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在店裡看了兩個多小時的書,回來12點多了,中醫是一門經驗學科,活到老學到老,書不可不讀,也不可死讀。
子曰:多識於鳥獸草木之名。學醫學藥之人,更應該多識鳥獸草木,萬物皆藥,天生我材必有用,必要時世間萬物皆可為我所用。
以前曾寫過一篇野外怎麼辨別有毒沒毒的草藥文章,寫好覺得還很膚淺,容易誤人子弟,所以按著不發。像我們平時野外採藥,不認識的藥太多,有些僅憑外觀大概就可以推測是不是好藥,但你不知道它的名字,從書裡無從查找,不知道它的藥性,便不知道它的用法,所以通過嘗藥去了解該藥的寒熱溫涼是一個很好的方法。
不久前和朋友去爬我這縣內二高山,我朋友以前就住在這山腳下,回來搬到縣城住,已經很少去爬這山了,聽說這高山上有一種半楓荷和低山下長的不一樣,所以我叫他帶路,除了看看半楓荷,順便看看高山上還有什麼別的草藥,朋友說的半楓荷即楓荷桂,以前介紹過,在高山近頂的一個山谷裡看到了一種野牡丹科的草藥錦香草。
野牡丹科植物葉多帶毛,能活血止血,雙向調節,偏性不大,故科內無有毒之藥。
錦香草又名白毛虎舌氈、老虎耳、石用、大虎耳草、山霸王,以全草或根入藥。味苦、辛,性寒。功效清熱涼血,利溼。主治用於熱毒血痢,溼熱帶下,月經不調,血熱崩漏,腸熱痔血,小兒陰囊腫大等。
錦香草Phyllagathis cavaleriei(Levl.et Van.)Guill。野牡丹科錦香草屬。
草本,高10-15cm。莖直立或匍匐,逐節生根,近肉質,密被長粗毛,四稜形,通常不分枝。葉對生;葉片紙質,廣卵形、廣橢圓形或圓形,先端廣急尖至近圓形,基部心形,表面被疏糙伏毛狀長粗毛,基出脈7-9,表面脈平整,背面脈隆起。傘形花序,頂生,花瓣粉紅色至紫色,蒴果,花期6-8月,果期7-9月。
生於海拔400-1500m的山谷、山坡疏、密林下陰溼地或水溝旁。
分布於湖南、廣東、廣西、貴州、雲南等地。
附方:
1.治腸熱下痢:石用15-30g。煨水服。(《貴州草藥》)
2.治月家病:石用15-30g,泡酒250g。每日2次,每服15g。(《貴州草藥》)
3.治痔瘡出血:石用15g。煨水服,日3次。(《貴州草藥》)
拍攝地點:昭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