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漢字應用水平測試命題評價中心在北京語言大學成立,該中心有關專家透露,國家語委、教育部正在與相關部門協商,計劃將漢字應用水平測試引入公務員、編輯記者等行業的入職資格考試中。
什麼是漢字應用水平測試?6月17日新華網的一則報導中曾引用國家語委副主任、教育部語言文字應用管理司司長王登峰的話對此做過通俗而簡潔的闡釋:漢字應用水平測試的考查重點是「漢字」,漢字的字音、字形、字義、認讀、選用、辨誤和書寫。
可見,所謂漢字應用,實在不是一門多麼高深的學問;而所謂漢字應用水平測試,也實在不是一道高得讓人望而卻步的門檻。
作為政府機關工作人員,每天都要跟各種公文打交道,如果漢字應用水平不過關,自然會影響辦事效率,這樣的公務員多了,整個政府機關的辦公效率也會受到影響。
當前,我國公務員隊伍整體的漢字應用水平如何呢?回答是:不容樂觀。早在2007年,有關部門就已經啟動了漢字應用水平測試(HZC),截至去年,包括北京、上海、河北等全國14省、市、自治區的9.6萬餘人參加了測試。試測結果顯示,中小學語文教師的漢字應用水平最高,其次是編輯記者,然後是在校學生,公務員的漢字應用水平最低。
「中小學語文教師的漢字應用水平最高」,這一點應該不會有人感到意外,因為中小學語文教師幾乎每天都在跟漢字打交道,他們對漢字的字音、字形、字義、認讀、選用、辨誤和書寫,自然要比從事別的職業的人熟悉得多;但對於「公務員的漢字應用水平最低」這一測試結果,相信許多人都會或多或少地感到意外,因為公務員代表的是政府機關的形象,他們每天也都在跟各種公文打交道,漢字應用水平不過關,怎麼處理各種公文,怎麼高效地為人民服務?
意外歸意外,測試結果擺在那兒,我們還得正視這個問題。
有關部門計劃將漢字應用水平測試引入公務員入職資格考試的設想,確實有著很現實的意義,這種設想一旦變為現實,將會對提高我國公務員隊伍整體的漢字應用水平、繼而提高各級政府機關的辦公效率產生積極有力的引導和推動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當前我國公務員隊伍整體漢字應用水平不高的原因,並不完全是公務員入職時沒有相關的測試要求造成的。眾所周知,近幾年來,全國各地報考公務員的熱浪一浪高過一浪,一個熱門職位動輒有成百上千人競爭,這種形勢下被錄用的公務員,說他們漢字應用水平不過關,實在有點冤枉他們,也難以服眾。準確地來說,那些目前漢字應用水平不高的公務員,是在端上公務員這個「金飯碗」以後,自覺高枕無憂,不讀書,不學習,不注重提高個人文化修養,從而使自己的漢字應用水平逐漸退化了。
所以,我認為,要提高公務員隊伍整體的漢字應用水平,僅僅把漢字應用水平測試引入公務員入職資格考試還不夠,還應該針對公務員隊伍建立起定期進行漢字應用水平測試的機制,如此,才能從根本上改變目前「公務員漢字應用水平最低」的現狀。
(責任編輯:李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