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連環殺人案告破:如何識別有反社會人格的「冷血惡魔」?

2020-12-14 澎湃新聞

原創 壹心理  來自專輯社交溝通

徐清|作者

歐小宅、蟲子|編輯

sebastiaan|圖源

今天,壹心理和你聊聊「反社會人格」。

江西連殺3人的曾春亮落網了。

曾春亮是個什麼樣的人?

受害者家裡視頻中拍到的曾春亮,帶著毛巾,拿著尖刀和錘子。不久後再出現的時候,一身血。

一周之內,曾春亮殺死了三個人,還用錘子砸傷了一個8歲的小孩子。警方一度把懸賞金漲到了30萬。

要知道,其中的兩個死者是對老夫妻,和曾春亮素不相識啊。

還有一個死者是村裡的駐村幹部,這個幹部還有3年就可以退休了。

被捕的時候,曾春亮竟然一臉淡定,甚至表情詭異:「如果不是我主動出山,你們再過十幾天也抓不到我。」

根據媒體的報導,他無父無母,無妻無兒,無房無車,因為偷東西坐過兩次牢,在監獄裡度過十來年。

從監獄裡出來之後,有人勸他去工廠打工,他有些沮喪:誰願意要我這樣一個坐過牢的人?

同時他也討厭上班,掙得又少。

他一心只想幹票大的。

慘絕人寰的情境,加上這些特徵讓人不得不聯想:曾春亮是不是反社會人格?

這個老少全殺的「冷血惡魔」,

是反社會人格嗎?

有人說,是。否則,他有什麼理由來殺一個和他毫不相干、從無恩怨的一家三口呢?

在最近的兇殺案中,曾春亮七八錘子下來,把熟睡中的老人半塊腦骨都錘碎了;

甚至,正在廚房做飯的手無縛雞的老太,也被曾春亮捅了將近十刀。

不過,這只是我們對曾春亮的猜測。鑑別一個人是不是反社會人格,是個技巧很高的技術活兒。

反社會人格不是一種健康的人格特質,它是一種人格障礙。

而鑑別一個人具有反社會人格障礙,根據第四版的《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通常參考以下七項診斷標準:

1、無法遵守社會規範;

2、習慣於欺騙和操控別人;

3、辦事容易衝動,沒辦法提前做出計劃;

4、容易發怒,很有攻擊性;

5、毫不顧忌自身或者他人的安危;

6、一貫地不負責任;

7、在傷害、虐待他人或偷竊他人東西之後毫無悔意。

如果一個人出現以上多項特徵,精神病學家會推測,這個人可能是反社會人格障礙。

但是,完全符合以上七項標準還不夠。在專業上想要鑑別反社會人格障礙,還需要滿足兩個條件:

1)年滿18周歲。

2)在15歲之前就有類似的行為,還要持續很多年。

所以,不能輕易給一個人貼標籤。

很多人易燃易爆炸,也有很大的可能是因為他脾氣不好而已。退一步說,他也只是具有反社會傾向,但還沒有嚴重到反社會人格障礙的程度。

關於反社會人格群體,還有一個印象,認為反社會人格的人,外表很迷人:

外形高大帥氣;

善談幽默;

從不吝嗇表達對你的愛意;

事業有成,不是CEO就是高管;

不僅帥氣,還多金……

很多人認為,這也是反社會人格能成功玩弄周圍人的原因,他們的外表太具有迷惑性了。

那麼,反社會人格就等於魅力值爆棚了嗎?

當然不是,這是誤解。

拿曾春亮來說,他身上的許多特點更符合反社會人格障礙的特徵:

首先,無法遵守規則。

在曾春亮26歲的時候,他因為偷東西,坐牢7年。出獄4年後,又因為偷東西再次坐牢8年。

法律作為社會規範的底線,他難以遵守。

其次,不顧他人的安危。

我們常說的同情心、惻隱之心,在他身上同樣缺失。

今天5月份剛剛從監獄出來,又跑到康海家裡,光明正大地睡在人家的樓上。私闖民宅,被康海媽媽發現之後,還用螺絲刀捅傷康海。

第三,被抓時毫無悔意。

第四,隨身攜帶錘子和尖刀,很有攻擊性。

其實,很多像曾春亮一樣的反社會人格障礙者,有著共同的特徵:從來沒上過學,沒有工作,非常自卑。他們自然是談不上魅力值的。

誤區:所有反社會人格都會犯罪?

