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半接老客—你的家鄉有這個風俗嗎?

2020-12-20 農人小霸火

期待你關注「老實巴交鄉裡人」百家號,有不同觀點歡迎留言討論,和你一起分享最真實的農村!

七月半「接老客」是老農家鄉過中元節舉行的重要儀式。中元節歷來被村民重視,每到農曆7月初十傍晚大家都會在家族祠堂桌上擺上點心、水果、酒水等祭品,準備好香、燭、鞭炮一起到馬路迎接「老客」(已故的親人、祖宗)。傳說在這一天「老客」要回到家鄉過中元節了。

等到太陽落山後就開始「接老客」,村裡老人傳說太陽落山後地府就開鬼門關,這時候「老客」就開始陸續回家。如果是陰雨天就選擇天剛暗下來的時候開始儀式。先是在祠堂前面的馬路旁邊點上香,由家族最年長男性在最前面,焚燒紙錢,鞠躬作揖,其他人跟隨,再一路放鞭炮到祠堂。

到祠堂焚燒紙錢作揖後,等幾分鐘,墊酒後儀式完畢。一般在家的家族男丁都會參加,接「老客」儀式,由於現在青壯年男性基本上都在外務工,在家的都是老人婦女兒童,男丁不在家的就是婦女代替了。

如今七月半接老客的習俗漸漸也沒有了以前的濃厚氛圍,年輕人都在外務工,有的已經搬遷去了城市。隨著農村人口的不斷減少,或許再過幾十年,當這年輕一代老去,這個古老的風俗還會被村民重視嗎?

