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於翻轉課堂的教學設計改革——以網頁製作課程為例

2021-02-25 新課程雜誌

基於翻轉課堂的教學設計改革

——以網頁製作課程為例

[摘 要]隨著我國教育事業的不斷發展,傳統的教學模式已經無法滿足社會對全方位、高素質人才的要求,很多教學模式都在原有的基礎上進行有效的改革和創新,翻轉課堂就是其中最典型的例子。基於此,通過對翻轉課堂改革的實施成效、實施過程的分析,以網頁製作課程為例,對翻轉課堂改革的必要性進行重點闡述。將課程劃分為前、中、後三個階段,通過課堂活動構建知識框架,在課外進行知識點的授予,以顛倒教學順序的方式實現中職學校網頁製作課程教學成效的提升。

[關 鍵 詞]中職學校;網頁製作;教學改革;翻轉課堂

[中圖分類號] G712

[文獻標誌碼] A

[文章編號]2096-0603(2019)29-0034-02

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與傳統教學模式有極大的差異,它的應用有效規避了中職學校網頁製作課程教學中存在的誤區,將學生作為教學的主體,以一種全新的教學方式出現在中職學生的眼中。翻轉課堂研發和改革的目的在於充分發揮學生作為教學主體的作用,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PPT演示視頻與同步講解的有機結合,調動中職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從而達到提高中職學校課程教學效率的最終目的,促進中職學生專業水平與能力的提高。此外,翻轉課堂還被稱為「反轉課堂」「顛倒課堂」,通過課外學習活動和課內知識的顛倒,在課後利用多媒體技術的輔助完成教學,在課堂上則完成知識的內化,改革後的翻轉課堂教學設計具有更高的教學價值和教學成效。

一、網頁製作課程教學在中職學校中存在的問題

在中職學校網頁製作課程的傳統教學過程中,還是容易將學生的主體地位和教師的主導作用混淆,大多數情況下還是採用教師主講,學生聽課、記筆記的教學模式。在一個班級中,每個學生都具有一定的差異性,他們的理解能力和學習能力參差不齊,就拿網頁製作課程來說,學生計算機操作能力的高低直接影響其對這門課程的學習效果。在這樣的情況下,教師大多會選擇忽略學生個體的差異性開展教學,很難做到停下來對理解能力和計算機操作能力較差的學生進行逐個輔導。很明顯,這兩種方式都不能滿足當前教育改革的要求和標準。忽略學生的個體差異,繼續教學很容易挫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但如果停下來進行逐個輔導的話,則有可能影響整個班級的教學進度。

就網頁製作課程在中職學校中的教學現狀而言,課堂成為教師的「一言堂」,以單向傳遞的方式在課堂上向學生傳授知識,沒有遵循教學過程中教師主導和學生主體相統一的規律。現代教育改革的要求是要確立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但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下,學生機械、被動地接受教師所傳授的知識,沒有經過思考就將這些知識歸入自己的思維中,自主探究和發現問題就更談不上。這樣的教學現狀不僅使學生思維的依賴性和懶惰性瘋狂地滋生,還局限了學生思維的延伸和創新能力的拓展。

二、基於翻轉課堂的網頁製作課程教學設計改革

(一)教學過程

1.教師工作

在上課之前,教師要做的就是準備教學材料。

首先,錄製一到兩個教學視頻,視頻內容可以圍繞授課內容和表單操作展開,對表單、控制項以及表單案例進行系統的講解。隨後讓學生根據教師所提供的教學視頻或素材,自己動手完成一份問卷調查網頁的製作,讓學生以錄製講解和歸納表單及其空間知識的視頻對學生課前任務完成的情況進行科學的檢查和監控,教師還可以根據學生完成任務的情況掌握學生的基本學習情況,並讓學生在了解課程知識的過程中有效鍛鍊自己的動手能力。

其次,教師可以通過學習平臺將提前錄製好的教學資源、PPT和視頻上傳到網絡,並保存在平臺中分享給學生,讓學生能夠自主進行觀看和學習。

最後,問題的歸納和總結。在這個環節中,教師可以將學生自主學習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匯總,將一些典型的問題整理到課堂上作為重點進行分析,簡單的問題可以在線解答,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2.學生任務

