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不會睡的寶寶,只有不會哄的大人!

2020-12-19 寶寶知道

你有沒有這樣懷疑過:我家寶寶就是不願意睡,就是睡不長,就是覺淺,就是只能抱著睡,就是要磨覺…千萬不要輕易下這種結論, 不要給寶寶貼上這樣的標籤

本文很囉唆,如看不完,請至少看下面幾行,一分鐘很可能會改變你和寶寶的生活。

· 寶寶越困越疲勞顯得越興奮,磨覺多半是醒太久,哄睡太晚,太疲勞鬧的

· 減少白天小睡及拖延晚間入睡時間一般不會讓睡眠變長變容易,越缺覺越睡得困難,睡眠才能促進睡眠。不管多晚睡多半都是6點左右起,為了保證睡眠時長,早點哄孩子入睡非常必要. 7,8點睡晚覺不算早,早睡又可能減少夜醒.

· 抱睡屬於修復力差的淺睡眠, 靜止的睡眠才是最好的, 不抱睡也能睡長。 3個多月抱睡著之後放床睡一般不會落地醒,因為寶寶睡眠模式已經接近成人。一放就醒不可怕,醒著被放下,睡眠中段醒來的可能低

· 白天小睡不長不單是睡眠習慣,或睡眠能力問題。白天睡不實,晚上夜驚夜哭很可能是太疲勞、過度刺激、睡眠不足、睡多了會好轉

· 維護生物鐘非常重要,睡前、睡醒都不要逗孩子,哄睡要堅決。玩、出門遛彎、逛街等活動統統應該讓步於睡眠。家長不安排並照顧孩子的小睡,孩子就會缺乏小睡

· 入睡是一種需要學習的能力,和學習坐站一樣自然發生,3、4月是最佳時間窗口

· 白天和晚上的睡眠由大腦不同部分負責,寶寶白天小睡和夜晚睡眠模式不太一樣

· 睡醒餵奶而非睡前能夠減少對奶睡的過渡以來,增加進食效率

· 夜醒不等於餓,屎尿、溼疹、冷熱、白天受刺激、換床、家裡來人、媽媽上班、學翻身、長牙,乃至蚊子咬都可能夜醒, 留幾秒時間判斷,不要一醒就塞奶頭,無原則夜奶是導致習慣性夜醒的主因

下表列舉了一下常見的睡眠困擾及改善的必要性和難度,根據實際情況來,畢竟隨著長大,很多問題會消失。

所以解決問題也可以分步來,先作好功課,練好抱孩子安撫等基本功,觀察寶寶的起居,挑覺得嚴重的、難度低的先。

常見困擾表現改善必要性改善難度可能有用的對策入睡困難持續興奮最終哭鬧高低及時堅決哄睡/避免過渡刺激/4S/不過於依賴奶睡/維護好穩定的生物鐘白天睡不長不超過45分鐘高高接覺/陪睡/增加睡眠總量白天睡不穩車睡,抱睡, 放下就醒中3月內 中3月後 低抱至深睡眠放/放下後繼續鞏固/襁褓/舒適的睡眠環境/及時哄睡夜間睡著後不久大哭突然出現激烈哭叫中低避免白天及睡前過渡逗玩/及時入睡/注意VD補充/多睡/避免驚嚇刺激夜間頻繁醒來後無法安撫間隔短,吃不著奶就激烈哭鬧中/低高注意區分飢餓夜醒和其他原因夜醒/安撫奶嘴/xu拍/抱起放下/擠出來瓶餵夜間準點醒來1點,3點,5點低中到點醒來如不餓儘量不靠奶安撫/改用瓶餵/提前安撫/夢中餵食早上醒太早5點鐘翻來覆去隨後醒來低高提前安撫/喚醒去睡/醒後不要立即逗玩/避免早晨室內光線過亮/提早入睡時間

------何時睡?------

為何會鬧覺?睡眠信號&入睡時機

鬧覺多是疲勞過度導致,孩子累崩潰很難入睡。雖然累到極致最終一定會睡著,但入眠突然發生,是不健康的崩潰式入眠。哭鬧了說明哄晚了,哄睡難度也同時飆升。

幾乎所有的研究都表示:過於疲倦的兒童之所以表現得興奮、易怒、急躁、難以入睡,是因為體內的化學物質在對抗疲勞。缺乏睡眠會導致中樞神經系統高度清醒,積年的疲倦會讓孩子總處於興奮狀態從而無法放鬆。

不是一定玩了什麼,醒久了就會疲勞,對嬰兒來說越缺覺越是敏感度高,睡不實。可能看起來很精神很興奮,但要記住很可能很可能是假象,興奮由於過度疲勞引起,不要認為是不想睡,家長要堅定一點及時哄睡

3月醒後1小時內,3-6月1.5-2小時內,6月以上2-2.5小時內,一般需要再次入睡。新手哄睡在20分鐘左右,這個時間量也要考慮。

孩子從生理上無法保持清醒那麼久,即使看起來很興奮很好玩,也一定要堅定哄睡。該睡長覺卻半小時就醒來,要知道興奮是假象,孩子根本沒得到充分休息,堅決接覺哄睡。如果對睡眠隨意,不維護作息,那麼鬧覺、缺覺的疲憊痛苦就全都是你造成的。孩子會變得暴躁,容易尖叫,需求無度沒有耐心,注意力不集中,長期影響脾氣和學習能力。

