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知網8月19日消息,自學而思「變身」好未來,好未來進一步拆分旗下七個子品牌以來,時間已經過去了一年,那麼,在過去的一年裡,好未來的子品牌們都做了哪些事情?實際上,有觀點認為,好未來股價的穩健上漲,已經說明了好未來的「變身」,已經初步得到了市場的認可。
在這裡,多知網對每個子品牌過去一年發生的最重大事件,做大概的盤點。
學而思培優:內容輸出的旗艦
自上市之後,學而思就很明確,自己的擴張方式,並非拷貝新東方模式,做實體渠道擴張,而是藉助科技工具,做內容輸出。
自2013年至今,學而思培優專注的是其ICS教學系統的優化,禮花蛋系列免費視頻,也是其對「內容輸出」的一種嘗試。據悉,未來,學而思培優還計劃針對每個學生,制定其個人成長數據,形成為每個學生量身定製學習方案的系統。
毫無疑問,學而思培優,有著好未來賴以成長的基因,和龐大的用戶基數,承擔著好未來內容研發、傳播的重任。
家長幫(原e度教育網):放棄「e度」品牌,啟用全新品牌「家長幫」
從2013年11月家長幫移動app推出至今,家長幫的日註冊人數,已經超過e度web端的日註冊人數,家長幫每日登錄人數,也已經超過e度每日登錄人數。
e度品牌的退出,意味著好未來以後的線上業務,將以移動端為核心,進行全面的「移動化」創新。
樂加樂英語:課程產品全面更新
2014年年中,樂加樂英語在除上海之外的全國所有區域,全面中止了「新概念英語」產品,換上了樂加樂和劍橋合作的新教材《hello,English》。新教材和全英文授課,也提高了樂加樂的教師門檻,致使樂加樂更換了大量的教師。同時,樂加樂還推出了自己的APP。
業內人士指出,樂加樂英語自其成立伊始,在好未來體系內,就是理科之後「輔助學科」的地位。自2013年獨立之後,很明顯,樂加樂團隊有了更大的自主空間。
學而思網校:用戶數破百萬,財年營收過億,暫不考慮盈利問題
目前,學而思網校約佔集團收入比例3%。但是,由於持續加大投入,虧損額度一直在擴大。業內人士普遍認為,學而思網校2012年收入就有四五千萬,這個量級如果想盈利很容易。但學而思網校的課程都是獨立錄製,而且更新頻率比較高,所以會有虧損。實際上,業內人士普遍認為,有了一定的口碑和用戶基礎的學而思網校,似乎在複製學而思培優線下的發展路徑:打造一套適合線上用戶的核心內容產品,再做標準化複製和推廣。
智康一對一:「一對一輔導」的產品之夢
2012年,當時的學而思對智康就定位於「營收不得超過集團營收的20%」。業內人士普遍認為,好未來的核心產品是15人小班,優勢是產品標準化,而一對一輔導作為一項公認的高現金重營銷低利潤的業務,並非好未來的主業。
然而,依託學而思培優的生源優勢,和好未來集團的教室、行政等多方面支持,智康一對一的利潤率高於獨立的一對一輔導機構,在業績上也沒有太大的壓力。因此,智康得以有一定精力,投放在產品設計和教研方面。
東學堂語文:不再拷貝理科模式
如今,對於「語文培訓不能拷貝理科的模式」東學堂上下已經達成共識。和樂加樂類似,東學堂也是學而思理科的「輔助學科」,2008年,學而思剛開始做語文培訓的思路,就是拷貝理科的模式:他們甚至按照理科的12級評價標準,搞了語文的12級評價標準,但是市場反饋並不好。
在品牌獨立之後,東學堂有了更多空間,思考自己的發展,2014年4月,在最新高考改革方案發布後,學而思培優旗下的東學堂語文今天推出了針對小學一至六年級的新課程體系「新語文」。市場人士普遍認為,中高考改革方案發布後,好未來將逐漸加大對語文學科的投入。
摩比思維館:開始驅動增長
作為好未來集團針對3~8歲年齡段的產品,摩比思維館自成立之時起,就無法像樂加樂和東學堂一樣,從好未來的核心業務:學而思理科上面,得到生源的支持。反言之,摩比思維館,從年齡上,扮演了學而思培優所有業務的「生源蓄水池」的角色。
2014年,摩比思維館的業績開始主動增長,並且,其「互動白板+ipad」課堂學習模式,也是整個好未來體系教學模式的一種探索。(多知網 王雨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