在上課前,學生首先就是通過教師分享的連結進入學習平臺,觀看教師上傳的教學素材(PPT、視頻等),完成教師布置的學前任務。其次,將自己在觀看視頻和完成學習任務時遇到的問題匯總起來和教師、同學通過線上線下交流的方式討論解決。最後將自己的課前任務提交給教師,並在小組內進行組內自評、互評。

3.教學設計說明

教師在錄製課前微視頻的時候,要以學生的心理發展特徵和課程知識為基礎,設計多樣、靈活的教學形式。第一個視頻可以利用演示法、案例教學法再加上已有知識的基礎,讓學生對製作表單的流程和操作有一個基礎的認識。而第二個視頻則需要結合第一段知識進行講解和分析,讓理論知識和實際操作在學生的大腦中更加緊密地結合,完成課程知識和技能的教學。MindManager(思維導圖工具)是當前繪製知識地圖最常用的輔助教學工具,通過視頻連結、知識素材的提供,拓寬學生的學習途徑,幫助學生明確學習方向,有效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而課前任務的完成是為了使學生的語言表達和自主探究能力得到有效鍛鍊,鞏固對所學知識的印象。不僅如此,課前作業在幫助學生加深理論知識的同時,還能夠促使教師對學生的學習情況了解得更加深入,從而明確教學方向和教學重點,提高課堂的教學質量。

(二)活動設計

1.教師工作

在上課時,教師可以通過問題的設置引入教學內容。

首先,教師可以向學生提出以下疑問:表單網頁的製作流程是哪些?表單控制項中常用的設置和操作有哪些?表單網頁的作用?在上課前讓學生思考這些問題,不僅能夠集中學生在聽課時的注意力,還能夠激發學生聽課的積極性,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

其次,引導學生將課前所學的知識內化為自己的認知,並將其應用於實際問題的解決中,以培養學生的實際運用能力,讓學生能夠在自學的過程中自主解決一些基本性的問題。解決問題的方式有很多種,這裡我們要說的就是讓學生以小組的形式自主探究或是合作解決問題,在學生交流和討論的過程中教師給予正確的思想引導,增加學生主體在課堂中的參與度,構建和諧的師生關係,有利於教師教學工作的開展和學生主體地位的確立。接下來就是重難點問題的匯總和解決。學生根據小組討論的情況,歸納和總結問題,教師針對典型問題進行講解。此外,對跟不上進度或是理解能力不足的學生,教師應當給予針對性的輔導,有效強化學生自主學習和動手的能力與信心。

2.學生任務

針對匯總後的問題開展小組討論,完成教師在課堂上布置的任務,遇到不懂的地方及時向教師提出疑問,最後進行優秀作品的推選和評議。

3.個性化輔導

在課堂教學環節,我們強調的是學生的自主探究,一來是為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二來能夠使學生的獨立學習能力得到培養和提升,讓學生在小組協作中學會交流和溝通,利用集體的力量解決問題、拓展知識。另外,在優秀作品的推選和評議環節中,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教師和學生能夠在輕鬆愉悅的氛圍下交流和溝通,和諧的師生關係更有利於教師教學工作的開展。而教師的線上線下答疑環節則是為了進一步加深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掌握程度,激發其學習的熱情和信心。相對來說,適當的鼓勵和肯定比一味責罰更能激發學生的學習情趣,提高教師教學的成效。

(三)課後評價

1.教師工作

課程結束後,教師所要做的就是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科學的評價並幫助其鞏固所學知識。首先,教師可以將課堂上學生總結出來的問題匯總到學習平臺上,方便學生課後加深印象,避免出現同樣的錯誤。同時,教師還可以將這些問題的講解以視頻、PPT或是文字等方式上傳到學習平臺,供學生閱讀和複習,最後根據學生解決和分析問題的思路掌握學生的基本學習情況並對其進行科學評價。