相關焦點

  • 衡東人七月半「貢老客」為什麼那麼多人重視?這些規矩你知道嗎?
    每到農曆的七月半,很多在外遊子,都會放下工作,放下忙碌的生意,放下旅程,匆匆趕回老家,目的:回家供老客!「接祖供客」———從我小時候有記憶起,衡東就一直存在,並且至今還一代一代在傳承。七月半也是一個挺熱鬧的節日,有些人不管離家多遠,都會漂洋過海,舟車勞頓的趕回家。 七月半在衡東俗稱「月半節,貢老客」,是對逝去親人和長輩的吊念的節日。據說,農曆七月十一到十五是鬼魂們走親訪友的盛大節日,相當於我們的過年!
  • 立冬的風俗,你們家鄉有嗎?
    立冬的風俗,你們家鄉有嗎?在不知不覺當中,冬天已經來到了我們的身邊,在立冬的時候很多農村會講究風俗習慣,在這一天當中,知道你們家鄉有什麼樣的安排呢?在我們家這一天是要包餃子吃的,這個時候外面往往掛著有些清涼的風,在屋裡面人們圍著桌子坐下來,一起動手包餃子。如果在立冬的這天,你能夠吃上一碗餃子的話,在我們家鄉風俗當中整個冬天你就不會被凍傷。雖然我本人小時候也曾經有過非常嚴重的凍傷,可是在吃完餃子之後,這樣的狀況並沒有明顯的改變。
  • 在農村中元節「燒包」祭祖是七月十四,還是十五日?有啥說法嗎?
    在有些地方也叫它「七月半」,或者是鬼節、施孤,佛教稱它為「盂蘭盆節」。這是一個具有悠久歷史的傳統節日,其也和清明、重陽節、除夕並稱為中國四大傳統祭祖節日。在中元節期間有祭祖、放河燈、燒紙錠的習俗。那在農村,中元節「燒包」祭祖是哪一天,是七月十四還是十五日?有什麼說法嗎?在中元節前有「上元節」,後面有「下元節」。
  • 端午節有哪些風俗 你的家鄉還有什麼關於端午節的風俗習慣嗎?
    端午節有哪些風俗 你的家鄉還有什麼關於端午節的風俗習慣嗎?時間:2020-06-25 09:49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莫小煙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端午節有哪些風俗 你的家鄉還有什麼關於端午節的風俗習慣嗎? 在我國湖北、湖南、貴州、四川、江蘇、浙江等地,在端午節時都有賽龍舟的習俗。
  • 農村過年,各地風俗都有哪些不同?你家鄉有哪些風俗?
    農村過年各地的風俗都有哪些不同?我的老家農村過年的風俗習慣與很多地方都不大相同。我老家過年的風俗分三步走,三個階段,即辦年、過年和拜年三個環節。我們家鄉辦年過程非常複雜,在臘月二十三之前是要做好殺年豬、做年面、打年柴、抓年魚。二十三這天是送灶神的日子;二十四這天過小年,是接祖人回家過年,都要去上祖墳;二十五是打年豆腐的時候;二十七日是洗舊疾,也就是搞好個人的衛生和家裡的環境衛生;二十八是打餈粑、做年糕等等過年的糕點美食;二十九是煮年肉、年雞、年鴨等等熟肉類美食。
  • 泉州:閩南味「八仙桌」 再現家鄉風俗(圖)
    原標題:趣味手工:閩南味「八仙桌」 再現家鄉風俗(圖)   近日,記者在微博中看到一個有關閩南文化的趣味手工作品。這個小巧的手工作品是一張圍著金玉滿堂「桌裙」的八仙桌,上面擺放著「三牲」「五果」「六味」及香、蠟燭等閩南傳統祭祀用品,十分精緻。
  • 家鄉的風俗作文7篇
    我的家鄉有一些習俗,無論是誰也無法改變,那你會怎麼寫你家鄉的風俗呢?本文是小編為大家收集整理的家鄉的風俗作文7篇,歡迎參考借鑑。家鄉的風俗作文一我的老家在廣東肇慶,那裡的過年是非常隆重和有氣氛的,只是現在不可以放鞭炮了,現在的人也不包角仔和裹蒸粽了,這些東西滿街都有得賣,這個真是完全沒有了過年的氣氛。
  • 農曆閏月,你的家鄉都有什麼風俗?
    今天是農曆年的閏四月初一,相信很多人都是知道農曆年有閏月,卻不知道為什麼會有閏月。我們中國的農曆為何會設置閏月呢?這是因為按農曆計算,一年只有354天左右,而按公曆計算一年有365天左右,兩種算法相差11天。
  • 七月半鬼節各地有何風俗? 鬼節有何作用?(圖)
    七月半鬼節各地風俗(資料圖)七月半鬼節各地風俗有所不同,那麼七月半鬼節(中元節)在各地都有什麼風俗呢?浙江鬼節風俗,廣東鬼節風俗,山東鬼節風俗,福建鬼節風俗,北京鬼節風俗,江蘇鬼節風俗。鬼節中元節有何作用?
  • 各地有關「吃」的風俗,有你的家鄉嗎