很多孩子被認為是脾氣暴躁,但其實是睡眠不足,睡多了脾氣自然就變好了。

睡眠信號&入睡時機

留意孩子的睡眠信號,注意什麼時候何時犯困該睡覺,何時容易入睡。哈欠,揉眼睛,眼睛沒神,拼命啃手,用力咬,晃頭,抓頭髮,手亂舞,尖叫都有可能是犯困信號,一般醒後一兩小時之內就表現出來了。觀察對比睡醒、睡前半個小時之內的狀態表現,很快就能發現你家寶寶特有的犯困信號。輕微犯困信號(如哈欠等)出現後,一般也不會立即能夠哄睡,要有一段過度時間,所以如果寶寶不是長期缺乏睡眠,打哈欠之後不要太緊張,安心去做睡眠準備工作。

晚間睡前興奮程度(疲勞程度)和入睡難度成正比,和睡醒不久又哭的可能成正比。而且睡得早一般容易睡,而且不會降低睡眠時長。不要白天故意讓孩子少睡藉以提高晚上的睡覺時長,會起反作用。晚間入睡不久,不一會大哭,給了奶就安靜繼續睡了,不是沒吃飽,不是缺鈣,可能是疲勞導致神經太興奮,沒有平復。

另外一個磨覺的可能是,在生物鐘清醒時段哄睡,這時候寶寶不困,大人誤讀了信號,導致看起來好像是難以入睡的磨覺。

維護好穩定的生物鐘

3個月後應該注意形成規律的生物鐘,此外要盡最大力量維護生物鐘,不可太隨意,否則是對寶寶的不負責任。由多個人帶孩子或者白天晚上不同人帶更是要如此,不是要被時間表束縛但參考時間表確實能夠讓大家都清楚什麼時候該做什麼,從而更好的相應寶寶的需求。

3月內醒後1-1.5小時內,3-6月1.5-2內,6月2-2.5內,1歲3小時左右,一般需要再次入睡。

一般需要再次入睡。當孩子需要睡眠卻想玩,而你陪他玩就是在剝奪他睡眠時間。要區分寶寶的需要和意願。

維護生物種還有一個重要的但容易被忽視的點:作息應儘量和內在生物鐘保持一致,不在應該清醒的時候昏睡和在需要睡眠的時候清醒。儘量避免在生理清醒時入睡,這和在生理睡眠時順利入睡同等重要。

實際操作上就是:孩子生物鐘比較規律,不太缺覺之後,不可提前太多哄睡,否則浪費體力不說還會招致反抗,難度增加。如果某種原因錯過了某次小睡,應儘量不要睡,保持低強度活動,到下一次睡眠時間再哄睡。身體在睡眠時段卻清醒,生物鐘在興奮而身體卻在睡眠,都會導致生物鐘混亂和身體的痛苦,影響入睡和睡眠時長。

4-9個月參考的睡眠時間安排:早上6-7點醒來,8-9點睡第一覺,時長1.5-2小時, 中午12-1 點第二覺也就是最重要修復力最強的午覺 時長2-2.5小時。 傍晚4-5點鐘小睡半小時,晚間7點入睡。雖然每個孩子有個體差異,但和有很多孩子就是45分鐘醒一樣,孩子的睡眠特點只是和大人和常識不一樣,孩子之間有相當高的相似度。這些奧秘是由內在身體的規律決定的。

少於45分鐘的睡眠修復力差,20分鐘內的更是無效。早上和中午長達2小時的單次睡眠是孩子的生理需求,對讓身體從疲勞狀態中恢復至關重要,也是完全可以做到的。只是需要父母耐心的學習和安排。睡眠時機和環境把握好,加上寶寶的生物鐘,一定能越來越好的,寶寶的哭鬧會少,大人的心理和身體壓力也會小的。

------如何睡?------

入睡最大的奧秘在於平靜

基本功之安撫方式

要哄得寶寶平靜放鬆下來,身體接觸、吮吸、有節奏溫和的晃動都行。先吸引觸覺,聽覺,視覺其中一種感覺:按摩撫摸、擁抱、親吻、搖晃、輕拍背部、上升下降、改換抱著的姿勢、耳語輕唱、輕哼、音樂、白噪、頰貼臉頰、說寶寶最喜歡的詞、叫名字和寶寶不斷重複一句話….反正都可以試試,只要注意力被吸引又不是引起興奮就好辦了。吮吸時強有力的安撫,所以奶睡、寶寶吃手、安撫奶嘴等也是可以嘗試的。放在床上之後可以給寶寶枕頭之類的安撫物。

