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波地方戶籍改革正在形成重大突破

2021-01-16 手機鳳凰網

▲ 圖片來源:新京報網

文 | 新京報智庫特約撰稿 熊志

在2020年即將結束的節點,多個一二線城市再次掀起了一波「搶人」大戰的高潮。

據報導,近半個月以來,至少已經有廣州、蘇州、無錫、青島、福州五個城市相繼推出戶籍新政,大幅放寬放開外來人口落戶限制。

比如蘇州印發的《關於進一步推動非戶籍人口在城市落戶的實施意見》提到,落實租賃房屋常住人口在社區公共戶落戶政策,經房屋所有權人同意可以在房屋所在地落戶,也可以在房屋所在地的社區落戶。這相當於開啟了「租房就能落戶」的模式。

一線城市廣州,則採取了差別化的落戶辦法,只要符合三項申請條件,就能在白雲區、黃埔區、花都區、番禺區、南沙區、從化區和增城區7個行政區登記入戶。福州更是全面解除了學歷、年齡、就業創業限制,正式實現落戶「零門檻」。

那麼,為何年底這些大城市扎堆放開放寬落戶限制?它將產生什麼影響?

這輪戶籍改革有重大突破

近幾年來,以降低落戶門檻為代表的搶人大戰,是一個持續已久的熱點話題。

最具代表性的是西安。2017年該市出臺了戶籍新政和人才新政後,一年多的時間收穫了超百萬戶籍人口。

而經過幾輪人才競爭後,中小城市的落戶限制基本上都已經解除。像河南、廣西等省份,在去年就宣布除了省會(首府)外,其他城市全面取消落戶限制。今年4月,隨著昆明主城區的落戶限制取消,雲南全省實現零門檻落戶。

省會城市方面,石家莊、瀋陽、南昌以及昆明等城市,都已經全面開放落戶。

不過,相較前幾輪的開放落戶動作,年底集中推出的這輪戶籍改革,在此前的基礎上有很明顯的重大突破。

首先,以一線城市廣州為例,儘管在過去幾年平均每年都有四五十萬的常住人口增長,但不愁人氣的它也加大力度進場搶人了。廣州這種分行政區的差別化落戶政策,在一線城市中還是首次,開創了超大城市(城區常住人口1000萬以上)戶籍改革的先河。

其次,根據2018年城市建設年鑑,福州城區的常住人口已經超過了300萬人,屬於Ⅰ型大城市。按照2020年新型城鎮化建設的相關政策要求,眼下福州還不在必須全面取消落戶限制的範疇,但福州依然率先實現了全面放開。它也成為第一個零門檻落戶的沿海省會。

再者,蘇州在租房落戶之外,還宣布和南京實現居住證年限和社保年限積累互認。兩個經濟十強城市的落戶積分、年限互認,在全國同樣是走在了前列,為下一步的都市圈、城市群內的戶籍通遷、戶籍同城化改革,打下了基礎。

因此,這一輪的戶籍改革動作,不只是簡單地降低門檻,它在多個層面都實現了破冰。

一些城市放開放寬落戶限制是形勢所迫

在年關歲末,幾大城市扎堆放開、放寬落戶限制,也是響應國家戶籍改革政策號召。

《2020年新型城鎮化建設和城鄉融合發展重點任務》(以下簡稱《任務》)、《關於新時代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意見》等文件,不只對城區常住人口300萬以下的城市(如南昌)提出了全面取消落戶限制的時間表要求,對特大城市、超大城市同樣有相關要求。

比如,《任務》提到,鼓勵「超大特大城市取消郊區新區落戶限制」,而廣州在中心城區之外的部分行政區探索差別化落戶,正是這種思路的落地。

不只是政策因素。在今年雙循環的新發展格局下,要保障勞動力資源要素的自由流通,讓國內的大循環真正暢通地循環起來,降低落戶門檻,打破影響人口流動的壁壘非常重要。

▲ 圖片來源:新京報網

降低落戶門檻,吸引外來人口尤其是高端人才流入,對城市自身的發展也有好處。一方面城市化進入下半場,流動人口數量整體在減少,勞動力的價值不斷凸顯。另一方面,城市的產業轉型升級,更離不開高端人才。

當然,對具體的城市而言,不管是降到零門檻,還是仍然保留一定的限制,放開、放寬落戶條件,還有自身的戰略發展考量。

以福州為例,前不久福州正式提出爭創國家中心城市,但相較於杭州等多個競爭城市,福州城市規模還是有所欠缺,經濟總量未過萬億大關,且2019年年底的常住人口只有780萬人。

而且,福州作為省會,在福建省內的經濟排名低於泉州,近幾年也提出要提升經濟首位度。綜合這些發展目標考慮,通過吸引人口、人才來做大城市平臺,無疑是相當迫切的。

另外像蘇州,幾乎是缺席了近幾年的搶人大戰。2019年的常住人口增長只有2.82萬人,扣除出生人口減死亡人口的自然增長部分,相較於前一年應該是處於人口流失狀態,因此放開放寬落戶限制,也可以說是形勢所迫。

