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這種反社會人格的變態,我最服她

2021-01-10 看電影看到死

看死君:說起影史上最適合演「反社會人格的變態角色」的演員,可能每個影迷心目中都有與眾不同的人選,比如安東尼·霍普金斯、希斯·萊傑、黃秋生,等等。

安東尼·霍普金斯《沉默的羔羊》
希斯·萊傑《蝙蝠俠:黑暗騎士》

而縱觀當下世界影壇,論演技,我最服氣的只有一個人,伊莎貝爾·於佩爾。我覺得,只有她才能真正演好這種高難度的狠角色。早在18年前,我們便已通過《鋼琴教師》見識過她的變態演技;如今又有一部《遺孀秘聞》,讓她過足演變態的戲癮。

伊莎貝爾·於佩爾《鋼琴教師》

作者| 松原

公號| 看電影看到死

觀看《遺孀秘聞》的前十幾分鐘,會讓人以為這不過是另一部講述都市情感危機的「陳詞濫調」而已。善良的喪母少女弗朗西斯(科洛·莫瑞茲飾)與親切的獨居婦人格雷塔(伊莎貝爾·於佩爾飾),因為一次偶然的拾金不昧結緣,伴隨著李斯特《愛之夢》的曲調,彼此填補了各自有所缺失的母女關係。

然而很遺憾,這樣極具迷惑性的開頭並沒有給我們帶來符合觀影預設的情節走向——「情感危機」只說對了一半,另一半則是實打實的人身安全威脅。

在弗朗西斯無意間發現,自己所謂的「拾金不昧」,其實只不過是落入了格雷塔相當老練的驚人騙局時,噩夢就開始了。

看起來彬彬有禮的格雷塔開始不斷地入侵弗朗西斯的生活,跟蹤、騷擾、偷拍,甚至威脅她的閨蜜,乃至登堂入室在弗朗西斯打工的餐廳公然挑釁。弗朗西斯一句無心的自我標榜「我就像一塊粘人的口香糖」,反而被格雷塔利用得淋漓盡致。

而這塊字面意義上的「口香糖」,也最終被格雷塔啐到了弗朗西斯臉上。然而,這還不是結束,弗朗西斯的拒絕和逃避只會令她更加深涉險境,一步步成為被格雷塔囚禁的犧牲品。

由開頭的母慈女孝到後續的捕獵遊戲,在觀眾們的無意識之間,佔據攝影機視線的主導者已經由弗朗西斯悄然轉變為格雷塔。從社交平臺到現實生活,格雷塔對於弗朗西斯生活的「窺視」無處不在、無孔不入。

在情節發展的次高潮,某位偵探前來探查卻不幸被反殺的段落中,格雷塔的窺視在她清理牆上的彈孔時,被無限「複製」、進而無限放大。自此,前半部分所營造的觀影安全感被不斷消解,而扭曲情感帶來的危機也隨之不斷升級。

導演尼爾·喬丹向來喜歡這樣形容大城市,在《遺孀秘聞》中是「紐約會把你生吞活剝」,在其更為有名的另一部代表作《冥王星早餐》中則是「倫敦吞沒了她」;聯繫其前作《勇敢的人》以及《拜佔庭》,喬丹總是試圖挖掘大城市中暗流湧動的隱秘之所,不論是在情感上還是在肉體上。

《冥王星早餐》
《勇敢的人》

然而不像其他導演總是十分強調某一座城市的主要特徵——那些地標景觀或是各色人群。喬丹更擅長將城市作為情節發生的淺焦背景,用以襯託前景中人物生活的異質性和危險性。

定位於「心理懸疑」,使得喬丹作品中的這一特質較為突出地體現在了影片中。捨棄了在廣闊城市空間中鋪陳線索,而將主要衝突場景設置在家中或是餐廳裡。《遺孀秘聞》化繁為簡地塑造出一個情感和肉身雙重意義上的困境。

正如格雷塔所喃喃自語的那樣,「陪伴總是會結束的」。所以她不斷地在地鐵上丟下誘餌,利用他人情感之軟弱,為自己帶來非正常的陪伴。

而當她誘拐囚禁了弗朗西斯之後,企圖用曾經折磨親生女兒至死的同一種手段規訓弗朗西斯失敗之後,格雷塔依然會無情地將目光轉向下一個被誘餌引來的獵物——諷刺的是,下一個來的並不是獵物,而是拯救「小紅帽」的獵人。

