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身體感覺的覺察是如何幫我們提高情緒調節能力的?

2021-01-16 冥想小熟女

#第10周答疑會現在開始#

Q1:正念裡面有講到,任何情緒都有對應的身體感覺,那麼,通過對身體感覺的覺察是如何幫忙我們提高情緒調節能力的呢?是將對情緒的體驗轉移到身體感覺上來嗎?如果是,這是不是一種逃避?另外,轉移後,是不是表示我們對情緒採取的行動有了一個空檔,可以讓我們去思考另外不同的處理方式呢?

這個問題其實我們這幾周的讀書內容也在討論這個問題,有時間的話,可以再讀一下哈。這裡再簡要談一談,為什麼通過覺察身體可以提高我們的情緒調節能力。

第一,想要調節情緒,前提是要先覺察到情緒的產生,這是最基本的,而有時候我們可能無法直接覺察到情緒,這樣通過覺察身體感受,我們能夠更好更快地覺察到情緒;

第二,並不是將對情緒的體驗轉移到身體的感覺上,因為身體的感覺本身就是情緒體驗的一部分,你在覺察你的身體,就是在覺察你的情緒體驗,所以這並不是一種逃避,而是一種面對,逃避是情緒產生了,你去否定、壓抑、故意忽視它;

第三,當我們將善意的覺知帶到身體感覺上,進入存在模式,這有助於打破生理、感受和想法之間的鏈條,不會進一步陷入情緒帶來的負面反應之中;

第四,如果你有體驗的話,你會發現,當情緒來臨時,你以溫和接納的態度去如實覺察身體感受,你的身體感受會慢慢的趨於平穩,而往往這個時候,你的情緒也不會像剛開始那麼強烈了;

第五,你說的對,這樣會讓我們在情緒和行動之間有一個反應的空間,在這個空間裡,我們可以選擇新的反應方式,打破自駕模式。之前有很多同學在作業打卡裡,都分享過自己運用正念來應對自己情緒的例子,也可以看一下,很有啟發。

Q2:正念讓我們接納所有一切感受,以前負面感受自己會去抵抗所以會痛苦,現在負面情緒可以做到沒有抵抗,嘗試接納,發現確實心緒不會像以前那樣波動很大了,但是現在接納了負面感受也沒有出現更好的心境,只是從以前的痛苦導致情緒有時會失控,調整到現在即使痛苦但情緒也依然穩定,雖然現在沒有外在情緒表現,但內在還是會有時絕望痛苦,請問現在還怎麼用正念調整認知比較合適呢?

Q3:生活中無意中會因做某件事重新體驗到以前的創傷,會對自己情緒產生影響,請問不逃避該怎樣更好面對以前的創傷呢,謝謝!

這兩個問題放在一起回答。單純的正念練習可以幫助我們緩解創傷帶來的情緒反應,但是如果創傷體驗重複出現影響到自己且無法個人解決的話,更建議去做心理諮詢,更加系統性和針對性的解決會對你更有幫助,比如結合了正念的辯證行為療法(DBT),是可以用來作為創傷幹預的一種方式。希望你能早日走出創傷。

Q4: 在做身體掃描的正念練習的時候,引導語:在一次吸氣中,感受或者想像呼吸進入到你的肺部,然後一直經過你的身體,經過你的左腿,來到你的左腳的腳趾。請問老師,這樣做有什麼意義嗎?呼吸真的可以到達腳趾嗎?另外,我們中國古人會有」踵息「這一說法,也就是用腳呼吸,是真的嗎?還有,如果正念練習到特別精微的境界之後,真的能感覺到皮膚的毛細孔都在呼吸嗎?

身體掃描有兩個版本,一個是帶入呼吸的,一個是不帶入呼吸的,帶入呼吸的就是如你所說,想像呼吸進入掃描的部位。這樣做有什麼意義?你可以看一下上一周我們的讀書內容裡面關於身體掃描的介紹,在書的第85頁。

有時候我們把注意力帶到身體的各個不同部位是很有挑戰性的,因此我們使用呼吸來把覺知「攜帶」到身體的每一個部分,去想像或者感覺呼吸透過身體在移動,隨著我們關注身體部位,帶著一種直接的經驗性的感覺和知曉。

後面幾個問題,我們尊重生理科學就好。我們的呼吸器官是肺部,氧氣通過口鼻進入咽喉氣管,從而進入肺部,與血液中的廢氣交換,因此肺部是我們唯一的呼吸器官,至於腳、皮膚的毛細孔這些,如果真的感覺到了在呼吸,那都是個人想像。

願各位夥伴新年如意,正念生活!