基本功之抱放孩子的姿勢

情緒平靜方法之4S

4S是程序育兒法一書中提到的概念包括睡眠環境布置,裹襁褓,靜坐,xu拍

睡眠環境布置包括相對固定的睡覺場所,從吵鬧的地方轉到安靜的地方,拉窗簾遮擋光線,也可以播放音樂。

裹襁褓據說小寶寶還不知道手也是身體的一部分,所以臨睡興奮,手腳不受控亂舞,而看到眼前都是晃動的手,就會更受幹擾,襁褓能緩解這個。其實按住手,摟緊之類應該也是一個原理。月子裡寶寶可以試試,不過寶寶在媽媽肚裡是蜷曲的,不一定習慣腿變成筆直的,要是不習慣也別勉強,襁褓有可能還會影響血液循環,不裹襁褓也一樣可以哄睡。

靜坐 安靜抱著減少晃動,但其實無法安靜的話輕輕晃動是可以的。經過一段時間的改善,如果入睡容易了,應該有意識的過渡到靜止,並減少抱哄的時間。

每次重複同一程序,這是建立睡眠聯想條件反射的關鍵。

情緒平靜方法之4S Xu-拍法

哭鬧時,在耳邊發出xu/xi/si/enen/ooo之類持續或有規律節奏的聲音,同時在背部中間有節奏感的輕拍。其出發點是嬰兒無法同時關注三件事,當想哭,卻同時聽見聲和被有節奏輕拍時會注意力轉移,不集中在哭上,從而有機會平靜下來。

注意聲音要輕柔,離耳朵可以近一點,但不要對準耳膜。哭得厲害可以大聲一點蓋過哭聲,否則無法引起注意,大聲時要遠離耳朵。拍要有力但不能過重,屁股等其他部位拍也有效果,越是專心注意哭之外的事情,越是有可能平靜。

6個月以上大寶寶能多線程處理問題,可能反而分心失效。一般大月齡如果xu拍不起作用或更激動,可能是寶寶嫌煩,應該注意採用單一說話或者把手放在肩頭或者背部或胸口靜止不動更好。

對大孩子說話(非對話)也是安撫的一種,要相信雖然他還不能夠說但是已經可以理解感受到你的意思了。輕鬆一點的語氣告訴孩子,你的身體上的不適只是因為困,這種情況是要睡覺了,沒有關係,爸爸媽媽在陪著你,你能夠做到。

最好是側身位操作,另外要控制身體不過度亂動,可以借用毛巾枕頭等工具。

如果睡眠環境吵鬧可以放白噪音或催眠曲抵抗一下環境噪音,但注意長期處在噪音環境對寶寶有害,所以音量不可持續過大睡著後也不可長開

抱起放下

哭的時候,用言語及身體接觸安撫,如哭泣沒有停止就抱起來安撫至哭泣停止。不要等睡著,只要情緒平靜了,就嘗試放下(書上意思是立即,實際操作上可酌情考慮),如果再次哭泣原地安撫失敗就再次抱起。

抱著的時候,結合安撫基本功&4S,輕輕和寶寶說說話,拍拍他後背,但是一切的宗旨是平靜,如果有燈光或者物品刺激他,讓他興奮的,儘量避免刺激,比如把窗簾拉起,讓環境儘量安靜。

睡前程序到寶寶身體柔軟,抱起時間也需要結合寶寶實際情況慢慢總結,新手的話久一點也問題不大,總是要給寶寶適應時間的。但抱是為了安撫情緒,而非要打算抱著使他睡著,開始的時候也不用強求每一次都是醒著放下的,但要努力去嘗試。

放下是為了教會孩子如何睡覺,讓其醒著自我入眠。抱起的目的則在出現哭泣時讓孩子安心,維護信任感。新手平均抱起放下哄睡大概20分鐘,次數在6-8次左右,最開始可能次數時間翻倍,但幾次之後會大大減少到1-2次。

過程中需要相當的耐心和對自己為什麼要這麼做非常清楚,不要把焦躁、內疚、不確定的情緒傳遞給孩子。如沒有練過如何抱孩子,安撫基本功不紮實,沒有想好準備好,請不要嘗試。

不同年齡段有不同的特點,方法上也有所不同。《程序育兒法》中提3個月以下頻繁抱起放下會刺激到孩子,不適用。到4個月大可以抱4,5分鐘,六個月2,3分鐘,9個月馬上放下。如果孩子反應比較大,抱更久再放下也有效果。注意犯困之後開始抱著平靜,這次可以比上面提到的久一些,一旦放下之後再抱起就應該縮短時間,平靜後勇敢放下。孩子會感覺到你的平靜和堅定態度,並且很快學會睡覺過程中不期望你的陪伴,而你並沒有在他需要的時候拋棄他,孩子醒來一樣全心全意滿足他的需要。

在抱起放下的過程中一定要始終安撫好寶寶,不要太激進,不要讓孩子有被拋棄的感覺但不要流露出可憐寶寶的情緒,否則孩子也會覺得睡覺是件痛苦的事情。如果頻繁抱放反而很激怒孩子,那不妨不要頻繁抱放,抱久一點或者放下少抱起。

