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朝如何進行「城市規劃」?——河南偃師二里頭發現中國最早的多網...

2020-12-18 天眼新聞

中國最早的王朝如何進行「城市規劃」,不同區域以何為界?近日,河南偃師二里頭遺址發布最新考古成果:新發現的道路和牆垣,把二里頭都城分為不同的網格區域,不同家族分區而居、居葬合一,形成了中國最早的多網格式都城布局。  日前,考古人員在二里頭遺址原有「井」字形主幹道、「九宮格」式布局等基礎上,發現「井」字形道路延伸範圍更大,道路兩側多有牆垣。在宮西路以西新發現與宮西路、宮東路平行的道路,且宮西路與此道路、宮東路的距離大致接近。  新發現的道路和牆垣把二里頭都城分為多個方正、規整的區域網格。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二里頭工作隊領隊趙海濤說,這也是目前中國發現最早的多網格式的都城布局。  「從目前的發掘來看,宮殿區依然在多網格的最中心區域,突顯了宮殿區的核心地位。離宮殿區近的網格,多是貴族的居葬區,遠的地區,還未發現高規格遺蹟。」趙海濤說,這些發現為研究二里頭都城整體布局、層次結構、社會分層、等級劃分,進而探索夏王朝的規劃思想、禮儀制度、統治制度等問題提供重要資料。  歷年來,二里頭工作隊曾在多個區域發現不同等級的建築和墓葬,由於沒有發現中心道路和圍牆,無法判斷整體布局。「如今新發現的道路和圍牆把這些區域分為獨立網格,每個網格應屬不同的家族,說明二里頭都城極可能已經出現了分區而居、區外設牆、居葬合一的城市布局。」趙海濤說。  趙海濤說,這種居葬合一的布局與之前中原龍山文化居葬分開的布局有很大區別,創造了一種新的城市規劃模式,且這種模式被後代的商王朝所繼承。目前,二里頭工作隊正在繼續擴大工作區域以驗證上述現象的範圍和內涵。   二里頭遺址位於河南洛陽偃師市境內,距今3800年至3500年。1959年由史學家徐旭生發現,是經考古學與歷史文獻學考證的中國最早王朝——夏朝中晚期的都城遺存,對研究中華文明的起源、王國的興起、王都的規制等涉及中華文明發展的重大問題具有重要參考價值。