相關焦點

  • 身處疫情,我們如何覺察和調節自身的情緒?
    我如何去調節自己的負面情緒,如何幫助身邊人調節他們的情緒呢?這次的情緒與以往公共事件的情緒相對而言,又有什麼特點呢?本文會幫助大家去回答以上的這些問題。1. 情緒是什麼?它們是怎麼產生的呢?官方和非官方的新聞在不斷地更新,我們的情緒經常也被帶著起起伏伏。
  • 疫情下的情緒調節(一)覺察危機下我們的心態變化
    疫情下的情緒調節(一)覺察危機下我們的心態變化 2020-02-13 17:5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自我覺察,時刻覺察自己的情緒,成為自己的觀察者
    如果它是毒藥,它是如何給我下毒的,在哪個部位下毒的,它是如何影響我的。 很重要的練習就是學習覺察。當我們不能覺察自己的念頭、自己如何思考,我們就沒有辦法找到解決方案。所以,當我充滿掙扎的時候,需要思考一下:我用了怎樣的語言,我是如何思考的?
  • 注意缺陷多動兒童情緒及調節能力養成
    在成長過程中,兒童會學習一系列的情緒能力,包含如何覺察情緒(awareness)、表達情緒(expression)及如何調節情緒(regulation)。
  • 如何引導孩子調節情緒
    孩子從三歲左右開始就已經能夠體驗到討厭、傷心、抱歉、擔憂、害怕、妒忌等豐富的情緒感受,但他們對情緒的察覺和應對還處於萌芽階段,當他們遭遇到負面情緒的時候,他們常常不知道如何應對。他們一般採用哭鬧、攻擊、畏縮等最原始的方法來表達內心的負面情緒。 當我們面對孩子的情緒,被處在情緒中的孩子們種種行為所困擾的時候,我們需要引導孩子用正確的方法去調節自己的情緒。
  • 正念減壓與情緒調節課程邀請
    8.你是否賺了很多錢,但是總還是沒有安全感,並且好像失去了快樂的能力?那麼問題來了:我們該怎麼辦呢?證實正念減壓課程可以有效降低焦慮、增強免疫力與提升正向情緒。此外,針對癌症病人的研究也顯示,正念減壓訓練有助於顯著降低壓力症狀,提升與健康相關之生活品質,提高情緒調節能力與心理適應能力。其他研究則指出正念訓練帶給學員正向改變、自我調節、價值釐清,增強認知彈性、行為彈性與探索能力等,綜合這些則可能帶來其他有益的結果,例如症狀的緩解。
  • 教育孩子要如何控制情緒?從「情緒覺察」開始
    而這個惡性循環根源便來源於家長沒有達到足夠自身情緒的覺知能力。要想擺脫這個惡性循環,家長必須要從"情緒覺察"開始。如果家長有迅速的"情緒覺察",就會第一時間知道,孩子即便犯錯也不至於被打罵。而當事情發生,再打罵也根本沒用,應該找到更好的教育方法才是。要想掌握"情緒察覺"能力,家長們首先必須要能夠正確認識情緒。
  • 研究發現超聲波直接作用於人腦可提高覺察能力
    核心提示:維吉尼亞理工大學加裡蘭研究所的科學家最近一項新發現表明,將超聲波直接作用於腦部特定區域,能增強人們對觸覺的分辨能力。這也是第一次證明了低強度、經顱聚焦超聲波能調節人類腦活動,提高覺察能力。
  • 疫情之下,我們該如何調節緊張情緒?
    疫情之下,我們該如何調節緊張情緒?  然而,延長的假期以及控制疫情的需要,大家目前需要整天宅在家裡「休養生息」,於是有大把的時間以及多種渠道來獲得有關疫情的負面消息,恐慌、焦慮情緒逐漸加重,甚至超出自己的承載能力,對應的心理反應也隨之而來。那麼我們在面對疫情該如何調節我們的緊張情緒呢?  一、積極進行自我調適,不向身邊朋友家人傳遞負面情緒。
  • 自我關懷從覺察情緒開始
    而悲憫也好,同情也罷,都感覺不是一個特別具有褒義色彩的詞,所以喜歡稱之為自我關懷!簡單來講,所謂自我關懷,就是要好好的愛自己,讓自己能夠不斷的成長,從而提升自己幫助別人的能力。自我關懷,不是要提高我們的自尊,而是對待自我的一種善意的態度。
  • 如何正確快速地覺察自己的真實情緒?|羅清軍
    但殊不知覺察情緒也同樣重要,因為如果我們沒有覺察自己當下的情緒,那麼又何談控制他們,接受他們,改變他們呢?情緒覺察是情緒管理的第一步,如果做不到這一點,情緒的自我管理將無從開始。也許你會覺得情緒覺察很簡單,然而事實上,你問問自己,你真的有將注意力放在自己真實的感受上嗎?
  • 情緒管理第一步:覺察
