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法出眾,遠負盛名,他本人卻佛繫到辭官回歸田園

2020-12-17 司馬史說

說起我國著名的書法家,定然是不能忘了王羲之的。王羲之,又稱王右軍,出身魏晉名門琅琊王氏。從小就寫得一手好字而且聲名遠播。有兩個成語還是因為王羲之而來的呢。

相傳皇帝要行祭祀之事,就讓王羲之在木板上寫祝詞,好讓匠人拓下來雕刻。刻字的人將木板削了一層又一層,還能見到王羲之的字跡,削到三分厚度才不見書法墨跡。人們皆感嘆王羲之下筆雄勁。這就是「入木三分」的由來。

王羲之的父親王丞相與郗鑑交好。郗鑑有個女兒,二八年華,生得很好看,郗鑑非常疼愛這個女兒,想親自為女兒擇婿,同時聽說王氏子弟眾多,個個儀表堂堂,才貌雙全。於是郗鑑把這個想法告訴了王丞相,王丞相覺得完全可以,應允道:沒問題,你想選誰都行,抽空來家選吧。於是郗鑑派管家去了王家,王氏子弟一聽郗鑑要擇婿,個個都鄭重其事,梳洗打扮。管家找來找去,發現少了一個人,於是王家管家帶著郗府管家在一間廂房看到王羲之露著肚子躺在靠東牆的床上,對於擇婿之事無動於衷。郗府管家回去將此事一五一十的稟給了郗鑑,郗鑑一聽,對這位躺在床上的少年非常感興趣,就去了王家,一看王羲之一表人才,談吐不俗,郗鑑非常中意他,於是擇王羲之為婿。後來人們就以「東床快婿」來形容出眾的女婿。

二十二歲的時候,王羲之與朋友們在紹興蘭亭飲酒作詩,最後眾人的詩竟匯成了一本詩集,王羲之見此情此景,興致來了,潑墨揮毫賦了一篇《蘭亭集序》,被後人譽天下第一行書。

王羲之下筆細膩,行筆流暢,剛柔並濟,美感與力度並存,自成一家,猶如渾然天成。一次王羲之在遊玩中看到一群美麗優雅的白鵝,本來就喜歡鵝的他看見就走不動了,想把鵝買回去養著,琢磨著也能通過觀察鵝的形態來研究書法。王羲之打聽到這群鵝是附近一位道士養的,道士一聽是書聖要買他的鵝,便提出要王羲之親手抄一份《黃庭經》來換鵝。王羲之果真抄了一份,換到了這群鵝。

王羲之書法很出名這已經不用多說。過年的時候家家戶戶都要寫對聯,王羲之家也不例外,有些人就想著來偷取王羲之家的對聯,連著好幾年都在除夕夜偷走了王羲之的對聯。有一年,王羲之想了一個法子,先寫半幅對聯:福無雙至,禍不單行。這樣偷對聯的人覺得這幅對聯不吉利就不偷了,等到後半夜的時候王羲之再把對聯補完:福無雙至今日至,禍不單行昨夜行。第二天早上人們看見這幅對聯,紛紛拍手稱讚。偷對聯的人也心服口服。

二十四歲的時候,王羲之這位佛系青年厭倦官場,稱病辭官。回到紹興,過起了愜意的田園生活,種種樹,養養鵝,教孩子們寫寫字,作作畫。跟別人出去旅旅遊,感受一下山水之樂。如果現在的我們能體會一下這種生活,那該多好啊。

王羲之崇尚道教,所以書法頗有些道家清淨自然的風骨。他的書法也影響著王氏子孫後代,他的兒子王獻之的書法也非常有名,人稱「小聖」,父子二人並稱「二王」

書法是我國獨有的一種藝術形式,屬於我國優秀傳統文化之一。當代的我們每個人都要努力弘揚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為我國的文化事業做貢獻。