來源 新華社

編輯 劉傑編審 範朝權 劉皓

相關焦點

  • 河南二里頭遺址博物館開建,將呈現三千多年前夏朝都城風貌
    河南二里頭遺址博物館開建,將呈現三千多年前夏朝都城風貌 奠基儀式現場。  新華網 圖新華社消息,「十三五」期間國家重大文化工程——二里頭遺址博物館6月11日開工奠基。兩年多後,河南洛陽偃師二里頭遺址將向公眾呈現最早中國都城的歷史風貌。
  • 多網格式城市、糧倉倉城...夏朝竟然如此先進
    作為中國歷史上的第一個朝代夏閃耀在後世各種記載中最近一系列的考古發現向世界透露了夏朝的秘密多網格式的城市布局「井」字形主幹道、「
  • 河南二里頭遺址發現60周年,原來夏王朝真實存在
    長期以來夏王朝是否存在始終缺乏足夠的考古證據,不過河南二里頭遺址的發現,成為中國考古學界找出夏朝的一把重要鑰匙。 日前中國二里頭夏都遺址博物館在河南省洛陽市偃師市開幕,並展出2,000餘件距今3,800年至3,500年前的青銅器、陶器、玉器、綠松石器等藏品。恰逢今(2019)年二里頭遺址發現60周年,博物館的成立使這個紀念更格外具有意義。
  • 「最早中國都城」二里頭建遺址博物館,將讓夏朝「活起來」
    「最早中國都城」二里頭建遺址博物館,將讓夏朝「活起來」 澎湃新聞綜合報導 2017-06-12 16:29 來源:澎湃新聞
  • 揭秘:中國歷史上真的有夏朝嗎?夏朝的遺址在河南被發現?
    揭秘:中國歷史上真的有夏朝嗎?夏朝的遺址在河南被發現?根據史書記載,禹傳位於子啟,改變了原始部落的禪讓制,開創中國近四千年世襲的先河,中國歷史上的「家天下」,從夏朝的建立開始。夏西起河南西部、山西南部,東至河南、山東和河北三省交界處,南達湖北北部,北及河北南部。這個區域的地理中心是今偃師、登封、新密、禹州一帶 。稱夏朝毋寧稱夏國。現在歷史學中的夏商是一種朝代輪替的因果關係。以這種觀點來看,除了一些並不可靠的史籍文獻沒有實物證據表明夏朝的存在。
  • 迄今最早的夏朝大墓:可惜已被盜,僅發現一副狗骨架裝在漆匣裡!
    甲骨文和殷墟的發現,證實了商朝的存在;那麼,商朝之前的中國第一個朝代——夏朝,是否真實存在呢?這是過去60年,歷史學界和考古學界一直在努力探求的問題。一些學者尤其是國外學者,對此持懷疑態度。他們認為,中國史書上有關夏朝的記載,都是後人偽託的「神話」,並非信史。但更多的學者則認為,60年來學界對「夏文化」的探索,基本已可以確認夏朝是存在的。其標誌性遺址,就是位於河南洛陽偃師的二里頭遺址,那裡曾是夏朝中晚期的「一代王都」。
  • 言說歷史|二里頭文化遺址的發掘,對認識夏朝歷史有重大意義!
    而考古發現無疑對認識夏代歷史有著重要的意義。二里頭遺址的發現二里頭遺址位於河南偃師境內洛水南岸的二里頭村南。遺址以二里頭村為中心,其範圍包括洛水以南的四角樓村北許村和餵羊莊之間,東西約有2.5公裡,南北約有1.5公裡 總面積約4平方公裡。
  • 疑似夏朝遺蹟的除了二里頭遺址還有哪裡?
    目前大多數學者認為位於河南偃師的二里頭遺址可以確定是夏代中晚期都城遺址,當地政府早已迫不及待地立起了夏都斟鄩的招牌,那麼除了二里頭以外,疑似夏朝遺蹟的重要遺址還有哪些呢?考古學中認定某處遺址是否屬於某個古文化類型,是按照此地發掘出土的各種器物遺存、墓葬形制、房屋基址構造等是否與這一古文化有相同之處來判斷的,拋開夏朝的爭議不論,和二里頭遺址內涵近似的重要遺址要屬山西夏縣的東下馮了。
  • 偃師二里頭憑什麼是夏都?遺址中的王氣,從這些青銅禮器說起
    偃師二里頭遺址的研究若從1959年考古專家徐旭生先生的尋找「夏墟」那一年算起,如今已經過了近60年,二里頭遺址為夏代晚期王都的地位已被大多數學者認可,二里頭夏都遺址博物館也已在去年建成開放。不過,網絡上還有不少質疑的聲音,但是我是非常贊成二里頭遺址為夏朝都城的定性的。二里頭遺址確實非常具有「王氣」,這一點從遺址中出土的上百件青銅器中也可看出。
  • 洛陽二里頭博物館名稱已定:「夏都」二字在內,亮出夏朝牌子
    位於洛陽偃師市的二里頭遺址已經飽受爭議了幾十年,爭論的原因無他,就是因為許多人質疑二里頭遺址究竟是夏朝嗎?尤其是西方的歷史界,有很多學者並不認可二里頭就是夏王朝的文明所在地,甚至還不同意夏是一個朝代,只是認為這屬於一段文明時期,嚴格意義上不算是王朝。
  • 《最早的中國》:我們從哪裡來?