2.學生任務

將自己完成的任務作品進行完善並提交,觀看教師上傳的其他學生的優秀作品和例題解析,針對自己的學習情況進行查缺補漏。最後,讓學生寫學習心得並提交,以鞏固所學知識。

3.教學設計說明

教師在課後上傳的優秀作品和例題解析是對學生學習情況的總結和評價,在這個環節中,不僅能夠加深師生之間的相互了解,還能夠為學生的課後複習提供更多的資源。

三、翻轉課堂對網頁製作教學設計改革的作用

(一)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基於翻轉課堂的創新教學理念下,課堂再也不是由教師一個人支撐的「一言堂」,而是由教師和學生共同組成的一個整體。無論是自主學習環節還是問題匯總環節抑或是最後的作品評價環節都是以學生為主體開展的,而這樣的教學形式則是為了強化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實踐能力以及學習信心,從而進一步推動學生的全面發展。

(二)為學生的學習營造輕鬆的氛圍

在以上的教學設計中,小組學習、作品評議以及交流等環節無一不體現出教學氛圍的寬鬆,而這樣的學習環境相較於傳統的「填鴨式」教學氛圍更符合當前高職學生的心理發展特徵。這樣的教學氛圍使教師成為學生學習過程中的指導者和促進者、學生學習資料的提供者,而不是以往的教學主導者。讓學生參與到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一方面凸顯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另一方面更能讓學生感受到課堂學習的樂趣。

總之,在翻轉課堂的背景下所進行的網頁製作教學改革,圍繞學生創新能力和專業基礎技能的培養和提升,採用理論和實踐一體化、協作學習、案例教學、任務驅動等教學方法,一方面增強了教師課堂教學的多樣性,另一方面充分實現了中職學校「教學做」一體的現代化教學理念。

參考文獻:

[1]歐陽紅巍,潘果,孫曉慶,等.基於翻轉課堂教學設計改革:以《網頁製作》課程為例[J].電子商務,2015(7).

[2]李倩.基於翻轉課堂的項目教學在高職課程中的應用研究[D].新鄉:河南師範大學,2015.

