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語文考試剛考完,就看到班級裡邊有一位學生已經難過地在走廊上哭了起來,而接下來卻馬上就要進入數學的考試。顯然這位同學哭起來是因為語文考試肯定沒考好,沒有達到自己的預期,所以心裡感覺到非常難過。但是馬上接下來又要進行數學考試了,如果還是這種心情狀態,可想而知接下來的考試科目一定也會大受影響。
這類場景其實在學校考試期間經常可見,還有些學生課間休息的時候玩瘋脫了,再回到教室學習時,就特別難以把注意力集中到課堂上,還在想著課間自己玩耍的場面。因為他沒辦法很快的恢復到學習上,所以自然聽課效率就降低很多。
其實在學校班集體的管理中會發生很多這樣的情況,其實我們除了要求學生要在學習上注意力集中以外,其實還要注重培養孩子注意力轉移的能力。
1、學習中有注意力轉移能力的好處
特別到了高年級,以及學生進入初一以後,懂得注意力轉移的學生往往心理承受能力都非常的強。所以家長們除了要注意孩子的注意力要集中之外,還要逐漸的培養孩子的注意力轉移的能力,這樣他才能夠適應每一個學習階段,每一個學習任務的改變,及時的把注意力轉向新的目標。
2、學會轉移注意力可以適應任何學習任務
其實學會轉移注意力是可以使人適應情況的變化的,這樣就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把注意力集中到新的任務上,才能保證自己連續的去完成一個又一個任務。比如在課堂上老師布置一項要求學生自行完成某一個任務的要求,等時間到了的時候,老師就會開始檢查提問,這個時候注意力轉移強的學生就會就趕緊把任務放下,而轉向老師的提問。還有在晚自習的時候,到了課間休息的時候,如果一道題沒有解完就想著趕緊去玩耍,那顯然之後再來做這道題目可能就無法做到一氣呵成了。
3、學會分辨任務是否需要進行注意力轉移
也不是什麼事都要用到注意力轉移的,該集中要集中,該轉移要轉移,要根據情況而定。學生要慢慢的去分析自己所接受到的新的學習任務,哪些需要集中注意力,哪些需要轉移注意力。對於影響自己學習的負面情緒,我們要學會轉移,比如說很多學生會受到家庭、老師、同學之間的影響。曾經班級裡有一位學生因為家裡發生變故,所以沒有辦法從當時的情緒中轉移出來,這個時候就要學會慢慢的把自己從負面的情緒中轉移到其他有興趣的事上。
特別是學生在考試期間,如果有一門功課考差了,自己如果沒有辦法及時轉移痛苦情緒的話,勢必會影響下一門功課的考試,這個平時訓練的時候就要注意一些,多暗示自己,給自己加油打氣。
注意力轉移強的同學經常都是拿得起,放得下的,對於一些負面情緒來得快,也出得快,對於很多的比賽,都能贏得起,輸得起。所以他們這種淡然的態度往往在讀書,考試成績中,都會拿到高分數,想必這種穩定的情緒,也能夠幫助學生在今後的人生中創造出更好的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