部分大城市在放開放寬落戶問題上有矛盾心理

2019年,《關於培育發展現代化都市圈的指導意見》發布,這是都市圈主題的首份文件。近兩年來,各大都市圈不斷打破邊界,完善各項基礎設施,實現內部的融合發展。

但須看到,都市圈內部的交通連接越來越暢通,但在最關鍵的人口流動上,依然是存在著很大的壁壘。原因很簡單,這些都市圈的中心城市,基本都是一二線頭部城市,而它們正是戶籍改革的難點所在,戶口上附著的醫療、教育等公共服務資源,和周邊落差太大。

所以對這些大城市來說,在放開放寬落戶的問題上,是有些矛盾的。它們需要源源不斷的人口、人才流入,來做大做強城市平臺。但人口大量流入,對於城市管理和公共服務供應,會造成較大的挑戰。

但現在,在戶籍改革政策壓力,以及城市化進入下半場、產業轉型升級等因素疊加下,一二線頭部城市也開始打破堅冰,降低落戶門檻,為人口的自由流動創造條件。

比如蘇州,和落戶積分、年限互認的南京,雖然不在一個都市圈內,但接下來將和無錫、常州實現戶籍準入年限同城化積分互認,相當於打通蘇錫常戶籍通遷壁壘。

當然,作為戶籍改革的難點地區,這些城市放開放寬落戶的進程,未必會一步到位,要麼像廣州那樣,在部分外圍的行政區開放,要麼先面向重點人群,再普惠到所有人。

但不管怎麼說,人口更自由的流動,是未來經濟發展的大勢所趨。而這種自由流動,也將開啟都市圈甚至城市群建設的新篇章。

□ 熊志(媒體人)

