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字今後也能考級 教育部漢字書寫標準將出臺

2020-12-12 華夏經緯網

    寫字今後也能考級。教育部語言應用司有關負責人昨日透露,漢字書寫等級標準明年將出臺。如果您想了解自己寫字是什麼級別,只要書寫一篇文字送到指定機構進行測試即可。

  教育部最近進行了一項調查,3000多名參與調查的教師中有60%的人認為學生漢字書寫水平下降,1.2萬餘名參與調查的學生中,超過65%的學生認為應該出臺漢字書寫等級標準。

  教育部目前對漢字規範書寫等級標準的研製已接近尾聲,將根據寫字的筆順、筆畫、間架結構、偏旁部首的規範程度劃分級別,「書寫端正、工整將是最低要求。」教育部有關負責人表示。

  漢字規範書寫等級標準是推薦性標準,不會強制執行,更不會引入到升學、畢業等考試中。但今後各單位可以將漢字書寫規範等級列入錄用教師、媒體人員、公務員或其他新員工的資質之一。(記者劉昊) 

來源:北京日報 
 
轉自中新網

 

責任編輯:程金玉

相關焦點

  • 教育部負責人稱漢字書寫標準明年出臺
    據《北京日報》報導:教育部語言應用司有關負責人日前透露,漢字書寫等級標準明年將出臺。如果您想了解自己寫字是什麼級別,只要書寫一篇文字送到指定機構進行測試即可。  教育部最近進行了一項調查,3000多名參與被調查的教師中,有60%的人認為學生漢字書寫水平下降,1.2萬餘名參與被調查的學生中,超過65%的學生認為應該出臺漢字書寫等級標準。教育部目前對漢字規範書寫等級標準的研製已接近尾聲,將根據寫字的筆順、筆畫、間架結構、偏旁部首的規範程度劃分級別,「書寫端正、工整將是最低要求。」  教育部有關負責人表示。
  • 字跡工整贏卷面分、漢字書寫能力納入長春市中考改革
    長春晚報記者 呼特早在2013年,教育部正式出臺《中小學書法教育指導綱要》,要求將書法教育納入中小學教育體系。《指導綱要》明確,中小學書法教育,要讓每一個學生達到規範書寫漢字的基本要求,既要重視培養學生漢字書寫的實用能力,又要發展學生的審美能力,使學生對漢字和書法的豐富內涵及文化知識有所了解,提高自身文化修養。同時,在今年市教育局發布的長春市新一輪中考改革推進新聞發布會上,又明確指出把漢字書寫能力測試納入中考語文學科考試範圍,這也讓更多的人關注書法教育。
  • 硯小田王洪濤:規範漢字書寫,打造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氛圍
    「提到寫字,想必大家都不陌生,但對於家長來說絕對頭疼的事兒!不寫字母慈子孝,一寫字雞飛狗跳,這恐怕是很多幼小家長感同身受的場景,那作為家長和孩子,該何去何從呢?」家長應帶著教授方法和規律的心性,帶著鼓勵與堅持的特性,讓孩子在實際進步中,從內心感悟到漢字書寫的魅力,從而讓書寫不再是負擔,而是良好的習慣。讓教師教好字。
  • 教育部公布新課程標準 小學生會寫漢字減400個
    中小學語文增背誦文19項義務教育新課標公布 減少小學生會寫漢字數量本報訊 (記者周逸梅)近日,教育部公布了義務教育階段19個學科科目的新課程標準具體內容,其中語文對小學生會寫漢字的要求有所降低今年秋季新學年,新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正式啟用,中小學生將有望用上據此修訂的新教材。三四年級會寫字減400個雖然新舊語文課標均要求中小學生在義務教育階段應認識3500個左右常用漢字,新課標降低了小學生會寫漢字的要求。
