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拆遷中被拆遷人的三大禁忌!謹防拆遷補償離你而去

2020-11-14 北京在明律師事務所

■本文作者:王小明 北京在明律師事務所


在房屋徵收拆遷中,被拆遷人的有些想法、認識可謂根深蒂固且頗具普遍性,但這樣的想法卻未必是正確的。事實上,正是在大家所抱持的一個又一個「執念」中,公平、合理的補償條件將可能離我們遠去,而在不佳的結果出現時,我們又很難弄清到底是哪個環節出了問題。 本文,在明律師就為大家淺析被拆遷人的3大禁忌思維,幫助大家樹立正確的權利救濟觀點。



【禁忌之一:沒看見就是沒有】


在諮詢中,很多被拆遷人都會向律師表示自己的房子在「什麼文件、材料都沒有」的情況下就面臨被強拆。律師詢問其是否見到了涉案項目的通知、公告,或者最關鍵的補償安置方案,往往都會得到否定的答案。


但顯然,被拆遷人沒看見並不代表沒有這些文件,更不意味著拆遷方真的未履行公告、擬定方案的法定職責。在一些個案中,被拆遷人因個體的原因常年不在拆遷區域內居住,或者將房屋租給了他人,即使是公告、通知就張貼在樓下的公告欄裡仍然會有人表示「沒看見」。


我們要提示廣大被拆遷人朋友的是,「沒看見」的結論一定要在你真的上心關注此事後仍然沒看見的情況下才能得出,而不能只是憑藉主觀感覺就認定拆遷方既無公告也無方案。


須知,一切權利救濟的開端都是基於被拆遷人通過公告、方案獲知具體的補償事項後深感不滿而啟動的。若連這些書面材料都沒見過,就談不上精準有效的權利救濟,訴訟都不知道該主張些什麼。


而萬一相關公告、方案已經發出而只是被拆遷人自身的原因導致「沒看見」,則很容易造成提出意見、提起程序的期限經過,直接影響被拆遷人權利救濟的提起。


故此,被拆遷人一定要在項目啟動後有意識地收集拆遷方發布的各種文字材料,可直接向拆遷方做政策宣講、上門溝通的人員索取,也可以通過申請政府信息公開等途徑先進行合法性調查。在手握相當材料的情況下,權利救濟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禁忌之二:沒證件但仍認為自己有權利】


在徵收拆遷、搬遷騰退等所有類型的「拆遷」項目中,對被拆遷人一方而言沒有比房屋、土地的權屬證書更重要的東西了。


權屬證書直接記載房屋的佔地面積、建築面積、院落的四至範圍等信息,並且能夠清楚地表明房屋、土地的權利人究竟是誰。在不動產物權登記為準的前提下,它是被拆遷人獲取補償資格的最有力證據。


但在實踐中,很多人卻根本拿不出任何房屋、土地的權屬憑證,卻自認為憑藉自己在此地居住生活十幾年甚至幾十年的事實,自己的補償權益就不會有問題。


無疑,這種盲目樂觀的認知是存在巨大法律風險的。一來無證房屋很容易被城鄉規劃等部門認定成違建, 進而面臨責令限期拆除的威脅;二來即使僥倖躲過了違建認定,其「無證」這一客觀事實仍可能導致其在補償方案中被直接「區別對待」,從而與「100%」的市場價格補償無緣,僅能獲取打過折扣的「適當補償」;


最後,無證房屋還隨時可能面臨來自被拆遷人之外第三人的權利主張,本屬於自己的補償利益將可能冒出其他人來以各種名義試圖「分一杯羹」。


而在牽涉企業產權職工宿舍、簡易樓、筒子樓的案件中,職工甚至會面臨因缺乏在此合法居住的憑證被單位起訴要求騰退房屋的情形,不用提補償了,連能繼續有地方居住都會成問題。