又錯了。

雖然反社會人格很「沒人性」,但是不等於都會犯罪。頂多讓人覺得他是個極品。

瑪莎博士在《如何識別反社會人格》一書講過一個案例。

洛克,一個35歲的男人,是紐約大學城市規劃專業研究生畢業,他屬於反社會人格。但是他既沒殺人,也沒犯法。

那他是怎麼個「沒人性」法呢?

說來可恨又可笑,他當年和前妻西妮結婚,就因為看上她家的遊泳池。

這理由聽起來沒什麼,但是洛克做得非常過分,並不是我們常人理解的喜歡。

婚禮從頭到尾是西妮出錢包辦。在西妮懷孕之後,洛克乾脆辭掉工作,專心專意讓西妮養她。

妻子懷孕了,總得照顧下吧?孩子出生了總得照顧下吧?

洛克沒有,不幹,當看不見。

他也不工作,整天躺在遊泳池,曬著太陽美滋滋的,還說謊,說自己得了抑鬱症。

抑鬱症是塊磚啊……

西妮為了養家不得不上班,迫不得已請了保姆。

更極品的還在後頭:

結婚後,洛克把西妮從臥室趕了出去,讓她睡了一年客廳。

西妮提出離婚,洛克還要求分一半房子出來。

洛克的真愛就是那個泳池,不是人。至於西妮感覺受傷,洛克一丁點都不在乎。

這些可惡的行為也是他一貫的做派。

在結婚之前,洛克每次交女朋友,每次住進她們的房子裡,只是為了——不用交房租。

這就是洛克禍害人間的方式:裝可憐,成為寄生蟲。

可見,反社會人格不會都衍變到犯罪,但是會讓其他人很無語。

研究表明,世界上反社會人格的比例,每25個人中就有一個。

這意思是,你的同事,你的朋友中,甚至你的伴侶有將近4%的概率是反社會人格。

按照這個比例,如果反社會人格的人都要犯罪,那麼監獄裡都要人滿為患了。

但是實際上,以美國為例,監獄中的囚犯其實只有20%是反社會人格。

反社會人格就在你身邊,

但是很隱秘

很多反社會人格的人其實很隱秘。即使像洛克的前妻西妮,35歲的成功人士,但依然會上套被他們折磨。如果不是相處久了,你很難發現。

舉個例子。

一個事業有成的國際總裁,妻子是億萬富翁的女兒,英俊聰穎。光看硬體條件,你敢確定他不是反社會人格嗎?

偏偏他是。

在瑪莎博士的筆下,這就是根據真實故事改編的斯基普。

他幼時,就開始在湖畔別墅,用鞭炮炸青蛙,喜歡看動物殘忍死去的樣子。

長大之後,憑著過人的交際能力,以及還算豐厚的家底,他成為了一個眾人眼中很迷人的人。

但是,他性騷擾女下屬。遭到女下屬反抗,他直接打折了她的胳膊,事後還怪她:「都怪你不同意,我才這麼做的。」

更可氣的是,因為斯基普是個商業奇才,基於他做出的巨大貢獻,公司寧可賠上幾十萬也要把這事壓下去。

而斯基普能一路從5歲到50歲都這麼猖狂,也是因為父母的庇護,一路為他保駕護航。

他的媽媽在知道斯基普炸青蛙的時候,不以為意。

很多時候,反社會人格的犯罪,在家庭教育和職場規範這兩個層面,都沒有過關。

對待周圍已經犯罪的反社會人格,態度不應該這麼隱晦而曖昧。一邊說要做個人,一邊容忍甚至縱容他們的過分行為。

如何識別反社會人格?