  • 教育部:就寫字而言,小學分三個階段,不同階段有不同的要求
    教育部《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2011版為最新版,以後都是在此基礎上進行些許修訂)對小學生的識字與寫字要求如下:
  • 這所小學,孩子們寫字要考級 學校自創等級考核標準
    然而,在杭州錢塘實驗小學,期末孩子們還有一個要考的項目——寫字考級。上周三,學校所有孩子都參加了寫字考級。寫字成績分為六級,六級最高。寫字考級,是學校自創的一個測試。一年級的娃,寫字當然是用鉛筆。考級怎麼考呢?上周三下午第一節課,是全校孩子寫字考級的時間。老師發下一張A4紙,上面有35個字,都是從本學期課本上摘取的。要求孩子在田字格中寫正楷,每個字寫兩遍。考試時間為40分鐘。
  • 教育部關於在中小學加強寫字教學的若干意見
    中國書法將漢字的表意功能和造型藝術融為一體,有著悠久的歷史和廣泛的群眾基礎,漢字書寫的美學價值得到了超越國界和超越漢字使用範圍的承認。因此,寫字教學可以陶冶學生情感、培養審美能力和增強對祖國語言文字的熱愛和文化的理解,既有利於寫字技能的提高,也有利於增進學識修養。  當前,在重視學生掌握計算機漢字輸入技術的同時,必須繼續 強調中小學生寫好漢字。
  • 漢字文化的窘境與書寫障礙
    而道士及其他術士則熱衷於將書寫行為神秘化。通過一種神秘的書寫行為(道家的符籙),建立起與鬼神世界溝通的管道。或者,在文化神秘主義符號學家看來,漢字並不只是一個紀錄形態或聲音符號,它是一種極其複雜的文化記憶體。漢字通過象形來表意,同時也記載著複雜而又神秘的文化信息。但在計算機時代,人們用筆書寫的機會越來越少,對紙筆的依賴越來越小,「提筆忘字」的現象越來越嚴重。
  • 寫字教學刻不容緩
    寫一手漂亮的鋼筆字和毛筆字,能展示人格魅力,甚至影響人的一生。從眼前利益看,寫好字可以在考試中提高考試的成績。而且,很多地方已經將寫規範字納入了考試的範疇,寫字教學得到了越來越多單位部門和教師家長的重視,寫字教學必須不折不扣地抓好落實。一、為什麼要重視寫字教學?
  • 書法考級與兒童素質教育---漢翔書法教育談考級
    據悉,2016年教育部書畫等級考試將於5月中旬正式開考,報名截止日期為4月初。
  • 北京市天通苑中山實驗學校開展教師漢字書寫技法培訓
    融融春日裡,北京市天通苑中山實驗學校教師齊聚一堂,共同參加「字強字立」書寫中國全國巡迴講座之「中山之講」,接受中華漢字文化的洗禮和漢字書寫的技法培訓。漢字是中華民族文化之瑰寶,是人類文明的寶貴財富。學好漢字、寫好漢字已成為關係到中華民族文化自信、文化傳承、民族凝聚力甚至是國家文化安全的大事,並已把它納入到語文課程標準中。
  • 重視筆畫筆順教學,規範漢字書寫
    《書寫提示》欄目的安排,循序漸進地滲透了漢字書寫的筆順規則。同時,在《語文園地一》的提示中,教科書還特別強調了寫字時要「坐端正,握好筆」。  只有通過日常寫字經驗的積累,從中悟出規律,學生才能掌握漢字筆順規則。
  • 評論:設立書寫日,留住「筆尖上的漢字」
    在相關報導中,提及人們「提筆忘字」的漢字書寫現狀,陳振濂憂心忡忡地說,「漢字的根被抽掉了」。前不久,一重慶政協委員還建議:建立漢字書寫過程標準。  確實,如今國人手寫漢字的能力明顯下降。在鍵盤代替鋼筆、拼音拼字代替書寫之下,「你還會寫字嗎」這個原本不成問題的問題成了問題,曾經習以為常的寫字成了一種集體記憶,產生了一批批提筆忘字、頻寫錯字、寫不好字、不會寫字、不想寫字的新型「文盲」。
