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熱涼血藥--錦香草

2021-03-04 花草山人

晚上在店裡看了兩個多小時的書,回來12點多了,中醫是一門經驗學科,活到老學到老,書不可不讀,也不可死讀。

子曰:多識於鳥獸草木之名。學醫學藥之人,更應該多識鳥獸草木,萬物皆藥,天生我材必有用,必要時世間萬物皆可為我所用。

以前曾寫過一篇野外怎麼辨別有毒沒毒的草藥文章,寫好覺得還很膚淺,容易誤人子弟,所以按著不發。像我們平時野外採藥,不認識的藥太多,有些僅憑外觀大概就可以推測是不是好藥,但你不知道它的名字,從書裡無從查找,不知道它的藥性,便不知道它的用法,所以通過嘗藥去了解該藥的寒熱溫涼是一個很好的方法。

不久前和朋友去爬我這縣內二高山,我朋友以前就住在這山腳下,回來搬到縣城住,已經很少去爬這山了,聽說這高山上有一種半楓荷和低山下長的不一樣,所以我叫他帶路,除了看看半楓荷,順便看看高山上還有什麼別的草藥,朋友說的半楓荷即楓荷桂,以前介紹過,在高山近頂的一個山谷裡看到了一種野牡丹科的草藥錦香草。

野牡丹科植物葉多帶毛,能活血止血,雙向調節,偏性不大,故科內無有毒之藥。

錦香草又名白毛虎舌氈、老虎耳、石用、大虎耳草、山霸王,以全草或根入藥。味苦、辛,性寒。功效清熱涼血,利溼。主治用於熱毒血痢,溼熱帶下,月經不調,血熱崩漏,腸熱痔血,小兒陰囊腫大等。

錦香草Phyllagathis cavaleriei(Levl.et Van.)Guill。野牡丹科錦香草屬。

草本,高10-15cm。莖直立或匍匐,逐節生根,近肉質,密被長粗毛,四稜形,通常不分枝。葉對生;葉片紙質,廣卵形、廣橢圓形或圓形,先端廣急尖至近圓形,基部心形,表面被疏糙伏毛狀長粗毛,基出脈7-9,表面脈平整,背面脈隆起。傘形花序,頂生,花瓣粉紅色至紫色,蒴果,花期6-8月,果期7-9月。

生於海拔400-1500m的山谷、山坡疏、密林下陰溼地或水溝旁。

分布於湖南、廣東、廣西、貴州、雲南等地。

附方:

1.治腸熱下痢:石用15-30g。煨水服。(《貴州草藥》)

2.治月家病:石用15-30g,泡酒250g。每日2次,每服15g。(《貴州草藥》)

3.治痔瘡出血:石用15g。煨水服,日3次。(《貴州草藥》)