雖然抱起放下強調用抱起來確保孩子不感覺被拋棄,但實際執行時由於不到位,可能會影響孩子情緒會導致幾天之後出現嚴重反彈,以及入睡後大哭。這種大哭區別於過度疲倦導致的大哭,特點上表現為哭泣頻繁激烈得多,有可能常規有效的安撫方式統統失效。持續一周無任何好轉,這種情況下應該適當倒退,用餵奶等強力安撫方式,讓孩子感覺到安全和熟悉,先把穩定情緒穩定下來。一般安撫得當1-2天即可恢復,過一段時間再慢慢重新來過。但也要注意倒退讓步都是暫時的,其實是為了更好的前進,方向不能輕易放棄。執行抱起放下時,白天醒的時候要多抱多陪伴增強孩子安全感,幫助孩子慢慢適應。

抱睡

這個現象非常普遍,幾乎家家都有經歷。但其實"睡眠中的振動或者移動會導致大腦處於一種淺睡眠狀態並削弱睡眠的恢復力"所以抱睡看起來睡得踏實,能睡長一點,但其實一放就醒,不屬於深睡眠,睡眠質量差,修復力弱。抱睡和搖籃裡搖睡會推遲孩子深度睡眠的時間,造成睡眠缺乏,這也是在浪費家長的時間,屬於白糟罪。

睡著之後還是儘量應該放床睡,並且注意接覺,3個月內如果常放下醒的話,多做功課,學習如何放寶寶一定能有改善的,也可以試著20分鐘深睡眠了再放。哄了很久放下就醒,不要怕,過幾分鐘再試,反彈會像,皮球越來越小,不要放不下一次就想著得了,抱著睡得了。

超過三個月,睡眠模式逐步轉變,不那麼容易放下醒,要意識到身體上的變化,給寶寶機會嘗試自己入眠。放床上醒了的話,嘗試在床上安撫,拍和唱歌耳語之類,一切你覺得寶寶能平靜方法,如果安撫不了才抱起來,拍寶寶背,抱他走之類,情緒平復再嘗試放下。如果寶寶長期缺覺,還是應該優先保證睡眠時長,尤其對於小月齡的寶寶,抱睡有時確有必要。

《睡眠聖經》中提及白天和晚上的睡眠由大腦不同部分負責,所以撫慰寶寶白天小睡和夜晚入睡的方式不同並無太大關係,但要保證每天的方式是連貫的。可能這就是白天必須抱著睡,晚上卻可以床睡的原因。

睡著之後放下的方式

下面的內容是禎禎爸帖子裡面的 操作步驟: 孩子睡著以後,橫抱著,大人移到床上並坐下,將孩子平躺,雙腿先放在自己的一側大腿上,並將託雙腿的手抽出,託頭部的手先別動,這個姿勢,大人和小孩是能夠同時躺下去的,當躺下後,另一隻手協助輕輕抬起頭部並迅速抽出託頭的手,將手環繞輕輕貼在孩子頭頂,另一隻手輕輕搭在孩子腹部。

躺下去的時候,媽媽和孩子面對面,兩人均大腿和上身呈90度,孩子腳落在媽媽大腿面上,也有幫助。原因可能是蜷曲幫助舒緩腹部,增加安全感,面對面時胸部擋住眼睛減少了視覺刺激

奶睡

奶睡是一種很自然的方式,沒有必要刻意避免。但不應該過度依賴,如果形成單一的睡眠聯想,常常在不餓的時候依賴灌奶哄睡,易導致入睡困難,超頻繁夜醒,厭奶等系列問題。

白天儘量在孩子醒來的時候餵奶從而避免吃吃就睡著,一吃只吃一點的惡性循環。但晚間吃奶入睡影響不大。

寶寶煩躁的時候,想一想上一次是什麼時候餵的?上一次是什麼時候醒的?

按需餵養但還是要知道寶寶的生理特點從而幫助更好的區分寶寶的需求,3個月之內2-3小時會餓,3個月以上3-4小時才會餓,加了輔食就更久了。夜間4個月以上連續睡眠至少6-8小時不餓是可以做到的,7個月以上10小時應該也是問題不大的。

關於夜奶的爭論很多,如果小於3次的其實應該不太是個大負擔,也無謂太多幹預。但如果寶寶已經超過6周,夜間頻率小於2小時的,總數在4,5次而且吃完還鬧那種,對孩子對媽媽都是有很大影響。

睡眠聖經提到 超過4個月的孩子如果2次以上的夜奶就很可能照成習慣性夜醒。問題不在於是否是吃著奶入睡的,而在於太過頻繁的餵奶可能是夜間醒來問題的一部分。

之前夜裡11點按書上說的餵迷糊奶,沒幾天就主動這個點醒,以前幾乎從來不會11點醒,其他寶寶也有這個現象。說明父母的行為是能夠影響到孩子。這種類型的夜醒某種程度是在不餓的時候餵了導致的,只要短短幾次可能就埋下習慣性夜醒的種子。

被打斷的深度睡眠屬於睡眠斷裂相當於減少了睡眠,保護性覺醒防止嬰兒猝死,但隨著孩子長大,猝死幾乎不會再發生,此時仍然頻繁覺醒就會破壞睡眠連續性。我的猜測也許靠吃奶安撫的夜醒有點像開party,不用上鬧鐘,到了午夜吃奶大par時就自動醒來,要是發現沒有par就鬱悶了。索性有一天醒來的時候,明白的被告知,這個par今天沒有了,以後也不會有了,就能安心睡了。好比我們平時8點醒,有天早上6點要起來開會,一般沒有鬧鐘也能自己醒,有心事的人睡不久。