作者單位:廣西機電工程學校

《現代職業教育》雜誌

相關焦點

  • 論文 | 基於藍墨雲班課的翻轉課堂模式在教學中的應用研究——以Premiere視頻編輯課程為例
    ;基金:2017年度廣西職業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項目「校園app在中職學生中的應用研究——以《藍墨雲班課》為例」(GXZZJG2017A100);論文發表於:現代職業教育 2021,(02),30-31摘    要:如今,「網際網路+教育」模式盛行,翻轉課堂已然成為教育工作中的常用方法。在此情況之下,基於藍墨雲班課教學平臺開展翻轉教學十分可行。
  • 基於問題式教學法的翻轉課堂教學設計與實踐
    當前,「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和「問題式教學法」的研究蓬勃發展、日漸成熟,但是由於自身的局限性,往往在實施過程中會充斥著質疑和批評。[1-2]其中,大多數研究都是從兩者的改革形式或模式出發的,而對於如何有機整合「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和「問題式教學法」,在國內高等學校工科專業課程教學中的研究與實踐尚不多見。
  • 問題式教學法在高校翻轉課堂中的創新與實踐 ——以「內燃機學」課程為例
    以「內燃機學」課程為例,探討該模式的在教學中的實際應用及實踐效果,實踐證明:問題式教學法和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可優勢互補、相互促進;新型教學模式充分體現了以學生為中心、知識和能力並重的教學理念,提高了課程教學的高階性、創新型和挑戰度。
  • 基於「雲班課」的英語專業課程翻轉課堂教學設計
    摘要:隨著計算機技術和網際網路平臺的不斷發展和完善,網際網路教學平臺「雲班課」因其高效、便捷、個性化的特點逐漸成為課堂教學強有力的輔助和延伸,尤其在翻轉課堂教學廣泛開展的背景下,如何利用「雲班課」的優勢完善翻轉課堂教學設計,提高教學效率,已成為教學專家和廣大一線教師關注的焦點問題,本文通過分析目前廣泛使用的 「雲班課」網絡平臺的特點,結合英語專業課程,試探討基於網際網路教學平臺的翻轉課堂教學設計理念和方法
  • 論文 | 基於藍墨雲班課的翻轉課堂模式在社區護理學教學中的應用
    [方法]採用抽籤法從2015級護理本科生中隨機抽取2個班,分別作為試驗組(39人)和對照組(36人),試驗組採用基於藍墨雲班課的翻轉課堂教學法,對照組採用傳統教學法,教學前後比較兩組學生的課程考試成績、學習態度和自主學習能力。
  • 基於翻轉課堂理念的雲教室教學應用模型構建
    本文由《現代遠距離教育》雜誌授權發布作者:劉銘、馬小強、候德強摘要翻轉課堂顛倒了知識傳授和知識內化的順序,符合開放教育倡導的在線自主學習為主、面授協作學習為輔的教學模式;任務驅動教學能夠以任務為依託有效地將物理教室與分散的虛擬教室融為一體,因此基於翻轉課堂的理念,以任務驅動為紐帶構建雲教室教學應用模型,體現了「教師主導、學習者主體」的教育理念,實現了物理教室與虛擬教室的有效融合
  • 「網際網路+」背景下的課堂教學--基於慕課、微課、翻轉課堂的分析與思考
    以微視頻為主要形式的微課也是發端於美國,經由可汗學院和TED-Ed的網絡推廣迅速成為慕課環境下的基本學習單元。近年來,國內外眾多微課網站陸續推出各種類型的微課,微課也成為我國推動教育信息化工作的主要抓手,僅2013年就先後舉辦了四個全國性微課(教學)大賽,涵蓋大中小學各個教育階段 [1]。翻轉課堂的教學改革實踐,是信息化建設與課堂教學相結合的有益嘗試。
  • 讓外語教學行走於微課和翻轉課堂
    「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是以建構主義的理論為指導,以信息技術為依託的一種新型教學模式。高校有積極的科研政策,有學歷結構和知識結構更優化、科研意識和科研能力更高的師資,有自主學習能力更強的大學生,有更加優質的教學設施和教學資源。所有這些為基於微課的翻轉課堂逐步成為高校外語教學的一種新常態提供了全面的保障。     高等院校。
  • 基於數據分析的英語翻轉課堂教學研究
    文章在英語翻轉課堂教學中引入先進的大數據理論,以數據分析為先導,在學情分析、課程資源、學習狀態三個層面,生成全方位立體化的綜合教學庫,形成具有針對性的個性化教學。該方法具有一定的普適性,可向教育領域的多學科推廣。  近二十年來教育領域發生了許多重要的變化,包括教學內容的多元化、教學方法的現代化,這些變化得益於計算機、網際網路等信息技術的長足發展。
  • 翻轉課堂教育教學方法
    具體來說,就是要面對諸如時間、學習機會、「結構」為主要教學條件等典型問題。在翻轉課堂中,典型的課堂教學和家庭作業是相反的。這種教學方法是指利用教師自己製作的視頻在多媒體設備上,讓學生在課堂之外在線觀看課程,讓學生在進入課堂後有更多的應用時間。由於家庭作業和教學是翻轉的,這是課堂效率的一個真正的轉變。學生在課前在家做筆記,準備參加課堂活動。
  • 「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高校思政課中的應用研究