    各地有關「吃」的風俗,有你的家鄉嗎端午節的由來,想必大家在書本上或者長輩的口中都聽到過看到過吧。每年端午節,雖然各地的習俗不太相似,但是卻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吃粽子。不過除了粽子之外,在端午節,不同地區的人們也有不同的吃文化,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江南地區節日期間愛吃五黃。
  • 說說你家鄉的風俗
    我們的祖國幅員遼闊,民族眾多,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的風俗習慣。六年級語文下冊第一單元主題是「民風民俗」,這一單元中安排了老舍先生的《北京的春節》、沈從文的《臘八粥》、《古詩三首》及《藏戲》4篇課文,幾篇課文從不同的角度描寫了我國的傳統風俗習慣。單元後面安排了習作:《家鄉的風俗》。
  • 今年處暑,後一天是「七月半」,農村流傳的這些知道嗎?有禁忌!
    今年,農曆7月13日處暑,而7月14日至15日,也是我們祭祀緬懷已故親人的日子即「中元節」,民間多稱為:「七月半」,「鬼節」;但在我的家鄉每進七月,老人們便不準我們提「鬼」這個字。這是為何呢?一起來看看吧!
  • 「農曆七月七,牛郎會織女」七夕節的風俗習慣你們還記得嗎?
    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是七夕節的風俗習慣,如果想了解更多農村的話題,請記得關注我。你的每一次點讚、收藏、分享對我來說都是莫大的關心和支持。時間過得可真快,轉眼之間一年又過去了一半。翻看日曆一看,2019年七夕節是8月7日,星期三,農曆七月初七。
  • 家鄉的風俗小學作文精選10篇210218
    家鄉的風俗作文範文三  今天我和爸爸媽媽一起上街買菜,突然我看見今天理髮店的人似乎異常的多, 有些人寧願排著隊也不願意離去。我有些奇怪了:「為什麼這些人要在今天理髮呢?今天不理就不行了嗎?」有一次背玉米的老婆婆走在路上,卻沒有紮緊口袋,於是將黃燦燦的玉米掉了一地,人們恍然大悟,玉米像金豆,回去炒一炒不就開花了嗎?於是人們就這樣救出了龍王。」  雖然這個習俗只是一個傳說,但是卻代表著我們古代勞動人民對生活的嚮往和追求,今天我不僅了解到了風俗習慣,而且還知道了神話故事,這就是我們的二月二,你願意來這裡感受一下嗎?
  • 七月半做節,你秒變炸物高手了嗎?你還記得曾經的普渡嗎?
    草草啖鹽說蜜 ——說天地美食,談家鄉風味 一、七月普渡的回憶 先來說說七月鬼節,有一年比較調皮,想要嚇唬嚇唬大家,於是寫了一篇文章《來,鬼節,我講幾個鬼故事給你聽》。
  • 七月十四號是什麼節日?農曆七月十五中元節的來歷及風俗活動
    七月十四鬼節的風俗習俗廣西的一些地方會把鬼節當做一個重大的節日來過,武鳴、邕寧等地一般都會默認中元節前後兩天基本都屬於鬼節的範疇。在一些傳說中,七月十四是地獄鬼門大開的日子,是遊蕩人間的鬼魂回歸地府的最後限期。於是,古人就在七月十四為鬼魂安排了一個節日。
  • 鴨肉餘香還在,說說十四節家鄉地方風俗
    農曆七月十四過去了,鴨肉餘香還在,這個節日在桂平很多地方算是個大節日節日晚桂平人一定要早點回家,祭祖吃鴨子!這裡有一個傳說:以前廣西老百姓也在農曆七月十五過節。不過這也就是一個傳說,並非科學依據,貴港的「七月十四」延續至今,你們那裡過節必做的習俗都有哪些呢?祭奠祖先 :我們常聽說的「鬼節」就是我國每年農曆七月,我們貴港人多數過農曆七月十四。與除夕、清明節、重陽節三節是中國傳統的祭祖大節。
  • 七月半(中元節)
    中元節"是道教的叫法,民間世俗稱為"七月半"(或"七月十四"),七月十四/十五祭祖是流行於漢字文化圈諸國以及海外華人地區的傳統文化節日,與除夕、清明節、重陽節均是中華民族傳統的祭祖大節。每年的中元節前湖南雙峰縣人壽老街就熱鬧非凡,買祭祀用品的人絡繹不絕,金山銀山、別墅汽車越做越大,越來越豪華。
  • 六年級作文:家鄉的風俗 範文集錦!【有電子版】
    家鄉的風俗作文範文一曬筍乾  「百裡不同風,千裡不同俗。」每個地方都有獨特的習俗,曬筍乾就是家鄉紹興春季特有的習俗之一。有一次背玉米的老婆婆走在路上,卻沒有紮緊口袋,於是將黃燦燦的玉米掉了一地,人們恍然大悟,玉米像金豆,回去炒一炒不就開花了嗎?於是人們就這樣救出了龍王。」雖然這個習俗只是一個傳說,但是卻代表著我們古代勞動人民對生活的嚮往和追求,今天我不僅了解到了風俗習慣,而且還知道了神話故事,這就是我們的二月二,你願意來這裡感受一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