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堂上講什麼,學生愛聽嗎?寧夏這些思政老師「開講啦」

2020-09-17 寧夏教育電視臺

澆花澆根,育人育心,思想政治理論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新學期伊始,讓我們走進寧夏幾所大中小學,聽聽那裡的思政課老師講了些什麼?

小學階段

體驗式教學突出趣味性

「小學階段主要為了提高學生的注意力和興趣,思政課一方面嚴格按照教材和目標來制定教學計劃,另一方面穿插了很多實踐活動,道理在活動中感悟,記憶更深、體會更深。」9月15日,自治區道德與法治兼職教研員、銀川市閱海小學老師王學茹告訴記者,在教學實踐中,思政課貫穿始終,與其他課程相融相通、互促互進。對學生的要求不僅是學習好,更要品德好、能力強、素質高,打好基礎,才能成就人才。

王學茹說,小學思政課低年級和高年級也有不同。低年級從最基礎教起,樹立規矩意識,引導學生做好每一件小事,種下向上向善的種子。中高年級則是通過身邊事、身邊人升華出做人做事的道理,培養簡單思考的能力。

比如說,低年級有一課叫「風兒輕輕吹」,她會帶孩子們動手製作風車,到大自然中聽風聲,尋找風的蹤跡,並結合寧夏實際情況,講講風力發電。再引導孩子們查找資料,看看風有哪些好處、哪些壞處,讓孩子們在動手實踐中了解風的兩面性:合理利用可以造福人類,破壞環境將帶來「風的懲罰」。中高年級的教學實踐中,則側重於法律意識的培養和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來塑造人格。在六年級的「憲法是根本法」一課中,會引導孩子了解公民的基本權利和基本義務,結合案例和社會生活中發生的事件,引導學會運用法律來積極有效地維護自己的權利。引導孩子們樹立愛國愛家愛社會的理念,樹遠大志向,走好今天的每一步。」王學茹說,思政課的教育是潛移默化的,小學思政課是育種培土的過程,育出好苗才能根正苗壯,將來長成參天大樹。

初高中階段

搭建「四梁八柱」尋找人生坐標

「思政課是循序漸進、螺旋上升的過程。初高中階段,是學生承上啟下的關鍵階段。要結合學生實際情況,讓思政課的內容既有內涵,要有高度。」銀川市景博學校思政課教師田麗萍告訴記者,作為初高中的思政課老師,既要有心有愛有責任感,更要專業過硬、視野廣闊、政治站位高。要結合教學目標和任務,引領青少年把小我融入祖國的大我、人民的大我之中,搭建起理想信念的「四梁八柱」,尋找到「我要成為什麼樣的人、怎樣成為這樣的人」的答案,並為之立下宏圖志,轉化成報國行。

田麗萍說,初中孩子的可塑性很強,有了真善美的種子,還要匡正其人生道路的方向標。在教學實踐中,思政課教師要做「有心人」,要根據學生的需求調整教學方法、更新完善教學內容,將學生所需、教師所能和教學目標任務緊密結合起來,從大局著眼、小處入手,抽絲剝繭、循序漸進地教授課程,培養學生自信自強、一身正氣,樹立「紮根人民,奉獻國家」的家國情懷。

田麗萍說,初高中階段教學目標各有不同。初中階段,課本內容講解、價值觀灌輸和中考內容三部分都很重要。除了完成課本上規定的教學內容外,思政課老師還要在調動學生獨立思考的主動性上下功夫,引導學生通過思考判斷某些價值觀的正誤,進而不斷修正自己的行為、塑造健康的精神世界。「思想是行動的先導,從看到想,從想到判斷,再到作為,每個過程環環相扣,判斷力至關重要。」田麗萍說,親其師才能信其道,老師言傳身教,學生才能真懂真學,走進學生的內心,讓他們相信老師,才能更相信、更願意接受老師所教的、所說的,在點滴間,將高尚的人生觀、價值觀滲透到學生心間,讓青少年的成長充滿力量、擁有定力。

