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時刻頭條
2020年12月16日,新格局·大未來 第三屆中國產業網際網路峰會(CIIS 2020)於粵港澳大灣區的腹地——深圳隆重召開,峰會從產業數位化、產業資本論、金融創新、新技術等多個角度,討論企業數位化轉型升級,驅動更多傳統企業融入產業網際網路的大潮,共同推進產業形態快速迭代。
慧聰網CEO孫毅,從產業數據角度,發表了題為《產業互聯之網》的主題演講。
慧聰網CEO 孫毅
01
產業是生意集合體
網際網路是效率工具集
關於產業網際網路這個大熱詞的定義有很多種,產品人眼中的產業網際網路是"產業+網際網路",產業是特定條件下的生意集合體,網際網路則定義為效率工具集,產品人喜歡用"痛點"、"癢點"、"爽點"這三個角度思考問題,所以,我們重點從"痛點"、"癢點"來看一下。
"痛點"、"癢點"視角下的產業網際網路
從生意角度來看:一是如何從外部獲取更多增量,稱作開源,二是內部如何提升效率,稱作節流,三是顛覆式創新生意模式,找到第二曲線,這是傳統型企業困局的三個"痛點"。
從產業網際網路工具的角度看,效率是圍繞"痛點"的"癢點",需要真命題的需求、追求極致的ROI漏鬥模型以及尋找足夠的市場空間,換言之,企業通過各種方式建立渠道,讓企業和消費者的銀行卡進行連接,"痛點"是連接的數量、頻次以及穩定性,用開源的方式,比如品牌、產品、服務去更好的保持這個連接渠道,甚至用第二曲線方式佔領更多其他新消費份額。
02
產業互聯激發中小企業增長活力
產業網際網路是利用工具手段增加其中各方面的效率,讓這些連接發生變得更加高效。
企業做這個連接會通過哪些手段?往往有能力把這些事情都想到並做到的都是成功的、優秀的企業,可是我們看看國內的市場環境,根據公開數據,全中國有中小企業超過3千萬家,個體工商戶超過7千萬戶,貢獻了中國50%的稅收、60%的GDP、70%的技術創新和80%的就業,但中小企業存在著連接上的"痛點",能夠獲得的資源有限。
國內市場環境公開數據
從企業的資源和連接的建立手段分析,中小企業往往會去選擇從最容易的地方著手解決問題:一方面,從外部解決問題,獲取更多的生意機會,即開源;另一方面,從內部提升效率,加強運營管理。
慧聰網所做的就是從此切入,幫助企業從外部獲客找生意再到提升內部運營管理效率,即開店、引流、撮合,讓生意更高效。首先說開店,買家在哪裡,我們就幫客戶把店開到哪裡,慧聰網憑藉自身垂直流量優勢及合作的多平臺資源,幫助企業增加獲客渠道。
開店之後,如何幫助中小企業做高效的引流?
企業們要從增量的角度來看效果,增量投放邏輯下的P4P核心目的是幫助企業撮合生意機會,提高投放效果,進而幫助企業在更多的場景中觸網獲客,獲得更多商機。
互通寶·P4P營銷工作檯
當下不再是靠KOL就能達到預期轉化的年代,不能把同樣維度的經驗用到新事物中,無論是抖音、快手還是騰訊視頻,都有其獨立算法——根據內容,匹配精準人群,慧聰網也在用這樣的邏輯去幫助中小企業,為其匹配精準流量。
匹配到精準流量後,如何幫助中小企業成交?
慧聰網運用"人工+智能"的方式,幫助企業匹配詢盤訂單達成生意,背後的邏輯是——結點成網,快速識別把匹配的優質線索和商機推送給買賣雙方,從而提高成交效率。
慧聰網在1992年即進入B端服務市場,具備比較完善的服務鏈條,是產業互聯中的採購銷售人的工作平臺,幫助他們從找生意開始再到幫他們做生意。
慧聰網有28年歷史品牌的沉澱,28年客戶的沉澱,在63個行業有所積累,是產業互聯之網。堅持這件事28年,我們還會有無數個日夜,讓中小企業無需遠行,無需等待,運籌帷幄,讓生意更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