睡前夜間可以試一次擠出來用瓶喂,親眼看寶寶吃了一瓶下去,他要是再隔一個小時醒,你一定不會再給他餵奶。如果是親餵的話一定會糾結是不是要喂,而且糾結之後幾乎一定是餵的,因為非常難安撫。如果寶寶不吃奶瓶,那麼說明要解決的不止是一個問題。用瓶餵爸爸也可以參與,這樣媽媽可以暫時減輕一些負擔。

一般頭一覺最長,包含了午夜時段。如果有動靜,觀察幾秒,看是否是指深淺睡眠的轉換,不要一有動靜立即拍啊拍或者衝過去餵奶,否則也容易導致習慣性夜醒。這個時段即使醒了也容易再次哄睡,有別於凌晨,處理方式上應該有所區別,午夜少幹預,但凌晨要果斷一些,該餵的要及時。

哄睡的其他一些注意點

每次哄睡最好由一個人完成全程,中間也儘量不要換人。房間內只有一個人,有助於減少刺激。

哄睡方式風格應儘量一致,這樣更能幫助孩子學習和建立睡眠條件反射聯想。方法無效時窮舉嘗試,但方法有效後要保持穩定少創新。

要注意哄睡時的抱孩子姿勢,保護孩子的脊椎頸椎。

每次哄睡之前,特別是新手,要提前想一下注意點都有哪些,遇到情況的預案是什麼。不要到時候孩子哭起來或者放下去醒了,就開始發慌、手足無措、亂了陣腳、濫用昏招。

------睡多久?------

各年齡段睡眠的特點

6周之後晚間睡眠時間會延長,3-4個月白天應該能夠擺脫不規律打盹而形成3次左右的規律小睡,這也是睡眠模式形成的關鍵時期。6個月小睡一般在3次時長在2.5-4小時左右 ,

1-4月睡眠總量從16下降到14.5小時,夜間睡眠從4小時延長到9小時。

5大轉折點:6周夜間睡眠時間延長/3-4個月白天睡眠規律化/ 9個月第三次小睡消失/12-21個月清晨小睡消失

4個月時孩子睡眠更像成人了,小於4個月入睡後有一段REM淺睡眠,這也是為什麼很多小寶寶放下就醒的原因。但四個月和成人一樣不經過REM就進入睡眠。

3月內醒後1-1.5小時內,3-6月1.5-2內,6月以上2-2.5內,一般需要再次入睡。

早晨的小睡以快波睡眠為主,午睡以慢波為主,此小睡非比小睡,午睡修復力更強。

比較理想的情況7-9點之間入睡6-8點之間醒來。如果孩子入睡時間晚於9點,基本可以肯定會有其他相關的睡眠問題。早睡能夠緩解夜醒,因為睡眠促進睡眠。很多寶寶再晚睡都多半都是5,6點就起了,所以為了保證睡眠時長,應該早點入睡。早上6點哄睡確實有難度,別勉強,7點睡得的話六點起也很自然的。但孩子早醒更多時候是因為父母的過度幹預,幹擾了再度入睡,孩子會抵抗睡意想要和爸媽一起玩,7點起是最理想的,不過這點我家也還做不到。

3個月之內孩子出門容易入睡,之後他對風樹雲等等感興趣之後,在外面就反而不容易入睡了,這是環境對孩子的影響增強了,受體內的褪黑激素等的影響,晝夜混亂等現象也自動消失了。

半小時的小睡修復力非常有限,孩子需要至少1.5個小時以上的小睡才能從疲勞中恢復。(尤其是早晨中午)。

不小睡,小睡少,意味著缺少睡眠。長遠來看,孩子的小睡時間短,晚上連續入睡的時間也不會長。長此以往孩子會脾氣暴躁,顯得更加疲勞。

儘量避免在生理清醒時入睡,這和在生理睡眠時順利入睡同等重要。

以上基本是《睡眠聖經》《程序育兒法》中的,兩者比較一致。德國安妮特的《每個孩子都能好好睡覺》一書中有著截然相反的觀點:白天睡太多,晚上睡太早導致早上醒太早或夜間不困了起來玩。我的理解是這一觀點和成人的睡眠模式相似,嬰兒睡眠有其特點但最終還是要向成人的特點過渡,應該理解為兩者不太矛盾,只是《每》一書中的觀點針對更大的孩子,比如1歲以上。寶寶睡眠有個很大的坎就是半小時,45分鐘必醒。多個小打盹的修復效果遠遠弱於三兩個長覺,為了保證全天的睡眠質量和時長,應該接覺幫助寶寶延長每次的睡眠時間,建立睡得長的習慣。即使是45分必醒的孩子,調整之後早上1.5小時,中午2小時,傍晚0.5小時是完全做得到的(5個月孩子為例)。