相關焦點

  • 暫住證制度取消 戶籍改革迎來關鍵年
    原標題:暫住證制度取消 戶籍改革迎來關鍵年   近日,《關於全面深化公安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框架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及相關改革方案,已經中央審議通過,即將印發實施。
  • 青島正謀劃新一輪戶籍制度改革
    8月30日,青島市發改委綜合處處長孫杰介紹青島市經濟運行及供給側改革推進情況。孫杰表示,青島正積極謀劃新一輪戶籍制度改革,進一步放寬戶籍準入條件,拓展落戶渠道,新的政策將於今年年底發布實施。官方答覆網友提問:「戶籍政策要改嗎?以後還好不好辦?」
  • 公安部:到2020年形成新型戶籍制度
    記者:如何理解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關於「加快戶籍制度改革」的部署,加快戶籍制度改革的重點在哪裡? 黃明:加快戶籍制度改革,是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全會部署的一項重點改革,是推進中國特色新型城鎮化的一項重大任務,是實現億萬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夢」的一項重大舉措。
  • 各地密集推出戶籍改革 2020年前將有實質性突破
    ●黨的十七屆三中全會提出,我國總體上已進入著力破除城鄉二元結構、形成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新格局的重要時期。這一論斷,也為戶籍改革指明了方向2008年10月1日,浙江省嘉興市的「農業戶口」徹底退出歷史舞臺。
  • 國務院:禁借戶籍改革變相佔用農地
    2月23日,中國政府網公布了國務院辦公廳發布的關於《積極穩妥推進戶籍管理制度改革的通知》(下稱《通知》),強調戶籍制度改革必須要積極穩妥、規範有序。《通知》特別提出,必須尊重農民意願,切實保障農民合法權益。  「終於要收一收了。」
  • 從歷史維度看鄉村振興過程中的戶籍制度改革
    黨的十九大決定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這是對中國城鄉發展戰略的重大發展。在新的城鄉發展戰略背景下,需要對一些關係全局的、深層次的理論和實踐問題進行研究。戶籍制度就是其中一個涉及面廣的基礎性問題,需要從歷史的維度進行審視,準確把握其本質、功能以及發展演變的內在邏輯和規律,從而為新形勢下的戶籍制度改革創新提供恰當的思路。
  • 人大經濟學院教授:我國戶籍改革有望進一步加快
    從近年戶籍改革的趨勢看,戶籍放開有越來越徹底的趨勢。我們有理由相信,不遠的未來,附加於戶籍的各種經濟職能將逐步消失,這主要是由於戶籍制度本身是適應於經濟人口財政條件而不斷調整的。新中國成立後的戶籍制度在上世紀50年代後期逐步形成,在1957年前我國還基本處於人口流動自由期,只針對政治敵對分子等特殊人群作出較嚴格的規定。
  • ...朝陽:全力實施「1+7+3」改革方案 確保優化營商環境取得新突破
    優化營商環境我們在行動|朝陽:全力實施「1+7+3」改革方案 確保優化營商環境取得新突破 2020-12-24 17:4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習近平:推動新發展階段改革取得更大突破
    習近平主持召開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十七次會議強調堅定改革信心匯聚改革合力推動新發展階段改革取得更大突破李克強王滬寧韓正出席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主任習近平12月30日下午主持召開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十七次會議並發表重要講話。
  • 【西工大「十三五」回眸】西工大:關鍵環節改革取得重大突破
    西工大新聞網12月9日電  「十三五」期間,西北工業大學牢牢把握「雙一流」建設的重大機遇,不斷完善一流大學建設治理體系,著力提升治理能力,把長遠制度建設同解決突出問題結合起來,把整體推進同重點突破結合起來,把試點探路同推動面上改革結合起來。
  • ...原副院長陳家澤:「十四五」戶籍制度改革,是推動城市群發展的關鍵
    陳家澤:戶籍制度改革是一個長期過程,其目的都是為了釋放人口紅利,提高勞動生產率。在「十四五」時期,我國內部和外部形勢也發生新的變化,從這一方面看,通過戶籍制度改革,所推動的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能夠進一步挖掘消費潛力,對擴大內需意義很大。
  • 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儘快形成海南自貿港總體方案
    在這種情況下,儘快形成海南自由貿易港的總體方案,並爭取年內由中央批准,有利於統一認識、穩定預期、形成合力。以服務國家重大戰略為目標1、以服務國家重大戰略為目標研究確定海南自貿港的戰略定位海南自貿港在加快形成我國全面開放新格局中的重大作用。
  • 濟寧市推進市管企業改革 多個重大項目正在推進
    記者從發布會上獲悉,今年以來,在市委、市政府正確領導下,市國資國企系統統籌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國資國企改革發展工作,各項經營指標逆勢增長。深化重點領域改革取得新成效。混合所有制改革迅速推進,濟寧國投與深圳怡亞通、惠達投資與瑞達匯金公司、濟寧能源與艾坦姆流體控制技術(北京)有限公司等成立了合資公司,各級混合所有制企業發展到11戶。壓縮市管企業管理層級33戶。全面完成9.36萬名國企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移交工作,走在全省前列。
  • 準噶爾盆地風險勘探喜獲重大突破
  • 新成就 新突破 全面推進我國學前教育改革發展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很有必要對學前教育改革發展的五年成就做一充分梳理,並釐清當前發展的主要問題、思考進一步改革發展的思路。  一、欣喜的新成就:五年的主要政策舉措與發展  為實現《教育規劃綱要》「基本普及學前教育」戰略目標,五年來,我國出臺了一系列的政策舉措,特別是,2010年國務院印發了《關於當前發展學前教育的若干意見》(簡稱「國十條」),對我國學前教育改革發展做出了全方位制度設計,出臺了十條強有力的政策措施;實施了農村學前教育推進工程和中央財政支持學前教育發展的一攬子重大項目
  • 「十三五」教材體系建設取得重大突破
    教育部12月24日召開教育2020「收官」系列第七場新聞發布會,教育部教材局局長田慧生在會上表示,教育部緊密圍繞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這一重大主題,聚焦加快推進教材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這一重大任務,創新教材工作體制機制,推動教材領導體制和工作體系、規劃和管理制度體系、把關體系、保障體系、新的課程教材體系等「五大體系」建設取得重大突破,教材工作格局發生歷史性變化,站在新的起點上
  • 籤訂責任書定下時間表 浙江醫保改革「三突破」列清單
    製圖 陸海旻核心閱讀:近日浙江正式印發《全省醫保改革「三突破」工作方案》,確定今年醫保改革「三突破」16項具體目標和時間表。在去年浙江全省衛生與健康大會上,浙江首次提出醫保改革「三突破」。具體來講,就是要在參保人群全覆蓋、醫保制度統一、完善大病保險制度等三方面內容取得新突破。截至2016年底,全省基本醫保參保人數5175萬人。今年,浙江要求各地對照全民參保登記信息庫,進一步核查參保基數,對城鄉困難人員和登記失業的職工醫保參保人員給予兜底參保。力爭到2017年底實現浙江戶籍人口基本醫保參保率達到98%。
  • 專家稱"北京上海不能輕易放開戶口" 戶籍制度改革需時間表
    4月22日16點,經濟之聲評論:戶籍制度改革應該有個時間表。   中廣網北京4月22日消息 據經濟之聲《央廣財經評論》報導,我國推進新型城鎮化進程,戶籍制度改革是個「繞不開的坎兒」。昨天(21日),在2013中國綠公司年會分論壇"城鎮化機會與風險"上,專家和企業家們圍繞這個話題展開辯論。
  • 新一輪改革的基本思路和行動方案
    經過改革,形成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新形勢、新要求的制度環境,打造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升級版。  (2)實現上述目標,要在以往市場、政府和企業改革的基礎上,著力推動完善市場體系、轉變政府職能、創新企業體制的新「三位一體」改革。
  • 2014高考改革_高考改革_高考改革新方案_高考網
    重慶市教委主任周旭表示,將於2014年啟動高考和中考的考試改革,改變過去以分數作為唯一評價標準的方式,讓學生全面發展。具體的高考改革方案正在醞釀之中,基本方向是減少考試的科目,實行學科的大綜合。外語和其他學科可能以等級方式呈現。