    這裡是《情緒管理核心課》的第二節:覺察的力量。在上一次的課程裡,我們聊到了情緒的概念,也聊到情緒與生命的關係,最後我們還留了一個小任務:找出平時最困擾您的一種情緒,並列出這種情緒來的時候,您習慣的做法。其實,完成這個任務的過程,是一個覺察的過程。
  • 你最需要的是「情緒覺察」
    如何自我覺察情緒?在和孩子相處的過程中,特別是產生了強烈負面情緒的時候,要想冷靜地解決問題,學會對自己的情緒進行覺察,變得非常重要。那麼什麼叫覺察呢?覺察,就是在做每一件事情的時候,我們注意自己在做什麼。比如我覺得孩子不可理喻的時候:我是生氣的嗎?我身體哪裡有緊張?有沒有不舒服?
  • 身體感覺無比沉重怎麼調節?提高基礎代謝,整個人輕鬆不少
    波姐語錄:提高身體新陳代謝的體式,輕鬆應對壓力,一練就會現代生活節奏匆忙,我們總是會感覺我們的身體會無比沉重,雖然這並不是一個大毛病,但是長此以往,這就會影響我們的學習和工作。其實要想解決這個問題很簡單,提高基礎代謝,你就能讓是身體輕鬆不少,快和波姐一起來體驗一下吧。提高基礎代謝的方式有很多種,依靠瑜伽來搞定就是最輕鬆的一種。這個體式不僅可以幫助我們調節我們體內的基礎代謝,讓我們的身體輕鬆不少,同時也能讓我們的雙手手臂肌肉力量增強,提高身體免疫能力。
  • 自我覺察幫助自我成長
    自我覺察也是如此,看到自己,當時的情緒、感受,自我評價。當時在心裡想到的自己的形象是怎樣的?有沒有看到自己是喜悅的還是悲傷的?首先看到自己的是優點還是缺點?對自己的評價通常是潛意識的,常常被我們忽略,只是感到最近心情不好,但是當我們留意自己的想法,通過改變我們的想法、評價,就能改變我的情緒、感受,就像合理情緒療法的理念一樣。當然這也需要自己先看到自己的感受。
  • 孩子在家脾氣大,父母該如何培養孩子的情緒調節能力?
    殊不知,孩子發脾氣很可能是情緒調節能力不足的表現,家長要想不被孩子的負面情緒所困,還得先了解一下孩子情緒調節能力的規律。(1)兒童社交能力受早期情緒調節能力的影響有心理學研究表明,兒童社會交往能力受早期情緒調節能力的影響,情緒調節能力強的兒童,其社會交往能力也較強。
  • WeDeep14天正念成長行動營Day 4|如何覺察和應對情緒
    大家晚上好,今天WeDeep要跟大家分享的是關於如何覺察和應對情緒。Part 1如何覺察情緒1.培養意識要了解自己的情緒,首先要學習覺察情緒,培養覺察的意識。只有在你對自己的情緒有意識之後,你才可能把注意力放在覺察它上面。如何培養這種意識呢,多問問自己為什麼。你為什麼要學習覺察情緒;情緒怎樣影響你的生活和關係;管理自己的情緒有什麼好處。這些問題會帶動你思考,並讓你有意識地在生活中覺察情緒對自己的影響。
  • 我們常說的「覺察」,到底是什麼?(一文看懂)
    你自己知道自己的身體狀態嗎?可能你並沒有意識到,也就是說,你的內在觀察者是睡著的。內在觀察者就像第三隻眼,用來觀察我們的內在世界,只是我們習慣於用兩隻眼睛去觀察外在的世界,卻忘了打開第三隻眼去觀察我們內在世界。內在觀察者是可以通過訓練,讓它慢慢醒覺的。就像剛剛提醒你此時身體的狀態是如何,你開始注意了,就說明你的內在觀察者開始覺醒了。
  • 覺察自己,覺察他人的情緒(散文 心理篇)
    文/怡心理(原創)覺察,是一種能力。覺察自己的身心處於什麼狀態,愉悅還是憤怒,沒有能力覺察自己的人,自然也沒有能力覺察他人處於什麼身心狀態,所以覺察自己是基礎,也是根本。我們經常會發現有一些人會在一些特定的場合說一些不合時宜的話,別人的臉色都變了,已經陷入了尷尬的氛圍,ta仍然自顧自的眉飛色舞……這樣的場景,我想幾乎每個人都遇到過,對別人的言行,表情沒有覺察的能力,這樣的人我想沒有人會喜歡。我認識的一個女人,經常愛跟別人開玩笑,是一名老師,在大家的眼中屬於能說會道的那種類型。
  • 面對挫折自責時,如何調節情緒儘快復原?
    減肥面對美食卻控制不住嘴,決定日更寫作卻堅持不了幾天就放棄,情緒急躁和家人因不同意見發生爭執,對工作做了充分準備卻還是失敗......這個時候你的情緒是怎樣的?你懂得如何化解嗎?01 「太好了......&34;丟臉&34;算了吧「乾脆放棄,這不是我們想要的。只有真正從情緒中走出來,才會正面面對,積極調整自己,接下來我要怎麼做才會真正改變提升自己。如何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