相關焦點

  • 書法知識:鐵畫銀鉤,久負盛名的宋徽宗瘦金書!
    不過在眾多的名頭裡,有皇帝「一席」,那想幹點什麼自然是比較易於施展,這才有了他開創瘦金體的前提。徽宗皇帝的瘦金體,鐵畫銀鉤,久負盛名。不過這是今人的叫法,古時候,這種流派叫做「瘦金書」。《書史會要》記載說:「徽宗行草正書,筆勢勁逸,初學薛稷,變其法度,字號瘦金書」。
  • 田園風格-讓生活回歸自然
    田園風格,又可以叫做鄉村風格,是自然主義設計風格的一種,在設計理念上倡導回歸自然,推崇自然的美感,設計中會大量選用天然材料進行裝飾,以此做到貼近自然,展現樸實的生活氣息,營造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空間。田園風格包括很多種,有英式田園、美式鄉村、法式田園、中式田園等等。
  • 負責任的老師,都不佛系
    不知道是不是受到「點化」,她是那種從不管班級紀律的老師,到時間點夾著課本走上講臺,眼睛盯著班級後方的「學習園地」,即使下面亂成一鍋粥,她也能面不改色心不跳的講完一節課,直到下課鈴聲響起,再夾起書本回辦公室,中間都懶得瞧我們一眼。我們本來就是一群頑劣的農村孩子,見她不管不問,於是英語課堂上幾乎能翻天,做什麼的都有,想認真聽講的學生也因為環境的幹擾,完全聽不見老師在講什麼。
  • 從佛繫到「虎媽」,再回歸佛系|中國媽媽真的太難了
    縮影背後,是無數在應試教育和佛系養育的夾縫中掙扎的媽媽們。你身邊有沒有不想被應試教育綁架的媽媽?不想孩子上學前就失去童年,所以不學語數外、不報興趣班、愛怎麼玩怎麼玩……你知道她們的孩子上學後,都怎麼樣了?這裡有位媽媽說:「被錘的都找不到臉在哪兒了!」
  • 極富盛名的江南四大才子,誰的書法排名第一呢?
    江南四大才子也被稱為「吳門四才子」,在當時乃至今日極富盛名,成為人們追捧的對象。有排名就有先後,四才子中誰才是排名第一呢?人們習慣上把唐伯虎的名字排在第一位,特別是周星馳那部電影《唐伯虎點秋香》,更是讓今人對唐伯虎的印象深刻,其他三位則落在唐伯虎後面不為人所熟知,其實他們四個都是才華出眾的人,能被當時的人們冠以四大才子之名,每個人都有自己出眾的真才實學,唐伯虎排名第一是以繪畫成就來論,那按書法的成就來說,四人中誰是最優秀呢?
  • 王羲之,最負盛名的書聖,生活在強盛的家族
    導語:眾人皆知王羲之是歷史上最負盛名的書聖,隸書,行書,草書皆是精中之精,最負盛名的是被稱為天下第一行書--《蘭亭集序》,但很少有人知道王羲之是琅琊人。琅琊,王氏,可以聯想起東晉時期第一大門閥琅琊王氏。
  • 假佛系真「虎媽」
    我的內心是「虎媽」,行為上時而佛系給孩子自由,時而氣急敗壞開始雞娃。我這個「虎媽」,希望孩子能按照學校老師的要求:上課專心,作業保質保量完成。
  • 原創丨佛系防衛、佛系律師與佛系辯護
    崑山警方於2018年9月1日發布通知:認為於某的行為屬於正當防衛,不負刑事責任,撤銷該案件。這是幾乎正當防衛制度實踐的第一單!可惜的是,這個裁斷無法通過法院判決而形成典型判例。無論是學界還是實務界,太需要一個標誌性的判例了。
  • 「佛系育兒」為何開始流行?背後這幾大好處,很實在
    從2017年起,興起了一股佛系育兒的潮流,頓時颳起一股萬事皆可「佛系」之風。 佛系,簡單來說就是不生氣、看淡一切,萬事隨緣。 而佛系育兒就是要尊重孩子,釋放孩子的天性。 話雖然沒錯,但是佛系≠不負責任、消極
  • 他是唐代四大書法家中最負盛名的,唯一不足被後人詬病
    在唐朝,國力強盛,文化繁榮,除了詩歌以外,書法藝術也得到了飛速的發展。在當時有傑出的書法家層出不窮,比如歐陽詢、褚遂良、顏真卿、柳公權等等。按理說,這些書法家的藝術成就都已經到了登峰造極的程度,書法水平也是爐火純青,然而在宋朝時還是讓舉止癲狂的米芾對唐朝書法家瘋狂吐槽。
  • 「佛系」現象緣何而生
    「佛系」現象的流行客觀上體現了人們對個性生活的追求成為一種共性。從傳播學角度來看,一種現象之所以能夠在社會上流行,主要是有足夠的人能認同這種現象。「佛系」現象同樣如此,當自己認為這種「佛系」狀態很好時,一些人就會學習和模仿這種狀態;還有一些人本來過得並非是「佛系」生活,但他們也把自己的生活方式設想為了「佛系」生活,便也自稱是「佛系青年」了。
  • 孩子們的好勝與佛系