提前行動:如半小時醒,試試睡25分鐘還沒有醒的跡象的時候就拍拍或者把手放在肩頭,輕輕嗯嗯,6個月以上孩子不要拍,手放在身上固定位置。過了常規要醒的點如沒醒就安全了,很可能渡過了淺睡眠周期,實在要醒及時抱起來哄。缺覺嚴重的孩子會秒醒,可能靠拍不行,需要直接提前抱起。

開始得守著寶寶小睡,把醒的跡象撲滅在搖籃,這麼幾次基本他就習慣睡得就長了。一般午覺可以試一下。寶寶進入比較踏實睡眠之後應該減少拍動不拍動。能夠出現多次長覺之後可以不用接覺,順其自然。

不用每覺必接:5個月寶寶起床一個到兩個小時會開始睡早覺,早覺一般1.5小時,如果1小時左右精神好,也沒必要硬接,傍晚覺一般半個小時,不用硬接,而且也怕影響晚上入睡。午覺最有潛力,可以衝到兩個多小時,所以是最值得爭取的,一般午覺如果只有45分鐘應該作為接覺重點來。其他月齡的體會一下大意吧。另外如果睡覺哭醒,一般需要嘗試幫助接覺,而非直接從哭泣中喚醒。

時候辛苦一通只睡半個小時的,彆氣餒也別著急,這個短期需要運氣,長期靠耐心。小睡接覺成功之後不能高興太早,一定要鞏固幾分鐘,否則一旦再反彈,想再哄就是幾乎是非常難了,得瑟太早,容易一夜回到解放前。喚醒去睡

是對付習慣性醒的一個利器也是一個簡單易行的辦法,稍有風險,但估計一半的成功率還是有的。具體操作,早醒定點在5點的,可以在固定要醒的點之前1小時比如4點半(時間卡的準的話半小時也行),趁娃在熟睡狀態時,輕輕碰碰,可以整理一下娃的衣物,擺擺頭或腳之類,動靜比換尿布稍輕,輕輕說一兩句話也行。時間幾秒十幾秒就可以。大概喚到8,9分睡的樣子,也就是娃可能頭左右擺動一下,翻個身,哼一聲,不可弄太醒,連續兩天,第三天可以按兵不動繼續觀察是否已經能夠推後醒來的時間。一般如果成功的話可以推後半小時到1小時,也就是擺脫早醒了。如果在這個點餓的孩子餵迷糊奶也可以的。總之要在尚處於深睡眠的時候操作。點卡得不好的話就只能改天了。

只剩一次的夜醒也可以採用類似的操作進行。

夢中餵食

下面一段來自網絡:「美國伊利諾斯州大學做過這樣一個實驗,邀請13位媽媽參加,請她們每天晚上10點到12點之間給寶寶進行一次哺乳(叫做「夢中哺乳」)。這次「夢中哺乳」不管寶寶是否有吃奶的需求,都儘量嘗試餵一喂。這樣,在半夜寶寶醒來時,媽媽可先儘量不急於哺乳,但要馬上對寶寶的哭鬧做出回應,給他溫柔的擁抱、第一時間換尿布或是抱著寶寶邊走邊輕輕拍著安撫。如果寶寶重新入睡,就可以不必哺乳。如果寶寶實在無法入睡,再進行哺乳。但要逐漸減少夜間哺乳的次數,延長兩次哺乳的間隔。 實驗結果很讓人振奮,參與實驗的小寶寶晚上吃奶次數明顯減少,白天吃奶次數明顯增多。而且晚上睡眠時間明顯延長了,醒來的次數也減少了。實驗持續8周以後,參與實驗的13位寶寶全部做到從晚上12點一覺睡到早上5點了。相較而言,如果媽媽沒有採取這種方法,只有23%的母乳餵養的寶寶,可以做到睡整夜覺」

程序育兒法一書中也提到「夢中餵食」。 是說主動餵食屬於被動醒區別於主動夜醒,反正一次夜奶不可避免,就乾脆選在能控制的時間,且避免幹擾後半夜。之前夜裡11點按書上說的餵迷糊奶,執行起來,我家寶寶很敏感,幾天就變被動為主動醒,夢中餵食後來就變成習慣性夜醒了,以前幾乎從來不會11點醒,權衡之下,覺得第一覺的長度還是很重要的,所以放棄夢中餵食。

對於不那麼敏感的孩子,這也是值得嘗試的一個辦法。

(本文來自:百度寶寶知道 小夢想想)

————————

世界很複雜,百度更懂你

關注寶寶知道,了解備孕、懷孕、育兒更多精彩內容:專家直播、日刊知識、胎教電臺、兒童故事、動畫片,還有寶媽們最愛的社區圈子!寶寶知道與千萬媽媽在一起,科學孕育,為愛成長!