反社會人格有著易怒、易衝動、攻擊性強烈的特點,一旦不經意逼急了他們,結果不堪設想。

對於我們身邊的反社會人格的人,學會識別很重要,這樣才能更好地保護自己。

識別這種非暴力型的反社會人格,以下幾點供大家參考:

a. 小心長期不負責任的人

這些不負責任,小到總是冷不丁地給你甩鍋,養孩子,上班賺錢,做家務,全是甩手掌柜。

而且態度冷漠,像是和你住在一個屋簷下的陌生人。

b. 小心經常跟你撒謊的人

就像上文提到的洛克,他撒謊自己患上了抑鬱症,以此想逃避工作,讓伴侶一個人養家。

c. 小心那些沒有同理心的人

換句話說,小心那些沒有良心的「白眼狼」。

研究表明,精神變態在做了害人害己的事後,大腦根本不會發信號告訴他們做錯了事。

如果一個人同理心很弱,處處欺凌弱小,要小心這種人了。

d. 很難抑制衝動

反社會人格的人很難控制衝動,所以要小心不要逼急他們,免得他們走極端。

但不得不說,部分很聰明的反社會人格具有極強的迷惑性,多聊聊童年,多認識一些他的朋友,也是降低風險的辦法。

世界和我愛著你。

參考資料:

1. 《當良知沉睡:辨認身邊的反社會人格》,作者瑪莎斯特。

2. 《精神變態和反社會人格有什麼不同?》,作者好奇寶寶。

- The End -

作者簡介:徐清,自由撰稿人。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他殘害11名女性,卻無絲毫內疚:反社會人格究竟有多恐怖?
    整個過程,這個傢伙表現出非常的冷血。」看高承勇的採訪視頻也確實如此。他談起當年如何殺人,如何逃亡,就像描述一個杯子放在桌角那麼無所謂。上法庭之前,民警問:「你知道法院會怎麼判嗎?」高承勇說:「我知道,肯定死刑。」
  • 江西「3死1傷」命案背後:如何辨別隱藏著的反社會人格者?
    「3死1傷」命案,讓我們看到了反社會人格的人是多麼的恐怖。」並告訴你如何保護好自己遠離「反社會人格者」。我們知道滅門慘案、連環殺人案的犯罪嫌疑都是反社會人格者,我們以為這些人都是極少數的存在,事實上,更多非暴力型的反社會人格者潛伏在我們身邊,因為反社會人格者佔總人口的4%;而精神分裂症只佔1%。
  • 反社會行為、反社會人格的社會學書單 推薦
    反社會行為指的是故意或非故意、不顧他人觀感,而且可能對社會造成危害、無法增進公眾福祉的行為,而上升到「人格障礙」的精神疾病層面,反社會的行為特徵就變為高度攻擊性,缺乏羞慚感,不能從經歷中取得經驗教訓,行為受偶然動機驅使,社會適應不良等。 給所有危害性高,沒有明確作案動機且無愧疚感的罪犯都貼上「反社會人格」的標籤,顯然是不明智的。
  • 人格障礙測試,如何克制反社會人格,做一個「高功能反社會人格」的好人呢?
    personality disorder)這是一種無法矯正的性格缺陷,心理學家統計後認為大約有4%的人屬於這種情況,也就是說平均每25人當中就有1個是反社會人格者。由於無法共情、難以與他人建立關係等社會功能的受損,反社會人格者無法體會他人的痛苦,更談不上有惻隱之心,因此,他們可以為了達到目的而不擇手段,經常做出說謊、操控他人、極度冷漠等行為。例如,杭州殺妻案中的許某在殺人分屍後依然能對著鏡頭侃侃而談;白銀連環姦殺案的兇手在講述罪行時內心毫無波瀾;北大包麗案男主以PUA招數操控女友,實施精神虐待。
  • 江西樂安連環殺人案嫌犯被抓時為什麼面帶笑容?
    江西樂安連環殺人案嫌犯曾春亮終於落網了。在他的臉上,我們看不到恐懼,也看不到懊悔,卻看到了令人不解的笑容!那麼他被抓時為什麼面帶笑容?答案是:他可能是反社會型人格障礙患者。我們可以對照以下症狀加以分析。
  • 有人生來便是惡魔?美國著名連環殺手,嬰兒時的照片就能嚇到人
    《當良知沉睡:辨認身邊的反社會人格者》中曾說過這樣一句話,完美的解釋了什麼叫反社會人格:「良知既非行為也非認知,更為人熟知的說法叫「情感」。」而在反社會人格中,有一條最為著名的認定條件就是,在傷害、虐待他人或偷竊他人東西之後毫無悔意。
  • 《迷案重現》:所有的人間惡魔,都有一個扭曲而破碎的人格
    韓國華城連環殺人案件概要韓國華城連環殺人案是韓國最嚴重的一起特大殺人案,殺人惡魔李春在在八年中殺害至少15名女性,手段極其殘忍,年齡從8歲到70多歲不等。02.所有的人間惡魔,都有一個扭曲而破碎的人格人格,通俗說法也可以叫性格,是一個人相對固定的行為模式,包括我們待人處事的習慣、言行舉止中相對固定的風格。"這個人性格怎樣啊?
  • 教會孩子識別和遠離反社會人格者,拒絕被反社會人格者控制!
    反社會人格則是社會人格者的特質反過來,根據心理學家的統計,大約有20%的人屬於反社會人格者。社會人格者他們樂觀向上,對周圍的朋友多採取讚美,鼓勵,幫助的溝通方式,他們急於傳遞積極向上的消息,他們容易理解並相信別人,由於他們傳播的是正能量,所以在他們身邊的朋友都會感到積極和愉快。
  • 反社會型人格 | 快跑,如何識別危險的信號?
    我們在生活裡偶爾會聽到人們說某人是反社會型人格,但事實上這樣的說法或許並不精確。人格障礙的診斷,是需要在精神科專科醫院進行的,且有著嚴格的診斷標準。C.有證據表明品性障礙出現於15歲之前。D.反社會行為並非僅僅出現於精神分裂或雙相障礙的病程之中。(雖然有了上述的診斷標準,但是醫生們在進行診斷和具體評估的過程中並不是一一對應而後下結論的,所以不要過於輕易地去對號入座噢!
  • 盤點韓劇讓人發怵的「反社會人格」角色,暗黑變態主角超致命魅力
    近來許多韓劇男女主角不再只是帥氣多金總裁、白傻萌美少女,而是更多去寫出深層、內心面的故事,像是先前的爽劇《梨泰院Class》和熱播的《雖然是精神病但沒關係》、《邪惡之花》,一致圍繞在「反社會人格」特質上,此類韓劇也讓觀眾直呼過癮。
  • 心理分析:韓國N號房事件主犯系學霸,反社會型人格的人有多可怕
