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已經步入老齡化社會,隨著勞動力的減少,撫養比的加大,毫無疑問青年人承受著更大的壓力,對青年人問題的關注就是在關注中國的未來。自涂爾幹以降,自殺研究就是以自殺統計為基礎的,但是目前我國的此類研究較少,缺乏對自殺狀況的整體描述和把握,就很難制定相應的自殺預防政策,媒體報導的案例和個案研究在推動整體對自殺狀況的把握上仍有不足,甚至會產生誤導。基於此,本文利用國內現有唯一且可得的自殺數據試圖對中國近十多年的青年人的自殺狀況進行描述和分析。研究結果發現:
1.中國青年人自殺率隨著年齡增長而增大。雖然老年人的自殺率是青年人自殺率的數倍,但是青年人本身死亡率比較低,並且自殺是青年人排名前列的死因,所以青年人自殺研究工作和自殺預防工作不可忽視。
2.青年人自殺存在城鄉差異、性別差異、年齡差異。整體來看,農村青年人的自殺率要高於城市,男性的自殺率要高於女性,這與我國的城鄉二元體制和社會性別分工存在關係。在年齡方面,25-34歲年齡段是青年人自殺的高危年齡段,可能在這個時段,青年人承受成家立業的壓力,此階段是自殺預防的重點。

3.從2003-2015年中國青年人自殺率的變動情況來看,中國青年人自殺率的城鄉差距在逐漸縮小,農村自殺率下降很快。30-34歲年齡組自殺率下降相比其他年齡組要快。在2010年左右,中國青年男性的自殺率超過女性。這些變動趨勢可能與城市化有關,城市化過程中大部分農村青年流動到城市進行工作。

中國青年人自殺率的城鄉差異(2015)

4.隊列自殺率保持一定的穩定性,各個隊列的自殺率在青年階段在1-2個十萬分點浮動。但是從年齡變化來看,各個隊列基本上還是呈現了自殺率隨年齡增長的態勢;從不同隊列的同年齡自殺率比較來看,呈現出越年輕的隊列自殺率越低的狀況,需要值得關注的是男性隊列在15-25歲間有自殺率的突漲期。


5.從青年人自殺率的國際比較來看,中國青年人的自殺率在國際社會中處於較低水平,女性相較於男性還有下降空間。

中國青年人自殺的性別差異
誠然,本文還存在諸多不足之處,首先是數據質量問題,由於統計年鑑中的數據是登記數據和抽樣數據的結合,不是中國所有自殺事件的統計,雖然數據有一定代表性,但是同登記數據或者普查數據的質量還存在差距;其次數據完整性問題,與其他國家自殺數據的對比就可以看出,很多國家不僅有分性別的自殺手段的數據,甚至還有各個地區的自殺數據,比中國的數據要完整細緻很多。中國的自殺數據問題是導致自殺研究眾說紛紜的主要問題。但在建立起一個準確的且覆蓋面更為廣泛的死亡原因登記系統前,統計局的數據是唯一的選擇。希望無論是學界還是相關部門能加強對自殺數據統計的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