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媒問WHO今年能不能參會,收到回復心涼了

2020-12-13 觀察者網

(觀察者網訊)2019年世界衛生大會(WHA)預定於5月20日在瑞士日內瓦舉行,而臺當局已有2年沒收到邀請函。今年會不會有出席機會呢?

島內綠媒急壞了,就此給世界會生組織(WHO)發送郵件詢問。收到回復後,綠媒的心啊,直接涼了半截......

據綠媒22日報導,WHO發言人林德梅耶通過電子郵件回復稱,「先前是基於『兩岸諒解』才發給臺當局發送WHA邀請函。如果這種『諒解』不存在,WHO就不會發出邀請函。今年若無『兩岸諒解』,就不用期待臺灣會收到WHA邀請函。」

臺媒報導截圖

報導稱,2009年臺當局首度以觀察員身份獲邀出席WHA,當時臺灣方面在會議召開前20天收到邀請函,往後每年收到邀請函的時間約在會議召開前45天。按WHO的作業慣例,WHA開會前約2個月會先將邀請函寄發給各會員國,之後才寄發觀察員邀請函。

邀請函以WHO秘書長具名,正本直接寄送主管的衛生服務機構負責人。但2016年蔡英文當局上臺後,臺當局就再也沒有收到過WHA的邀請函。

此前,民進黨為「蹭會」的確絞盡腦汁,還曾煽動「友邦」提出所謂的「邀請臺灣以觀察員身份參與大會」的提案。

去年第71屆世界衛生大會(WHA)上,臺當局就鼓動15個「邦交國」向世界衛生組織提案,「邀請臺灣作為觀察員參加WHA」,爭取在全會上列入議程。但經過一番辯論後,相關提案遭到大會否決,主席裁決不將其列入議程。

國民黨「立委」費鴻泰稱,這個問題要問蔡英文與民進黨政府最清楚,為什麼馬英九擔任臺灣地區領導人期間,臺灣可以參加WHA?換蔡英文就不行了?他要再次呼籲蔡英文不要把臺灣民眾的健康當成兒戲。

據「中央社」22日消息,臺灣地區外事部門發言人李憲章聲稱,臺當局已在了解相關情況,將會積極爭取,促請WHO邀請臺灣以觀察員身分出席WHA。臺「衛福部」發言人王哲超則揚言,必要時會向WHO提出抗議。

2017年和2018年,臺灣均未拿到世衛大會的邀請函。但臺當局一直不死心,連續兩年去「蹭會」,由「衛生福利部部長」陳時中帶隊前往日內瓦。

2018年,陳時中(前)一行在機場準備出發前往日內瓦 圖源:中時電子報

世界衛生組織(WHO)是聯合國下屬的一個專門機構,總部設置在瑞士日內瓦。該組織只有主權國家才能參加,是國際上最大的政府間衛生組織,截至2015年共有194個成員國。

世界衛生大會(WHA)是世界衛生組織的最高權力機構,每年召開一次。其主要任務是審議總幹事的工作報告、規劃預算、接納新會員國和討論其他重要議題。

國臺辦發言人安峰山2017年便指出,從2009年到2016年,在雙方均堅持體現一個中國原則的「九二共識」基礎上,通過兩岸協商,按照我們和世衛組織達成的安排,臺灣方面連續八年以「中華臺北」的名義和觀察員的身份參加了世衛大會,這是在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大背景下,在「九二共識」的基礎上,通過兩岸協商做出的特殊安排。導致臺灣地區不能參會的原因是民進黨當局拒絕承認「九二共識」,使得臺灣地區參與世界衛生組織大會的基礎和前提不復存在,所以說不能參會的責任在臺灣方面。

安峰山強調,世界衛生組織是聯合國專門機構,必須按照聯合國大會第2758號決議和世衛大會第25.1號決議確認的一個中國原則,處理世界衛生大會涉臺問題。民進黨當局拒不承認體現一個中國原則的「九二共識」,為臺灣地區參會設置了障礙。臺灣地區不能參會的責任完全在民進黨當局。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相關焦點