    趙周斌大學4年中有3年各學科平均績點都在4.0以上,還多次獲得獎學金。照片中,他就像一個鄰家大男孩,你很難想像這樣一個看起來人畜無害的年輕人,其內裡是一個毫無人性的惡魔!具有典型的反社會人格。通過查閱大量報導,我將從心理學的角度來分析這位惡魔反社會人格的形成。
  • 小心,他們是反社會人格者
    首先讓人瞠目結舌的是作者給的一個數字——在美國,反社會人格比例是4%(東亞,包括中國的數字,遠遠低於這個,後面會談到)。4%是什麼概念?一個百人微信群,裡面就潛伏著4個;一個班50個人,就分配到2個指標。換言之,每個普通人終其一生,一定會遇到反社會人格。說到反社會人格,通常第一反應是連環殺手。
  • 江西山碭鎮兩起連環殺人案告破,村中重新亮燈
    前些日子的法人案件——江西樂安殺人案已經破案,村中重新恢復生機,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8月16日下午4時許,歷經8天8夜圍捕,江西撫州樂安兩起連環殺人案疑犯曾春亮,終於落網。事情大致經過是這樣的,6月,在浙江刑滿釋放1個月的曾春亮回到了家鄉江西撫州山碭鎮厚坊村。務工的時候發現工資過於低因而無法滿足正常生活。因此回鄉後才引發了偷竊等一些犯罪案件,7月22日,曾春亮潛入康家盜竊。早上6點過,60多歲的熊英(化名)上三樓打掃衛生,發現一名光頭男躺在地上,她連忙呼喊,曾春亮一躍而起,將螺絲刀抵住熊英喉嚨。
  • 大案要案偵破紀實:世界最令人髮指的十大美女連環殺人案盤點
    近日來,甘肅白銀連環殺人案犯罪嫌疑人高某被抓捕,一時間吸引了大量社會關注。此案從1988年到2002年,持續14年之久,受害者11人,是典型的連環殺人案,而且從最後犯案至今亦相隔14年,曾是著名的無頭舊案。多年沉積之暗,今朝突然重新揭開,自然吸引人們眼球。儘管如今犯罪嫌疑人高某尚未經過法庭審判,此案也尚未了結,但是不妨礙人們對連環殺手又一次集中關注。
  • 大案偵破紀實:世界最令人髮指的十大美女連環殺人案盤點
    近日來,甘肅白銀連環殺人案犯罪嫌疑人高某被抓捕,一時間吸引了大量社會關注。此案從1988年到2002年,持續14年之久,受害者11人,是典型的連環殺人案,而且從最後犯案至今已相隔14年,曾是著名的無頭舊案。多年沉積之暗,今朝突然重新揭開,自然吸引人們眼球。儘管如今犯罪嫌疑人高某尚未經過法庭審判,此案也尚未了結,但是不妨礙人們對連環殺手又一次集中關注。
  • 當心,我們身邊的那些反社會人格
    反社會人格到底是什麼呢?不反社會的人格,就不會做出以上種種行為麼?作者說,關鍵的還不是他們的行為,而是他們的一個共性——沒有愧疚和後悔的情感,進一步說,沒有「良知」(CONSCIENCE)。舉個例子,殺人犯有很多種。
  • 杭州殺妻案嫌犯的「雙面人生」:如何辨別隱藏著的反社會人格者?
    《當良知沉睡:辨認身邊的反社會人格者》這本書給了我們答案。這本書的作者瑪莎·斯託特,是美國知名的臨床精神病學專家,任職於哈佛大學醫學院。她提出了反社會人格者的概念,有相當一部分比例的人,有可能就是隱藏在社會中的「定時炸彈」——反社會人格者。
  • 13條原則應對生活裡的反社會人格
    一、什麼是反社會人格障礙華章心理《唐人街探案2》中,王寶強飾演的角色曾經問過劉昊然飾演的角色一個問題,那些連環殺人犯都有哪些特徵,劉昊然飾演的角色回答他們小時候都「尿床,縱火,虐殺小動物」。很多人想到反社會人格,只會想到殺人犯、連環殺手這樣的人,其實這類人反倒是不會太害怕,因為他們一旦觸犯法律,很容易被抓,並處以極刑。但是,還有一類「非暴力反社會人格」存在,他們不會公然違法,所以法律制度拿他們沒有什麼辦法。他們會躲在自己的偽裝下面,讓你無從知曉,甚至你還會以為這是什麼絕世大好人。那麼,這樣可怕的人,在我們這個社會上有多少?
  • 大案紀實:白銀市連環強姦殺人案,兇手專挑年輕女性下手,手段殘忍令人髮指
    甘肅省白銀市連環殺人案,是指從1988年至2002年的14年間,在中國甘肅省白銀市有11名女性慘遭入室殺害的案件,部分受害人曾遭受性侵害。兇手專挑年輕女性下手,作案手段殘忍,極具隱蔽性,造成巨大的社會恐慌。2004年,白銀市警方向外界公布詳細案情,並懸賞20萬人民幣,希望能夠取得線索。
  • 極度危險人格【反社會型人格障礙】
    ……今天要帶大家認識一種精神心理疾病——反社會型人格障礙。這是人格障礙中對社會影響最為嚴重的一種類型,起病於18歲之前,與童年的生長經歷很有關聯。有證據表明品行障礙出現於15歲之前。D. 反社會行為並非僅僅出現於精神分裂症或雙相障礙的病程之中。具有反社會人格的人是沒有良知的,這就意味著,他們不會為自己行為而造成的後果產生責任感和愧疚感。他們無法愛人,也無法接收到別人對他的積極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