高等教育

打好「理論底色」培養中國力量

「大學生思政課,要講好三個方面的內容,首先要講好理想信念,其次要講好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第三要講好中國故事。」寧夏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概論教研室主任錢容德說,理想信念是精神之鈣,要不斷強化,通過一個個案例、故事,結合實踐課,讓學生深刻理解「馬克思主義為什麼行、中國共產黨為什麼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麼好」的道理。

錢容德說,感受時代、讀懂中國、養成家國情懷,才能在未來中看到個人的前途與責任。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90後」「00後」是實現「兩個十五年」奮鬥目標的中堅力量,思政課就要為青年人打好「中國底色」,挑起時代責任,成為「中國力量」。

思政課不是「空對空」。錢容德堅信「一把鑰匙開一把鎖」,根據學生所需,提供理論供給的內容和方式。比如,他曾給音樂學院講改革開放,開課之前,他讓學生找一些反映改革開放的歌曲課堂上進行展演。學生們搜集了十幾首歌製作了微視頻,通過前期查找資料、課堂上互動交流和老師的耐心講解,對改革開放成就有了深刻理解。「理論從來都是從歷史和現實中總結而來的,它就在我們身邊。最終,它會幫助我們認識社會、了解生活、更好工作。」

大學生獲取知識的渠道越來越多,多元價值多元文化衝擊著校園。在這個過程中,不僅要加強師生的對話,還要增加學生與社會對話的機會。社會實踐,成為大學生融入社會了解社會最好的方式。「好的教學是融會貫通,有針對性地『滴灌』。」錢容德說。他帶學生走出校門走入社會,在脫貧攻堅的主戰場講解中國減貧史上的壯舉和奇蹟;到革命博物館了解黨的歷史,探尋當地老百姓與工農紅軍的不解情緣等。「理論和實踐相結合,更堅定了大學生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不論是採取線上和線下結合的方式,還是「大家談」「走出去」,主題和主線不變,思想和理論與時俱進,錢容德說,大學思政課教師要教會學生具備系統思維、邏輯思維的能力,不被網上碎片化的信息左右,做有志向、有定力、有能力、有素質的社會主義接班人。

來源:寧夏日報客戶端

編輯:張聆萍 王兆清

主編:張月靜

如果你有好故事好信息,給我們投稿吧!