  • 收到消息,請回復
    你問他;他說沒看見,要麼說看見了忘記回,下次一定回。然而下次依舊如此。但是總能看見他回復別人、或發朋友圈,聊的火熱。這類人在我眼裡;(他沒把我當朋友,或者自己還不夠格跟他交朋友),所以後來絕交了,雖然我單方面絕交,但是他也不在乎,我也輕鬆了。
  • 「收到請回復」
    主播丨瀟禎//////////# 寫在前面 #大一的我們最害怕看到收到請回復的提示,大二的我們最恨發完通知沒人回復。多希望,對話框那邊的大哥大姐能多考慮考慮我們。不用睜眼,QQ必定是十幾條「@全體成員」「有新的群公告」「收到」......幹,美好的一天從回復消息開始。
  • 領導在微信群裡發通知,不要簡單地回復「收到」
    一會兒,5個同事都進行了回復。小王:「收到。」小陳:「好。」小李:「經理,我下午有事請個假。」小黃:「經理,開會時間能不能改到3點半,我3點參加不了。」楊副經理:「收到,準時參加。」大家應該一眼就能看出,楊副經理回答得更得體。
  • 最靠譜的回音「收到請回復」
    一個群的人回復「收到」,手機嗡嗡響,震得煩死個人。後來我自己組織了一場活動,才明白「收到請回復」的重要性。很多活動需要根據人數確定規模確定要準備的東西確定場地確定時間,而不回復會很讓人抓狂。尤其是活動快要開始時,那些收到不回復的人,是等還是不等呢?
  • 9歲女孩寫信問歐巴馬怎麼交朋友 收到驚喜回復
    原標題:9歲女孩寫信問歐巴馬怎麼交朋友 收到驚喜回復 資料圖:美國總統歐巴馬   中新網3月24日電 據美媒23日報導,不少小孩子都有過交不到好朋友的苦惱,大部分人都會向家長求助,可是美國一個9歲女孩卻為此給歐巴馬寫了一封信,還收到了白宮的回覆
  • 蘋果這會還沒開,先把臺灣綠媒撩High了!
    如圖所示,小哥姓陳,22歲,是來自來臺灣科技大學的IOS App開發者。那臺灣媒體為什麼開心呢?原因是,今年WWDC相較於往年的有那麼一絲絲特別。問題就在於,來自臺灣的陳先生稱,收到了包含「中華民國國旗」的胸章,也就是「青天白日滿地紅」旗。
  • 有一種靠譜,叫:收到請回復!
    不及時回覆信息,不能說一個人的人品不好,但是真的會影響,你在他人心目中的形象。有一種靠譜,叫:收到請回復!不及時回覆信息,錯失機會小羅是一4S汽車店的銷售,入職多年。在KTV裡,小羅正和朋友喝得開心時,手機收到了一條來自客戶的信息,這樣的信息,小羅每天都能收到好幾條,多半是客戶打遊戲發過來的垃圾信息。於是小羅沒有點開信息,把手機隨手放在兜裡,繼續跟朋友開心喝酒。
  • 收到請回復,是對別人的一種「尊重」
    收到信息請回復,是對別人的一種尊重.對於自己也是有修養的一種禮貌.沒有回覆不了的問題,拒絕與肯定.001:5月份有個做安防的同行,之前合作過幾個小單子.在5月中旬的時候說有一個工廠需要安裝12臺設備,然後給我發信息說有時間嗎?這個有個小工程需要施工2到3天.
  • 收到請回復,凡事有交待
    01有一種尊重,叫「收到請回復」6月,一則「聊天回復嗯被老闆批評」的帖子上了微博熱搜。發帖網友說,自己微信回復了老闆一個「嗯」,結果被老闆批評說:和領導、客戶都不要回復「嗯」,這是微信的基本禮儀。網友表示不能理解,就想看看大家意見。看到一個熱評是這麼說的:「嗯」、「哦」、「啊」,這三個字是聊天中最敷衍的回覆。一個人再想找你聊天也會因為這三個字而絕望。語言能傳達出態度,而態度在職場環境裡很大程度上代表了你的能力。
  • 英文解說職場禮儀:Email不能總用回復(53)
    英文解說職場禮儀:Email不能總用回復(53)  陳豪在北京的ABC美國公司工作。他在走廊上遇見了美國同事Amy。  (Office ambience)  C:Amy, 我找了你一整天。  A:What is it?  C:我有個關於電子郵件的問題。
  • 收到請回復,不僅僅是一種修養
