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很多小嬰兒出生以後,爸爸媽媽為了能夠及時的照顧好孩子,就跟孩子睡在一個床上。但是有的問題也會隨之而來了,其實跟孩子在一起睡覺也是有很多危害的,不管是對家人還是對寶寶都是有一定危害的。雖然能夠及時地照顧到寶寶,但是權衡一下利弊,還是分開睡比較好。那麼大家知道跟孩子住在一個床上有什麼危害嗎?寶寶可不會說話,但是大人們得知道。
1.大人睡覺太死怕壓到孩子
很多家庭孩子都是跟爸爸媽媽睡在一個床上的,但是床就那麼大,為了不壓到寶寶就給孩子留下很大的空間,這可就委屈了爸爸媽媽了。這也是因為家長們害怕自己睡得太死,不小心壓到孩子。老人們睡得輕,孩子一哼哼就會醒了。但要是睡得太死沒聽到,而且還壓到孩子了的話,那可就麻煩了。所以說在孩子睡覺的時候,為了避免這些情況,就會給寶寶騰出比較大的空間,家長就只能睡在床的邊緣了。
2.全家人的睡姿跟著寶寶變化
有的寶寶在孩子睡覺的時候很不老實,一會翻個身,一會橫著睡。那麼跟孩子同床的家長們可就遭罪了,孩子橫著睡,家長就要搬著枕頭跟孩子橫著睡。而且孩子有時候還會爬到爸爸的肚子上或者是抓著媽媽的頭髮睡覺。總的來說,父母兩個人在孩子小的時候幾乎睡不了一個安穩覺,只有等到孩子大一些了,可以自己睡了以後,家長們也算是可以正常的睡覺了。但是長時間的睡不好,就會影響到家長在生活工作中的狀態!
3.對孩子的獨立意識養成有阻礙
寶寶在剛出生的時候,就應該有屬於自己的睡覺領地,這樣很有利於孩子獨立意識的養成。而且在跟父母睡覺的過程中,氛圍是比較封閉的,嬰兒需要的氧氣也會被家長給奪走,而呼出的二氧化碳有很多,這些都是很不利於孩子的健康成長的。而且孩子的免疫力很弱,要是大人感冒了還跟孩子整夜的近距離接觸,那麼這些細菌很容易就會傳染給孩子,從而影響到孩子的健康!
所以說跟孩子一個床睡覺是很不好的,在孩子剛出生的時候可以一起睡,是為了方便照顧孩子。等到孩子長大一些以後,可以分床但是不分房睡。把孩子的嬰兒床放在自己的床旁邊,這樣的話就算是孩子哭鬧也能夠聽到。等到孩子長大一些以後,就可以讓孩子在獨立的房間裡面睡覺了,這對孩子的成長來說是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