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睡眠基金會建議:0-3個月的寶寶每天睡眠14-17個小時;4-11月的寶寶每天睡眠12-15個小時;1-2歲的寶寶每天睡眠11-14小時。
執筆:楊十一
編輯:楊十一
定稿:歐陽比文
生孩子辛苦,養孩子更苦,對於剛出生的寶寶來說,人生只有吃睡拉,這3件大事。但就這3件大事也夠新手爸媽苦惱的了。
尤其是碰見一個睡渣寶寶,一到晚上就大哭大鬧,就是不睡覺。寶爸寶媽使勁渾身解數,也不得「寶寶入睡」的法門。
夢夢家的寶寶已經8個多月大了,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寶寶變成了一個夜哭郎,一到晚上就開始大聲哭鬧。
每次夢夢小兩口都要起來,哄半個多點寶寶才肯入睡。一次,凌晨2點多,寶寶又一次哇哇大哭起來。
夢夢無奈的懟了懟老公說道:「你兒子又哭了,快去哄他。」寶爸卻一動不動,迷迷糊糊的說:「寶寶不睡覺肯定是不困,一會困了自己就睡了。」
夢夢卻忍不下心讓孩子就這麼哭,還是又一次來到嬰兒床邊哄寶寶睡覺了。
很多人都有這樣一個誤區,覺得寶寶不睡就肯定是不困,但其實並不是這樣的。雖然寶寶看似一天都在睡覺,但寶寶其實還是很缺覺的。
根據研究,新生兒白天的睡眠時間要達到8-9個小時;6個月後,白天睡眠時間下降到3-5個小時;1歲後,白天睡眠時間仍需2-3個小時。
只要寶寶白天睡覺在正常範圍內,就並不影響寶寶晚上入睡。事實上,寶寶哭鬧反而可能是因為他們很困。
根據調查,當嬰兒睡眠不足時,他們的大腦中樞處於緊張狀態,這使他們表現的更加興奮,也更容易出現哭鬧等現象。
而且很多寶寶出生時是不會自主入睡的,一般要等到3-6個月後,通過睡眠訓練才能實現自己主動入睡。如果你放任寶寶一直哭鬧,那麼寶寶只會越哭越精神。
所以寶寶的「精神」,有可能只是一種假象,還是需要家長去哄的。
寶寶夜醒其實和他們的睡眠規律有很大關係,寶寶的睡眠周期只有40-60分鐘,這也就是說寶寶其實每隔1個點就會「醒」一次。
但寶寶並不是每次醒來都會發出聲響,只有他們有需要的時候,才會發出哭鬧聲吸引大人。比較常見的就是寶寶不會自主入睡,需要大人哄睡。
還有的時候是因為餓了、拉臭臭、或是生病,家長一定不要放任不管。
雖然寶寶自己哭累了也會睡著,但是這樣的睡眠對寶寶健康非常不利。不但會反覆驚醒,還會影響寶寶的正常發育。
1)抓住寶寶睡眠信號
很多時候寶寶不是不困,而是困過勁了。家長們要注意捕捉寶寶發出的睡眠信號。
常見的有連續的打哈欠、攥緊拳頭、突然變得安靜呆滯、或者突然哭鬧等,發現寶寶做出這些動作後,就可以準備哄他睡覺了。
2)營造舒適的睡眠環境
睡眠環境對寶寶來說也很重要,尤其是室內的光線,一定要調暗,寶寶對光線還是非常敏感的。另外要保持安靜,可以輕輕拍打寶寶,幫助他入睡。
3)培養規律的睡眠習慣
培養寶寶的睡眠規律很重要,要知道寶寶可不會自己就養成一個好睡眠規律的。讓孩子規律的睡覺,睡前不要帶孩子做過於興奮的事情。
提前讓孩子上床,暗示他該睡覺了,另外還可以做一些睡前儀式,幫助孩子形成睡眠反射。
「我是糖果媽媽,一個學習成長型的寶媽,專注孕產和育兒,想要輕鬆養娃別忘了關注,糖果媽媽團隊將為您的育兒之路答疑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