    而有個朋友的回覆卻讓我印象十分深刻,他說:「現在在忙,等下回覆你。」實在沒忍住心中的好奇,等他忙完,我迫不及待地問他:「為什麼忙還要抽空回復,我這種無關緊要的消息呢?」因為這樣的人,往往能對眼前的事認真負責,一步一個腳印,取得更高的成就。的確,靠譜的人不見得每條消息都一一回復,畢竟現在還有很多無用的消息,但靠譜的人,一定能分清事情的輕重緩急,不讓你久等。
  • 董卿:收到請回復是一種修養
    在我印象裡群裡每次回復最勤快的是Miss 張,她是我們公認的最有修養的,其實通過回復消息這樣的小事,她也在隨時示範給我們看該怎麼做才是最正確的?   若我們能換位思考,你就是發通知的那個人,你看著滿屏只有你一個人的對白,你會失落嗎?你是否也希望得到大家的反饋呢?
  • 【薦讀】「收到請回復」
    「收到」是一種尊重懂得尊重他人,人品不會差朋友妍妍在一家公司做行政。有天上班,妍妍接到領導指示,明天公司拍宣傳片,要求所有員工穿黑色正裝。妍妍立刻在公司微信群發通知,最後還特意叮囑「 收到請回復 。」同事們陸陸續續回復了,但直到下班,還有三個同事沒有回。妍妍趕緊給他們打電話。
  • 工作群4大謊言,回復收到的不一定收到,領導喜歡回復「辛苦了」
    看到前面回復了好的、明白,自己就直接粘貼複製,實際上根本沒過腦子。 收到:職場群裡發了通知,要求每個人按時提交工作進度報告,一溜全部回復收到,整整齊齊。結果到了交報告的時候,零零散散就三五個人交,說好的都收到了,原來就是說說而已。單獨溝通詢問,他們只會一臉懵,問你啥時候通知的。這樣的收到,其實可能就是沒收到。
  • 「麻煩你了,收到請回復」
    「收到請回復」是一個很重要的小細節,收到了給別人一個回復並不難,但是卻總被人忽視。記得之前和朋友發了個信息,他一直沒有回覆我,擔心他沒有收到信息會錯過什麼,我打電話給他把信息又說了一遍,他尷尬的笑道:「剛剛信息我收到了。」
  • 夜讀丨有一種靠譜,叫「收到請回復」
    看到了也不回復,浪費的不僅是她個人的時間,更耽誤了整個項目的推進和進度。」「收到」兩個字,花不了1分鐘的時間,但是對通知者而言,是一種證明和交代。用朋友的話說就是:「職場社交最大的不靠譜,就是收到不回復。」
  • 有一種尊重叫「收到立刻回復」!
    我們唯一要做的就是堅決完成都說服從命令是軍人的天職為什麼我們面對指令時收到必回復因為在這絕對服從裡包含的是絕對尊重收到必回復是對身份的尊重,回復必完成」的態度收到必回復是對集體的尊重人是在什麼時候真正成長的那就是懂得了自己不是世界中心的時候部隊是個大熔爐我們在這裡集體生活與工作
  • 「人民電影院」現身臺灣,綠媒又high了
    只要涉及大陸特色的內容,島內綠媒便會草木皆兵,哪怕只是「拍戲」。24日,臺灣基隆市一家飯店在社交網站臉書上發布照片,稱將自家門面招牌改成了具有大陸風格的「人民電影院」。內文寫道:「基隆港變成電影院?其實是有劇組來借場地拍戲!
  • 領導回復「收到,謝謝」後,你會再次回復嗎?聰明人都這樣做
    01溝通是一門學問當我是一位職場新人的時候,記得有一次給領導回覆郵件,領導回復我:收到,謝謝。我看到最後就認為不用回復了,結果被領導諷刺一頓,說我這點禮貌都不懂,工作態度較差。於是,我總是絞盡腦汁的去想該怎麼回復更好,不敢有一絲怠慢。
  • 【夜讀】成大事的人,都懂得「收到請回復」
    同樣的,人都是相互的,收到請回復,我自然也希望能得到你的尊重。2前陣子,回了一趟我曾經的大學,做校園招聘。同事問我,「怎麼辦?我們這邊都沒有人,你的導師會不會忘記了給我們推薦啊?要不催他一下?」說著拿出電話準備聯繫校方,被我阻止了。我相信導師不會忘記,收到且答應了,就一定會給我們一個交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