故此,需要大家牢記的是,手中有證才能心中不慌。對於自建房等「私產」,一定要儘早辦理房屋所有權證、規劃許可證件;對於職工宿舍等「公房」,則要抓住房改等政策契機,及時買成私產辦理產權證,或者通過與單位籤訂公房承租合同的形式保障公房承租人的身份。


【禁忌之三:籤了協議但總以拆遷方違法為由認為能反悔】


很多被拆遷人在籤訂了補償協議後來找律師,強調籤完約才發現涉案項目存在很多違法點,主張通過起訴將協議撤銷或者確認無效,與拆遷方重新籤訂補償協議。


但問題在於,基於當事人對自己合法財產的自由處分權利,「已籤約」這一事實狀態將會給被拆遷人主張額外的補償權益造成較大的影響。


在許多個案中,就是因為一個「已籤約」且已領取補償款,被拆遷人連起訴確認強拆行為違法的資格都會被法院所否定。而籤約一般意味著雙方對補償條件的認可,再想通過訴訟提升補償數額則更是難上加難。


對補償不滿就不要輕易籤約,這是所有被拆遷人都必須謹記的基本準則。


總之,對於被拆遷人而言,既要瞅準拆遷方的違法點,又要立足於做好自己的事情。及時收集整理拆遷項目的各種文字信息,確保能夠證明房屋、土地權屬的證書在自己手中,不輕易在任何文字材料上簽字,即使拆遷方強硬無比將涉案房屋直接強拆,我們仍能從容地通過起訴確認強拆行為違法進而申請行政賠償的途徑來確保利益不受損失。


版權聲明:本文為北京在明律師事務所原創文章,未經授權,拒絕轉載!