  • 八雅軒丨【八雅軒在線】教育部:不可隨意造字、使用醜書,規範漢字書寫教育!
    漢字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漢字書法已經成為技法完備、風格多樣、內涵豐富、深受大眾喜愛的書法藝術。近年來,醜書、變體書等各種各樣的拙劣字體廣泛流行,尤其在網際網路空間大行其道,不僅影響了規範漢字書寫意識,同時還嚴重幹擾青少年的審美情趣,對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造成了負面影響。2000年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第二條規定「國家推廣普通話,推行規範漢字」。
  • 漢字書寫是傳承還是揚棄
    中國漢字在世界上許許多多的語言文字中,被譽為是天下最美的文字。然而,在現在這個電腦打字越來越普及的資訊時代,打字遠比寫字的時候多,許多人認為字寫的差一點沒什麼關係,沒必要刻意去練習書寫。加之中國推行的應試教育,學生面對各種學習壓力,每天都忙著作業補課等,沒有時間去練習寫字,現在學生書寫的整體水平越來越差,中小學生漢字書寫能力退化比較明顯 。
  • 全國美術考級硬筆書法考試與培訓標準----中國美術學院
    一、初級(一級,二級,三級)1、一級考核1.1考試時間 60分鐘1.2試卷內容 16開1.3內容要求 (1、臨摹自選字帖一種,用鉛筆; (2)、不少於50字1.4 考核標準 (1)、寫字水平:多為剛學習寫字而尚未掌握基本點面、偏旁和結體,未臨摹過字帖或臨摹字帖而未入門的。
  • 教育部課程標準:1、2年級能寫800個漢字,認1600字,家長太難了
    第一,認識常用漢字1600個左右,其中800個左右會寫。也就是說一、二年級共2年的700多天裡,需要2天學會寫3個漢字,學會認6個漢字。第二,學會漢語拼音,能讀準聲母、韻母、聲調和整體認讀音節。能準確地拼讀音節,正確書寫聲母、韻母和音節。認識大寫字母,熟記《漢語拼音字母表》。其實查出這份給老師教學的指導標準,目的是想看看課本要求,是否真是要求1個半月15課時學完所有拼音,但沒查到,希望有經驗家長留言告訴我們。
  • 王厚祥:書法家不是在寫字,而是書寫漢字的藝術美
    在一次訪談中,著名狂草書法家王厚祥說了這樣一句話:「一般人寫字寫得讓人認識就行了,而書法家也是在寫字,但他們是在寫美。」這句話當中有兩層意思,一層是,一般人還是書法家,他們都在寫字,誰都離不開漢字的書寫。
  • 滬"漢字書寫現狀"堪憂 七成青年寫字不合格
    東方網記者尤歆飛3月26日報導:電腦越打越快,文字越寫越差,上海青年的寫字水平令人堪憂。近日,滬上一份「漢字書寫現狀」調查顯示,70%-80%的年輕人寫鋼筆字不規範不合格。目前許多學生的作業、甚至升學考試答卷,都是信手亂塗,潦草難辨。
  • 學者:漢字讀音以字典為準 百度不靠譜-漢字,讀音,書寫,新華字典...
    近日,在央視舉辦的《漢字聽寫大會》中,諸如「熨帖」還是「熨貼」,讀「咋(zé)舌」還是「咋(zhà)舌」等一些詞語的發音和寫法就引起了人們爭議。為此,國內媒體《長江日報》專門採訪了漢語語音與詞彙學者、北京大學對外漢語教育學院教授王若江。她告訴記者,漢字的語音、寫法應該遵循《新華字典》、《現代漢語詞典》等國家標準,網絡上的字很亂,百度搜索的結果不能作為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