相關焦點

  • 沒有不愛睡覺的寶寶,只有不懂哄睡的父母,正確哄睡方法在這裡!
    現在基本上寶寶每天上午睡兩三個半小時的小覺,中午開始睡三四個小時的大覺,晚上不清醒起夜餵奶兩次。把我的經驗分享給大家~寶寶睡覺分為三個階段:1、寶寶不會自主入睡,需要大人哄睡想讓自己躺在床上玩著睡著,幾乎是不可能的。
  • 寶寶不睡就是不困?專家:不!那是你不會哄,睡渣寶寶這樣哄睡
    執筆:楊十一編輯:楊十一定稿:歐陽比文生孩子辛苦,養孩子更苦,對於剛出生的寶寶來說,人生只有吃睡拉,這3件大事。寶爸卻一動不動,迷迷糊糊的說:「寶寶不睡覺肯定是不困,一會困了自己就睡了。」夢夢卻忍不下心讓孩子就這麼哭,還是又一次來到嬰兒床邊哄寶寶睡覺了。
  • 新生兒抱著睡放下醒,不是寶寶不想睡,只是媽媽不會哄
    很多父母不得不一邊抱著寶寶,一邊哼著催眠曲。好不容易哄睡著了,結果剛想放下放鬆一下,媽媽的手還沒離開床,孩子就又醒了。於是只能再抱起來哄,過會兒再放下。哄睡、放下、再抱起成了很多媽媽晚上最主要的工作。我雖然只有一個女兒,但非常幸運,上面的事我都遇到過。當時的我被女兒熬的,不用眼影都有兩個黑眼圈。為了能讓孩子乖乖睡覺,我看書、查資料、諮詢醫生和父母。
  • 原來這才是哄睡的最大技巧,可惜很多家長都不會發現!
    家有寶寶,你一定為哄睡而發愁過。有時候寶寶明明打了好幾個哈欠,可是怎麼哄都不睡;有時候已經是夜深人靜的午夜,哄睡了兩個小時卻毫無效果 ;還有的時候……這一個個艱難的瞬間,構成了媽媽們難忘的回憶。特別是,當你自己很困很想睡,娃卻很嗨毫無睡意,那種邊打哈欠邊哄娃的心,真的是大寫的喪。
  • 沒有不想睡覺的寶寶,只有不會哄睡的父母,這7招幫寶寶自主入睡
    親身經歷我家帥帥在8個月大的時候就22斤,76釐米,這麼胖的小子讓全家最頭疼的就是晚上哄睡,記憶力最深的一次就是娃娃在一個小時內哭了四次,我幾乎是一直抱著,第二天再抱的時候,我的左手手腕的筋,和左肩膀和脖子中間筋的位置,一直在抽搐的疼。
  • 這3種哄睡的方式,越哄寶寶越不睡,正確的方法是這樣的
    冬天抱著睡還好點,不會那麼熱,但是夏天可不行啊,這麼熱的天氣,肯定會給孩子捂出痱子的。作為寶媽,照顧寶寶本就會遇到這樣或者那樣的問題,特別是在寶寶哄睡上,有的時候錯誤的方式下,讓寶寶養成了不好的習慣,那麼再改正過來就要費很大的功夫。
  • 大人跟寶寶同床睡的3個壞處,寶寶不會說話,大人得知道
    現在很多小嬰兒出生以後,爸爸媽媽為了能夠及時的照顧好孩子,就跟孩子睡在一個床上。但是有的問題也會隨之而來了,其實跟孩子在一起睡覺也是有很多危害的,不管是對家人還是對寶寶都是有一定危害的。雖然能夠及時地照顧到寶寶,但是權衡一下利弊,還是分開睡比較好。
  • 寶寶不睡就是不困?娃可不背鍋!其實是你不會哄,哄睡妙招請接收
    自從當了寶媽寶爸,哄寶寶成了每天的必要課題,但是越來越多的寶媽寶爸發現,寶寶真是越來越難哄,尤其是睡覺的時候。最近,朋友跟我抱怨,現在的孩子怎麼了,不像我們小時候乖巧,一哄就睡。朋友試了n多種方法,可是娃簡直就是見招拆招,怎麼哄也不睡,尤其是半夜的時候,哭哭鬧鬧的吵的家裡的老人都睡不好。
  • 四種常用的哄睡方式,正威脅寶寶健康,爸媽不可一味追求快速哄睡
    大部分寶寶都有入睡困難的情況,年齡越小越明顯,只有極少數只需輕輕的拍哄就可入睡。相應的,如果寶寶情緒低落,比如在白天受到了驚嚇,晚上就會容易哭鬧,難以安撫入睡。④不良的入睡習慣不少人認為「奶、抱、搖」的哄睡方法就是不良的哄睡方式,我卻不完全贊同。只要是能把寶寶順利哄睡的方法,如何能稱為不好呢?
  • 寶寶哄睡入睡極其困難,可能也是感統失調的一種
    只有經過感覺統合,神經系統的不同部分才能協調整體作用使個體與環境順利接觸;沒有感覺統合,大腦和身體就不能協調發展。》---來自百度百科 簡單一點來說就是身體收到信息,然後經過大腦處理,發出指令讓身體反應做出動作的一個過程。而感統失調就是無法協調身體來完成動作,比如肢體不協調之類的。
  • 寶寶抱著才能睡,放下立馬就醒,其實是因為家長不會哄
