澆花澆根,育人育心,思想政治理論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新學期伊始,讓我們走進寧夏幾所大中小學,聽聽那裡的思政課老師講了些什麼?
小學階段
體驗式教學突出趣味性
「小學階段主要為了提高學生的注意力和興趣,思政課一方面嚴格按照教材和目標來制定教學計劃,另一方面穿插了很多實踐活動,道理在活動中感悟,記憶更深、體會更深。」9月15日,自治區道德與法治兼職教研員、銀川市閱海小學老師王學茹告訴記者,在教學實踐中,思政課貫穿始終,與其他課程相融相通、互促互進。對學生的要求不僅是學習好,更要品德好、能力強、素質高,打好基礎,才能成就人才。
王學茹說,小學思政課低年級和高年級也有不同。低年級從最基礎教起,樹立規矩意識,引導學生做好每一件小事,種下向上向善的種子。中高年級則是通過身邊事、身邊人升華出做人做事的道理,培養簡單思考的能力。
比如說,低年級有一課叫「風兒輕輕吹」,她會帶孩子們動手製作風車,到大自然中聽風聲,尋找風的蹤跡,並結合寧夏實際情況,講講風力發電。再引導孩子們查找資料,看看風有哪些好處、哪些壞處,讓孩子們在動手實踐中了解風的兩面性:合理利用可以造福人類,破壞環境將帶來「風的懲罰」。中高年級的教學實踐中,則側重於法律意識的培養和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來塑造人格。在六年級的「憲法是根本法」一課中,會引導孩子了解公民的基本權利和基本義務,結合案例和社會生活中發生的事件,引導學會運用法律來積極有效地維護自己的權利。引導孩子們樹立愛國愛家愛社會的理念,樹遠大志向,走好今天的每一步。」王學茹說,思政課的教育是潛移默化的,小學思政課是育種培土的過程,育出好苗才能根正苗壯,將來長成參天大樹。
初高中階段
搭建「四梁八柱」尋找人生坐標
「思政課是循序漸進、螺旋上升的過程。初高中階段,是學生承上啟下的關鍵階段。要結合學生實際情況,讓思政課的內容既有內涵,要有高度。」銀川市景博學校思政課教師田麗萍告訴記者,作為初高中的思政課老師,既要有心有愛有責任感,更要專業過硬、視野廣闊、政治站位高。要結合教學目標和任務,引領青少年把小我融入祖國的大我、人民的大我之中,搭建起理想信念的「四梁八柱」,尋找到「我要成為什麼樣的人、怎樣成為這樣的人」的答案,並為之立下宏圖志,轉化成報國行。
田麗萍說,初中孩子的可塑性很強,有了真善美的種子,還要匡正其人生道路的方向標。在教學實踐中,思政課教師要做「有心人」,要根據學生的需求調整教學方法、更新完善教學內容,將學生所需、教師所能和教學目標任務緊密結合起來,從大局著眼、小處入手,抽絲剝繭、循序漸進地教授課程,培養學生自信自強、一身正氣,樹立「紮根人民,奉獻國家」的家國情懷。
田麗萍說,初高中階段教學目標各有不同。初中階段,課本內容講解、價值觀灌輸和中考內容三部分都很重要。除了完成課本上規定的教學內容外,思政課老師還要在調動學生獨立思考的主動性上下功夫,引導學生通過思考判斷某些價值觀的正誤,進而不斷修正自己的行為、塑造健康的精神世界。「思想是行動的先導,從看到想,從想到判斷,再到作為,每個過程環環相扣,判斷力至關重要。」田麗萍說,親其師才能信其道,老師言傳身教,學生才能真懂真學,走進學生的內心,讓他們相信老師,才能更相信、更願意接受老師所教的、所說的,在點滴間,將高尚的人生觀、價值觀滲透到學生心間,讓青少年的成長充滿力量、擁有定力。
高等教育
打好「理論底色」培養中國力量
「大學生思政課,要講好三個方面的內容,首先要講好理想信念,其次要講好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第三要講好中國故事。」寧夏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概論教研室主任錢容德說,理想信念是精神之鈣,要不斷強化,通過一個個案例、故事,結合實踐課,讓學生深刻理解「馬克思主義為什麼行、中國共產黨為什麼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麼好」的道理。
錢容德說,感受時代、讀懂中國、養成家國情懷,才能在未來中看到個人的前途與責任。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90後」「00後」是實現「兩個十五年」奮鬥目標的中堅力量,思政課就要為青年人打好「中國底色」,挑起時代責任,成為「中國力量」。
思政課不是「空對空」。錢容德堅信「一把鑰匙開一把鎖」,根據學生所需,提供理論供給的內容和方式。比如,他曾給音樂學院講改革開放,開課之前,他讓學生找一些反映改革開放的歌曲課堂上進行展演。學生們搜集了十幾首歌製作了微視頻,通過前期查找資料、課堂上互動交流和老師的耐心講解,對改革開放成就有了深刻理解。「理論從來都是從歷史和現實中總結而來的,它就在我們身邊。最終,它會幫助我們認識社會、了解生活、更好工作。」
大學生獲取知識的渠道越來越多,多元價值多元文化衝擊著校園。在這個過程中,不僅要加強師生的對話,還要增加學生與社會對話的機會。社會實踐,成為大學生融入社會了解社會最好的方式。「好的教學是融會貫通,有針對性地『滴灌』。」錢容德說。他帶學生走出校門走入社會,在脫貧攻堅的主戰場講解中國減貧史上的壯舉和奇蹟;到革命博物館了解黨的歷史,探尋當地老百姓與工農紅軍的不解情緣等。「理論和實踐相結合,更堅定了大學生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不論是採取線上和線下結合的方式,還是「大家談」「走出去」,主題和主線不變,思想和理論與時俱進,錢容德說,大學思政課教師要教會學生具備系統思維、邏輯思維的能力,不被網上碎片化的信息左右,做有志向、有定力、有能力、有素質的社會主義接班人。
來源:寧夏日報客戶端
編輯:張聆萍 王兆清
主編:張月靜
如果你有好故事好信息,給我們投稿吧!
電話:0951-5559320 郵箱:nxdjzy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