(此處已添加小程序,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相關焦點

  • 了解房屋拆遷的三大禁忌!防止拆遷補償離你而去
    在房屋徵收拆遷過程中,被拆遷人的一些觀念和認識可以說是根深蒂固且具有普遍性,但這種觀念未必正確。其實,正是在這些觀念認識中,大家認為公平合理的賠償條件可能離我們遠去,當這些不好的結果出現時,我們很難找出哪個環節出了問題。本文將為您分析拆遷的三大禁忌思維,幫助你們樹立正確的權利救濟觀念。
  • 拆遷補償繼承中,被拆遷人去世了,補償款怎麼分?
    今天律師將談談在徵地拆遷中,涉及到的被拆遷人去世以及徵收補償繼承的相關法律知識。被拆遷人死亡該怎麼分配遺產?應當首先對被拆遷房屋進行繼承,根據房屋屬於私房還是公房,分別確定產權人或承租人,辦理相關變更手續後再由新的產權人或承租人辦理拆遷手續。二、已籤訂拆遷協議但未取得拆遷安置房,拆遷安置對象在籤訂拆遷協議後,但拆遷利益尚未實際取得前去世的。這種情況下,應當等當相關拆遷利益實際取得後,再進行相關遺產的分割、分配。
  • 拆遷律師講解:當房屋拆遷給的補償極低時,被拆遷人該怎麼做?
    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和新農村建設也在如火如荼的進行著,相信有很多朋友可能也正在面臨拆遷或者將要面臨拆遷的情況,在拆遷案件中經常會遇到這種問題,拆遷為什麼會被「拆窮」,達不到自己預期的拆遷補償,反而降低了自己原有的生活水平。
  • 非住宅房屋拆遷的補償與住宅拆遷補償一樣嗎?
    在徵收過程中,很多人會把非住宅房屋跟住宅房屋混為一體,認為在遇到拆遷時,其補償也是一樣的。其實並不是這樣的,雖然住宅跟非住宅只有一字之差,但也有很大的區別。
  • 房屋拆遷時的補償都有哪些呢?房屋拆遷補償糾紛如何解決?
    開發商作為企業,其最終目的是追求最大利潤,因此,實踐中開發商往往以低廉的價格拆遷原居民住宅,對拆遷人的補償費用往往過低或者違反拆遷安置合同沒有進行有關補償,導致很多糾紛的發生。那麼,拆遷時的補償都有哪些呢?下面就讓小編為你做詳細解答。
  • 廣大被徵收人注意了,在徵地拆遷中這類房屋是不給拆遷補償的
    導語:房屋徵收中,「違法建築」是最常聽到的詞。被徵收人的部分違法建築被拆除後,將得到一定的補償,但在2020年,這些違法建築可能得不到補償。根據《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與補償條例》相關規定,在確定房屋徵收範圍和補償範圍後,不得在房屋徵用範圍內對房屋進行新建、改建房屋、擴建和改變房屋用途等不當增加補償費的行為,違反規定執行的,不予賠償。
  • 了解清楚這幾點,2021在房屋拆遷中,提高房屋拆遷補償款不難
    隨著新《土地管理法》的實施,不少被拆遷戶都在捫心自問,在拆遷中應注意哪些問題,以免降低拆遷補償?根據律師辦案的經驗並結合相關規定進行說明,希望對您有所幫助!1、被徵收人在面臨拆遷時,首先要搞清楚誰要拆遷,是因為公共利益的需要還是搞商業開發的需要,並且要搞清楚為什麼要拆遷?
  • 2019最新房屋拆遷補償標準
    2019農村最新房屋拆遷補償標準 昨天我們為大家梳理了城鎮房屋拆遷的補償標準,今天我們繼續為大家普及關於農村最新房屋拆遷補償的相關知識。對於農村的房屋拆遷,大家可能會有很多疑問,例如:農村拆遷補償到底是按照戶籍人口算還是按土地面積算?
  • 房屋拆遷補償為何天壤之別?
    針對老百姓房屋拆遷是利國利民、城市改造、整頓市容和環境保護的大好事,如果在房屋拆遷最終能得到合理的補償,那麼,我們的生活水平也將大大提高。而然實踐中,補償不合理比比皆是,拆遷方與被拆遷戶的矛盾激化的源頭,有多少被拆遷戶拆完以後一貧如洗,生活水平反而降低。老百姓都有疑問:房屋拆遷補償我與他為何天壤之別?按照法律規定到底我的房子值幾個錢?
  • 對不合理的商鋪拆遷補償,被拆遷人該怎麼辦?
    商鋪不同於普通房屋,拆遷補償自然也與普通房屋有所不同,尤其是補償金額,但是現實生活中,商鋪拆遷因補償引起的問題和糾紛也非常多,尤其是補償不合理卻有不知道該怎麼辦,那麼,對不合理的商鋪拆遷補償,被拆遷人該怎麼辦?
  • 農村拆遷補償宅基地和房屋補償是分開的