格雷塔試圖將弗朗西斯鎖在箱子裡將其規訓,而格雷塔獨居的家也不正像是一個密閉的「箱子」嗎?在為弗朗西斯製造困境的同時,格雷塔給自己也設下了情感的困境。

感謝伊莎貝爾·於佩爾,格雷塔的角色被她詮釋到了極致。這或許也是全片最大的亮點。

由先前慈祥的母親和長輩,轉化為神經質的跟蹤狂和準殺人兇手,於佩爾的表演沿襲了她在此類電影中一貫以來的克制與冷靜。將戲劇性轉變可能會帶來的誇張表演壓到最低,甚至僅靠面部表情的略微變化,便完成了正常與非正常的一體同構。

在格雷塔不斷侵入弗朗西斯生活的過程中,於佩爾成功地為格雷塔注入一種「鬼魅感」——毫無緣由,缺乏感情,陰魂不散。從而,成功地為影片在製造緊張的心理氛圍層面上扳回一局。

這種反社會人格的角色形象,在於佩爾以往的作品中早已有跡可循。最容易令人回想起的無疑是法國導演、「新浪潮五虎將」之一夏布洛爾在1995年與於佩爾合作的《冷酷祭典》。

在影片中,於佩爾同樣飾演冷酷無情、登堂入室的殺手,而正是她充滿克制的表演使得這一殺手形象更加駭人——通過減弱行兇前后角色形象的差異,營造一種沒有緣由的「惡」。

在這部《遺孀秘聞》中,雖然影片簡略地給出了格雷塔這一角色轉變的緣由,但這種「惡」依然如揮之不去的陰霾籠罩著整部影片——尤其在格雷塔以極其優雅的藥品注射解決偵探這一妨礙、並喜不自勝地即興起舞時。

可以說,本片基本是由女性角色支撐起來的。正如在《冥王星早餐》與《哭泣遊戲》中對LGBT群體情感的細緻描摹那樣,導演尼爾·喬丹在本片中同樣賦予了女性角色之間一種細膩乃至曖昧的情感關係,尤其在格雷塔和弗朗西斯遠超母女關係的扭曲情感的描繪上,這也使影片的心理段落顯得更豐富立體。

然而很可惜的是,儘管有尼爾·喬丹這樣手持銀熊、又曾被奧斯卡提名的導演,以及莫瑞茲、於佩爾等主創的加入,影片卻未在口碑上有所建樹。即使是在IMBD和爛番茄,也只拿到6.1分和59%的新鮮度這樣平庸的成績。

究其原因,大概還是因為《遺孀秘聞》淪於「新瓶裝舊酒」。

且不說侵入他人生活的闖入者橋段和「惡魔母親」的設定,早已被各類恐怖片、驚悚片、懸疑片輪番拍過無數遍,對觀眾而言「已覺不新鮮」。而且,影片本身平鋪直敘的方式,也使觀影的樂趣大打折扣。

如前所說,通過細微心理氛圍的建立來渲染影片的方式固然好,但缺乏緊張感的情節設置只能使這一效果逐漸瓦解。類型片手法的引入固然能夠為觀影提供基本的框架、設置基本的期待,但如果不嘗試打破反而會成為束縛——剝除懸疑的氛圍之後,《遺孀秘聞》留給觀眾的只是所剩無幾的奇情而已。

