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紀念入朝作戰的話題火熱,不少人回想起了明朝萬曆年間的那場抗倭援朝戰爭。在圍繞這場戰爭,中朝誰才是主力的爭論之餘,有人竟然拋出了此戰中朝聯軍表面風光,實則輸了的怪論。尤其是針對中朝日最後的一場海戰——露梁海戰,在中朝取得大捷的事實面前,硬要說是日本勝了,難道被打得滾回老家去也能稱之為贏了?
大明軍隊入朝作戰
鳴梁海戰朝鮮單抗日本,中國沒趕上趟
闡述這個問題之前,先說一下萬曆朝鮮戰爭,大明、朝鮮誰才是抗倭取得勝利的主力?這個本來是沒什麼好說的,就是因為韓國拍了一部叫《鳴梁海戰》的電影,有人覺得韓國把自個吹上了天,似乎把關鍵先生,對朝鮮有再造之恩的母國——大明給忘了、完全忽略了。而這些人偏偏又把鳴梁海戰和露梁海戰給搞混了,於是認為韓國瞎編亂造,不但抹殺明朝功績,反而把主角替換成朝鮮自己,簡直是忘恩負義!
你不會忘了母國大明吧
說句公道話,這實在是錯怪韓國人了!是我們有人誤解了,錯把鳴梁海戰看成露梁海戰了。兩者一字之差,而且時間上也相隔差不多就一年,一不小心看錯眼,容易搞混也實屬正常。要說明的是,鳴梁海戰發生在前,時值明朝與倭國和談失敗,倭寇於1597年再次入侵朝鮮,當年10月26日在鳴梁峽發生海戰,朝鮮方在李舜臣的指揮下,以少勝多。此戰,朝鮮雖擊斃倭寇將領來島通總等,卻丟失了水師基地,反被倭國佔據,因此不少人認為朝鮮在戰術上獲勝,在戰略上卻輸了。而我誠以為在朝倭雙方勢力太過於懸殊的情況下,雖各有所取,但無疑還是朝鮮略勝一籌,起碼從整個大戰局來說是如此。
當時明朝接到朝鮮二次求救,由於時間緊迫,只有部分步騎兵先行入朝作戰,而大明水師只到次年5月,因為戰況不佳才開始調派增援朝鮮。所以,鳴梁海戰實際上是以朝鮮方自己為主,與倭國進行的一次海戰。當然,李舜臣的朝鮮水師,或多或少有大明技術、人員、裝備、訓練上的支持,這應是存在的。第一次入朝作戰的大明水師裝備精良,讓朝鮮很是羨慕,受命贊畫侍郎宋應昌軍務的劉黃裳曾應承朝鮮,培訓幾千名炮兵。
鳴梁海戰中的李舜臣
縱觀整個抗倭援朝戰爭,朝鮮自己簡直一敗塗地,被揍得滿地找牙,也只有一個鳴梁海戰勉強拿得出手。人活著總得要有點希望,歷史上朝鮮已經夠慘了,他們的後世子孫之一,現在的韓國人給自己打打雞血怎麼了?沒必要把別人往死裡逼吧,中國人向來是厚道的。
露梁海戰中朝聯手抗日,日軍狼狽而逃
言歸正傳,鳴梁海戰無論是規模,還是戰果,乃至對整個戰局的影響,都遠不能跟一年後的露梁海戰相比,有人說差距大概十倍以上,我不是軍事專家,無法具體評判。與鳴梁海戰朝鮮自己單挑倭寇不同,這次母國大明派來了陣容強大的水陸大軍。由陳璘、鄧子龍率領的大明水師與李舜臣的朝鮮水師會合,中朝海軍協同作戰,於1598年11月在露梁海上與倭國水師交戰。
大明水陸大軍援朝來了
露梁海戰中朝聯軍、日軍雙方共投入戰船多達近兩千艘,兵力數萬人。其中,日軍幾乎出動了所有水師,戰艦多達千艘。中朝聯合水師在露梁海,以800多艘戰船圍殲日軍主力戰艦500多艘,燒毀擊沉日軍戰艦400多艘,剩餘百來艘逃走。此戰,大明水師出動戰船500餘艘,1.3萬人,加上朝鮮李舜臣部共殲滅日軍1.2萬人,交戰日軍主力水師幾乎被全殲,朝鮮稱「露梁大捷」。
中朝聯軍在露梁海戰中擊潰日軍,取得海戰勝利,但付出的代價也是極為慘重的。大明水師將領鄧子龍在激戰中英勇犧牲,而朝鮮水師統帥李舜臣也中流彈身亡,結束了他傳奇的一生。日軍方面,島津與立花家軍遭到了中朝聯軍毀滅性打擊,而困守在順天城的小西行長部一萬三千人卻跑掉了,日方主將島津立花也全身而退。
此戰雙方目的不一。中朝聯軍以切斷敵人海上退路為目的,意圖全殲滯留朝鮮日軍,或者說收割更多日軍頭顱,擴大勝利果實,追求戰果最大化。而日軍戰略意圖很明顯,在朝鮮戰事大局已定的情況下,就是解救小西行長,共同撤回日本。
朝鮮水師的龜船
說白了,日軍頭領島津義弘本來是要撤回日本的,接到小西行長的求救信,想到好歹也是一起幹過壞事的同僚,不救的話,回到老家不好交差,估計他自己也是抱著試試看的想法就去了。看情況吧,能救則救,不能就拉倒,趕緊溜,他這麼想,這一去,沒想到被死死咬住了,差點自己老命也送了。
露梁海戰日軍贏了?那不過是止損!
露梁海戰後,逃跑的日軍在釜山會合,共有三萬餘人,撤回日本。因此,有人就認為這一戰實際上是日本勝利了,因為他們的戰略目的達到了!什麼?等等!這不是跟鳴梁海戰一樣的套路嗎?這恐怕不一樣了吧。要是沒記錯的話,鳴梁海戰之時,日本可是舉全國之力,發兵14萬第二次入侵朝鮮,從大局上來看,那時可是戰態膠著,日方形勢略勝一籌啊。
可如今,戰局早已發生變化,即使露梁海戰中朝不勝,也無關大局。假使露梁海戰中朝敗了,日方也不可能捲土重來,佔領朝鮮,還是要敗退,只不過中朝所需時間多些,過程再艱難些罷了。露梁海戰中朝取勝雖然對整個戰局很重要,也很關鍵,但不是起決定性作用的,至多也不過是加速了日軍撤退的步伐。
敗退的倭寇
此時日軍不過是垂死掙扎,不是輸贏的問題,而是能不能活下去的問題。這就好比你看走了眼,高價位時買了一隻股票,然後一直跌,眼看就要爆倉了,而且一定會爆倉的情況下,你現在是站在虧的一方,已經是輸家了,你還在妄想贏?你應該跟日軍一樣趕緊採取一切緊急措施止損!很顯然,在露梁海戰中,日方止損了,沒有全軍覆沒,但還是虧了,是輸家,註定要滾回老家去!
所以,露梁海戰認為日方勝利了,不過是把止損當贏了!打腫臉來充胖子而已,再說了,要是贏了,你滾回老家算哪門子事?露梁海戰中朝聯軍給侵朝日軍殘部以重大打擊、對戰後朝鮮200年和平局面的形成,起了重要的作用,極大地影響了東北亞的地緣政治形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