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有一段,寫的是劉備小時候的故事:家住本縣樓桑村。其家之東南,有一大桑樹,高五丈 餘,遙望之,童童如車蓋。相者云:「此家必出貴人。」玄德幼時,與鄉中小兒戲於樹下,曰:「我為天子,當乘此車蓋。」叔父劉元起奇其言,曰:「此兒非常人也!」
那麼三國演義為何要寫劉備小時候想當天子?
其一,劉備是個有雄心壯志的人,他想當天子,證明他是一個不平凡的人。而且劉備的不平凡是骨子裡的,他從小時候就想做天下的主宰,畢竟他的祖先做過皇帝。
其二,為今後做皇帝的劉備埋下伏筆,因為劉備小時候就與眾不同,後來鼎足三分,佔據益州,繼而在成都稱皇帝,顯得合情合理。畢竟劉備幼年的時候就有這種想法。
其三,這也是解釋為什麼劉備投奔了很多主子,但是仍有自己的私人武裝,因為劉備一直以為刀把子裡面有政權,關羽張飛趙雲一直把劉備當成自己唯一的主子。即使曹操厚待關羽,上馬一提金下馬一提銀,送給他赤兔馬,送給他美女,關羽總是不為所動。因為關羽知道,劉備是個能成大事的人。
其四,這也是解釋為什麼劉備打了那麼多敗仗,從來沒有精神崩潰;損失了那麼多人馬,還能東山再起。畢竟在劉備心裡,勝敗很平常,所謂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苦心人天不負,臥薪嘗膽,三千越甲可吞吳。人們一直說劉備屢戰屢敗,其實更能讚許的說他屢敗屢戰,畢竟目標遠大的人他的內心是無敵的。
其五,這也是解釋為何會拒絕曹操的拉攏,曹操給了劉備那麼好的待遇:玄德知是曹操之軍,同孫乾徑至中軍旗下,與曹操相見,具說失沛城、散二弟、陷妻小之事。操亦為之下淚。又說劉安殺妻為食之事,操乃令孫乾以金百兩往賜之。
其六,這也是劉備雖然生活一度貧苦,在徐州娶了首富糜竺的妹妹糜夫人沒有得意忘形,在江東納了孫權的妹妹沒有沉迷酒色的原因。
這就是劉備,雖然生在平凡的人家,很早就死了父親,可是他仍然胸懷大志不屈不撓,最後終於鼎足三分佔據益州,成為一代昭烈皇帝。
本文作者:李治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