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開新聞網訊(通訊員 李瑞山 杜君)近日,南開大學本科生在「漢字應用水平測試」中獲得優異成績,半數以上參賽者獲得「一級甲等」,超出天津市該等級獲取比例16.5個百分點。我校常務副校長、學校語委主任陳洪表示,這一結果從側面反映了學校對語文普及推廣工作的重視。
在2009年全國漢字應用水平測試中,我校31名本科生參加了測試。這些經由隨機抽取參加測試的同學,來自多個學院,其中多數人都學習過「大學語文」課程。
測試的成績分為三個級別,每個級別內分為甲、乙兩等,共為三級六等。總分660—800分為一級甲等,600—659分為一級乙等,500—599分為二級甲等,400—499分為二級乙等,300—399分為三級甲等,200—299分為三級乙等。一級甲等的總成績分數線是660分,南開全部參賽同學的平均分為648分。其中,蘇昕同學獲得了總分785分的優異成績。
「漢字應用水平測試」採用閉卷筆答方式,考查範圍包括5500個出現頻率不同的漢字和5萬餘個詞語,試卷分為字音認讀、字形辨誤、漢字選用和漢字書寫四個部分,各部分均為30題,共120題,滿分800分,考試時間80分鐘。
近幾年,學校更加重視學生的全面發展,採取多種措施,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特別在漢語教學方面,「大學語文」一直是理科學生的必修課,從2007級起,這門國家級精品課程又成為全校各專業學生的必修課。
國家級教學團隊、文學院語文教育研究中心的老師們認為,大學生的漢語素養,是中國人文化素養的重要方面,是當代中國青年文化身份認同的基礎。他們以提升學生母語意識、母語素養為課程目標,持續開展改革和建設,課堂講授與網絡自學結合,教材講習與課程實踐活動結合,多次舉辦學生語文能力測試和網絡寫作競賽,效果很好。
南開大學的「大學語文」課程已成為受到學生歡迎、效果顯著的公共文化素質教育課程。通過課程學習,學生們普遍對漢語之美,對漢語文使用的細膩精微之處,體會深刻。他們表示,「大學語文」教育給大家的最大收穫,是從經典漢語文本學得了一種對祖國語文心存敬畏、對待語言文字一絲不苟的精神,這也幫助了大家在語文測試中取得好成績。
據了解,漢字應用水平測試是教育部、國家語委繼普通話水平測試之後推出的又一項漢語文能力測試,將陸續在全國推廣普及,並成為進入相關行業的資格要求。測試主要考查應試人員漢字的認讀、選用、辨誤、書寫,認定其掌握漢字的正確讀音、規範字形及現代漢語義項和用法,並能在實踐中正確運用的水平和能力,旨在促進相關人員提高漢字應用水平和文化素養,提高勞動者職業素質和社會整體的語文素質。2007-2009年累計有13個省(區、市)9萬餘人參測,覆蓋國家機關、學校等教育機構、新聞媒體、公共服務行業等四大領域,得到社會廣泛關注與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