相關焦點

  • 盤點韓劇讓人發怵的「反社會人格」角色,暗黑變態主角超致命魅力
    近來許多韓劇男女主角不再只是帥氣多金總裁、白傻萌美少女,而是更多去寫出深層、內心面的故事,像是先前的爽劇《梨泰院Class》和熱播的《雖然是精神病但沒關係》、《邪惡之花》,一致圍繞在「反社會人格」特質上,此類韓劇也讓觀眾直呼過癮。
  • 【人格心理學】反社會型人格
    反社會型人格障礙的特徵是高度攻擊性,缺乏羞慚感,不能從經歷中取得經驗教訓,行為受偶然動機驅使,社會適應不良等,然而這些均屬相對的。我們也許都聽說過那些變態殺人狂的故事,他們大多都是反社會型人格。我看了新聞,然後說,這個失蹤的人肯定已經死了,兇手九成是她丈夫。過了幾天,出來結果,果不其然。
  • 反社會人格犯罪:張君心理剖析
    他們可以毫不猶豫地偷同夥的東西,甚至殘殺同伴;他們可能玩弄一個又一個女人,生下許多孩子卻一個也不撫養;他們並不認真對待其犯罪行為,大多只是重複同一種侵害行為;他們只有最膚淺的感情,並不十分關心自己的配偶、家庭或孩子,對他們來說,自我才是最重要的。因此,這種人格障礙也被稱作「道德白痴」。具有這種反社會人格障礙的人無論出現在哪裡,都會給周圍帶來破壞、暴力與恐怖的陰影[2]。
  • 小心,他們是反社會人格者
    還好,作者說,並不是所有反社會人格患者都有「嗜血」這種愛好,同時也不是所有反社會人格患者都有當變態殺手的智商。所以人群中這4%中間,只有一小部分是連環殺手。那剩下的那些反社會人格都什麼樣呢?就是住在我們身邊的普通人呀。書中舉了幾個案例。案例1:代號Skip的成功商業人士。
  • 13條原則應對生活裡的反社會人格
    但是,作為心理專業工作者,我多少又有些擔心,因為這兩部作品對反社會人格患者的美化,可能會讓一部分人誤以為他們「也不過如此」,所以想借這篇文章和大家澄清一下,到底真實的反社會人格障礙是什麼樣的。就像電視劇中所謂被救贖的反社會人格障礙患者一樣,最終靠著金秀賢們的救贖,最終擺脫了反社會人格障礙的悲劇,開始有了良知,開始受到行為約束?對不起,這種可能很小。
  • 反社會行為、反社會人格的社會學書單 推薦
    微信號:socialor如果世界太危險,只有讀書最安全,帶著我進書裡面,讓危險都不見。。。反社會行為指的是故意或非故意、不顧他人觀感,而且可能對社會造成危害、無法增進公眾福祉的行為,而上升到「人格障礙」的精神疾病層面,反社會的行為特徵就變為高度攻擊性,缺乏羞慚感,不能從經歷中取得經驗教訓,行為受偶然動機驅使,社會適應不良等。 給所有危害性高,沒有明確作案動機且無愧疚感的罪犯都貼上「反社會人格」的標籤,顯然是不明智的。
  • 殺人被捕後,他笑了:反社會人格者,竟然都有這種瘮人的微笑
    在專業領域,反社會人格障礙有諸多診斷標準,但用大眾理解的話來說,反社會人格最顯著的特徵就是:無情。通過對兒童心理的研究,也的確可以發現部分兒童會表現出缺乏內疚、麻木無情的特質,儘管我們不能將兒童判斷為反社會人格,但也足以說明,反社會人格有著不可忽略的先天因素。美國史上最臭名昭著的罪犯、漢尼拔的原型之一傑夫瑞·達莫,在童年就曾有過十分殘忍的虐待動物的行為。
  • 江西連環殺人案告破:如何識別有反社會人格的「冷血惡魔」?
    瑪莎博士在《如何識別反社會人格》一書講過一個案例。洛克,一個35歲的男人,是紐約大學城市規劃專業研究生畢業,他屬於反社會人格。但是他既沒殺人,也沒犯法。那他是怎麼個「沒人性」法呢?說來可恨又可笑,他當年和前妻西妮結婚,就因為看上她家的遊泳池。
  • 反社會人格者普遍高智商?
    閱讀每個答案,對我來說都是一種「學習」,學習普通人的喜怒哀樂、悲歡離合。不斷的觀察、模仿其他人的行為,並用這些學習經驗來強化對自我的約束,這就是我在普通人組成的社會中最重要的體驗。之所以需要學習,是因為我體驗不到情感。比方說,親近的人去世,我完全感覺不到悲傷。事實上「悲傷」這個概念也是我通過學習得來的。
  • 人格的扭曲是如何形成的?弗洛伊德理論剖析反社會人格的變態心理
