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我國著名的書法家,定然是不能忘了王羲之的。王羲之,又稱王右軍,出身魏晉名門琅琊王氏。從小就寫得一手好字而且聲名遠播。有兩個成語還是因為王羲之而來的呢。
相傳皇帝要行祭祀之事,就讓王羲之在木板上寫祝詞,好讓匠人拓下來雕刻。刻字的人將木板削了一層又一層,還能見到王羲之的字跡,削到三分厚度才不見書法墨跡。人們皆感嘆王羲之下筆雄勁。這就是「入木三分」的由來。
王羲之的父親王丞相與郗鑑交好。郗鑑有個女兒,二八年華,生得很好看,郗鑑非常疼愛這個女兒,想親自為女兒擇婿,同時聽說王氏子弟眾多,個個儀表堂堂,才貌雙全。於是郗鑑把這個想法告訴了王丞相,王丞相覺得完全可以,應允道:沒問題,你想選誰都行,抽空來家選吧。於是郗鑑派管家去了王家,王氏子弟一聽郗鑑要擇婿,個個都鄭重其事,梳洗打扮。管家找來找去,發現少了一個人,於是王家管家帶著郗府管家在一間廂房看到王羲之露著肚子躺在靠東牆的床上,對於擇婿之事無動於衷。郗府管家回去將此事一五一十的稟給了郗鑑,郗鑑一聽,對這位躺在床上的少年非常感興趣,就去了王家,一看王羲之一表人才,談吐不俗,郗鑑非常中意他,於是擇王羲之為婿。後來人們就以「東床快婿」來形容出眾的女婿。
二十二歲的時候,王羲之與朋友們在紹興蘭亭飲酒作詩,最後眾人的詩竟匯成了一本詩集,王羲之見此情此景,興致來了,潑墨揮毫賦了一篇《蘭亭集序》,被後人譽天下第一行書。
王羲之下筆細膩,行筆流暢,剛柔並濟,美感與力度並存,自成一家,猶如渾然天成。一次王羲之在遊玩中看到一群美麗優雅的白鵝,本來就喜歡鵝的他看見就走不動了,想把鵝買回去養著,琢磨著也能通過觀察鵝的形態來研究書法。王羲之打聽到這群鵝是附近一位道士養的,道士一聽是書聖要買他的鵝,便提出要王羲之親手抄一份《黃庭經》來換鵝。王羲之果真抄了一份,換到了這群鵝。
王羲之書法很出名這已經不用多說。過年的時候家家戶戶都要寫對聯,王羲之家也不例外,有些人就想著來偷取王羲之家的對聯,連著好幾年都在除夕夜偷走了王羲之的對聯。有一年,王羲之想了一個法子,先寫半幅對聯:福無雙至,禍不單行。這樣偷對聯的人覺得這幅對聯不吉利就不偷了,等到後半夜的時候王羲之再把對聯補完:福無雙至今日至,禍不單行昨夜行。第二天早上人們看見這幅對聯,紛紛拍手稱讚。偷對聯的人也心服口服。
二十四歲的時候,王羲之這位佛系青年厭倦官場,稱病辭官。回到紹興,過起了愜意的田園生活,種種樹,養養鵝,教孩子們寫寫字,作作畫。跟別人出去旅旅遊,感受一下山水之樂。如果現在的我們能體會一下這種生活,那該多好啊。
王羲之崇尚道教,所以書法頗有些道家清淨自然的風骨。他的書法也影響著王氏子孫後代,他的兒子王獻之的書法也非常有名,人稱「小聖」,父子二人並稱「二王」
書法是我國獨有的一種藝術形式,屬於我國優秀傳統文化之一。當代的我們每個人都要努力弘揚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為我國的文化事業做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