    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作為我國高等教育階段的公共基礎課程,是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是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重要陣地。當前,教學模式創新已成為高校思政課深化教法改革與提升教學質量的必由之路。將「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全面運用到高校思政課教學中,利用信息技術手段推動高校思政課程改革,有助於形成優質思政類教育教學資源的共建共享機制。
  • 淺談能力導向的高校翻轉課堂教學改革的特點及變化
    為激發學生學習動機,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幫助學生全面發展,提高工作能力和綜合素質,增強畢業時就業的競爭力,實施以能力導向的翻轉課堂教學改革,具有較強的現實意義。翻轉課堂也被稱「顛倒課堂」,是利用微課等現有信息技術手段,構建信息化教學環境,重新規劃課前、課內、課後,通過知識傳遞、知識內化、知識鞏固的顛倒安排,實現傳統教學中的師生角色的翻轉,達到對傳統課堂教學模式革新的教學設計方法。
  • 基於雲班課下的「office辦公軟體」的課堂翻轉實踐研究
    教師端與學生端提供的活動功能實現了教師與學生之間的即時互動、資源推送和作業任務,為翻轉課堂、慕課、微課提供一種資源共享的平臺,使得課堂教學與時俱進,達到學習資源的多樣化、學習時間自由化、 學習個性化、學情反饋及時化的目標。
  • 國內外翻轉課堂教學實踐案例分析
    (一)國外典型案例分析  1.加拿大大不列顛哥倫比亞內部高中數學課的翻轉課堂實踐  2011-2012學年,這所學校的詹森老師在三個數學班級實施了翻轉課堂教學。在正式實施翻轉課堂前,他預先製作了15個教學視頻,並準備好了每次課給學生的資源包、隨堂測驗以及階段性測驗,同時也提前設計了翻轉課堂實施時的每一次課堂活動。
  • 融合翻轉課堂理念 教學凸顯創新高效
    原標題:融合翻轉課堂理念 教學凸顯創新高效  融合翻轉課堂理念 教學凸顯創新高效   ——山東省莘縣第二中學「一五三」教學模式下的翻轉課堂建設成果顯著   當下,隨著素質教育的深入推行和新課程改革的全面推進,學校管理者和一線教師越來越認識到了傳統
  • 現代教學 | 小學數學翻轉課堂課前任務設計的實踐研究
    本文詳細闡述了以創課為載體的課前任務模式,能促進學生數位化學習的常態發展,並從學科和認知的角度論證了課前任務和數學學習的關係。【關鍵詞】小學數學   翻轉課堂   課前任務 在以生為本的課堂中,學生的已有認知經驗和知識基礎是教學的起點。
  • 翻轉課堂的教學理念,在音樂教學中的實施,長見識了
    這種新型的教育教學形式,顛覆了傳統意義上的課堂教學模式,也讓處於課程教學改革膠著狀態的人們看到了課堂改革的新希望。所謂翻轉課堂,即是對課堂內外的順序進行調整,由傳統的先教後學教學模式反轉過來實施先學後教。也就是說把學習的主動權從教師手中轉移給學生,學生先自己學習,然後向教師提問,教師再進行答疑解惑,引導學生更好地掌握知識、應用知識,這樣可提升學生的學習主動性,獲得更佳的教學效果。
  • 基於BOPPPS模型的有效課堂教學設計
    課堂教學設計的好壞直接影響著教學活動的效率、效果和效益。因此,有效課堂教學設計的內涵可以歸納為,以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為目標,從課堂構成要素、操作流程、教學策略等方面合理安排設計課堂教學活動,最終形成最佳的課堂教學方案的過程。在某種程度上,有效課堂教學設計是以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為度量,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有效課堂教學設計的結果;有效課堂設計是實現有效教學的前提和保障。
  • 胡巖:以學生為中心的「電路原理」翻轉課堂教學模式
    對不同學生和不同大小的教學班設立不同的教學目標,實施過程分階段進行,體現「因材施教」的教學理念。既有線上教學設計,又有線下教學設計。線上線下均體現了以學生為中心的翻轉課堂教學方法。老師不是助教,學生參與教學。翻轉課堂不僅為學生提供了靈活的學習方式,還培養了學生主動學習的意識和自主學習的能力。大學批判精神在「翻轉」過程得到體現,「雨課堂」教學手段提高了「翻轉」效率和質量。
  • ​「翻轉課堂」先翻轉思維|獨家專欄
    翻轉課堂還能為學生和教師提供什麼?如何才算實現課堂的翻轉?就大部分現有翻轉課堂來說,最耀眼的標誌是學生在課堂上使用了PAD(平板電腦)。在一些教學軟體的支持下,師生在課堂上使用上PAD,似乎就具備了翻轉課堂的雛形。然而不難看見許多課堂因為「要使用PAD」而導致的如下情況:1. 課堂圍繞PAD設計,而非PAD圍繞課堂設計使用。2. 學生和教師因進行技術操作耽誤了思考和交流的時間,課堂本末倒置。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