    反社會人格的人,都是恩將仇報的人。他讓我想起了希特勒,這篇文章,我們有必要來分析一下,像陳友諒、希特勒這樣的反社會人格。希特勒與陳友諒:擅長即厭惡的反社會人格希特勒與陳友諒:擅長即厭惡的反社會人格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當歐洲戰場上的形勢轉為對同盟國有利後,美、英、蘇三國便商定將在歐洲登陸作戰,開闢第二戰場。對於登陸時間,羅斯福總統下令清報機構在最短的時間內做出一份有關希特勒性格分析的報告。
  • 如何與反社會人格者相處?
    近日,暴力事件頻發,傷人者大多都具有「反社會人格」,這種人格特徵難以改變,並且他們不會意識到自己有問題。
  • 變態人格的類型與犯罪
    變態人格,又稱為病態人格、人格障礙、精神病質等,它主要指的是由於教養、環境、生活經歷等因素,造成的性格上、嗜好上的怪癖。由於情緒變化無常、持續性的難以理解的抑鬱或情緒高漲,很難適應人際關係,缺乏持久的友誼,而且這種狀態畢生難以改變。情感型變態人格者,常常會導致違法犯罪行為,他們會控制不住地打架鬥毆、揮霍金錢、甚至傷害自己的身體。
  • 反社會型人格 | 快跑,如何識別危險的信號?
    今日作者 | 項老師本科:中央財經大學 應用心理學專業碩士:里海大學 諮詢與人類服務專業在說「反社會型人格」之前,我們可能需要了解什麼是「人格」。我們在生活裡偶爾會聽到人們說某人是反社會型人格,但事實上這樣的說法或許並不精確。人格障礙的診斷,是需要在精神科專科醫院進行的,且有著嚴格的診斷標準。
  • 殺人被捕後,他笑了:反社會人格的微笑,為何如此瘮人?
    >在專業領域,反社會人格障礙有諸多診斷標準,但用大眾理解的話來說,反社會人格最顯著的特徵就是:無情。通過對兒童心理的研究,也的確可以發現部分兒童會表現出缺乏內疚、麻木無情的特質,儘管我們不能將兒童判斷為反社會人格,但也足以說明,反社會人格有著不可忽略的先天因素。美國史上最臭名昭著的罪犯、漢尼拔的原型之一傑夫瑞·達莫,在童年就曾有過十分殘忍的虐待動物的行為。
  • 人格測試——高智商反社會人格
    這是一個著名的高智商反社會人格測試。。
  • 拒絕控制,遠離反社會人格障礙者|心理自助手冊
    並不是所有的反社會人格障礙患者都有身體暴力,但是突然的攻擊和魯莽的行為與這種情況有關。威脅自殺可能是一種控制情緒的策略。如果你認為他們有傷害自己的意圖和手段,打電話給緊急服務。如果你懷疑他們威脅要自殺來控制你,或者一再威脅要傷害自己,要堅守你的底線。告訴他們你對他們的行為不負責,也不允許他們控制你。
  • 反社會型人格到底是怎樣的
    1978年到1991年,有一個歷史上最惡名昭著的連環殺手,至少謀殺了至少17名男子和男孩。他的殺害特別可惡,涉及暴力雞姦、奸屍(與屍體性交),肢解和吃人肉。他就是Jeffrey,是什麼讓他犯下了這麼殘酷的罪惡,幾位法醫專家在庭審中探討了這個問題,雖然從來沒有被專家證人正式診斷過,但是傑弗瑞的確表現出了反社會人格障礙的典型特徵。
  • 如何判斷心理變態人格?
    在診治心理變態患者時,我們只有弄清了不同人格障礙的特點,才能準確判斷和確定患者的心理疾病,從而對症下藥,有針對性地進行治療。如何判斷一個人是否屬於心理變態人格呢?下面是常見的人格障礙類型,弄清楚以下症狀後,只要病人的症狀符合以下特點,就可以診斷為心理變態人格。
  • 心理分析:韓國N號房事件主犯系學霸,反社會型人格的人有多可怕
    具有典型的反社會人格。通過查閱大量報導,我將從心理學的角度來分析這位惡魔反社會人格的形成。2、何為「反社會人格」?反社會性人格障礙,又叫做無情型人格障礙。這類人最大的特點就是冷血無情,具體表現為缺乏內疚感和同情心。
  • 教會孩子識別和遠離反社會人格者,拒絕被反社會人格者控制!
    和反社會人格者。反社會人格則是社會人格者的特質反過來,根據心理學家的統計,大約有20%的人屬於反社會人格者。社會人格者他們樂觀向上,對周圍的朋友多採取讚美,鼓勵,幫助的溝通方式,他們急於傳遞積極向上的消息,他們容易理解並相信別人,由於他們傳播的是正能量,所以在他們身邊的朋友都會感到積極和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