    另一個男孩這個時候往往會表現出極強的攻擊性,誰如果招惹了他,輕則大發脾氣,重則會大罵或拳腳相加。知道了他們的習性,我一般也不會過分退讓和遷就,總得堅守一些原則,強調規則和底線,另一方面儘量做到點評的合理有據,令人信服,也多多表揚其閃光點,儘量呵護他們的學習積極性。有好勝的孩子,自然也會有佛系小孩。我家姑娘可歸屬這一類。
  • 對佛系教育說:NO
    「佛系」這一詞的興起,是因為引發了很多人的共鳴,大家在社會中背負著各種壓力需要得到發洩,所以佛系的出現,正好給人找到了放鬆的藉口,於是佛系減肥,佛系賺錢,佛系教育,等等這一些就隨之而來。但是佛系教育真的好嗎?
  • 初唐第一田園詩人,他的這首詩,奠定了五言律詩的基礎
    他選擇了遠離朝廷的一個小官,一個八線縣城的縣丞(輔佐縣令大人的佐官)。可是王績愛喝酒,他的很多詩作裡都離不開酒,每次喝酒他都得喝醉,才能喝的盡興。以至於,因為嗜酒,王績這個小縣丞還受到了彈劾,於是乾脆辭官不幹了。
  • 是什麼讓我們在書法中離道越來越遠
    是什麼讓我們在書法中離道越來越遠作者|布衣光頭強書法是什麼?道是什麼?書法和道又有什麼關係?記得我小時候,那是80年代,我們村有一位老先生是我們村的隊長兼會計,有學問,寫的一手好字,當時村裡有紅白喜事或者過春節,家家都邀請他書寫對聯。我特崇拜他,簡直神一樣的存在。每當他提起毛筆書寫對聯挽幛時我都站在他身後離得最近,眼睛盯著他的毛筆,曲曲直直的線條,時緩時急揮運飛動的毛筆讓我痴迷。
  • 譚詠麟、張國榮、張學友均唱過他的歌,他是亞洲最負盛名的音樂家
    他是亞洲最負盛名的音樂家,他是日本舉辦演唱會最多的歌手,他一生致力於中日友好。鄧麗君,張學友,羅文,譚詠麟,梅豔芳,關正杰,徐小鳳,張國榮都演唱過他的經典歌曲。他就是日本最負盛名的音樂家谷村新司。谷村新司,日本大阪出身的音樂家及歌手,在日本以及亞洲音樂界享有盛名並具有影響力。香港歌壇巨星亦演唱過許多他的作品,其中有鄧麗君,張學友,羅文,譚詠麟,梅豔芳,關正杰,徐小鳳,張國榮等人。相信除了中島美雪和玉置浩二,中國人最熟悉的日本歌手就是谷村新司了。
  • 「佛系」雖佛,佛而無過
    作者:森思2020年的高考落下了帷幕,又一代年輕人青澀的高中時光結束了,執筆十載,盛夏一戰,以夢為馬,不負韶華。匆匆又匆匆,還沒來得及回頭就在不經意間接受了成年的洗禮。於是關於佛系的一些話題又重歸大眾視線,「佛系」這個詞到底有什麼樣的魔力,能夠一次又一次地戳中人們心中的未知禁地。
  • 在佛系中尋找真實的生活態度
    原創 劉譯文前言:佛繫心理的來源和意義佛系一詞來源於網絡,描繪的是一種無欲無求,不悲不喜,雲淡風輕,盡人事聽天命,不刻意追求完美,不過份注重結果,內心豁達,心境平和的生活態度。佛系思想一定程度上讓一些年輕人卸下了沉重的心理包袱,解除了家庭和社會賦予的各種無形壓力,找尋本我,回歸自我。一個人偽裝久了,就很容易混淆自我,分辨不清楚哪個才是真實的自己。為了迎合上司,獲取機會;討好客戶,贏得訂單;笑臉相迎,取悅愛人;適應環境,融入群體,我們很多時候需要適當放下身段,在偽裝的過程中,我們喪失個性,丟失本真,迷失自我。
  • 是「佛系」還是「喪文化」,警惕靈性逃避的盛行!
    「佛系」一詞隨著《第一批出家的90後》這篇推文火爆網絡。佛系乘客:別動!您在那裡不用掉頭,我走過去就是。佛繫戀愛:異地戀,見面很難!見不見隨緣。佛系健身:私教?「佛系」成功吸引了大批年輕人對修行的興趣,但今天我要談的是一個嚴肅的話題:你以為的佛系,距離真正的佛系有多遠?!想像一下,一盤造型一樣的黑巧克力和酒心巧克力放在你的面前,你能分辨它們嗎?巧克力的外形是相同的,但心的味道卻不同。一種是從內到外的巧克力,而另一種則是假裝是巧克力的朗姆酒。
  • 李賀最負盛名的代表作,與範仲淹《漁家傲》齊名,你讀過嗎?
    這是李賀最負盛名的代表作。歷來引起重視,經久不衰。立意非凡,風格雄奇,造語獨特,境界深穩。似古代尚未有與之相類者,審美價值高超出眾。從整體觀,全詩一氣呵成,可謂一曲交響軍樂。時而深沉時而明朗,時而壓抑時而開張,時而緊縮時而慷慨,極盡變化之能事,詩人並沒有切身體驗,全憑創造思維而升華,任誰也不得不嘆為觀止,驚服其大手筆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