電話:0951-5559320 郵箱:nxdjzyb@163.com

相關焦點

  • 思政課還能這麼上!2019年昆明盤龍區中小學思政課堂教學展示精彩開講
    12月12日,一場別開生面的思政課在雲南師範大學附屬俊發城中學開講。這是2019年盤龍區中小學思政課堂教學展示活動上的一幕。  本次教學展示活動分別展示了小學、初中和普通高中三個學段的思政課,義務教育階段以部編版教材為主,高中階段以人教版教材為主,圍繞教學思路設計創優、教材創優、教法創優,進一步創新教學方式,推動思政課堂教學生態的轉變,打造新時代深受學生歡迎的思想政治理論精品課。
  • 如何破解"兩張皮" 復旦大學課程思政示範課開講
    >  「上世紀80年代初,我高考選了環境專業,跑去問班主任這個專業畢業後做什麼,老師思考良久,說可能去環保局,是一個比較清閒的單位;而時至今日,在我們國家,環保越來越受到重視。」……這是復旦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系教授包存寬為全校教師開講 《環境管理》課程思政示範課的內容。  日前,復旦大學舉行課程思政建設現場交流推進會,五位教授分別在五間教室同時開講,聽課 「學生」包括黨委書記、校長和全校教師。這次交流旨在通過示範課展示,推動課程思政建設,破解思政課和專業課教學之間的 「兩張皮」現象。
  • 浙江財經大學會計學院開啟課程思政「雲課堂」
    「趙老師將課程知識同支援物資相結合,把抽象的概念問題具體化,讓我對相關財會知識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會計學院2018級本科生張詩怡說。學院開展「課程思政示範課堂」評選活動,確定數十門課程作為院級「課程思政示範課堂」,努力將思政工作融入到各專業課程中,在特殊時期把課程思政工作以「雲課堂」形式推向縱深,以「鍵對鍵」與學生「心連心」。
  • 新疆巴州教育系統開設思政公益雲課堂引領學生暑假生活
    絲路樓蘭網全媒體訊 (袁海軍) 8月,州教育系統將持續開設思政公益雲課堂,引領全州廣大學生過好暑假。據了解,自7月11日起,州教育系統組織思政教師精心打造每周六的思政公益雲課堂。每逢周六,我州中小學校、中高職校、高校的學生可觀看思政課視頻。思政課內容涉及民族團結教育、法治及安全教育、心理健康和家庭教育等。
  • 2020年全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開放式課堂培訓開講啦
    2020年全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開放式課堂培訓開講啦 2020-09-27 18:1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東華大學開講新生第一堂思政課—新聞—科學網
    「讓我們一起分享這個時代日新月異的變化,共同經歷一場『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的思想之旅。」
  • 蘭州大學書記校長為思政課老師當助教
    蘭州大學書記校長為思政課老師當助教每日甘肅網蘭州訊(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李欣瑤)日前,一堂特殊的思政課在蘭州大學醫學校區開講,主講人是該校黨委書記馬小潔。這堂課馬小潔準備已久,除了前期與劉先春老師進行溝通。開課前兩周,他還來到劉老師的課堂,聽課、交流,探討自己的這堂課如何設置。這堂思政課的主題為「新時代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與單純的思政理論課不同,馬小潔結合自己的工作和人生體會與學生進行交流。
  • 封面開講了|樹德實驗中學50名學生組團打卡 學習不僅在課堂上
    封面新聞記者 徐語楊「讀到什麼份兒上,寫到什麼份兒上。」這是今天魯獎詩人周嘯天在主題為「詩詞寫作與鑑賞」上說得最多的一句話,會欣賞即會寫作。10月29日下午,「封面開講了」如期舉行,第六屆魯迅文學獎得主、著名詩人周嘯天作為主講人,為封面新聞的用戶們帶來一次發現之旅。在開講了現場,一群身著校服的學生引起記者的注意。他們在老師的組織下有序走入會場,每個人都攜帶筆記本,聽得格外認真。
  • 用心用情講好思政課 東華大學有群好老師
    近日,由東華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張乂凡老師主講的《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課程線上開講,接地氣的案例不斷,並每堂課都會預留一定時間與學生交流討論,課後通過微信群和「學習通」進行答疑。  「辦好思想政治理論課關鍵在教師。」在東華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有這麼一批教師,幾十年如一日潛心澆灌著每個學生的成長。
  • 「思政英語老師」徐德偉
    老師總是結合時政來鍛鍊我們的英語能力,一學期下來我不僅英語水平提高了,而且了解了國家的時政、經濟發展狀況和人民生活的改變,感覺受益匪淺。」漢語言學專業2018級學生孫昕燃這樣說。被學生們評價如此之高的徐德偉,是天津理工大學一名普通的英語老師,他的不普通在於,他總能帶給學生們不同於以往的英語學習體驗。徐德偉的課堂上有一個學生喜聞樂見的環節——雙語學「習」時間。