    一般說來,對農村土地徵收和其他設施建設造成的拆遷,將有一定的補貼。拆遷補償的多少將直接影響農民朋友的生活。現在,為了經濟的發展,越來越多的農村地區參與了拆遷。由於我國土地資源豐富,不同地區之間存在很大差異,不適用統一的補償標準。因此,有很多關心我們朋友的朋友都有這樣的疑問。在農村拆遷補償中,宅基地與房屋是否分開?
  • 2021年即將到來,總結2020年的拆遷套路,謹防拆遷陷阱
    2021年即將到來,全國徵地拆遷進入結尾階段,在2020年中,北京拆遷律師繼續為您提供了大量法律科普和法律諮詢,北京拆遷律師為你總結了2020年中的一些拆遷套路,希望大家以此為戒,避免徵地拆遷陷阱,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在房屋拆遷中,要注意的事項全新出爐,謹防拆遷陷阱!
  • 房屋拆遷補償不合理如何處理?
    遇到房屋拆遷,被拆遷人最關心的莫過於房屋拆遷補償,如果房屋拆遷補償不合理,被拆遷人要注意以下幾個階段的證據收集,以便日後維權: 1、拆遷初期,被拆遷人一定要關注和搜集拆遷人和相關部門下發的文件,被拆遷人可讓其出示相應評估公司的資質及上崗證件,在評估報告中與房屋實際面積、裝修情況、層高等不符的地方,要提出質疑,可讓評估人員詳細記載,必要時可要求重新評估。
  • 拆遷律師說案:棚戶區房屋拆遷補償不合理,該如何維權?
    今天要想大家分享的案例是由北京來碩律師事務所燕薪律師代理的一起房屋徵收維權案件,棚戶區房屋拆遷補償不合理,被拆遷人應如何獲取合理補償?下面通過這個案例,來碩律師進行細緻解讀!王先生是溫州市XX鎮有一處房屋。2016年當地政府為了對當地進行開發,假借棚戶區改造的名義開始實施拆遷。
  • 拆遷律師普及法律、對農村拆遷的補償標準是什麼?
    越來越多的拆遷工程進入農村,很多人對農村拆遷有疑問,農村拆遷的補償應該根據面積或者人數來計算,很多人說他們的住宅面積很大,但是人口不多,如果根據人口的數量來補償,肯定是不合理的,農村房屋拆遷是按面積計算還是按人口補償計算,我想這是很多朋友的疑慮,很多人都曾就類似的問題諮詢過我們。
  • 拆遷律師講解:房屋拆遷仍存在諸多問題,被拆遷人須多多注意
    市、縣級人民政府及房屋徵收部門應當做好房屋徵收與補償的宣傳、解釋工作」徵收決定公告的目的就是為讓被拆遷人知道相關的拆遷事宜,做好充分的準備,而現實中被拆遷人認為沒見到拆遷公告,就無法知道拆遷事宜,從而延誤了維權行動而管拆遷理部門認為拆遷公告已經發布,並且有證據證明,導致雙方相互扯皮,這都是拆遷公告形式不規範惹得禍
  • 房屋拆遷補償是如何計算的,怎麼規定的?
    【點擊文末小程序,免費諮詢法律問題】  很多人都想著自己的房屋被拆遷,這樣就會有一大筆補償款,房屋拆遷補償是很多被拆遷戶都十分關注的問題,房屋拆遷補償是涉及被拆遷人切身利益的問題。那麼房屋拆遷補償是如何計算的,怎麼規定的?  網友諮詢:  房屋拆遷補償是如何計算的,怎麼規定的?
  • 非房屋所有人籤署拆遷補償協議是無效的
    如果房屋面臨徵地拆遷,對老百姓來說,最關心的問題,恐怕莫過於能補償多少,以及合理安置的問題。通常拆遷單位和被拆遷人都會籤訂房屋拆遷補償協議,而現實生活中經常發生非房屋所有人與徵收方籤署拆遷補償協議,法律允許嗎?中師可以很肯定的告訴大家,非房屋所有人籤署拆遷補償協議是無效的!
  • 房屋拆遷協議中的三大貓膩,小心上當吃虧,後悔莫及
    眾所周知,拆遷補償協議的籤訂在房屋拆遷過程中起到關鍵作用,它是依據《民法通則》與《合同法》指定的,用來約束拆遷方、拆遷戶以及房屋承租人之間的利益關係,從而使房屋拆遷補償安置方式更加清晰。拆遷戶若想索要拆遷補償,必須依據拆遷補償協議,這就直接影響了拆遷戶的日後生活狀況。所以,要認真核查以後再籤署協議並留好原件。
  • 拆遷律師講解:摸清拆遷方的套路,才能提高拆遷補償
    在現實中,很多被拆遷人都是第一次經歷拆遷,對於拆遷完全沒有概念,在規避強拆風險的前提下利益最大化是每一個被拆遷人很矛盾的心理煎熬,拆遷人正是利用被拆遷人不可預知的心理,在拆遷中不斷發起心理攻勢,使被拆遷人在這種心理攻勢下漸漸屈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