    大名鼎鼎的考古學家許宏先生,作為河南偃師二里頭遺址發掘工作的工作隊隊長,專門寫了一本書,為我們解答這個問題——《最早的中國》作者:許宏 出版:科學出版社1.要回答「什麼是最早的中國」這個問題,我們可以通過兩個途徑: ①歷史文獻;②考古發現。按照文獻記載,夏朝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王朝國家。但這種說法只存在古籍之中,沒有實物證據,很多人懷疑它是後人杜撰的。而根據考古發現,甲骨文和安陽殷墟證明了商朝的存在。但問題來了:商朝就是中國最早的國家嗎?有沒有比商朝更早的呢?這個問題困擾了學界很多年,直到二里頭遺址的發現。
  • 夏朝,在哪裡?
    現在看來,當時發現的相關考古學文化還存有缺環、並不連貫。二里頭遺址與夏墟的聯繫,最早可以追溯到1959年5月16日,徐旭生先生因調查夏墟而來到二里頭遺址調查。同年秋天,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河南省文物工作隊發掘二里頭遺址。
  • 二里頭夏都遺址,中國最早王朝
    中國最早的「紫禁城」、中國最早的「井」字形城市主幹道網、中國最早的雙輪車轍、中國最早的青銅禮器群……二里頭夏都遺址被認為是中國最早的王朝,有「華夏第一王都」之譽,在中國早期國家的形成和發展中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據史書記載,夏是中國歷史上的第一個王朝,距今有四千年左右。在很長一段時期裡,夏朝只存在於古文獻中。1959年,考古學家徐旭生在偃師發現了二里頭遺址。
  • 夏朝有沒有文字,二里頭遺址考古發現「刻符」,或揭開了真相
    作為中國歷史敘事中的第一王朝,夏朝一直是國人魂牽夢繞的朝代,但夏朝又如夢如幻,神秘莫測,至今未能被人揭開面紗,只能透過一些疑似遺址勉強一窺芳容。在夏朝諸多神秘之中,最讓人著迷並希望解開的是:夏朝有沒有文字,到底是什麼文字?二里頭遺址考古發現的「刻符」,或揭開了真相。
  • 西方人為何死活不認中國夏朝的歷史
    「探源工程」中有六大關鍵點,分別是河南西坡遺址、河南王城崗城址、鄭州大師姑遺址、山西陶寺遺址、河南新砦遺址和河南偃師二里頭遺址。其中國內外爭論和博弈的焦點,是六大遺址關鍵中的關鍵——夏朝可能的都城二里頭遺址!
  • 洛陽二里頭遺址如何被認定為夏都?專家披露背後詳情
    洛陽二里頭遺址,被學者們稱為「華夏第一王都」,自它被發現的61年來,不斷改寫著「中國之最」。中國最早的「紫禁城」、中國最早的「井」字形城市主幹道網、中國最早的車轍、中國最早的青銅禮器群……二里頭遺址的發掘工作持續不斷,一次又一次的驚人發現,讓中華文明史不斷溯源向前。
  • 夏朝如果存在,它的中心區域在哪裡?
    根據中國古籍記載,夏朝(約前21世紀—約前16世紀)是中國史書中記載的第一個世襲制朝代,年代約在新石器時代晚期、青銅時代初期。    最早有文獻記載的一位夏氏族成員是鯀。《國語·周語》中說鯀作為夏族首領被封在崇(今河南嵩山附近),故稱「崇伯鯀」。
  • 歷史上的「夏朝」為何不被承認?中國古文明丟失的千年去了哪裡?
    因此,以一個小型城市遺址是否擁有大量金銀財寶的出土文物來判斷中國古代的文明,這並不十分適用。因為即便是殷墟的青銅器這些文物的出土,也並不是在一個城市中,而都是在墓葬坑中出現的。中國考古界所發現最接近夏朝時代的有一個河南偃師的「二里頭文化」。與國外所謂的地中海的各種「文明」相比,我們中國只是將二里頭稱作「文化」。
  • 河南日報推出重磅聯版特刊:聚焦二里頭夏都遺址博物館 走進最早的...
    1959年5月,著名史學家徐旭生以歷史文獻為線索率隊尋找「夏墟」,踏查河南登封、禹州、鞏義、偃師等地,最終在偃師發現了二里頭遺址,震驚世界。  此後「一甲子」,以首任隊長趙芝荃、第二任隊長鄭光、現任隊長許宏為代表的三代中國考古人,把最美好的青春獻給了二里頭考古事業,用手鏟不斷撥開「夏」之重重迷霧。
  • 考古挖出夏朝遺蹟,卻發現一特大硬傷
    ,在這個夏朝被覆滅的過程卻與武王伐紂的過程極其相似,甚至很容易讓人懷疑滅掉夏王朝是合乎情理的,然而在商湯的所有功勞成就的記載中,卻沒有關於如何滅掉夏朝的記載,這不禁讓人再次產生懷疑,夏王朝真的是被商湯滅掉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