拍攝地點:昭平

相關焦點

  • 《本草精薈》:清熱涼血:生地
    功效能清熱涼血,養陰生津。其特點善於清熱養陰,乃滋陰清熱之要藥。常用於熱入營血,溫毒發斑,吐血,衄血,熱病傷陰,知絳煩渴,津傷便秘,咽喉腫痛等證的治療。張景嶽則把地黃評為中藥「四維」之一,其中沒有石膏,張景嶽言:「參地如良相,附黃如良將」,可謂比喻形象。名家名著摘要:《本經》:「主折跌絕筋,傷中。逐血痺,填骨髓,長肌肉。
  • 清熱涼血消食健胃 油柑子青欖燉瘦肉
    原標題:清熱涼血消食健胃 油柑子青欖燉瘦肉   原標題:油柑子青欖燉瘦肉   推薦:廣東省中醫院臨床營養科   主要功效:清熱涼血、消食健胃、生津止咳   推薦人群:咳嗽、喉痛、口乾、消化不良、腹脹等人群。
  • 清熱燥溼,涼血止血的松林小牛肝菌
    【功能主治】能清熱燥溼,涼血止血。用治水腫、痔瘡、腸風下血。1.劉波《中國藥用真菌》:「追風散寒,舒筋活絡。」2.楊雲鵬《中國藥用真菌》:「治療腰腿疼痛,手足麻木,筋絡不舒。」松林小牛肝菌是藥食兩用菌物。從小牛肝菌中分離出的抗真菌二萜酯類化合物小牛肝菌素A-E,用TLC生物檢測法表明,對黃瓜枝孢的孢子形成有抑制作用。
  • 具有清熱涼血、消腫解毒等功效的美麗花朵
    益氣補虛,清熱涼血。木美蓉乾貝鮮木芙蓉花2朵,水發乾貝100克,雞脯肉400克,豬肥膘肉、熟冬筍、水發香菇、胡蘿ト、生薑各35克,雞蛋皮1張,玉米粉10克,黃酒30克,味精2克。芙蓉花切成長絲,水發乾貝去老筋,加鮮湯、黃酒、蔥白白、姜、蒸熟,去蔥姜,留原湯汁,乾貝搓碎碎。
  • 清熱解毒藥之鳳尾草,是清熱利溼,解毒止痢,涼血止血的良藥
    鳳尾草是臨床上常用的一種清熱解毒藥,其藥性苦、寒,歸於大腸、膀胱經,具有清熱利溼、解毒止痢、涼血止血的功效。此藥在臨床上可以用來治療熱毒或溼熱痢疾、腹瀉等疾病。還可以用來治療血熱導致的尿血、便血、痔瘡出血等疾病。此外,對於熱淋、溼熱黃疸等多種疾病均有一定的治療效果。
  • 第四節 清熱解毒藥 白頭翁
    【功效】清熱解毒,涼血治痢。  【臨床應用】用於溼熱或熱毒引起的痢疾。  白頭翁為治痢要藥,因它既有清熱解毒的功效,又能入於血分而涼血,故臨床主要用於熱毒痢、痢下赤白,或有高熱的症候,常配合黃連、黃柏、秦皮等同用。  【處方用名】白頭翁(洗淨,曬乾,切碎用)  【一般用量與用法】三錢至五錢,大劑量可用一兩,煎服。
  • 這5種清熱涼血中藥材,知道1種以上算你贏!
    《本草綱目》-彩色圖譜,清熱涼血中藥材:地黃、玄參、牡丹皮、紫草、赤芍。地黃有養陰,清熱涼血,生津。對於熱病舌絳煩渴,陰虛內熱,內熱消渴,骨蒸勞熱,衄血,吐血,發斑發疹有療效。玄參有瀉火解毒,涼血滋陰。
  • ...好東西,涼血止血,活血散瘀,農村醫生也用於治細菌性痢疾,腸胃炎。
    本品既能止血,又能利尿通淋,故常與白茅根、小薊等藥同用,治療尿血、血淋。本品能清熱解毒,又能利溼退黃。可單用本品煎服,治療溼熱黃疸,小便不利,或與茵陳、梔子、黃柏等同用。對於一些有實用價值的草,常能獲得民心,就能得到一個有價值的叫法。奶漿草就是因為還具有良好的止血作用,有叫「血見愁」。這也是民間生活實踐得出的貼近生活的叫法。以前在農村出血是常事,就常用到這樣的植物。
  • 清熱解毒藥青黛!
    青黛,性鹹寒,歸肝肺經,可以清熱解毒、涼血消斑、清肝瀉火,功效和大青葉相似,但是青黛涼血消斑的作用比較強,更多的是,青黛用的最多是臟腑熱,長於清肝火和肺熱。青黛與大青葉功效相似,第一個是清熱解毒,也可以涼血消斑。我們對青黛就沒有說它用於溫熱病的各個階段,或風熱感冒。為什麼?
  • 清熱解毒,涼血消腫。用於疔瘡腫毒,毒蛇咬傷
    清熱解毒,涼血消腫。用於疔瘡腫毒,癰疽發背,丹毒,毒蛇咬傷。 《中華本草》 苦、辛;寒 清熱解毒;涼血消腫。
  • 黃芩,清熱燥溼的的藥,善於清肺熱,治少陽,要預防燥傷正常津液
