讓自己做的更好,不讓媽媽生氣,覺得媽媽生氣著急都是自己做的不好,就會開始自責,其實那些都是誤會。
你現在想想,媽媽因為學習的事情和你急,換到現在你還會恐懼嗎?肯定不會,對吧?就是因為孩子心理年齡小,才會感到害怕。所以你換一個B(信念),就是孩子都是好孩子,你只是想讓他更好,該怎麼做呢?
另外,孩子寫錯字一定是有原因的,不管是什麼原因我們做父母的都去接受。寫錯一個字,不代表孩子不好,不能說一個錯字或者是他犯了點小錯誤,你就把這孩子的整個人、整個人生就給否認了,這個代價有點太大了!
我們做媽媽的摳一點兒,不用那麼大方,不能一下付出那麼大的代價,讓孩子承擔,是吧?
所以,一個A中(事件),想要得到一個好的C(結果),就要有相應的B(信念)。比如你的這個問題中,B(信念)可以有多種,比如孩子是個好孩子、我相信他、他寫錯一定是有原因的等。
現在經過學習,你還可以把這些信念放大:我以前跟孩子喊過或者是嚴厲過,那我從現在開始我跟他好好說話,不跟他急,因為我相信他是個好孩子。
就用這樣的方式,隨時去覺察自己。如果還有問題,你可以在學習群裡面提問,或者是諮詢你所在學習組的助教老師,隨時遇到問題隨時處理,好嗎?
提問學員:好
李軍老師:另外多練習,一定要多練習,這個情緒ABC理論是非常好用的一個方式方法,你不是說想覺察嗎?這就是一個很好的方式!
提問學員:好的,老師,我會多加練習。
李軍老師:我到現在也經常用這樣的方式在覺察,比如我看到什麼不舒服了,或者是今天我愛人讓我不開心了,但我一定不會跟他吵架,我一定要先寫問自己,我剛才聽到什麼或者是看到什麼,我開始不高興了,讓我想到了什麼?
提問學員:我明白了,老師!
李軍老師:嗯嗯,接受孩子,然後去幫他一起去解決問題。也知道以後的作業怎麼做,然後再去探索內在。
提問學員:好的老師,接納孩子的一切,允許孩子犯錯,療愈自己內心的小孩!感謝老師的耐心引導,謝謝。
李軍老師:好,謝謝你的問題,讓我們群裡80多位同學都可以學習到。好好抱抱孩子,很好的孩子,好好愛他啊,也謝謝你和我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