  • 高校思政大課 講好戰「疫」故事
    「大國戰疫」系列專題思政課第一講課堂直播 中國人民大學打造線上「思政金課」。「思政雲課堂」教學除依託中國人民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高水平師資隊伍外,同時匯聚全國思政課領域優秀師資力量。學校大力加強「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概論」課程建設,錄製119講微視頻,全部由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名師工作室主持人、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特級教授和特級教師等百餘位專家名師講授,內容豐富全面。 華中師範大學多措並舉開展思政課線上教學。
  • 將枯燥的思政課變得生動、有趣 湖南交通職院利用戰「疫」故事講好...
    將枯燥的思政課變得生動、有趣湖南交通職院利用戰「疫」故事講好思政網課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2月26日訊(通訊員 褚鳳 易錦)「面對疫情,中國行動為什麼如此讓世人欽佩在我看來,這是因為中國共產黨的立場正確,因為抗擊疫情不僅是保護中國人民,更是在保護世界人民;這是因為中國的社會制度優勢明顯,全國一盤棋能集中力量辦大事,任何困難都難不倒我們……」這是湖南交通職業技術學院「停課不停學」思政戰疫小課堂上的一幕,講課的是電商1901班賀桂芳同學。
  • 有老師認為講完課走人,學生愛聽就聽,不聽拉倒,不妥!
    如果管了,很容易導致出現矛盾,家長鬧校,學生鬧課,輕則通報批評,重則沒收教鞭,甚至開除公職、承擔刑事責任。這才出現有老師認為,講完課走人,學生愛聽就聽,不聽拉倒。雖然目前風氣不好,但筆者不贊成這種觀點。
  • 聊城高級財經職業學校開講新生開學思政第一課
    思政課是學校德育教育的基礎,也是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為使新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更快地了解學校校園文化,9月8日下午,聊城高級財經職業學校商貿系借2020級新生見面會開講思政第一課,帶領學生走進「思政大課堂」。商貿系副主任孟曙光主持活動,商貿系師生600餘人參加活動。
  • 【國小動態】一年級家長課堂開講啦!
    在這暖暖的冬日,家長課堂如一縷明媚的陽光,照亮了孩子們的校園生活,一年級的家長們紛紛走進教室,為孩子們帶來了不一樣的課堂體驗,看,我們一年級的家長課堂開講啦
  • 英語課上引經據典講思政,學子直呼這不是想像的英語課
    楚天都市報11月13日訊(記者肖楊 通訊員聶威 何友芳)課堂是學生學習的主要場所,武漢科技大學城市學院外語學部深入挖掘專業課程所蘊含的思政元素和所承載的思政教育功能,讓所有課程都上出「德育味」,所有任課教師都挑起「思政擔」。
  • 「開學思政第一課」在雨花臺區實小和中山小學同步開講
    「開學思政第一課」在雨花臺區實小和中山小學同步開講唱響烈士「遺作」,傳承英烈精神  南報網訊 (融媒體記者  「老虎凳,三上吊,電刑真難熬」「鼻孔冷水澆,身子皮鞭敲」……當如此直白的歌詞在老師和學生口中唱起時,雨花臺區實驗小學的學生眼角泛起了淚花,「英烈們的意志和不屈不撓的鬥爭精神讓我們深受鼓舞。」一名同學在發言中說。 之所以選擇在這兩所學校開設這樣的思政課,是因為它們自身就有著「英雄基因」。
  • 落實思政課立德樹人根本任務 寧夏教育廳推進學校思政課程全面創新
    10月28日,寧夏全區學校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建設推進會暨建設發展論壇在寧夏職業技術學院召開,本次論壇由寧夏教育廳主辦,寧夏職業技術學院承辦,自治區教育廳一級巡視員、國家督學李龍錦;自治區教育工委、教育廳學生工作處處長楊文剛;各高校分管思政課建設工作校領導參加了本次論壇。
  • 德育|聊城高級財經職業學校開講新生思政第一課
    思政課是學校德育教育的基礎,也是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為使新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更快地了解學校校園文化,9月8日下午,聊城高級財經職業學校商貿系借2020級新生見面會開講思政第一課
  • ——南通大學以學生為本推進思政教育
    經濟與管理學院輔導員張偉佳清楚地記得,幾天前學校召開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出現的頻率很高,這是學校近年來『跟進式』育人體系的創新體現。」  因「群」施教  思政課怎麼上才能讓大學生們入腦入心,是許多思政課老師思考的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