    懷胎十月,寶寶順利出生,接踵而來的就是令人頭疼的育兒生活。作為新手父母,你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其中最常見也是經常出問題的就是哄孩子睡覺。根據每個寶寶的情況不一樣,他們睡覺的習慣也有所不同。有些寶寶晚上沒有什麼睡意,但是白天卻睡得香甜;有些寶寶到了晚上不停哭鬧,家長以為他不肯睡,其實他是非常困但是又不知道怎麼入睡;有一些寶寶晚上會咿咿呀呀的,絲毫沒有睡覺的打算。
  • 如何哄寶寶安睡?這份0-1歲寶寶的哄睡指南,家長請收下
    哄寶寶睡覺真的是世界難題,常常是媽媽哄了半天,寶寶還很精神,自己反而困得不行。這可如何是好?想要更好地哄孩子睡覺,寶媽們應該先了解寶寶們的睡眠。一、0-1歲的寶寶常出現哪些睡眠問題?前段時間,群裡二胎的寶媽們討論起各自寶寶的睡眠情況,才發現各家寶寶都有不一樣的睡眠問題。
  • 新手爸媽想要成為「哄睡達人」,先了解寶寶睡眠規律,哄睡更容易
    不過最近這段時間,寶寶的睡眠質量呈「斷崖式」下滑,不僅哄睡困難,而且有一點「風吹草動」就會驚醒,小夫妻頭疼不已。特別是每天晚上哄寶寶睡覺的時候,小夫妻兩個都「如臨大敵」,無論是抱睡、奶睡各種方式切換,只要能把寶寶哄睡,怎麼樣都可以。
  • 新手媽媽哄睡困難抱睡辛苦,不利於寶寶發育,一條毛巾輕鬆搞定
    半夜全家出動哄娃,誰都睡不安穩。新手媽媽哄睡困難抱睡辛苦,不利於寶寶發育,一條毛巾輕鬆搞定夏麗是一個新手寶媽,寶寶剛出生時5斤多一點,雖然夏麗整個孕期長了30多斤,沒想到被孩子吸收的不是很多,雖然體重輕點,但是身體各項指標都是正常的。
  • 訓練寶寶「睡整覺」有黃金期,若是錯過了,以後只能天天哄著睡
    小時候的孩子每天就像是一個不定時炸彈一樣,說不定什麼時候就會「爆炸」,要是白天還好,寶媽有時間有精力去哄,但晚上可就麻煩了。可越怕什麼就越來什麼,到了晚上寶媽好不容易給寶寶哄睡,自己在收拾一段時間,剛準備入睡或已經進入睡眠狀態時,忽然聽見寶寶哇的一聲大哭起來。
  • 「天使寶寶」火了,小手拍拍哄自己睡覺,這4點讓寶寶睡更香
    而在網絡上,還真有這樣一個寶寶,不用大人哄,就能夠自己哄自己睡覺,惹得無數父母羨慕不已。當家長哄睡時,如果寶寶眼睛閉上了,呼吸變得均勻了,手腳也軟綿綿的沒有力氣了,就說明寶寶進入睡眠了,可以把他放到小床上了。
  • 需要哄睡的寶寶,和自己入睡的寶寶,長大後影響的不止是智力!
    對於新手爸媽們來說,哄寶寶入睡是個技術活。兜媽上次看到個視頻,寶爸抱著寶寶輕輕晃動著哄其入睡,等寶寶睡著了,就輕手輕腳把孩子放到床上。 然而就在手離開寶寶的瞬間,寶寶就醒了並且不爽地哭了起來。
  • 寶寶會不會「越睡越傻」?避開嬰兒睡眠四個誤區,睡神寶寶這樣練
    編輯:邱寫寫擁有個吃了睡、睡了吃的天使寶寶,是每個操心寶媽的終極夢想。然而當自家娃真的每天呼呼大睡的時候,寶媽們又開始忍不住擔心:這孩子,會不會「睡傻」啊?避開嬰兒睡眠四個誤區美菱的寶寶剛滿月,小傢伙在月子裡幾乎是吃了睡、睡了吃,每天只有吃奶的時候是清醒的,其餘時間幾乎都在安靜地睡覺。
  • 哄睡新方法 用音樂給寶寶催眠
    用音樂幫助寶寶儘快進入高質量的睡眠,而且無論是媽媽自己哼的搖籃曲,還是播放優美的音樂,都可以讓寶寶平靜下來,進入夢鄉。 寶寶慢慢長大,好像哄睡的難度就也跟著加大了,有的時候爸爸媽媽困得睜不開眼,寶寶卻還苦惱著不肯睡,這種時候,你可以試一試音樂哄睡的方法哦
  • 「睡渣」寶寶有憂鬱,媽媽強行哄睡不可取,睡眠淺有淺的好處!
    ,而且第二天早上四五點就醒了,白天運氣好的話,強行哄睡以後摟著胳膊可以睡半個小時左右,但是一放到床上就醒,根本不給大人補覺的機會,中午也不睡,自從有了娃,永遠處於缺覺狀態,都快崩潰了。寶寶不睡覺,簡直變成了媽媽們的世紀難題,白天不睡,晚上睡的晚,讓媽媽們相當崩潰,有的媽媽會通過各種方法強行哄睡,比如抱睡、奶睡,但是有些寶寶根本不吃這一套,剛睡著一點點小動靜就會醒來。為什麼寶寶普遍都會存在這樣的現象呢?寶媽們需要了解寶寶的睡眠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