    今天開始我們來連續講幾篇清熱燥溼的中藥。這類藥祛溼熱力度強,但苦寒之性及燥性偏強。所以用的時候,那種寒溼的需要配合溫藥。燥易傷陰,對於陰虛的要適當養陰。今天我們要講的是黃芩,出自《神農本草經》。具體的功效有清熱燥溼,瀉火,解毒,涼血止血。怎麼來運用它呢?從它的功效來入手,我們分四種情況下用它。
  • 狗肝菜,藥食同源,清熱解毒
    具有清熱解毒、涼血、生津、利尿作用的功效;用治實熱內結之熱毒斑疹、便血、小便不利、腫毒疔瘡等症;外用可用治跌打損傷、紅腫出血。狗肝菜的功效:1.清熱涼血狗肝菜有清熱涼血的功效,用於感冒高熱、斑疹發熱、暑熱煩渴、咽喉腫痛等。《嶺南採藥錄》:散熱。
  • 舌尖上的藥材|秀色可餐,清熱涼血——木槿花
    中醫認為,木槿花性味甘、淡、涼,入脾、肺經,有清溼熱、涼血之功,適用於痢疾、腹瀉、痔瘡出血等,外用治瘡癤癰腫,燙傷。《本草匯言》認為其「能除諸熱,滑利,能導積滯,善治赤白積痢,乾澀不通,下墜欲解而不解,搗汁和生白酒溫飲」。
  • 美食:木耳菜,清熱涼血,能預防多種上火症狀的發生!
    木耳菜全株可以入藥,它的種子與葉片全部都是難得的中藥材,它們入藥以後味甘,微酸,而且性質冷滑,能散熱,也能利尿,更能清熱涼血,平時人們食用以後預防多種上火症狀的發生,同時也能潤腸通便,預防便秘,經常食用對減肥瘦身也有很大的好處。
  • 紅燒排骨蓮藕健脾養胃清熱涼血
    2、蓮藕有清熱燥熱的功效,非常適合長痘痘的人食用。3、蓮藕可健脾養胃、清熱涼血,而且還能改善睡眠質量,要注意的是蓮藕性涼,腸胃消化功能低下,以及腹瀉者要注意少吃蓮藕。
  • 清熱涼血、補虛,主治咳嗽、虛弱、痔瘡出血
    清熱涼血,補虛。主治咳嗽,虛弱,痔瘡出血。【用法用量】3~5錢。《中藥大辭典》性平,味淡。清熱涼血。《中華本草》酸;辛;微寒。清熱解毒;涼血止血;收斂生肌;止咳。主熱毒瘡瘍;咽喉腫痛;燙傷;痢疾;熱淋;血熱出血;肺熱咳嗽【歸經】肝經【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9g;或蒸酒。
  • 安宮牛黃丸:清熱解毒、開竅醒神
    本方可以使心安居心包的宮殿之中,又以牛黃為君藥,故名「安宮牛黃丸」。它與《外臺秘要》的紫雪丹、《和劑局方》的至寶丹一樣,都是寒涼之性的清熱開竅類急救藥,並稱為「涼開三寶」。  安宮牛黃丸由牛黃、鬱金、犀角、黃連、硃砂、梅片、麝香、珍珠、山梔、雄黃、黃芩等組成,有清熱解毒、開竅醒神之功,主治熱入心包證,臨床表現為高熱煩躁、神昏譫語、舌謇肢厥、舌紅或絳、脈數有力等;亦治中風昏迷、小兒驚厥屬邪熱內閉者。現代多製成中成藥丸,以溫開水送服,每次1丸,每日1次~2次。昏迷不能口服者,可鼻飼給藥,小兒酌減。寒閉者不宜使用本方,孕婦與肝腎功能不全者慎用,不宜久服。
  • 疫情又起,抗病毒口服液、清熱解毒口服液如何區別?
    清熱祛溼,涼血解毒,用於風熱感冒,流感。 抗病毒口服液成分:板藍根、石膏、蘆薈、生地黃、鬱金、知母、石菖蒲、廣藿香、連翹。 其中,板藍根有清熱解毒,涼血利咽之效;有研究表明,板藍根提取物通過限制病毒分裂,而起到對某些流感病毒的抑制殺滅作用,其提取物的水溶液對普通感冒病毒也有抑制作用。
  • 能滋陰清熱,涼血止血
    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用於久熱不退,盜汗,衄血,咯血,吐血,便血,崩漏,跌打損傷;外用治瘡癤。《中藥大辭典》淡,平。"滋陰補虛。治肺病咳嗽、吐血、盜汗。《貴州草藥》:"滋陰斂汗,止咳,止血。"《四川常用中草藥》:"補脾,止血,潤腸。治漏症,內仿咳嗽,子宮脫垂,吐血。
  • 《中草藥手冊》蕹菜的功效與作用:涼血清熱,利溼解毒.
    蕹菜圖片貯藏:置乾燥處涼血止血;清熱利溼。主鼻衄;便秘;淋濁;便血;尿血;痔瘡;癰腫;折傷;蛇蟲咬傷內服:鮮品2~4兩水煎服。解救上述中毒時可用鮮根或鮮全草1~2斤絞汁服;--《全國中草藥彙編》外用:適量,鮮品搗爛敷患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